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出生时脐动脉血气分析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高危妊娠产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只行Apgar评分,研究组新生儿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酸碱度(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碱剩余(BE)值等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对比新生儿窒息及器官损害的预判准确性。结果:pH值、PO2、PCO2及BE值等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与Apgar评分相关性表现明显;在不同Apgar评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对新生儿窒息及器官损害的预判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在产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新生儿检查指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能有效弥补Apgar评分的缺陷,提升新生儿窒息诊断准确率,为下一步针对性治疗奠定基础。
新生儿窒息是由于胎儿在胞宫内或者分娩过程中所引发的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障碍,在出生后不能建立规律的呼吸或者无法自主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1]。新生儿窒息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的根本原因是在围产期胎儿窒息引发的缺氧以及酸中毒状况[2]。Apgar评分作为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主要依据,能准确判断新生儿呼吸是否受到抑制,但不能详细区别导致呼吸受抑的因素[3]。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脐动脉血气分析再新生儿出生时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高危妊娠产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中男54例,女46例;孕周32~41周;出生体质量1.5~4.5kg,平均(3.15±1.93)kg;分娩方式:阴道正常分娩53例,剖宫产47例。研究组中男57例,女43例;孕周32~41周;出生体质量1.4~4.5kg,平均(3.22±2.05)kg;分娩方式:阴道正常分娩50例,剖宫产50例。两组新生儿性别、孕周、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单胎妊娠;临床表现为产程异常,羊水污染、胎心音过快或过慢;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胎心监护Ⅱ类或Ⅲ类图形及产前诊断新生儿窒息可能的产妇。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先天性疾病者;因脐带绕颈致胎儿异常;因产道原因需要助产者。
1.2方法
对照组只行1、5及10minApgar评分。研究组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分娩后还没有自主呼吸时,以止血钳在近胎儿一侧夹闭长约15cm的一段脐带,以肝素化注射器在夹闭脐带段抽取0.5~1mL脐动脉血,立即送至检验科监测血气分析指标,并统计建立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参考范围,结合Apgar评分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酸中毒及器官损害。两组均于出生后1、3、42天及6个月定期随访,记录并对比两组发生新生儿窒息及器官损害的预判准确性及指导后续的新生儿治疗。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分析组间新生儿酸碱度(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碱剩余(BE)值等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相关性,记录两组新生儿窒息及器官损害的预判准确性。评价标准[4]:正常为Apgar评分超过8分;轻度窒息为Apgar评分4~7分;重度窒息为Apgar评分<3分。脐动脉血气正常参考值范围:pH值为7.20~7.39;PO2为20~35mmHg;PCO2为30~45mmHg;BE值在-8~8mmol/L。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相关性比较
新生儿的pH值、PO2、BE值随着Apgar评分的下降而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PCO2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方面,Apgar评分<3分的新生儿与Apgar评分>8分的新生儿之间,Apgar评分<3分的新生儿与Apgar评分4~7分的新生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相关性比较
2.2两组新生儿窒息及器官损害的预判准确性比较
研究组对新生儿窒息及器官损害的预判准确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新生儿窒息及器官损害的预判准确性比较[n(%)]
3、讨论
当前在国内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依据为出生后Apgar评分。Apgar评分低表示呼吸抑制,但不能区别抑制的病因,因为除窒息外还有许多其他情况和疾病也可出现低Apgar评分,如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感染以及低体质量出生儿等[5]。由于部分窒息新生儿诊断后并不存在器官损害以及临床症状,所以可能误诊,从而影响新生儿后续治疗的有效性[6]。Apgar评分操作简单、实用、易于普及,但常带有评分者的主观因素,其准确性与特异性较低,且不能准确地反应新生儿血氧,二氧化碳的含量及血酸碱情况[7]。脐动脉血气分析是国际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的主要标准,可直接反映胎儿整个分娩过程中血气变化的结局及其即刻的酸碱情况。脐动脉血气分析pH与BE值比较稳定,在短时间内不易发生变化,故能够作为新生儿窒息以及多器官损害的主要判断指标,结合Apgar评分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对指导新生儿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8]。
本研究结合Apgar评分,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值,结果显示,新生儿的pH值、PO2、BE值随着Apgar评分的下降而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PCO2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方面,Apgar评分<3分的新生儿与Apgar评分>8分的新生儿之间,Apgar评分<3分的新生儿与Apgar评分4~7分的新生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H值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新生儿在窒息状态下,其pH值越低,说明新生儿酸中毒程度越重,心肌、肝肾等器官损害越严重[9]。同时,使用脐动脉血气分析法对窒息及器官损害的预判准确率明显高于使用Apgar评分法的预判准确率,说明脐动脉血气分析法能更准确判断新生儿是否窒息及器官损害,对于指导后续的新生儿治疗的开展有积极意义[10]。
综上所述,脐动脉血气分析在产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新生儿检查指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能有效弥补Apgar评分的缺陷,便于及时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酸中毒及器官损害情况,提升新生儿窒息诊断准确率,为下一步针对性治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露,李磊,樊启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1(12):118-120,124.
