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体制不断的深化改革,对于我国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也有日益提高的要求。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要更有效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切实有效地融入传统茶文化思想,以此使教学成效和教学质量得到充分的提升,让学生们能够充分认识到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传统茶文化融入的价值,以此更有效地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及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
在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融入传统茶文化,这样能够使文化教学活动得到更有效的开展,充分确保学生针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学习环节有效实现中西文化的结合,从而推进学生具备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在英语文化素养和发展潜力方面有更显著的提升。
一、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传统茶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进一步着重强化
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看出,英语教学本身有着十分显著的语言应用特性,有自身的教学规律,从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以最为基本的目标模式为基础,然后把教学活动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通用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前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对于整体英语学习过程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有进一步的拓展。而在后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对于现有的语言基础进行不断的突破和优化,进一步向着专业化、深度化的方向迈进,融合多种价值观和文化内涵。针对上述教学思路来说,不管是开展怎样的教学活动,都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质,而有效融入传统茶文化,可以使其人文关怀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确保学生具备更为鲜明的人文素质。
(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当前,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文化环境一定会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跨文化交际差异。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从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以及背景性知识角度去开展各种类型的跨文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针对性的比较和分析不同文化的差异。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茶文化,这样能够实现天人合一思想的有效融入,让学生具备相对应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以此使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进一步有效加强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的构建
我国的茶产业有着深厚的积淀和源远流长的历史,但是,其科技含量比较低,从整体上来看,大多数都是中低端产品,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下,因此,其国际影响力欠缺。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融入茶文化教育,可以让国际友人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我国茶文化的价值,对于传统茶文化起到切实有效的国际传播作用。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使传播途径进一步扩大,同时借助民间参与、市场推动和政府主导的对外传播趋势,开展茶文化知识教学,这样能够使英语教学活动中更有效的融入相应的茶文化内涵,以此充分提升我国的茶文化地位。
二、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策略
(一)对于教学观念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
因为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对于文学教育有着比较高的局限性,更关注课本以及教师的作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引导学生关注世界,而这种比较保守落后的观念,也会造成学生的思想往往过于保守,有着比较典型的文化格局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针对现有的教育理念进行不断的突破和优化,确保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全新的文化价值体系,使其更加丰富。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就是一种具备更深远发展前景的文化形态,结合具体情况,把我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到教学体系中,针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这样可以使茶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形成有效的兼容和裂变,使茶文化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引申出茶文学,茶绘画,茶舞蹈,以此推进我国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并且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充分融合,这样可使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特性,由此使我国的茶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引入茶文化,要充分确保文化的兼容性,使教学观念更加开放,更全面。
(二)针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
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茶文化的过程中,要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进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以茶文化为基础,进一步有效实施本土化资源教学策略。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选用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国外英语语境进行充分的文化表达,使知识资源和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价值观和思维逻辑进一步向世界化拓展,具备英语思维。基于此,教师可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人文课程和选修课程,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有效融入茶文化,使相应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材料具有更为显著的本土化特性,确保中西融合,积极有效的开展多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使茶文化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例如,可以设置茶文化音乐,茶学科动态,茶文化交际,茶道以及茶文化典故等相关内容,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融合和对接,在教学课堂上针对该类知识和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在中西方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具有更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茶文化得到有效传扬。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介绍英国人日常生活喝上午茶、中午茶、下午茶,每一次的情趣、意蕴都不同,说明这是一种典型的隐性茶文化,在喝茶过程中感受雅致、静谧等意蕴。与此同时,教师要针对以茶文化为基础的互文性展开切实有效的教学,从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充分认识到互文性的内涵,进一步体现出交互文本之间的主体性,在语言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有效推行不同文化语境之间的横向文化对比和引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环节,针对我国茶文化和西方国家茶文化所具有的差异性展开分析对比,同时引导学生针对相关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辩论和探讨,通过辩论活动可以使学生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进一步创设出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引入传统茶文化,其根本宗旨就是引导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应用对比的思辨和眼光,针对不同文化之间具有的联系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和对比,并有效把握其中的内涵。针对这样的情况,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就要为学生创设出更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教学设备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有效应用,尽可能采取多媒体等设备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文化宣传片、微课等形式进行传统茶文化的视听播放,通过多媒体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形象直观的感受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理性改进方面的认识。其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茶艺表演的相关内容,通过茶文化的表演,使学生能够更有学习兴趣和了解的欲望,这样能够更有效的提升茶文化的教学效果,使茶文化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茶艺表演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这样能够使茶文化教学效果得到充分的提升。最后,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有效的引入茶文化,特别是在英语文学教学竞赛或者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可以有针对性的介绍欧美地区茶文化相关方面的文学作品,例如,邓肯·坎贝尔的《茶诗》、亨利·詹姆斯的《一位贵妇的画像》、乔治·奥威尔的《泡一杯好茶》,让学生对相关作品进行探讨或者辩论,探究其中的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从中体现出中国茶文化思想,是一种物质化的表达,这对中国茶文化阐述、传播与推广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品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感受到茶的味道,色泽,韵味,在感性层面有更深的体会,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和情境,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和理解茶文化,从而有效掌握和传承茶文化。
(四)切实有效的提升师资力量
在高校英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融入茶文化,对于英语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和领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茶文化的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在传播茶文化的时候,对于茶文化的文化内涵有更深的理解,掌握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同时通过知识的融合和搭配,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组建更为优质的师资队伍,以此使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得到充分的提升,并确保各个专业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融合和调度,以此充分确保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和针对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探讨,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传统茶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价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接受特点,使各类教学策略得到充分的实践,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创设出更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师的师资力量得到充分的提升和增强,以此充分确保传统茶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融入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国际视野进一步拓展,以此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并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房晓静.中国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7(12):156.
