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刍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与微生物检测

  2020-02-12    13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头,无时无刻对人类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环境被污染,水资源受到影响,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饮用水的质量检测,并要求检测中仪器、培养基、人员、采样、环境和检验操作等每一个细节的规范和严谨,安全的饮用水为人类的生命保驾护行,保证每个环节都规范操作,便能很好的控制饮用水的质量。

  • 关键词:
  • 微生物检测
  • 生活饮用水
  • 细菌
  • 质量控制
  • 加入收藏

生活饮用水质量的好坏与居民的健康有着很大关联,做好饮用水的质量控制,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如果不对饮用水中的微生物进行质量检测,就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从而产生疾病,还会滋生大量细菌,对水源也造成不可控制的危害。近年来,国家与质检部门对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不断的提高,水质检测的科技也在随之提升,本文从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饮用水微生物样品的采样收集


质量控制最开始的样品采样十分的重要,是最初始的环节,也是相对而言最主要的环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微生物的样品采集要满足GB/T5707-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1]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三点,其一是检验前是水样不能被污染,其二是取样的水应当采取中间水流,目的是排除滞留水在水管中静置产生的反应与影响,其三则是需要保持水样在需要在4h内能接受检测,储存温度在0℃以上4℃以下,使用物品不得重复利用。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要求,配置培养基,并且要经过121℃灭菌15min。培养机制成平板以后,按照规定培养24h,以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为符合实验要求,之后在培养基中加入含有大肠埃希氏标准菌株的菌液,若菌液正常发育,则表示培养基符合实验要求。


2、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对环境的控制


在实验室对微生物进行检测时,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实验室环境的洁净程度,实验人员在操作时应遵循一系列守则规范,谨防实验环境和实验人员对样品的污染,从而造成的实验结果的偏差。

2.1 实验室布局明确。检测的实验室要设置准备室、洁净室、培养室,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在功能分区的前提下,尽量保持检测室流畅、合理度[2]。防止检测室内出现人员操作混乱,检测流程混乱的情况。

2.2 实验室要做好检查和清洁。实验室要做到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并且做好记录,要保证有源可寻。要制定较高的标准来进行检查和清洁。如果没要达到制定的标准,就再次进行检查和清洁,直到达到制定的标准。

2.3 及时处理突发事件。要做到对突发事件及时处理,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应该及时处理,降低危害。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行控制,确保每一步环节都符合实验的要求。


3、质检过程中仪器的质量控制


检测过程中灭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灭菌器主要分为两种干燥箱和高压灭菌器,只有保证在无菌的环境下,实验的结果才不会出现偏差,要确保每项参数的稳定,才能保证检测的最终结果。

3.1 检验实验仪器。检验仪器要定期的进行质量鉴定,如高压锅、培养箱、干燥箱、天平、移液器等物品,确保在仪器的有效期内使用。

3.2 选择检测方法。高压灭菌锅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检测。

3.3 做好检测记录。要保证培养箱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培养箱和冰箱要分别在早晚做好温控记录,2次/d。

3.4 标识明确。对已经进行灭菌的培养基和采样瓶进行标识,还要写明保质期。


4、对培养及进行质量控制


4.1培养基制备质量控制。培养基在制备时将使用仪器设备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仪器的品种、用时、用法等),完成后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灭菌处理,并根据培养基性质的不同进行不一样的灭菌处理,之后在与近期做好的培养基进行对比,记录这制备、检测过程和对比详细情况。严格把控培养基的有效使用时间。

4.2 注意事项。不得购买未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产品,一次性检测物品不得重复使用,重复性用品要及时清理消毒。


5、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每一个环节步骤都关系着实验的结果准确与否,这期间除了要注意样本出现异常感染的情况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1制定操作手册。认真按照操作手册所规定的流程完成检测,操作手册所包括的内容有检测方法以及无菌操作的步骤流程,并且要严格地按照操作手册来完成工作,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无菌操作应该由质量检测员进行重点监督并且要做好相关记录。

