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新液联合组和奥美拉唑治疗组,每组40例。奥美拉唑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康复新液联合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好转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肠道激素[胃动素(MLT)、胃泌素(GAS)]、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 康复新液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奥美拉唑治疗组的72.50%(χ2=9.804,P=0.002)。康复新液联合组症状(腹痛、反酸、饱胀、嗳气)好转时间均短于奥美拉唑治疗组(P<0.01)。治疗4周后,2组IL-8、CRP、TNF-α、MLT及GA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康复新液联合组低于奥美拉唑治疗组(P<0.01);2组CD3+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康复新液联合组高于奥美拉唑治疗组(P<0.01)。康复新液联合组与奥美拉唑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50%vs. 5.00%,χ2=0.213,P=0.644);随访6个月,康复新液联合组复发率为10.00%(4/40),低于奥美拉唑治疗组的30.00%(12/40)(χ2=5.000,P=0.02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好,可缓解腹痛等症状,改善血清炎性因子、胃肠道激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可降低复发风险。
受饮食及生活习惯改变的影响,近年来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引起居民的关注[1]。消化性溃疡病变位置在贲门、胃窦、胃角等,有剧烈的腹痛症状,并可伴反酸、便血、嗳气等,对患者消化系统健康、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2]。研究指出,消化性溃疡会增加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因此需要尽早治疗[3]。目前首选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原因是手术方案的创伤大、康复时间长,药物治疗有更高的安全性。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较多,抑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较常用[4]。抑酸药物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代表,奥美拉唑具有较强的抑酸作用,并且安全性较高[5]。胃黏膜保护剂常用枸橼酸铋钾,该药物可在消化道形成保护层,减少胃内容物对黏膜的损伤,有助于溃疡的修复。抗Hp的抗生素一般应用于合并Hp感染的患者,起到杀灭Hp的作用。由于消化道内环境的复杂性,即使合理使用上述药物,部分患者也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康复新液是一种促进组织修复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美洲大蠊提取物,可促进皮肤及黏膜组织愈合,因此近年来被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6]。本研究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新液联合组和奥美拉唑治疗组,每组40例。康复新液联合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5~66(45.89±12.35)岁;溃疡直径3~22(11.12±3.20)mm。奥美拉唑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5~65(45.71±12.93)岁;溃疡直径3~24(11.20±3.26)mm。2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患者同意加入本研究后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经内镜检查,符合消化性溃疡的诊断;(2)无手术治疗指征,无药物治疗禁忌证;(3)精神及认知正常,可配合用药治疗。排除标准:(1)处于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女性;(2)消化道穿孔患者;(3)合并消化道肿瘤患者;(4)其他重大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奥美拉唑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20 mg顿服,若合并Hp感染,则以四联方案治疗。康复新液联合组在奥美拉唑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0 ml口服,每天3次。2组均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症状好转时间:比较2组症状(腹痛、反酸、饱胀、嗳气)好转时间。(2)炎性因子:抽取空腹静脉血液3~4 ml, 使用离心机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 8(IL- 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胃肠道激素:抽取空腹静脉血液3~4 ml, 分离血清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胃动素(MLT)及胃泌素(GAS)水平。(4)T淋巴细胞亚群:抽取空腹静脉血液3~4 ml, 分离血清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计算得到CD4+/CD8+。(5)不良反应:统计2组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及头晕发生情况。(6)复发率:随访6个月,统计2组复发率。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愈合,且腹痛等主要症状消失;有效: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缩小≥50%,且腹痛等主要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溃疡面缩小<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康复新液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奥美拉唑治疗组的72.50%(χ2=9.804,P=0.002),见表1。
表1奥美拉唑治疗组与康复新液联合组 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症状好转时间比较
康复新液联合组症状(腹痛、反酸、饱胀、嗳气)好转时间均短于奥美拉唑治疗组(P<0.01),见表2。
表2奥美拉唑治疗组与康复新液联合组症状 好转时间比较
2.3 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IL- 8、CRP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IL- 8、CRP及TNF-α水平均降低,且康复新液联合组较奥美拉唑治疗组更低(P<0.01),见表3。
表3奥美拉唑治疗组与康复新液联合组治疗前后 炎性因子比较
2.4 胃肠道激素比较
治疗前,2组MLT及GAS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2组MLT及GA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康复新液联合组低于奥美拉唑治疗组(P<0.01),见表4。
表4奥美拉唑治疗组与康复新液联合组治疗前后 胃肠道激素比较
2.5 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前,2组CD3+及CD4+/CD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2组CD3+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康复新液联合组高于奥美拉唑治疗组(P<0.01),见表5。
表5奥美拉唑治疗组与康复新液联合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2.6 不良反应比较
康复新液联合组与奥美拉唑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50%vs. 5.00%,χ2=0.213,P=0.644),见表6。
表6奥美拉唑治疗组与康复新液联合组 不良反应比较 [例(%)]
3、讨 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消化系统疾病,以中青年群体(20~50岁)高发[7]。本病直接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胃酸分泌异常,消化性溃疡患者普遍存在胃酸分泌增多,因此胃酸分泌量少的人群罹患消化性溃疡的风险较低[8]。除此之外,消化性溃疡与Hp感染相关,我国Hp检出率较高,在一定程度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风险[8]。多种因素叠加,近年来消化性溃疡已对我国居民健康产生极大影响。
消化性溃疡首选药物治疗,其中抑酸药物较常用。奥美拉唑具有较强的抑酸效果,患者使用后可抑制质子泵的活性,进而发挥阻断胃酸分泌的作用。胃酸分泌过多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机制,因此通过控制胃酸分泌,能达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9]。但奥美拉唑作为抑酸药物,仅有抑酸效果,无法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发挥促进溃疡愈合、修复的效果。
康复新液主要成分为美洲大蠊干燥虫提取物,虽然并未完全明确其提取物的作用机制,但该成分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10]。目前康复新液在消化科、烧伤科、口腔科均有应用,可发挥促进创面愈合、消炎、调节免疫等多重功效[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新液联合组症状好转时间短于奥美拉唑治疗组,可见,康复新液联合组患者的病程更短。原因在于,奥美拉唑可发挥抑酸作用,联合康复新液可加速溃疡愈合,从而缩短病程。由于康复新液在促进溃疡愈合中具有良好效果,因此康复新液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奥美拉唑治疗组。康复新液可发挥消炎的效果,因此康复新液联合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奥美拉唑治疗组。MLT及GAS可反映患者的消化功能,康复新液联合组治疗后MLT及GAS水平低于奥美拉唑治疗组,提示采用康复新液治疗不仅可发挥促进胃肠道溃疡愈合的作用,还可调节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有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康复新液联合组治疗后CD3+及CD4+/CD8+高于奥美拉唑治疗组,说明加入康复新液能调节免疫功能,分析原因为,康复新液中蜚蠊提取物可增强NK细胞与巨噬细胞的杀伤效果,因此可发挥一定免疫调节的效果[12]。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新液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能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溃疡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经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的效果较好,可加速溃疡愈合,发挥消炎、调节胃肠道激素及免疫功能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晨.奥曲肽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9):87- 90.