[2]黄春英,齐金菊,方喜妹.临产前后胎心率监护联合胎儿脐血流监测在预测产时胎儿情况中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34):61-63.
[3]邹秀英.胎儿超声脐动脉S/D、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联合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11):1837-1840.
[4]钟庆华,段江,梁琨,等.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9):4456-4460.
[5]靳瑾,王志坚.脐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4):376-380.
[6]张小翠,付志情,郑胜利,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时的脐动脉血气特征和其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4):44-46.
[7]郭娜,周欣,徐叶红,等.脐动脉血流对预测子痫前期新生儿和产妇结局的价值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9):1748-1752.
[8]刘志伟,蔡勉珊,江少青,等.新生儿窒息与脐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白介素-6及脐动脉血气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2):2743-2745.
[9]胡安辉.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4,20(36):25-26.
[10]梁丽芬,樊尚荣.产时胎儿及新生儿窒息的脐动脉血气分析研究现状[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9,8(3):183-187.
丁江玲,金玲燕,周丹丹.新生儿出生时脐动脉血气分析在产科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20,26(31):36-38.
分享:
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围生期缺氧缺血等高危新生儿数量不断增加,儿童发育迟缓的比例也随之升高,若能够在生命早期发现运动发育异常并进行干预,预后情况可得到显著改善。运动发育评估是早期识别婴儿发育迟缓的重要手段。
2024-11-12应用胎心监护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目前临床对新生儿窒息的评估主要是通过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出生后即刻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一种对围生期应激情况评估的定量检测的方法,实现了以客观的血气分析结果反映新生儿在宫内出生前的酸碱平衡状况,虽然特异性强[2-3],但有一定的滞后性。
2024-11-11新生儿低体温通常定义为新生儿体温<36.5 ℃[1]。目前,新生儿低体温仍是全球性问题,全球新生儿低体温发生率为52.5%[2]。我国新生儿低体温发生率为31.0%[3],早产儿低体温发生率为63.5%,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低体温发生率分别为89.3%和89.6%[4]。
2024-11-06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并且发病率较高的新生儿疾病,新生儿溶血病的出现会损伤新生儿的神经细胞,进而引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等后遗症,对患儿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以及生长发育均造成严重的影响。血清学诊断是目前临床检测该病的主要方式,试管法则是传统以及常规的血型鉴定方式。
2024-10-29全球每年都会有许多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近年来由于新生儿治疗与监护手段的进步,其生存率有一定提高,但也会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脑瘫等并发症,给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降低早产儿和低体质量新生儿出生率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2024-10-29我国新生儿耳聋的发病率为1‰~3.47‰,遗传因素致聋比例达50%~60%。随着筛查技术提高及相关出生缺陷防治政策支持,新生儿耳聋筛查的群体规模越来越大。自2018年江苏省新生儿听力和耳聋基因筛查作为民生工程逐步完善以来,妇幼健康与残联部门的平台信息互通,为耳聋患儿在“防治康管”方面做到闭环管理,有效降低了严重耳聋儿的发生。
2024-09-12脐静脉置管术是利用新生儿刚出生时脐静脉尚未闭合的天然优势,将一次性导管插入脐静脉中,并定位于下腔静脉内的一种中心静脉置管术(CVC),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常用操作和治疗方式。刚出生的新生儿,脐带结扎后脐静脉尚未完全闭锁,相对于外周静脉而言,其优点在于管径粗、管壁厚,导管置入容易、操作快捷,可作为中心静脉通路的理想选择。
2024-09-12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及二胎政策的放开,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GDM严重影响孕母的健康及胎儿的宫内发育,并可引起新生儿心脏损害。采用新的GDM诊断标准后,更多孕产妇纳入了GDM的管理,对GDM孕母及其新生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使母亲和新生儿不良后果的发生风险降低。
2024-08-21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患儿中较多见,临床症状以呕吐、便血、腹胀为主。研究表明,早产、感染、低出生体质量等因素均可促使患儿肠黏膜损伤,导致小肠坏死等并发症。目前,临床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通常应用奥曲肽治疗,可抑制肠道过度分泌,增加其对水、钠离子吸收。
2024-08-15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科中一种比较常见且多发的严重并发症,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很多,具体可以分为孕母因素和胎儿因素两类。若新生儿在出生后1 min内无法建立正常自主呼吸,且出现缺氧、脏器损伤情况,则可判定为新生儿窒息[1]。
2024-07-01人气:15278
人气:13047
人气:10083
人气:8980
人气:653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期刊人气:2755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3606
国内刊号:31-1377/R
邮发代号:4-426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035
影响因子:1.188
影响因子:1.636
影响因子:0.607
影响因子:0.71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