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10-16    9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检索并整合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管理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依次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JBI、Cochrane Library、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指南库、美国脊髓损伤协会、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关于脊髓损伤患者NBD管理文献,包括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15日,双人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从肠道功能评估、营养支持、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康复锻炼、教育支持6个方面归纳出22条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脊髓损伤患者NBD管理最佳证据,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情景与患者意愿进行临床应用。

  • 关键词:
  • SCI
  • 循证护理
  •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 脊髓损伤
  • 证据总结
  • 加入收藏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各种原因造成脊髓结构及功能损害,损伤平面及以下出现运动、感觉、反射功能减退或丧失[1]。全球2016年脊髓损伤患者达950万[2],受高空作业、交通发展等因素影响,脊髓损伤近年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是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支配肠道神经受损后导致肠蠕动减慢、结肠转运时间延长、排便功能障碍,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失禁症状[4]。研究表明,近50%的脊髓损伤患者存在NBD,便秘、大便失禁、腹胀发生率分别为56%~80%、42%~75%、31%,NBD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容易发生失禁性皮炎、压力性损伤、焦虑等并发症,生活质量低下,出现社会疏离感[5-6]。因此,有效的肠道管理对于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及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虽有脊髓损伤患者NBD管理指南,但篇幅较长、内容不尽相同,需要归纳总结。国内对脊髓损伤患者NBD的研究较为分散、文献质量参差不齐、系统的肠道管理规范尚未形成。因此,本研究旨在系统检索国内外脊髓损伤患者NBD管理文献,用循证方法提取最佳证据,以期为医护人员进行脊髓损伤患者NBD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循证问题确立

本研究基于复旦大学JBI循证护理合作中心的循证问题开发工具PIPOST确定循证问题[7]。证据应用目标人群(P):脊髓损伤患者;干预措施(I):NBD的评估及干预;实施者(P):临床医护人员;结局指标(O):NBD发生次数、结肠转运时间、排便频率、生活质量等;证据应用场所(S):医院、社区或家庭;证据类型(T):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随机对照试验。

1.2 检索策略

按照“6 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以“脊髓疾病/脊髓创伤/截瘫/四肢瘫/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肠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肠/排便功能/肠道功能/便秘/大便失禁/腹胀/排便困难/管理/护理/预防”为中文检索词,检索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以“Spinal cord disease/Spinal Cord Trauma/paraplegia/tetraplegia/Spinal cord injury”“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bowel dysfunction/neurogenic bowel/Defecation function/intestinal function/Constipation/fecal incontinence/bloating/Difficulty defecation/management/care/prevention”为英文检索词,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网站、Cochrane Library、国际指南协作网(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美国国立指南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Registered Nurses′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词根据各数据库适当调整,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15日。

1.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为成人脊髓损伤患者;(2)研究内容涉及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预防、评估或治疗;(3)研究类型为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随机对照试验;(4)语种为中文或英文。

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文献;(2)经文献质量评价后总体质量较低;(3)无法获取全文;(4)已有更新版本的文献。

1.4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1)指南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Ⅱ,AGREEⅡ)[8]进行评价,AGREEⅡ包含范围和目的、参与人员、制订的严谨性、呈现的清晰性、指南的适用性、编撰的独立性6个领域,23个条目。每个条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7分。各领域最终得分=(实际分-最低分)/(最高分-最低分)×100%,得分越高表示指南质量越高。指南质量分为A级(6个领域得分标准化百分比均>60%)、B级(≥3个领域得分的标准化百分比≥30%)、C级(≥3个领域得分的标准化百分比<30%)3个等级。(2)系统评价采用JBI关于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的评价工具[9]进行评价,共11个条目,分别采用“是、否、不清楚、不适用”进行评价。(3)专家共识采用JBI关于专家意见和专业共识类文章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2017)[10]进行评价,包括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是”“否”“不清楚”“不确定”进行判定。(4)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BI关于RCT真实性评价工具(2016)[10]进行质量评价,共13个条目,采用“是、否、不清楚、不适用”进行评价。(5)临床决策、证据总结采用证据总结的质量评价工具(CASE)[11]进行评价,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是”“部分是”“否”表示。

1.5 文献质量评价过程

本研究纳入文献由2名经过循证护理学习及规范培训的研究者分别进行质量评价,若2人评价意见不一致时,则与第3名经过循证学习及培训的研究人员共同讨论后决定。

1.6 证据汇总

先提取本研究所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如题目、作者、文献来源、发表年份等,再根据本研究循证问题提取证据原始内容,当不同来源的证据结论不一致时,按照循证证据优先、高质量证据优先、最新发表权威文献优先的原则。采用2014年JBI证据预分级标准[12],将纳入的证据根据原始文献类型划分为1~5级。1级为随机对照试验或其他实验性研究,证据等级最高;2级为类实验性研究,可靠性较高;3级为观察性-分析性研究,有一定的可靠性;4级为观察性-描述性研究,可靠性较差;5级为专家意见或基础研究,可靠性最差。