[2]崔红霞,吴美英,董一,等.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四联方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疗效及对Hp清除率、胃肠激素和不良反应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4,30(2):493- 497,518.
[3]郑有花,薛晓红,杨玉霞,等.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不同剂量奥美拉唑在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中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1):90- 93.
[4]程大伟,赵太云.加减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消化道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5):1005-1008,1012.
[5]王永杰,李鑫.不同剂量奥美拉唑联合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四项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805- 806.
[6]刘邓生.铝镁加凝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的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72-75.
[7]潘威进,石定.双歧杆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人消化道溃疡的效果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2,29(10):1544-1548.
[8]范宜佳,祝峰,滕懿群.含铋剂三联疗法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儿血清Gas、TGF-α、hs-CRP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24,26(3):372-375.
[9]艾宽宽,胡瑞瑞,薛原,等.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清微小RNA-155和135b-5p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4,47(3):237-241.
[10]黄梅,徐舒婷,何雁.基于I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情绪状态、生活方式及再出血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4,21(17):165-167,180.
[12]刘应红,罗波,张宗霞,等.铝碳酸镁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对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Treg/Th17平衡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3,52(5):591-595.
文章来源:李雅静,吴梅玲,张雯歆.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31):89-92.
分享:
目前针对MAFLD主要通过调整饮食、药物等进行干预,其中非诺贝特可以通过调控三酰甘油(TG)水平,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肝脏脂肪的积累,有助于控制脂肪性肝病的发展,但长期用药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且单独使用对部分患者降脂效果不理想,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或调整治疗方案[1]。
2025-03-26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过程中,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众多,若可及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则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国外学者提出的查尔斯共病指数(CCI)已被证实应用于对ICU住院患者1年生存率进行预测,临床价值较高,且对住院危重患者病死率进行预测时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4]。
2025-03-25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常见多发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1]。腹腔积液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最常见并发症,由于病情进展快,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引发继发性感染、器官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2]。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式较多,但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
2025-02-26腹壁血肿(abdominalwallhematomas,AWH)的定义是腹壁肌肉层内血液外渗,血肿可以被肌肉筋膜限制或穿过肌肉筋膜并扩散到整个腹膜或腹膜后间隙[1]。AWH是一种罕见疾病,确切发病率不清楚,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发病原因主要与腹部创伤、抗凝或医源性损伤等有关。
2025-02-20功能性便秘是临床消化科常见病证,由于本病症状顽固,又常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老龄化、膳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等,便秘发生率逐年升高。研究表明,我国便秘发生率在3%~1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2]。
2025-02-13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 cystitis,AC)是一种与细菌感染、胆囊管梗阻等有密切关联的急腹症,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道梗阻、细菌感染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涉及胆囊壁缺血坏死、炎症反应加重、胆囊穿孔及全身性并发症等方面,患者的典型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2025-01-24Hp感染后持续释放毒素因子破坏胃上皮细胞,进而引发炎性反应,导致急慢性胃炎,出现腹痛、嗳气、反酸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将损害消化系统功能,随感染加剧,可诱发溃疡性疾病、胃炎、胃淋巴瘤等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恶性病变[3]。临床治疗Hp感染常用含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但部分患者康复情况未能达到预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4]。
2025-01-10幽门螺杆菌(Hp)致病性强,感染率高,广泛分布于胃黏膜组织中,是胃癌第一类致病原,与诸多消化道疾病直接相关[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根除Hp对相关消化道疾病治疗及预防有积极意义[2]。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有较好的抑酸性,富马酸伏诺拉生是其主要代表药物。
2025-01-10根据2016年罗马Ⅳ标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4个亚型,其中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大便排出困难、排便周期延长为主要症状且常伴随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全球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约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总数的1/3,慢性便秘和反复腹痛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4]。
2024-12-30消化性溃疡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胃肠道疾病,年发病率为 0.1%~0.3%,终生患病风险可达 5%~10%。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一年龄段人群,临床表现主要为纳差、反酸、厌食、腹痛、腹胀等,病情严重者甚至出现出血、穿孔等症状,常年吸烟、酗酒、高盐饮食、长期焦虑紧张易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风险 。
2024-12-25人气:18441
人气:16503
人气:15851
人气:15430
人气:1516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3722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7377
国内刊号:61-1104/R
邮发代号:52-40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