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以心理护理为主实施优质护理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肾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肾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33%)明显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内科患者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随着肾脏疾病学科的发展,医学研究逐渐引起重视,当前不完全统计表明,世界人口中约5亿人患有肾脏类疾病[1]。除家族遗传外,日常生活作息不规律及饮食习惯不当是造成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肾内科疾病患者临床以水肿、尿频、血尿、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症状为主要表现,当患者合并较多症状时,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对消化及循环系统造成影响,患者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基于此,本研究结合120例肾内科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以心理护理为主的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22~75岁,平均(47.61±5.21)岁,其中肾衰16例,肾结石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慢性肾盂肾炎11例,肾性糖尿病12例,肾静脉血栓9例,平均病程(3.82±1.11)年;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74岁,平均(47.32±5.42)岁,其中肾衰21例,肾结石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慢性肾盂肾炎12例,肾性糖尿病13例,肾静脉血栓6例,平均病程(4.01±1.0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为肾内科疾病患者,符合管理范围,依从性较高,对本次调查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神经损伤或其他重大疾病者,依从性较差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遵医嘱用药,控制医疗环境,常规生活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和“高标准”的护理理念,以心理护理为主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针对不同患者不同性格及疾病特点,制定优质护理方案。患者入院前,由护理人员做好入院指导工作[2]。①专科护理:患者入院后,首先实施肾内科常规护理工作,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护理规范,实施相关护理流程,不断完善护士的业务能力;②饮食护理:由于饮食及生活习惯对患者疾病影响较大,因此,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的健康饮食宣教,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快速恢复的作用;向患者讲解由于食物相克而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列举有利于肾脏恢复的最佳膳食方案等[3];③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肾脏类疾病生活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告知长期用药会引发不同程度肾脏损伤,且长期不良生活习惯也会使肾脏负荷增加,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提高自身对疾病的重视度[4];④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及社会背景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患者在情绪较为稳定的时候,症状通常比较轻;患者情绪紧张且激动的时候,症状较严重,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充分重视语言的艺术性,采取认真聆听及和蔼交流的方式,保证患者情绪的稳定,鼓励患者说出所担心的内容及自身所需,了解一切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指导,充分发挥亲友与家属的心理支持作用,使患者感受到尊重与理解[5,6]。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采用改良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共分为4项指标,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分别包括护理失误及情绪失控,二者总例数占总例数比例为不良事件发生率。
焦虑自评量表:本研究应用Zung所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进行评估,该量表评分共分为4级,包含20个条目,主要对患者主观感受予以评定,对项目定义的症状所表现出的频度进行评定,得分越高则代表该患者的症状越严重。得分总分<50分表示正常;51~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总分>70分则为重度焦虑。对表现出焦虑状态的成年人均适用,因而具有广泛适用性。SAS可以反映出被测试者最近1周的焦虑状况,若评定者在量表阅读过程中存在困难,工作人员可以做出解释[7]。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33%)明显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得分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得分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得分情况比较(分,x¯±s)
注:SAS为焦虑自评量表
3、讨论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肾内科疾病患者死亡率逐年递增,至今为止,肾脏类疾病对我国人口健康已造成巨大威胁。中华肾脏病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肾内科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的主要原因为饮食不合理及药物滥用,饮食不合理中主要致病因素为“酒后浓茶”[8],人体在大量饮酒后,较高浓度的酒精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代谢,此时若立即饮用茶水,会促进酒精在肾脏内的排泄,而大量的酒精经过肾脏会对其造成损伤[9];其次是长期暴饮暴食、熬夜、进食大量含盐或含酸较高食物等,一系列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了患者的肾脏负担,同样对周边器官造成慢性损害。患有慢性肾脏疾病后,血压会不断增高,增加了贫血及糖尿病的发生率。疾病筛查后,患者尿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及尿蛋白[10]。临床预防这类疾病,通常会通过增加患者免疫力,预防早期感染,规律作息和饮食,避免服用损害肾脏的药物等。
现代护理要求以人文关怀为主,而心理护理则最能体现人文关怀,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患者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治疗率与护理满意度,对于肾内科患者而言,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应按照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将心理护理作为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可以有效改善肾内科患者心理压力,减轻痛苦,改善焦虑等不良情绪[11,12]。
本研究选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60例患者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负性情绪得到了较好的调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得分在实施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得分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肾内科患者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可有效缓解肾内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贾东影.肾内科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206-207.
