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血管外科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血管外科进行介入治疗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抽签法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9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为(2.01±0.37)分,对照组评分为(3.03±0.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发生率为19.5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管外科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借鉴应用的护理方式。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下肢及足部溃疡、红肿、疼痛等,严重者甚至出现残疾、死亡[1]。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中,介入方法的疗效显著,但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创伤,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应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的实施。为此,该文现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血管外科进行介入治疗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析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该院血管外科进行介入治疗的8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抽签法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9例,男性22例;年龄最小为47岁,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为(62.15±4.12)岁;病程最短为3年,最长为16年,平均病程为(8.15±2.13)年。研究组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23例;年龄最小为46岁,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为(62.31±4.22)岁;病程最短为3年,最长为16年,平均病程为(8.20±2.1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即向患者简单介绍医院情况、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此外,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与运动,以此加快患者康复。
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即(1)术前护理:术前加强访视,向患者详细介绍有关疾病、治疗与护理的知识,以此提高患者认知,同时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想法,从而采取恰当方法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协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此外,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叮嘱患者注意休息。(2)术中护理:在手术前,对手术室温度、湿度进行适当调节,确保手术能够正常进行。同时,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马上告知医生,之后协助医生进行恰当处理。(3)术后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同时注意血糖水平检测;对患者切口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且保证下肢屈伸幅度适宜,以免引流管脱落或者松动;定期更换敷料,遵循无菌原则。此外,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低糖的食物为主,并且需要禁烟禁酒,确保睡眠充足,以此加快病情康复[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1)疗效判定标准[3]: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溃疡面彻底愈合,判定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溃疡面大部分愈合,判定为有效;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判定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2)疼痛程度判定标准[4]: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由轻至重为0~10分,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轻。(3)不良反应:眼底病变、下肢麻木、糖尿病肾病。
1.4 统计方法
在SPSS20.0专业处理统计学软件中录入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n(%)]与(x±s)的形式表示,对数据进行χ2值与t值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9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
2.2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x±s),分]
2.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发生率为19.5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所示。
表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可能引起下肢坏疽,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还会增大临床治疗难度,必须予以高度重视[5]。在下肢缺血性疾病临床治疗中,外科旁路手术是一种常用方法,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目前,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支架植入与球囊扩张术等介入方法应用越来越普遍,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轻、安全性高等特点,易于患者接受,成了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6-7]。
在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经常因为各种细胞模合成,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羊毛类固醇14a-去甲基化酶的合成,可有效抑制真菌生长。
综上所述,采取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使用2%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2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同时可有效抑制真菌在足部皮肤的生长,真菌清除率较高,建议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列女,邓列华,徐瑾,等.伊曲康唑联合2%酮康唑乳膏治疗股癣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4):1.
[2]邹锋,李燕,闵红梅,等.伊曲康唑联合2%酮康唑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7):36-37.
[3]徐翔,何庆文,肖才文,等.伊曲康唑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复发性真菌性外耳道炎[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6(11):683-684.
[4]陈昭燕,占美,田方圆,等.伊曲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8,43(1):96-102.
[5]胡昆,邓列华,徐瑾,等.斯皮仁诺联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7):103-105.
[6]林庆生,张灼锐,蔡怿,等.伊曲康唑联合脂溢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27):118119.
[7]吴娟,叶俊儒,陈力,等.伊曲康唑联合吡美莫司治疗头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效果观察及其对皮肤生理参数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7,39(1):48-51.
[8]廖婉婷,邓列华,李克俭,等.伊曲康唑胶囊联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股癣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93-95.
[9]陈宗劼,杨育芬,薛涛,等.伊曲康唑口服联合2%复方酮康唑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170-171.
[10]汤伍辉.盐酸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用于治疗真菌性皮肤病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J].抗感染药学,2015(6):965967.
[11]卜晓琳,范娟,胡晓莉,等.CLSIM38-A2及M27-A3方案分析足癣36株真菌的药敏特征[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6,11(3):169-173.
马宏伟.血管外科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J].双足与保健,2019,28(21):16-17,20.DOI:10.19589/j.cnki.issn1004-6569.2019.21.016.
分享:
介入治疗作为布加综合征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经查询万方医学数据库,1990年以来我国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文献超过110余篇,总例数超过12 600余例,其中单中心介入治疗超过千例的单位有5家,这表明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已是一项成熟和疗效肯定的技术,得到了广大患者接受和认可。
2024-11-2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股骨颈骨折已位居导致老年人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十大原因之首。研究表明,围术期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很高。预计至2050年,我国老年股骨颈骨折人群将达到450万人,该类骨折多为低能量损伤类型,且与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因素有关,其治疗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很大挑战。
2024-11-19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引发下肢慢性缺血的疾病,该病初期症状轻微,但无法及时有效控制病情者会因下肢供血不足而影响肢体功能,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受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断升高,患者一般预后较差,已经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重视。
2024-10-30角膜新生血管(CNV)是指在某些不良因素刺激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度表达或血管生成调控机制紊乱,导致角膜缘的血管侵入角膜的一种眼表病理现象。目前,针对CNV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抗炎药物、抗VEGF药物和手术等。但这些治疗策略存在局限性,譬如药物治疗常受限于非特异性及显著的副反应,单独使用时难以充分抑制血管生长;
2024-10-29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在发达国家,产科VTE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至2019年间,我国由于VTE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占比逐年升高,产科VTE的评估及预防越来越受到重视。
2024-10-25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下肢深静脉为主,其发生率在不使用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高达40%~60%。间歇性充气加压(IPC)是骨科术后预防DVT常用的物理预防措施之一。热疗能够增加局部血流量和扩张血管,从而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而预防DVT的发生。
2024-10-2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1]。血栓脱落引起致命性肺动脉栓塞(PE)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据相关报道3个月内PE的死亡率为8.7%~17.4%[2-3]。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IVCF)植入是预防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发生致命性肺栓塞的有效措施之一。
2024-10-21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下肢深静脉为主,其发生率在不使用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高达40%~60%。间歇性充气加压(IPC)是骨科术后预防DVT常用的物理预防措施之一。热疗能够增加局部血流量和扩张血管,从而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而预防DVT的发生。
2024-10-18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stroke, HS)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5%,发病30 d的病死率高达35%~52%,是最致命的急性卒中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于肢体瘫痪、长期卧床、凝血功能异常、抗凝禁忌,加之脱水、止血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的使用,高达18%~50%的患者容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2024-10-09卒中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疾病,约80%的患者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其中28%~46%为合并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的AIS(AIS-LVO)。研究表明,约20%的AIS-LVO患者存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加重的风险。
2024-10-09人气:20539
人气:10558
人气:9874
人气:9290
人气:897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期刊人气:1357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4848
国内刊号:51-1492/R
邮发代号:62-126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