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在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消化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中选取50例,对其相关病因、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整理,对疾病实施相应的诊治。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消化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中,有6例心肌梗死患者,其占比例为12.00%(6/50);有1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占比例为20.00%(10/50);有3例肺炎患者,其占比例为6.00%(3/50);有8例溃疡患者,其占比例为16.00%(8/50);有6例肠梗阻患者,其占比例为12.00%(6/50);有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占比例为4.00%(2/50);有3例胃穿孔患者,其占比例为6.00%(3/50);有5例胃癌患者,其占比例为10.00%(5/50);有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其占比例为8.00%(4/50);有3例子宫角破裂患者,其占比例为6.00%(3/50)。结论: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急性腹痛症状,扩散自身思维的情况,使用多学科平台,并对其实际情况进行问诊,并进行相关规范的体检,让患者积极辅助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将误诊率降低。
临床上人们随着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改变,饮食结构变化明显,消化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1]。门诊急性腹痛疾病具有发展快、发病急的特点,医生需在短时间内正确的判定病情和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现今,急性腹痛治疗效果明显提升,但少数患者无能进行准确、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2]。
1、基线数据与方法
1.1 基线数据
在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消化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中选取5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介于21岁至6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31±2.15)岁;
1.2 方法
对入院患者进行询问,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依照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史情况、用药情况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主要包含:(1)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包含年龄、性别、职业、病因、服药史、临床症状、既往病史等,对其进行详细判断。(2)实施腹部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主要包含生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X线、心电图、B超、肾功能或者肝功能检查。针对疼痛剧烈的患者,需让其摄入适当的止痛药物,防止出现剧烈疼痛情况,严重可导致休克。(3)对患者采取手术、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予以改善[3]。
2、结果
2.1 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50例消化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中,有6例心肌梗死患者,其占比例为12.00%(6/50);有1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占比例为20.00%(10/50);有3例肺炎患者,其占比例为6.00%(3/50);有8例溃疡患者,其占比例为16.00%(8/50);有6例肠梗阻患者,其占比例为12.00%(6/50);有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占比例为4.00%(2/50);有3例胃穿孔患者,其占比例为6.00%(3/50);有5例胃癌患者,其占比例为10.00%(5/50);有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其占比例为8.00%(4/50);有3例子宫角破裂患者,其占比例为6.00%(3/50)。
3、讨论
急性腹痛具有发病急、发病因素复杂、病情严重等特点,如不能进行及时诊断或者处理不及时,会出现严重后果,严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研究证实,有30%以上急诊患者主诉为腹痛,其中25%患者的急性腹痛需实施紧急处理。有15~40%的人员有腹痛史,其中有严重疾病导致的腹痛患者占50%之上[4]。
急性腹痛临床症状包含腹痛逐渐严重,其疼痛很难忍受。腹痛常存在严重的呕吐、恶心、呕血等钱情况,有时还伴有发热情况。腹痛还会出现腹膜应激性,主要表现为腹肌僵直、伴有反跳痛、感到压痛等,患者常保持侧卧屈膝体位,将腹痛情况予以缓解[5]。严重还伴有四肢潮湿、冒冷汗、发绀、面色发白、脉搏浅而快的特点。急性腹痛具有复杂的发病因素,尿毒症、癫痫、心绞痛、心肌梗死、泌尿系统感染、消化性溃疡等均可导致急性腹痛,早期发病患者会伴有腹部疼痛,其疼痛时间较长,疼痛感发生改变。如患者病情十分复杂,很难进行准确判断,临床医生需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详细询问,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准确判断。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诊治中急性腹痛患者需仔细问诊、检查体格,保证发散思维,要求多科室对患者的病症进行会诊,并及时诊断,并实施早期治疗。
急性腹痛一般在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其病因可能关系到外科、内科、妇产科以及皮肤科,需重视多学科理论。对于急性腹痛患者需有效处理局部和整体关系,重视全身系统,针对女性急性腹痛患者需考虑其妇科疾病,了解是否存在性生活等,考虑未婚女性是否隐藏病史等,以免对病情诊断造成干扰。大部分非妇科专业医生,对异位妊娠破裂情况予以护士,将阴道出血确诊为月经,临床医生需进行详细鉴别,对阴道出血颜色、量、时间、停经史等进行详细询问,并使用彩超诊断,最后确诊。
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询问,了解体格检查的重点,少数医生主要根据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进而出现误诊情况。详细询问和常规检查结果可作为急性腹痛诊断的参考,不可作为全部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临床上急性腹痛疾病存在多种特点,将思维开阔,使用多学科平台,对患者进行规范体格检查和详细问诊,将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辅助检查结果相结合,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法,避免出现误诊情况。
参考文献:
[1]严柳媚.消化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7):147-148.
