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观察点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调查探讨

  2021-10-18    9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观察点隔离人员心理状况。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4月~2020年8月,选取95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需要隔离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点隔离人员45例为A组,居家隔离50例为B组;比较两组基本信息及焦虑、抑郁、压力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基本信息采用 t 检验和 x2 检验,焦虑、抑郁、压力状况、生活质量评分采用 t 检验。结果两组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隔离点人员焦虑、抑郁、压力状况评分均高于居家隔离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点隔离人员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低于居家隔离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观察点隔离人员心理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压力大;观察点隔离人员较居家隔离人员情感职能、精神健康都偏低,因此对于隔离观察人员,在提供相应的生活物品需求等,也应给予心理健康的关注,疏导不良情绪。

  • 关键词:
  • 心理状况
  • 情绪疏导
  • 新冠肺炎疫情
  • 观察点隔离人员
  • 加入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系列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有关[1]。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2]。新冠肺炎具有较高的传播性、传染性,可通过飞沫、密切接触等传播,人类是普遍的易感人群[3]。目前对于新冠肺炎的主要方法是减少人员流动,对于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以便更好地诊断,阻断进一步传播,从而避免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本文主要调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观察点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0年8月,选取95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需要隔离的人员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0年8月,选取95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需要隔离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点隔离人员45例,年龄22~76岁,平均43.91±3.29岁;男性25例,女性20例。居家隔离50例,年龄21~73岁,平均43.55±3.86岁;男性29例,女性21例。对两组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人员均知情且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观察点统一安排至独立的隔离楼,单人单间,不得外出。由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送餐,测量体温和问诊等;对与确诊患者间接接触者,即与直接接触者有接触的个体和家人,进行自主隔离,维持原住宿标准和条件,由工作人员送餐。居家隔离由社区防疫人员完成送餐,测量体温和问诊等工作,禁止隔离人员外出或有其他人探望。

①对两组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收集,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统计比较;②比较两组隔离人员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由36个条目,8个维度,每个维度根据评分标准转换为0~100分,得分越高,该维度功能状况越好,生命质量较高。该量表性信度为0.87,具有较高的信效度。③比较两组隔离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anxiety-stress scale,DASS-21),共21个条目,3个维度,即抑郁、焦虑、压力;采用Likert 4点计分,得分越高,说明负性情绪越严重。该量表性信度为0.899,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计量资料(x¯±s)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基本信息比较

两组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基本信息比较(x¯±s)

2.2两组隔离人员焦虑、抑郁、压力状况比较

观察隔离点人员焦虑、抑郁、压力状况评分均高于居家隔离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隔离人员焦虑、抑郁、压力状况评分比较(x¯±s)

2.3两组人员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点隔离人员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低于居家隔离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人员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3、讨论


新冠肺炎属于易感病毒,且通过飞沫、密切接触等即可传染,具有较高的传染程度。目前新冠肺炎对婴儿、老年等均具有较强的感染性。新冠肺炎潜伏期逐渐延长,且不断有变异株的相关报道,也说明新冠肺炎病毒的进化程度快。同时在阳性样本的采集中,新冠肺炎病毒在环境中也可独立存活。最新研究发现,在特定的环境中,气溶胶形式传播也成为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的一种途径。因此对新冠肺炎的防治需要多途径,多手段进行防控,进一步降低传染范围[4]。近期通过党和政府、卫生监督等多方面的共同力量,疫情的防控已经初步得到好转;但是境外输入病例需要严密注意,做好隔离、检测等工作。

我国政府在疫情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积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冠肺炎传播具有聚集性、团体性,因此在阻断病毒传播的传播链中,避免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是各地政府的重点,应结合当地的特点,对于与新冠肺炎有密切接触的换进行隔离,隔离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安全情况考虑等,有部分密切接触者需要在隔离点进行统一隔离,此类人员由于隔离点环境的陌生、对新冠肺炎的恐惧等心理,隔离期间容易发生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不能积极配合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因此对于隔离点人员首先在生化方面,尽量提供相应的需求;保证隔离人员与亲人的通讯网路的畅通,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家人、朋友有联系,避免孤独感对情绪的影响。加强观察点人员新冠肺炎知识掌握情况、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识别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和培训。可通过发放知识手册、微信短视频等方式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提高观察点人员的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认知,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5,6]。

居家隔离人员,需要做好日常防护以及生活垃圾等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给予鼓励与关怀,可以做一些家庭小游戏、活动等,提高互动性,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对于个人层面,可以通过关注科学可靠的信息排除恐慌感、规律作息合理安排生活、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转移注意力、放些轻松的音乐、发挥自己的爱好等,来疏导不良情绪[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隔离点人员焦虑、抑郁、压力状况评分均高于居家隔离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居家隔离,观察点隔离更多是一个人相处的环境,社会支持源减少,也很难会通过网络社交去排解自己的负性情绪,从而导致更高的抑郁、焦虑水平。观察点隔离人员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低于居家隔离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居家隔离大部分为与父母、夫妻等共同进行隔离,居家的环境较熟悉,加之家庭成员之间有互动,可以疏导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观察点隔离人员心理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压力大;观察点隔离人员较居家隔离人员情感职能、精神健康都偏低,因此对于隔离观察人员,在提供相应的生活物品需求等,也应给予心理健康的关注,疏导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冶[EB/OL].(2020-02-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委员会截至2月27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EB/OL].(2020-02.28)[2020-02-28].

[3]世界卫生组织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第: =次会议的声明[EB/OL].2020-01-30].

[5]蔡欢乐,朱言欣,雷璐碧,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行为和心理应对:基于网络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2):152-155.

[6]昌敬惠,袁愈新,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40(2):171-17.

[7]郑建盛,张彦丰,许莹,等.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健康素养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2):160-16

[8]齐晔,陈刘欢,张栗,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公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20.20(2):145-149.


文章来源:陈庆学,孙国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观察点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调查探讨[J].心理月刊,2021,16(24):229-23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期刊人气:695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6729

国内刊号:11-1873/R

邮发代号:82-316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