[2]王晓为,瞿康莉.中西茶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福建茶叶,2018(02):216~217.
[3]蒋佳丽,龙明慧.接受理论视角下《茶经》英译中茶文化的遗失和变形[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04):46~48.
[4]房晓静.中国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7(12):156.
[5]江山.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8(5):226.
[6]黎瑛.英语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传播的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8(5):417.
[7]余金燕.传统茶文化融入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6(10):390~391.
杨春娇.传统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研究[J].作家天地,2020(14):50-51.
分享:
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这个广阔的世界中,人们可以开展广泛的交流,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的出现受到大众较高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人对网络语言较为追捧。网络语言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要看到它带来的消极影响。
2023-11-13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阅读兴趣。
2023-10-31中医术语是中医理论和文化的凝练,中医术语翻译是中医翻译的核心问题。21世纪以来,中医术语英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成为研究热点。要推动中医的国际交流,中医界普遍认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和规范化必不可少。国内主要中医药翻译标准化词典有近20种,但始终存在标准不一、译名不统一的问题。
2023-07-04方言是一个地域社交的工具,是当地历史文化重要的载体,是组成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必不可少的内容。方言现象,不仅出现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交流中,还常见于在影视剧目、电视节目、音乐、文学作品、地方戏等。随着国家对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普及,方言的现状存在着很多问题,保护方言的工作已然刻不容缓。
2022-01-28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各种语言或者非语言因素共同创设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儿童绘本作为一种语言载体,经过英译汉、汉译英等多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实践过程,基于国际和国内政治文化等宏观环境、我国宏观政策保证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价值,彰显出跨文化语境下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绘本汉译英实践对于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
2021-12-31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创造了许多文化文明。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历了漫长历史岁月的洗礼和沉淀,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完善而成熟的阶段。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催生了网络语言这一新兴事物,而网络语言的出现势必会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1-11-23在媒介革命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制,拓展了传统文学的审美维度。视听以及图像转化为审美,杂语共生为网络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增进创作主体和受众之间的情感,主要是因为网络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审美维度,网络文学所带来的其他衍生文化是非常庞大的,可以使自身处于社会文化产业链的上游。
2021-11-23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汉语言文化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国家软实力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基于此,本文从"一带一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汉语言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探究传播路径,即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为汉语言文化传播提供支持;利用融媒体平台,扩大汉语言文化传播范围;完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促进汉语言文化传播。
2021-11-23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我校地处青藏高原边缘,60%的学生来自偏远的农牧区,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差异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使用汉语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作为职业中专,我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其口头表达能力将成为左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1-11-22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学习因伴随着文化学习而独具一格。在跨文化交际往来中,文化对语言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课堂中的文化与知识已经成为不可分离的教学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外国文化,却忽略了传统文化。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将英语文化融入课堂教育,传统文化的融入较少,学生无法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汉语文化含义。
2021-10-29人气:5086
人气:2666
人气:2391
人气:1658
人气:141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外国语言文学
期刊人气:2026
主管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福建
专业分类:文学
国际刊号:1672-4720
国内刊号:35-1266/G4
邮发代号:34-100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444
影响因子:0.194
影响因子:0.14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7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