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生活中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传统教育模式和网络信息化教学结构融在一起,形成了资源共享机制并成为社会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要想建构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框架,需要提高相关医学成人教育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要求,切实维护整体管理框架的完整度。本文正是简要分析了对医学成人教育混合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并集中阐释了资源结构的优化措施,旨在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一、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基于数字化教学机制和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理念和资源运行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课程资源优化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资源结构和资源运行模式,在共享资源推广方,一部分医学研究人员仍存在疑虑,而在课程建构和教学机制创设方面,医学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共享平台还比较稀缺,且相关的监管机制和监督结构都缺乏细致的调研和管控,网络资源的实际匹配度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处理和优化。正是基于此,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动态化的资源收集和整合机制[1]。
二、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优化措施分析
(一)搭建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管理模式
在教学课程资源结构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集中处理,并且顺应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集中优化网络教育技术,为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型进行合理化优化,且提升创新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维度。要在医学成人教育混合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资源的结构和运行维度,确保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在新时期构建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共享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结合实际需求和客观运维系统操作,进行集中的信息化处理和综合管控,只有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运行模式贴合实际资源建设的需求,才能真正发挥网络的实效性价值。另外,在课程资源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展开深入的资源处理,以保证资源运行效率符合课程的进度。教师要积极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良性的资源运筹模式,也要对相关信息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提高学生的信息解构和搜集能力,切实维护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全面性和有效性[2]。
(二)完善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构架体系
在建构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构架体系的过程中,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总结并积极优化处理相关教学理念,切实维护整体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确保整体教学资源结构和资源共享模式贴合实际需求,也要尽可能建构更加完整的系统化课程教学理念,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资源能对课程有所帮助。另外,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网络运行的优势,集中建构完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框架,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率。由于医学成人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利用混合式教学机制能建构更加动态化的课堂,确保课程结构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控,集中升级教学辅助资源的处理效果,也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教学结构的实效性。教师利用混合式课程教学资源能利用直观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且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维度贴合实际学习需求,只有在联合办学基础上,进行系统化资源处理,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混合式教学模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框架结构,贯彻落实资源共享机制,创设双主教学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建构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构架体系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新型网络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以及资源共享程度[3]。
(三)强化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培训体系
要想提升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整体水平,就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完整的新型理念和项目运行模式,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一切教学革新的前提都是计算机网络操作水平[4]。其一,在建构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模式的过程中,要集中培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从提升其信息素养开始,落实现代教育的实际运行要求。要保证其教学管理模式和结构符合标准参数,在多媒体教学应用阶段,结合教学情况和教学内容。要从思想意识层面转变教学认知,增强自身信息技术和信息意识,结合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实际结构,进一步升级课件需求和教学水平辅导项目,确保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建构完整的教学资源库,并且保证电脑操作技术符合实际需求,也要对课件制作和课件资源研发项目进行深度分析和集中处理,以保证培训工作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只有提高教学资源的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优化教学效果和教学应用能力。其二,要对医学发展的网络化模式进行集中处理,针对医学资源的传播途径和载体进行系统化分析和综合处理,并且保证教学人员要及时了解医学前言的教学信息和基本教学常识,提高网络化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互动性,积极开拓多元化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管理制度。学校要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培训,以保证整体教学结构和教学延伸机制贴合实际需求,也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的网络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课程资源管理实际价值[5]。
(四)建构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管理平台
要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和教学要素,集中处理教学课程资源管理制度的运行问题,构建完整的网络化教育教学模式,并且配套相关建设措施,只有提升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计划,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模式的最优化。另外,在优化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过程中,也要结合教学互动空间进行信息集成,建构多种多样及技术规范的资源共享模式,在提升总体规划的同时,优化网络教学功能,并且搭建数字化交互式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平台,一定程度上建构平台化的课程资源数据库,优化教学管理模块的实效性价值,也是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6]。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结构建立过程中,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教学指导意义,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借助教学功能模块和学习任务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审定,提高课程管理的实效性,需要从教学资源平台、课件研发、资源共享机制等手段出发,结合前沿医学信息,在提升教学活动实效性机制的同时,确保资源的最优化,也为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娜.医学成人教育类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满意度的研究[J].校园心理,2014,18(05):289-294.
[2]王华丽.医学成人教育校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6,26(10):126-127.
[3]王建立,陈晓云,肖瑞芳等.医学成人教育学生网络学习需求状况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5,20(01):49-50.
[4]倪江,金宏波.高等医学成人教育《生理学》系列教材编写的特点与认识[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28(01):55-56,73.
[5]蔡晓燕.用信息化技术解决医学成人教育工学矛盾的探索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09(03):109-110.
[6]王华丽.医改背景下医学成人教育专升本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08):147-148.
韩耀萱,刘理.医学成人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5):4-5.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7.05.002.
分享:
当前门诊教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医疗门诊教学,该教学模式以指导医师为中心,学员作为观摩者或者协助者进行教学;另一种是督导式教学门诊,该模式以学员为主体,学员经过培训、观摩、学习后可以独立地接诊患者,对患者进行问诊、查体、诊疗等,指导医师在旁进行观察,并于诊疗结束后及时反馈[4,5]。
2025-04-03随着医疗行业对高素质医疗人才需求的增加,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已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课题。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指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必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3]。
2025-04-0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1],也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住培工作目前已逐步从建章立制转入内涵建设阶段,住培架构基本形成,制度逐步完善,质量也日益提升[2]。住培师资的素质和水平是培训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规范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住培质量的关键。
2025-04-03住院医师需要面对泌尿系统复杂的解剖结构、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精细的手术操作等不太容易掌握的知识,这些复杂的内容需要住院医师具备高度的专注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习难度较大。全息影像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三维成像技术,通过将二维医学图像重建成包含更多信息的三维虚拟模型,并结合混合现实设备实现与真实世界的交互。
2025-04-02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道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以及地质灾害等所导致的严重创伤已成为45岁以下中青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1,2]。在创伤急救的第一现场,如不能及时且正确地对伤员进行处置,可直接影响伤员的预后,严重者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2025-03-14在新入职护士由学生到临床护士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岗前规范化培训是必经阶段。我院自成立护理培训中心以来,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岗前培训,即新入职护士入科后由各科自行安排培训时间,其临床带教适应期长短不等。然而近年来由于科室工作量突增,岗前培训结束后,新护士入科后不再有带教适应期,而是直接进入临床护理角色。
2025-03-12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医师人际沟通能力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医患之间的个体互动领域,还包括与患者及其家属、同事和跨学科团队3个沟通群体的有效信息交流与团队协作[1-2]。作为医疗实践的关键组成部分,医师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团队合作、提高医疗效果与服务水平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2-3]。
2025-02-25为了满足对能够推动现代医学进步的医师科学家日益 增长的需求,世界各国的医学院校都在设计研究课 程和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中国在这方面 起步较晚,目前正在迎头赶上,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 解决。在“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启动 了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旨在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和 综合能力[2]。
2025-01-23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结局和转归,以揭示疾病本质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的桥梁学科。在医疗工作中,病理学与临床医学密切 联系,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疾病的金标准,利用病理活 检、尸体解剖、细胞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分 子病理诊断技术可为精准医学提供佐证和支撑[1]。
2025-01-21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不同于中医内科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和诸多验之有效的内、外治法。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中医外科规培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长期在临床一线带教,对规培学生的学习规律、心理特点及规培后的工作成绩都有深入了解。
2025-01-17人气:5641
人气:4410
人气:4125
人气:4019
人气:285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期刊人气:523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1701
国内刊号:33-1050/G4
邮发代号:32-92
创刊时间:罗建红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2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