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讨在诊断乳腺肿瘤中应用超声造影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价值

  2020-05-04    34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乳腺肿瘤中应用超声造影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30例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和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然后,比较使用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并观察良性乳腺肿瘤与恶性乳腺肿瘤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结果:对这13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为,其中有70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恶性乳腺肿瘤,有60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良性乳腺肿瘤。使用超声造影检查对这13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84.62%)与使用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86.15%)相比,P>0.05。与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相比,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超声造影图像中血流达峰的时间更短,血流峰值的强度更高,P<0.05;与良性乳腺肿瘤相比,恶性乳腺肿瘤中强化边界清晰肿瘤的占比、高增强肿瘤的占比、向心性强化肿瘤的占比、灌注缺损肿瘤的占比、周边有放射状血管肿瘤的占比和强化后范围增大肿瘤的占比均更高,其中强度均匀肿瘤的占比更低,P<0.05。结论:在诊断乳腺肿瘤中应用超声造影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价值均较高。

  • 关键词:
  • 乳腺肿瘤
  • 价值
  • 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
  • 超声造影检查
  • 加入收藏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对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预后。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肿瘤的诊断中[1]。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超声造影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诊断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南医院收治的130例乳腺肿瘤患者。这130例患者均为女性。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在进行检查前接受过化疗或穿刺。2)患者存在对本次研究所用检查方法的禁忌证。这130例患者的年龄为33~57岁,平均年龄为(45.0±4.1)岁。

1.2 检查方法

对这130例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和病理检查。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的方法是:1)本次研究使用的仪器为GELogiq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探头的频率设为9Hz。2)经患者的外周静脉为其团注4.8ml的SonoVue超声造影剂后,用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乳腺进行造影检查。对患者进行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方法是:1)本次研究使用的仪器为GESignaEXCITE1.5T超导MR仪。2)对患者的乳腺进行横断面脂肪抑制SPGR序列T1W1及矢状面脂肪抑制FSE序列T2W1的平扫。经患者的肘正中静脉以每秒2.0ml的速度为其团注0.1mmol/kg的顺磁性对比钆喷替酸钾胺,然后对其进行VIBRANT动态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使用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并观察良性乳腺肿瘤与恶性乳腺肿瘤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按照北美放射学会规定的BI-RADS分级标准对患者的肿瘤进行性质分级。良性乳腺肿瘤:BI-RADS分级为1~3级。恶性乳腺肿瘤:BIRADS分级为4~6级。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使用超声造影检查和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这13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结果的比较

对这13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为,其中有70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恶性乳腺肿瘤(其中导管浸润癌患者有52例,小叶原位癌患者有12例,导管内癌患者有4例,导管癌伴小叶癌患者有2例),有60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良性乳腺肿瘤(其中纤维腺瘤患者有2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有16例,乳房肉瘤患者有12例,乳腺增生性结节患者有6例)。对这130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的结果为,其中有110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乳腺肿瘤(其中恶性乳腺肿瘤患者有6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有50例),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84.62%。对这13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结果为,其中有112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乳腺肿瘤(其中恶性乳腺肿瘤患者有64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有48例),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86.15%。使用超声造影检查对这13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与使用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151,P>0.05)。

2.2 对这130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定量检查的结果

在这130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的肿块内有均匀低回声伴有少许点状血流信号,有20例患者的肿块内有均匀低回声但未见血流信号,有28例患者的肿块内有囊性实性混合回声,有6例患者的肿块内有少许颗粒状钙化灶。在这130例患者中,乳腺BI-RADS分级为1级、为2级、为3级、为4A级、为4B级、为4C级的患者分别有20例、24例、16例、30例、26例、14例。在这130例患者中,恶性乳腺肿瘤患者超声造影图像中血流达峰的时间短于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其超声造影图像中血流峰值的强度高于良性乳腺肿瘤患者,P<0.05;这两类肿瘤患者超声造影图像中血流的平均通过速度和曲线下面积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对这130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定量检查结果的比较(x±s)

2.3 对恶性乳腺肿瘤与良性乳腺肿瘤进行超声造影定性检查结果的比较

与良性乳腺肿瘤相比,恶性乳腺肿瘤中强化边界清晰肿瘤的占比、高增强肿瘤的占比、向心性强化肿瘤的占比、灌注缺损肿瘤的占比、周边有放射状血管肿瘤的占比和强化后范围增大肿瘤的占比均更高,其中回声强度均匀肿瘤的占比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对恶性乳腺肿瘤与良性乳腺肿瘤进行超声造影定性检查结果的比较[n(%)]

2.4 恶性乳腺肿瘤的超声造影图像的特征和增强磁共振成像图像的特征

在这70例恶性乳腺肿瘤患者中,超声造影图像的曲线类型为快进快出型曲线、为快进慢出型曲线、为慢进慢出型曲线的患者分别有36例、22例、12例,增强磁共振成像的曲线类型为平台型曲线、为廓清型曲线、为连续型曲线的患者分别有26例、34例、10例。


3、讨论


有研究表明,对乳腺肿瘤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到肿瘤内新生血管与肿瘤周边血管生成的情况,还可通过注入微气泡造影剂形成血池成像的方式准确地观察到肿瘤内的灌注特征[2]。王乐华等[3]的研究表明,恶性乳腺肿瘤的超声造影图像主要表现为内的增强不均匀、外周组织明显增强、向心性增强、血流灌注存在缺陷、有放射状血管渗透至肿瘤组织内、外周微血管的密度较中心微血管的密度高等特点。正常乳腺体的超声造影图像的时间-强度曲线多为平坦型曲线,乳腺肿瘤超声造影图像的时间-强度曲线多为快进快出型曲线、快进慢出型曲线、慢进快出型曲线和慢进慢出型曲线。恶性乳腺肿瘤的血供较为丰富,肿瘤内的血管网较为复杂且微血管的密度较高,因此注入肿瘤内的微气泡造影剂的流速较快,其超声造影图像的时间-强度曲线主要表现为快进快出型曲线和快进慢出型曲线,其时间-强度曲线的特点为上升支陡直、峰值高。进行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是对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该检查方法对乳腺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可清晰地显示出乳腺肿瘤的分叶、肿瘤强化的方式及数量等。恶性乳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特征是:肿瘤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压脂T2W1的信号为等高信号或略高信号,动态增强的表现为强化不均匀,曲线类型为平台型曲线与廓清型曲线[4]。良性乳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特征是:肿瘤动态增强的表现为均匀强化,曲线类型为流入型曲线。有研究表明,在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时,可对其肿瘤的灌注情况、血容量、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进行量化,能够在时间及空间分辨率等方面显示出肿瘤的特征。但是,对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存在检查时间长等不足[5]。在本次研究中,使用超声造影检查及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乳腺肿瘤时均出现了误诊的情况,这与患者的个体代谢、病理类型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检察与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诊断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均较高。


参考文献:

[1]杨勇,吕秀花,崔光彬,等.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7):583-586.

[2]尹峰,沈辉,沈丽.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6):87-88.

[3]王乐华,黄盱宁,刘艳婷,等.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7):138139,142.

[4]曹悦,田洪永.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2):194-195.

[5]董强.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5,29(14):12.


胡杨,黄江华,张胜,等.超声造影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诊断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162-16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期刊人气:459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3289

国内刊号:11-1881/R

邮发代号:82-509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