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舒心解郁汤治疗室性早搏伴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室性早搏伴焦虑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心解郁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4.762,P=0.029);治疗4周后,2组HAMA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χ2=5.005,P=0.025)。结论 舒心解郁汤治疗室性早搏伴焦虑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室性早搏是早于基础心率提前出现的室性冲动,可单独出现,也可成对出现。室性早搏是最多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触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扑动或颤动,患者会出现昏厥或眼前一过性发黑[1]。发病因素为易兴奋和失眠、情绪经常起伏波动、工作压力骤然变大、过量甚至长期过量吸烟、长时间饮酒、过量且长期饮用极高浓度的咖啡及茶类等[2]。患者会因为对病情的恐惧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疾病治疗及预后,目前临床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但西医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反应,而中医治疗室性早搏伴焦虑患者会更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观察舒心解郁汤治疗室性早搏伴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室性早搏伴焦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0~80(51.44±4.54)岁,病程2~6(1.72±0.73)年。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75(47.54±3.90)岁,病程1~4.5(1.34±1.02)年。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中医辨证确诊为心悸;(2)西医临床诊断为室性早搏[3];(3)合并焦虑状态,且未进行抗焦虑治疗。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者和精神疾病者;(2)凝血功能和肝功能障碍者;(3)合并其他恶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片[20 mg(以西酞普兰计)]早餐后口服,每天1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心解郁汤:酸枣仁、丹参各30 g, 合欢花、柴胡、柏子仁各15 g, 党参、玄参、香附、玫瑰花、麦冬、陈皮、白芍各10 g, 五味子6 g, 三七3 g, 水煎两遍,共取药汁300 ml, 早晚各服用150 ml。2组患者均接受4周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焦虑情况: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况,评分>28分为重度焦虑;21~28分为中度焦虑;7~20分为轻度焦虑;<7分则是无焦虑情况。(2)中医证候评分:包括心神不宁、气短无力、头晕恶心、夜寐不安,分数越高患者症状越重。(3)不良反应:包括室速、室颤、心律失常等。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HAMA评分<7分,已无焦虑症状,临床症状好转;有效:HAMA评分7~29分,临床症状有较少的好转;无效:HAMA评分>29分,临床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4.762,P=0.029),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焦虑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 比较
2.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2.4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χ2=5.005,P=0.025),见表4。
表3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表4 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讨论
室性早搏是一种心律失常,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都可发生室性早搏,但心脏病患者发病率更高[4,5]。室性早搏患者可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胸闷、心慌、心动过速等,临床上常结合冠心病病史与心电图表现作为诊断依据[6,7]。心脏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主要考虑与继发性心肌内急性缺血、低氧诱导或药物诱发有关[8,9]。剧烈频繁且难以自行控制的室性早搏,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0]。
室性早搏归属于中医“心悸”范畴,早在《黄帝内经》就已有“心澹澹大动”“心下鼓”“心怵惕”“心中大动”等类似心悸的临床症候描述。心悸的主要病因在心,但中医上理解为与肝、脾、肺、肾均密切相关,其病因更为复杂[11]。心脉气血骤然闭塞和不通,心神不宁,会表现为极度恐惧、紧张、焦虑。对于室性早搏伴焦虑的患者应当“心肝同治”,且应以养心安神为主,疏肝理气为辅。舒心解郁汤就是以“双心同治”的理念给予“心肝同治”。方论书中还主张以清炒的酸枣仁安神,柏子仁补气安神,养肝清心安神气;用党参、玄参、当归、麦冬以补肾,五味子等以安神益气养阴,补养脾肝心阴,从而使人心神气俱和得居其神所,司守其职;以川芎、柴胡配伍远志、合欢花、香附、玫瑰花等药物,疏肝活血理气,调畅情志。以当归、陈皮理气健脾,黄芪、白芍行气柔肝,因黄芪治疗之急性肺心梗而易误诊为气滞瘀血引起之淤血阻络,故亦宜酌情加减用紫藤丹参、三七散来祛风活血理气而止痛通络,共为主药使药。舒心解郁汤是以心脏部位与肝脾肺肾的同治概念出发,其中酸枣仁具有镇静安眠、保护心肌、增强免疫的作用;柏子仁具有润肠通便、养心安神、止汗的作用;党参和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等功效;柴胡、合欢花、香附具有疏肝解郁、退热、补阳的作用,由此可见,舒心解郁汤可治疗室性早搏患者头目眩晕、胸闷不舒、焦虑等临床症状[12]。
综上所述,舒心解郁汤治疗室性早搏伴焦虑患者具有积极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紧张情绪状态,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冠翎,刘宏军,李小锋,等.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7):51-54,57.