2、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初步检索到文献3 246篇,EndNote去重后剩余2 394篇,阅读标题和摘要排除2 335篇,阅读全文文献59篇,排除内容不符34篇、研究质量未通过4篇,获取不到全文3篇,最终纳入18篇文献[13-30],包括指南4篇[13-15,27],系统评价7篇[16-22],专家共识4篇[23-24,28,30],随机对照试验3篇[25-26,29]。见表1。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

2.2.1 指南的质量评价

本研究共纳入4篇指南,评价结果见表2。

2.2.2 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

本研究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文奕舒[18]、DENG等[19]、王涛等[20]研究中,所有条目评价结果均为“是”。KRASSIOUKOV等[16]研究中,除条目4“研究论文的来源是否恰当”与条目9“是否对可能的发表偏倚进行评估”为“不清楚”以外,其他条目评价结果均为“是”。COGGRAVE等[17]研究中,除条目5“采用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是否恰当”为“不清楚”外,其他条目均为“是”。MUSCO等[21]研究中,条目7“提取资料时是否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误差”为“不清楚”,其他条目均为“是”,NELSON等[22]研究中,除“是否由2名或2名以上的评价者独立完成文献质量的评价”为“不清楚”外,其他条目均为“是”。各研究总体上设计完整,质量较高,予以纳入。

2.2.3 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篇专家共识[23-24,28,30],各条目评价结果均为“是”,文献整体质量较高,准予纳入。

2.2.4 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结果

本研究纳入3篇随机对照试验[25-26,29],COGGRAVE等[25]研究中,除条目4“是否对研究对象实施了盲法”、条目5“是否对干预者实施了盲法”、条目6“是否对结果测评者实施了盲法”为“不清楚”外,其余条目均为“是”。YIN等[26]研究中,除条目5“是否对干预者实施了盲法”、条目6“是否对结果测评者实施了盲法”为“不清楚”外,其余条目均为“是”。BARAK等[29]研究中,条目1“随机序列的产生”、条目2“对随机方案的分配隐藏”、条目4“对结果测评者实施盲法”为“不清楚”外,其余条目均为“是”。各研究设计较完整,予以纳入。

表1 纳入文献一般特征(n=18)

表2 纳入指南质量评价结果(n=4)

2.3 证据总结结果

本研究对文献汇总,最终从肠道功能评估、营养支持、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康复锻炼、教育支持6个方面,形成了22条最佳证据。见表3。


3、讨论


3.1 综合评估有利于全面识别NBD类型和严重程度

NBD包含腹胀、便秘、大便失禁、排便困难等症状[5],症状多且复杂,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对肠道功能进行综合评估,有利于全面、客观识别NBD类型和严重程度。NBD评估常用工具有神经系统分类国际标准、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2.0版)。神经系统分类国际标准能够体现NBD的差异,与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相比,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NBD更严重,且颈椎、胸椎脊髓损伤患者更容易发生NBD。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2.0版),由美国和国际脊髓损伤学会专家制定[14],适用于成人脊髓损伤患者,包含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方法、大便失禁、腹痛等16个项目,≥14分表示存在严重的NBD,10~13分表示存在中度的NBD,7~9分表示有轻微的NBD,0~6分表示NBD非常轻微。

3.2 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减轻脊髓损伤NBD症状

指南[15]指出,为了防止脊髓损伤患者营养缺乏,应补充适当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减轻脊髓损伤患者NBD症状。膳食纤维对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与以往不同,YEUNG等[31]研究显示,高纤维饮食延长结肠通过时间,使NBD症状加重。因此,推荐脊髓损伤患者每天摄入纤维素基础量为15 g,可根据个体耐受情况适当调整[13-14],最高不超过40 g。此外,颈脊髓损伤、颈椎手术、长期插管、气管切开患者,由于外伤或介入性操作其进食、咀嚼、吞咽功能受到影响[15],恢复进食前应对其吞咽功能进行评估[25],如吞咽功能欠佳,可选择柔软、密度及性质均匀、不易松散的食物,或通过鼻饲、肠内营养等方式摄入食物。