[2]李文慧.肾内科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32(6):149.
[3]杨丹.优质护理干预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6):65-66.
[4]朱利涛.优质护理服务在肾内科病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3):2071-2073.
[5]付静静.优质护理在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体会[J].智慧健康,2020,6(7):183-184.
[6]王立波.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279-280.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5-238.
[8]杨金丽.肾内科患者68例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探讨[J].大家健康旬刊,2016,32(2):258.
[9]唐文芳.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4):136.
[10]李艳.心理护理在肾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8,12(2):196.
[11]葛小秀.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肾内科老年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18):100-101.
[12]牛慧.心理干预在肾内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8):93.
韩方.以心理护理为主实施优质护理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8):149-150.
分享: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畏光等,属于慢性疾病,尤其好发于女性,该病病程长、预后质量差,且病情复发率高,可能出现反复性疼痛和间歇性疼痛,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1-2]。特别是随着个体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偏头痛的发病率当前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已构成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3]。
2025-04-24日间手术是患者入院24h内完成手术并出院的一种治疗模式,日间手术模式既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又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日间手术已经是治疗非急诊良性胆囊疾病的标准术式,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加快术后康复等[1]。
2025-04-16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附近的肺结构产生慢性化脓性炎症与纤维化病变,致使支气管肌肉、管壁弹性结构受损,从而造成支气管长时间变形所引起的[1]。慢性咳嗽、咳浓痰、反复咯血为支气管扩张的典型表现,临床以清除分泌物、抗感染及增强免疫力为原则对该病患者进行干预,但无法获得显著疗效[2]。
2025-04-15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外伤类型,为外力作用于头部而导致的脑组织损伤,病情复杂危重,死亡率居首位,多需行开颅手术治疗,由于脑组织存在直接损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研究显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的风险较高,可到达 30%,增加了临床护理难度。
2025-04-03结直肠癌是一种原发于结肠或者直肠的恶性肿瘤,患者通常受遗传、炎症性肠病、息肉、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病,可表现为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1]。手术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可有效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发,能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其治疗效果较好。
2025-04-01在卵巢囊肿形成的初期,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自行消失;而对于逐步加大的囊肿,可诱发患者出现月经异常或下腹部不适症状,若疾病持续进展可增加囊肿破裂、蒂扭转及感染的风险,从而威胁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健康。手术是针对卵巢囊肿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可通过切除囊肿组织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2025-04-01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患者术后仍面临不同程度的疼痛[3]。严重的疼痛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定不良影响,且疾病的发生会引起患者的心理应激性反应,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及治疗效果[4]。因此,需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
2025-03-27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用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进行重建,创造出人工髋关节的手术,其以人工髋关节假体代替患病的髋关节,从而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能够显著提升关节效能,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2025-03-26乳腺癌在全球范围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乳切除术是乳腺癌治疗中一种常见的方法。该手术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疾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有效延长乳腺癌患者的预期寿命 。然而,全乳切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影响,其心理层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
2025-03-25大面积烧伤患者因脱水及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机体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加快血浆外渗至组织间,导致血管血容量相对不足,易引起烧伤性休克,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因创面面积较大、皮肤损伤严重,叠加长期卧床、潮湿出汗等因素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易创面感染,形成瘢痕,影响其愈合进度和日常功能 。
2025-03-21人气:16673
人气:16005
人气:15572
人气:15295
人气:1484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上海护理
期刊人气:3933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护理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8399
国内刊号:31-1846/R
邮发代号:4-766
创刊时间:200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