[3]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0,24(3):188-258.
[4]魏汝深,贾友波.舒心祛风汤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9,17(12):711-713,717.
[5]叶敏霞,周小军,张玲娟,等.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率相关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电学杂志,2020,29(6):417- 421.
[6]卢硕.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治疗的意义评价[J].智慧健康,2021,7(14):173-175.
[7]梁莹,何飞,刘源,等.华法林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9,31(3):138-139.
[9]王兆博,沈晓旭,杨涛,等.炙甘草汤对比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4):576-581.
[10]黄志标,林丽君,王芸,等.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电活动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2):1- 4.
[11]连善华,曾将荣,温学雄.加味炙甘草汤联合盐酸美西律片治疗老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30):54-57.
文章来源:朱慧.舒心解郁汤治疗室性早搏伴焦虑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04):11-13.
分享:
目前临床针对CMD主要以药物为主,丹参滴丸用药后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液供应,同时还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脉微循环指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心肌缺血症状、缓解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从而改善患者临床表现[2]。但因患者个人身体情况、病情程度不同,进而导致单独用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性。
2025-04-25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cardiovascularautonomicneuropathy,DCAN)是糖尿病重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有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晕厥、运动不耐受等,可引起无症状心肌缺血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的发生。
2025-04-21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绞痛、脑卒中、其他血栓栓塞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心房颤动病人的抗凝自我管理可以让病人获得自我管理的主动权,并且获得更多疾病相关的知识、并发症等。
2025-04-05病毒性心肌炎( viral myocarditis,VMC) 是由多种嗜心肌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尤以柯萨奇病毒 B3 感染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各异,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肾衰竭等并发症,甚或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VMC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约为 10~20 / 100 000,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儿童及青壮年。
2025-03-31心房颤动( atrial fibrillation,AF)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痴呆及死亡的发生风险。 氧化三甲胺( 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是肠道菌群依赖性代谢产物,其在血浆中的浓度与饮食密切相关。 TMAO 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广泛,并被证明有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靶目标。
2025-03-27二尖瓣反流(MitralRegurgitation,MR)指在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左心室异常反流至左心房,是最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之一。国内流行病学研究[1]显示,中度以上MR总体人数约为1900万,需要治疗的人群达750万。当前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MR的金标准,然而国外研究[2]报道,适合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比例仅有2%。
2025-03-04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诊断水平的进步及生育年龄的增长,妊娠合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2],但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治疗策略也由于缺乏相关研究而受到限制。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合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妊娠结局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与心律失常类型的相关性,从而帮助临床决策。
2025-02-14心力衰竭是由各类心脏损害疾病引发的心功能下降综合征,经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心力衰竭症状能够得到改善,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持续存在甚至加重,发展为难治性心力衰竭(RHF)。RHF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此类患者受原发心脏器质性损害、射血分数明显下降、药物治疗等影响容易诱发室速、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2025-01-24冠心病作为一种危重心脏疾病,其主要因为后天因素以及遗传因素诱发。此种疾病以往在中老年人群中多见,但近年来,疾病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特点。诸多患者在初期所呈现症状较为轻微,例如胸闷、心悸等。如未给予充分关注,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会导致病情逐渐严重,使患者工作以及生活质量显著降低。
2025-01-20虽然常规起搏器应用效果良好,但存在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取得良好的疾病预后等缺点。无导线起搏器(LPM)属于临床上研发的新型技术,其主要的工作原理为脉冲发生器和感知/起搏电极合二为一,可避免电极导线连接,能够适用于特殊人群的可替代性治疗。无导线起搏在临床上通常是作为一种替代疗法。
2025-01-17人气:16681
人气:16012
人气:15577
人气:15301
人气:1484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心脏杂志
期刊人气:1506
主管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陕西省生理科学会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61-1268/R
国内刊号:61-1268/R
邮发代号:52-131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82
影响因子:1.46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2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