[2]郭恩琳.内科门诊32例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观察[J].母婴世界,2016(12):51.
[3]王晓娟.消化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6):286.
[4]魏聿敏.对普通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5):115.
[5]俞建英.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医药前沿,2015,5(31):208-209.
刘电厂.消化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20,(3):22-23.
分享:
大量研究指出,西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虽可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但长时间应用可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与增强,并且不良反应也比较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故有必要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及治疗方案[1-2]。中医在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痞满、呃逆、胃脘痛”治疗经验,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学可弥补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不足[3-4]。
2025-04-23中医理论在脾胃病诊治方面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二者之间相互依赖、息息相关,脾胃功能失调往往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引发泄泻。脾胃虚弱型泄泻在各类泄泻中占有相当比例,主要表现为大便溏薄、迁延不愈、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健脾养胃膏是依据中医经典方剂及临床经验研制的中药制剂[2]。
2025-04-14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以胃肠促动力药、抑酸剂等对症治疗为主,同时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功能性消化不良归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多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病机关键在于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寒热错杂,导致痞塞不通、胀满不舒。
2025-04-01目前针对MAFLD主要通过调整饮食、药物等进行干预,其中非诺贝特可以通过调控三酰甘油(TG)水平,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肝脏脂肪的积累,有助于控制脂肪性肝病的发展,但长期用药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且单独使用对部分患者降脂效果不理想,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或调整治疗方案[1]。
2025-03-26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过程中,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众多,若可及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则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国外学者提出的查尔斯共病指数(CCI)已被证实应用于对ICU住院患者1年生存率进行预测,临床价值较高,且对住院危重患者病死率进行预测时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4]。
2025-03-25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常见多发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1]。腹腔积液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最常见并发症,由于病情进展快,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可引发继发性感染、器官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2]。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式较多,但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
2025-02-26腹壁血肿(abdominalwallhematomas,AWH)的定义是腹壁肌肉层内血液外渗,血肿可以被肌肉筋膜限制或穿过肌肉筋膜并扩散到整个腹膜或腹膜后间隙[1]。AWH是一种罕见疾病,确切发病率不清楚,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发病原因主要与腹部创伤、抗凝或医源性损伤等有关。
2025-02-20功能性便秘是临床消化科常见病证,由于本病症状顽固,又常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老龄化、膳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等,便秘发生率逐年升高。研究表明,我国便秘发生率在3%~1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2]。
2025-02-13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 cystitis,AC)是一种与细菌感染、胆囊管梗阻等有密切关联的急腹症,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道梗阻、细菌感染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涉及胆囊壁缺血坏死、炎症反应加重、胆囊穿孔及全身性并发症等方面,患者的典型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2025-01-24Hp感染后持续释放毒素因子破坏胃上皮细胞,进而引发炎性反应,导致急慢性胃炎,出现腹痛、嗳气、反酸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将损害消化系统功能,随感染加剧,可诱发溃疡性疾病、胃炎、胃淋巴瘤等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恶性病变[3]。临床治疗Hp感染常用含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但部分患者康复情况未能达到预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4]。
2025-01-10人气:12829
人气:11015
人气:9697
人气:9149
人气:869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期刊人气:2301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254-1432
国内刊号:31-1367/R
邮发代号:4-291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220
影响因子:0.900
影响因子:1.023
影响因子:0.652
影响因子:1.36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