5.2检测过程质量控制。检测过程中需要先对水进行对比检测,观察水的性质,操作全程均需要保持无菌操作。所有人员以及检测的物品都需要消毒后在进行使用,需要使用的检测器具若非频繁使用均需要采用无菌布进行覆盖,不得长时间暴露。所有的检测仪器均需要按照标准进行使用,所需要人工操作,也必须按照相关规定采用正确的手势等。


6、对检测人员的要求


检测人员均需要熟练掌握相对应的检测知识,需要熟练掌握检测技巧以及熟练运用检测仪器,并且有着较好的防污染意识、措施以及污染防治经验,以便在进行检测操作时减少取样的随机性,以免给实验带来影响。如果操作技术不规范,可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6.1检测人员专业素养。对检测人员的要求,必须是全日制大专以上微生物相关专业毕业,并且要具备微生物检验专业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微生物检测的一切流程,接受过系统的微生物检测的培训,并且持证上岗。

6.2培训考核记录。考核要不断的学习有关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的相关知识技能,而且要有相关培训和考核记录。除此之外还要掌握检测污染的相关知识,避免无效检测。

6.3尽快进行检测。所有接收到微生物样本均需要立即进行编号记录,并尽快进行检测,避免水体的性质因为陈放过久出现变化或者发生反应,造成检测时水体和取水时水体之间差异较大,从而影响到检测准确性。

6.4最大化减少操作误差。根据检测样本的体积、检测方式和检测标准的不同将所有检测标准进行分类操作,检测次数、批次要达到标准,若检验中出现问题,立即进行同批次检测样本对比,减少当批次的误差。每结束一次检测,便立即进行记录,同时与上一次相同检测进行对比,若有误差立即进行分析,找出并解决问题,降低可每次检验出现误差的概率。减少因操作不规范导致出现的误差。


7、平行误差控制


微生物检测需要注意和考虑的影响较多,在检验中需要注意相对误差与绝对误差的区别,因此经过长期的检验结果统计后表明:当平皿计数20~60时,绝对误差在10以内;当平皿计数在20以内时,绝对误差在5以内。以此作为标准,当检测中的误差超过此标准,则需要进行检测过程全程追溯,对上文中从取水至检测的全部阶段进行检查,找出误差出现的原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心全程复刻实验,目的是为了找出误差出现原因并改正以降低误差,避免出现检测流程不当所导致的误差。


8、实验室对比


进行微生物检测最重要的是实验室的测验环境,实验室测验环境的不同,也会为试验结果带来较大差异。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对比,找出实验室的不足和差距,不断的提升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提升检测人员的相关水平素质,使得实验室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升[4]。将每次本地的卫生监督检查利用起来,作为参考条件,来进行详细的对比。


9、讨论


饮用水的质量决定着居民生活的质量,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也随之变高,而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就成为了重中之重[5],微生物检测的工作是复杂、艰难、繁琐、冗长的,从微生物的采样开始到检测出结果为止,每一个步骤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并且要辅以专业的技能知识,虽然检测的过程很复杂,但是不是不能完成的。只要从采样、环境、仪器、培养基、操作人员着手,认真走好每一步流程,对步骤进行记录,实现检验结果可追溯,就能够做好饮用水微生物质量检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岚,陈亚妍.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8):638-640.

[2]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昃向君,刘学惠.GB/T27405-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微生物检测》理解与实施[M].2009.

[3]李天蓉,张明洪,张艳,等.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1):17-18.

[4]王秀梅.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J].饮食保健,2019,6(36):255.

[5]邓浩.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探析[J].家庭医药,2019,18(1):43.


王丹,孟超.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1):174-17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菌物学报

期刊名称:菌物学报

期刊人气:186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菌物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生物

国际刊号:1672-6472

国内刊号:11-5180/Q

邮发代号:2-499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