3.3 根据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特点选择合适的非药物干预方式

本研究发现,非药物干预主要有手指直肠刺激、经肛门冲洗/灌洗、电刺激、腹部按摩、中医疗法5种方式。手指直肠刺激(Digital Rectal Stimulation,DRS)能够促进肛门反射性收缩、触发结肠远端反射从而诱导排便,操作者将戴手套的手指润滑后缓慢插入肛门,并根据患者反应确定干预次数,具有容易操作的特点,但与其他措施联合使用效果更好[16,23]。经肛门灌洗(Transanal Irrigation,TAI),又称灌肠,通过一个特殊装置将液体从肛门灌入直肠和结肠[32],能够减轻便秘、大便失禁,操作前应评估患者有无肠梗阻、粪便嵌塞等症状[33]。电刺激包括经皮电刺激、经直肠电刺激、经膀胱电刺激及骶神经调节疗法等。DENG等[19]研究表明电刺激能够刺激肠道蠕动、缩短结肠运输时间,增加排便频率和减少大便失禁,对脊髓损伤患者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无创性,且成本低。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仍需开展大样本量、高质量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显示[16-17],腹部按摩可增加肠道运动频率,减少腹胀和便秘,对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脊髓损伤患者都适用,按摩时嘱患者屈膝仰卧并呼气,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顺时针环形按摩[8],操作简单、易实施。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疗法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后NBD患者肠道症状[18],由于中医疗法种类较多,需结合临床实际及患者意愿选择适宜的方法。

表3 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3.4 药物干预是脊髓损伤患者肠道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25],口服泻药是肠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何种口服药物对改善NBD更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7,21]。脊髓损伤NBD常用的药物有缓泻剂、栓剂、口服药等类型[4],开塞露属于缓泻剂,主要成分是甘油,对肠道具有润滑作用,能改善便秘症状,是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见效快的药物,使用后左侧卧位15~30 min即可排便[24]。

3.5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锻炼与健康教育是关键

脊髓损伤是突发性疾病,严重的创伤对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产生巨大影响,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或保持患者现存功能及健康状态,防治并发症,促使患者重返社会。研究显示[34-35],由于脊髓损伤患者居家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多,在生活、功能康复、心理等多个方面存在较高的健康教育需求。另外,脊髓损伤后患者在生活中对照护者或家属形成依赖。因此,照护者及家属的照护能力尤为重要,但目前照护者获得专业的医疗支持远远不够,疾病相关知识和照护技能缺乏,照护负担较重。研究显示[36-37],通过“互联网+”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有利于减轻照顾者负担。因此,今后护理工作中应借助互联网平台定期推送健康教育视频及知识,随时追踪患者情况,加强患者延续护理,为脊髓损伤患者NBD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


4、小结


本研究从肠道功能评估、营养支持、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康复锻炼、教育支持6个方面,总结出22条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规范脊髓损伤患者NBD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本研究纳入的证据大多数来自国外,证据转化者及使用者应结合科室与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可行性、适宜性、有效性、临床意义强的证据进行本土化应用。此外,今后应开展更多高质量原始研究,达到切实解决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问题。


参考文献:

[1]高馨,李伦兰,戴晴,等.脊髓损伤患者居家康复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11):1691-1697.

[3]张姣姣,于石成,么鸿雁,等. 1990—2017年中国创伤性脊髓损伤疾病负担特点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20,36(11):1004-1009.

[4]程乔,李武平.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肠道功能紊乱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30):3779-3783.

[5]刘畅,王晶,燕宪亮,等.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基于Team STEPPS的出院准备[J].护理学杂志,2022,37(8):16-18.

[8]韦当,王聪尧,肖晓娟,等.指南研究与评价(AGREEⅡ)工具实例解读[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8(4):316-319.

[9]顾莺,张慧文,周英凤,等.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关于不同类型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8):701-703.

[10]胡雁,周英凤.循证护理:证据临床转化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12]王春青,胡雁. 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964-967.

[18]文奕舒.中医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

[20]王涛,闵佩华,马秀君.经肛门灌洗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的系统评价[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2):163-166.

[23]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新鲜下颈段脊柱脊髓损伤评估与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4):378-384.

[24]曹烈虎,牛丰,张文财,等.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创伤杂志,2020,36(5):385-392.

[27]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损伤疾病预防与控制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基础研究学组.急性脊柱脊髓损伤围术期管理临床指南[J].中华创伤杂志,2019,35(7):577-587.

[28]李建军,杨明亮,杨德刚,等.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评估、治疗与康复专家共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3):274-287.

[30]郑博隆,张志成,高杰,等.急性成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12):939-949.

[33]韩曦,胡三莲.肛门灌洗干预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0):1388-1391.

[34]刘素敏,曹红十,王海燕,等.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8):761-765.

[36]吴婷,刘筱,刘畅,等.“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22):2098-2102.

[37]臧苑彤,李莉,阿日嘎太,等.互联网+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9):659-661.


基金资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新入职硕士培养项目(YKDZ Y2022013);


文章来源:庞丹莉,丁雯,马凤华,等.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天津护理,2024,32(05):526-53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期刊人气:1135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2907

国内刊号:11-5682/R

邮发代号:82-352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