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五育背景下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探究

  2023-08-26    6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 以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开展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方法 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课程德智体美劳元素并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五育融合教学法)。对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120名学生开展五育融合教学法,并进行开放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对五育融合教学法满意。结论 五育融合教学法有助于实现全方位育人。

  • 关键词:
  • ;医学免疫学
  • 五育并举
  • 医学人才
  • 教学改革
  • 综合教育
  • 加入收藏

全国教育大会以后,党和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表明我国已经总体上构建起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和育人格局[1]。那么,如何结合高校专业课自身特点开展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教育,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医学免疫学的知识框架具备整体性和紧密关联性,与临床疾病关系密切,与医学微生物学联系更为紧密。根据医学免疫学的学科特点,基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开展教学实践,探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的新途径,实现全方位育人。


1、五育融合教学法实施


1.1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树人的根本是立德,缺乏德育教育的课程是没有灵魂的。授课教师应结合医学免疫学的课程特点挖掘德育元素,并与具体知识点相结合。例如在讲解抗病毒免疫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进而联系到最美逆行者及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在讲解补体的3条激活途径时,根据3条激活路线殊途同归的特点,联系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即当下全世界各国虽制度不同、文化不同但治理目标殊途同归,都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进而在整体层面上厘清补体3条激活途径的关系。通过融入德育元素,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同时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大局意识。

1.2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智育元素

医学免疫学发源于病原微生物学,在学科发展阶段中,不断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技术以解决免疫学的具体问题。其学科发展特性决定了,免疫学的教学知识体系中必定包含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研究前沿,尤其是病原微生物的相关知识[3]。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科的关联性,充分发挥授课教师多年来承担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两门课教学任务的优势,有利于实现学科整合。免疫是把双刃剑,很多免疫学问题都符合辩证法的规律。以病原体感染为切入点,分析免疫系统在正反两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而总结人体病原体感染后出现的哪些病理损伤与免疫系统相关。通过如此的教学设计,帮助医学生掌握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总体规律,构建临床思维。

1.3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体育元素

研究[4]发现,具有规律中小强度运动习惯的人群,其寿命和生活质量均优于不运动人群;长期大强度运动的人群(例如高水平运动员或马拉松爱好者等),尤其在中老年阶段仍进行大强度训练者,反而可能导致生活质量和寿命降低。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一部分学生沉迷电子产品,没有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身体素质差和肥胖的人群日益扩大。所以,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要求学生通过查找文献了解运动与免疫的关系,借此发起“心随我动”奔跑活动,即让学生坚持中小强度运动1个月后写一篇总结,阐述科学运动的好处及通过运动自己有哪些收获。通过这项活动,很多学生最后爱上了运动,并且养成了坚持运动的好习惯;这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无疑有很大帮助。

1.4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美育元素

大部分医学类高校中没有开设美育相关的课程,那么,在高等医学教育的专业课中加入美育元素即是一种创新,可以成为高校贯彻落实美育教育的一条新途径。在免疫学授课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美感教育自然结合其中。例如,为了让学生们熟练掌握免疫学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以美术的形式提交课后作业,即用不同创作形式展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特长,采用简笔画、漫画、书法、中国画等不同形式提交作业,还有学生用手工作品提交作业。这样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强化了审美,一举两得。

1.5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劳育元素

劳动是一切人类活动展开的基础,教育也伴随劳动而展开。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劳动,且应当是一种促使智慧和双手的努力相结合的劳动[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6]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可以锻炼人与人的沟通、合作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医学免疫学的授课中,应结合课程特点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例如在实验课前动员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实验教学准备工作,在实验课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在实验课结束后要求学生积极打扫卫生,督促学生自觉带走教室内的垃圾,保持教室干净整洁;任课教师协助辅导员到宿舍检查寝室卫生;鼓励学生放假在家时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等。有很多学生在疫情期间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活动,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做了力所能及的贡献。通过这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劳动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劳动的价值,培养其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研究对象


选择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19级药学专业1~4班学生(共120人)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对本次开展五育融合教学法均已知情同意。


3、教学效果评价


对授课专业的学生进行开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83%(115/120)的学生认为,五育融合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1.67%(110/120)的学生认为五育融合教学法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95.00%(114/120)的学生认为五育融合教学法有助于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90.83%(109/120)的学生认为五育融合教学法可以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90.83%(109/120)的学生认为自己比以前更加勤劳,回家会主动帮助父母干活。


4、讨论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劳动的习惯”[7]。长期以来,人们对五育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普遍存在错误,将五育与学科教育等同,认为数学、物理、语文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党团活动等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8]。实际上,医学类高校已经不再开设音乐、美术课和劳动课,那么如何将五育整合在任教课程中,需要每一位高校专业课教师探索。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所以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应该局限于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才能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通过缜密的教学设计、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将五育元素自然地蕴含在课程中,不生搬硬套,让专业知识教育和五育并行,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郝志军,刘晓荷.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学校课程融合:理据、形态与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 2021,41(3):4-9,22.

[2]曹淑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21-11-19(09).

[3]李涛,周华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免疫学教学策略[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8):664-666.

[4]罗贝,陈佩杰运动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生理科学进展,2014 ,45(4).271-275.

[5]高晓丽.“五育并举”背景下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依据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97-101.

[6]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1).

[7]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64.

[8]李子明.对高校体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1,5(2):36-39.


基金资助: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一流本科建设课程【No.津教高函[2021]25号】;


文章来源:杨雪飞.五育背景下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16):173-17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期刊人气:353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2779

国内刊号:11-5024/R

邮发代号:82-107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