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2例小儿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护理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护理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较高,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明显,可提升护理工作整体成效,后续临床工作中应予以推广。
外科手术是外科常见治疗方式,能够较为有效的应对疾病,治疗效果也比较理想。小儿群体存在一定特殊性,对手术价值的认知不足,依从性也往往不够理想,这也对小儿外科手术的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此前相关护理工作较为重视基础性内容,延伸价值不足,研究指出优质护理的作用更为突出,我院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所获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2例小儿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61例患儿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3±0.8)岁。骨科手术26例,脏器手术24例,其他手术11例。对照组61例患儿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5.5±0.4)岁。骨科手术27例,脏器手术23例,其他手术11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于患儿入院后做好外伤止血、镇痛和呼吸辅助等工作,针对手术需要准备设备、器具,强调规范有序开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主要包括四项措施,一是心理护理,二是实时护理,三是无菌环境创设,四是延续性护理。
理护理。患儿以及家长对手术治疗的认知水平均比较有限,术前需进行心理疏导,应对相关人员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如针对患儿特点进行言语鼓励“你是一个勇敢的小朋友”等,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同时告知患儿家长医疗技术近年来的进步,消除家长的焦虑心理。综合提升护理工作的有效性。②实时护理。因患儿情绪波动快,且对手术室陌生环境存在抵触、恐惧心理,要求于患儿入院后立即进行交流沟通,培育积极的护患关系,于患儿接受手术的过程中,选取患儿较为信任的护理人员,于术中进行必要的言语鼓励,或者通过抚摸患儿头部等方式进行安抚。术后,由家长和护理人员共同进行陪伴,直到患儿情绪稳定。③无菌环境创设。患儿免疫力较差,要求创设无菌手术环境,保持手术室温度在28-30℃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以免细菌滋生。非作业时间进行必要的消毒。所有医护人员均穿戴完整消毒装备出入手术室,且保证所有设备、器械无菌。患儿病房也按标准要求进行除尘和灭菌。④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包括知识宣讲、营养干预等,要求于整个围手术期持续进行,如患儿因骨折入院,应告知家长加强术后监护,在骨骼机能恢复前,避免大量、剧烈运动。营养干预强调满足患儿代谢需要,同时结合患儿疾病作具体调整,对于消化系统手术的患儿,强调摄入易消化的食物,降低肠胃压力。对于骨科手术患儿,因患儿需长期修养,建议适量增加蛋白质,以免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1.3 观察指标
本次调查主要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护理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其中并发症包括感染、疼痛、营养不良等。
2、结果
2.1 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表1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2.2 两组手术时间、护理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手术时间、患儿护理依从性、家长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表2两组手术时间、护理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3、讨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核心手段之一,但会给患者/患儿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机体损伤,尤其是小儿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的依从性往往难以保证[1]。我院在本次研究中,以循证护理基本原则为基础,拟定四项优质护理措施,即心理护理、实时护理、无菌环境创设和延续性护理。四项措施带有一定的独立性,也能够在共同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综合提升护理工作效果。心理护理能够应对患儿和家长的负性情绪,提升依从性和满意度,实时护理也有助于应对患儿负性情绪,优化工作效果。无菌环境创设和延续性护理,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各类并发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患儿预后,价值突出[2]。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性、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家长满意度也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价值突出,可提升护理工作整体成效,后续临床工作中应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於铀,李琳.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7,3(04):902-904.
[2]周利平.优质护理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09):79-81.
王洪梅.优质护理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护理体会[J].饮食保健,2019,6(27):203.
分享:
ACL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可分为无移位、部分移位、完全移位、移位并且粉碎四种,其中无位移患者可进行非手术治疗,其他几种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3]。ACL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症治疗较难,常规手术进行治疗一般采用膝关节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4]。
2025-03-26滑膜肉瘤(synovialsarcoma,SS)是一种组织来源不确定的恶性间叶肿瘤,占软组织肿瘤的5%~10%,好发于青少年及成人。病理组织形态具有间叶和上皮双相分化,可分为双相型、梭形细胞型、单相上皮型和差分化型,儿童梭形细胞型SS在组织形态上和免疫表型与儿童其他梭形细胞肿瘤有部分重叠,极易造成误诊。
2025-03-18近年来,随着癫痫诊断和定位技术的进步,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的发展,以及手术与麻醉技术的改善,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手术适应证范围增宽,安全性和可行性增加。针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明确癫痫灶后应尽早手术,以免反复癫痫发作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儿童大脑具有较好的功能可塑性,儿童癫痫外科已不再被视为最后的治疗手段[2-3]。
2025-03-13知信行健康教育是一种基于行为科学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健康教育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将健康知识与个体的信念、态度及行为相结合,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干预措施,促进个体采取积极健康的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其在较多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并逐渐得到广泛应用[6-8]。
2025-02-28儿童隐匿性肱骨髁上骨折容易漏诊,现有研究[1-3]认为,X线片上脂肪垫征尤其是后脂肪垫征是其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特异性不高,肱骨外髁、尺桡骨近端等肘关节骨折以及感染、血友病等也可见脂肪垫征阳性。廖世杰等[4]通过儿童尸体解剖发现,泪滴影变形可作为诊断儿童隐匿性肱骨髁上骨折的重要指标。
2025-02-14骨龄(boneage,BA)是评估儿童生长状况的指标之一,其在检测骨骼成熟程度方面极其重要[1]。通常以左侧手部和腕部X射线骨龄检查来评估,原因包括左手不容易受伤、大部分人是右利手等[2]。传统的观点认为,在使用X射线评估整体骨龄时,同一患者手和腕部左右两侧无统计学差异[3-4]。
2025-02-07尺桡骨远段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好发于儿童与青壮年群体,多为摔倒后手部着地导致,可牵拉前臂肌群和骨间膜,导致前臂短缩、旋转、侧方移位等不良情况的出现[1]。对儿童来说,骨骺闭合还不完全,骨生长的速度较快,在骨折损伤后很容易导致肢体出现畸形、肢体不等长等情况,所以需要及时处理[2]。
2025-02-06儿童时期的颅脑损伤对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有严重影响,导致发生行为后遗症,降低躯体功能和社会认知[3]。有研究表明,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障碍与颅内压升高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而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在多种颅脑疾病的颅内压监测中应用广泛[4-5]。
2025-01-14由于胸壁凹陷,胸廓前后径缩短,胸腔容积也随之相应减少,致使心、肺等胸腔内的脏器容易受到压迫,进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运动耐量低于同龄人、容易疲劳、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等[1—3],甚至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自卑心理[4]。
2025-01-14腹股沟疝是婴儿期和儿童期常见的腹外疝疾病,主要病因是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腹腔内脏器通过未闭的腹膜鞘状突进入腹股沟管,导致阴囊或腹股沟区形成肿块。有研究报道[1-3],19 132例儿童中,确诊腹股沟斜疝498例,男童腹股沟斜疝368例,患病率为3.806%(368/9 670);女童腹股沟斜疝130例,患病率为1.374%(130/9 462),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
2025-01-09人气:18509
人气:16589
人气:15931
人气:15523
人气:1523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2765
主管单位: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医学会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6353
国内刊号:43-1380/R
邮发代号:42-261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035
影响因子:1.188
影响因子:1.636
影响因子:0.607
影响因子:0.71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