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损伤患者应用强化功能锻炼结合心理干预措施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某院550例运动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75例。对照组进行强化功能锻炼,观察组应用强化功能锻炼结合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MA)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为(90.13±5.42)分高于对照组(80.73±5.43)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0.318,P<0.001);观察组SDS评分为(45.14±5.55)分、SAS评分为(47.75±5.79)分均较对照组(52.31±5.69)分、(53.97±5.04)分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4.959、13.437,P均<0.001)。结论:运动损伤患者应用强化功能锻炼结合心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利于恢复关节运动功能,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
运动损伤就是运动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损伤,涵盖范围较广,包括运动准备阶段、运动过程中、运动恢复阶段出现的一切损伤。其中关节损伤较为常见,主要包括肩关节、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1,2]。一般情况下,运动损伤患者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以此来恢复肢体功能。但运动损伤患者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状态,故辅助进行心理上的治疗与恢复也是必不可少的[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损伤患者应用强化功能锻炼结合心理干预措施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就诊的550例运动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75例。观察组男150例,女125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0.55±2.12)岁;病程10d~6个月,平均病程(3.13±1.05)个月;肩关节60例,踝关节50例,髋关节50例,肘关节60例,膝关节55例。对照组男140例,女135例;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30.16±2.15)岁;病程11d~7个月,平均病程(3.22±1.03)个月;肩关节65例,踝关节45例,髋关节45例,肘关节65例,膝关节55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关节损伤;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患心肝肾等器官疾病;中重度骨质疏松;开放性或多发性骨折病史;凝血功能异常;耐受力弱者;传染性疾病者;免疫系统异常者;恶性肿瘤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不同类型的关节损伤患者均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踝关节:适时适当力度于两侧自上而下按摩患肢,适度旋转屈伸踝关节;进行定量的足趾背伸曲活动、抬腿练习,缓解患肢僵硬度,根据患者耐受力测定踝关节活动范围、强度;待患者机体指标稳定后,细化行走训练内容,包括训练频率、时长、方式等,逐步增加强度。肩关节:医生指导下早期弯腰90°进行钟摆练习;同时交叉五指进行前屈、后伸锻炼;患者取仰卧位,用健侧手向患侧手用力推,进行外旋锻炼,用健侧手拽外侧手进行内旋锻炼,健侧手推患侧手后方,患侧手靠拢向健侧肩进行内收锻炼,30s一个动作,5次/组,2组/d。腕关节:可作腕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练习;先将五指伸展张开,然后用力屈曲握拳作五指屈伸运动,30s一个动作,5次/组,2组/d。肘关节:坐于桌前,上臂平放在桌上,手心向上,可用健手扶住患手,主动练习肘关节的伸屈,10~15min/次,4~6次/d,逐渐增加练习次数、时间。髋关节: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与肩等宽,慢慢下蹲后再起立;单脚负重而立,患肢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摆动;单脚略向前外仲,足跟着地,作内旋和外旋运动;坐位屈髋屈膝运动、屈肘后拉与主动屈髋;髋膝踝关节成90°角,双足并拢,以双足间为轴心,作双膝外展、内收运动。每个动作3~5min,2次/组,2组/d。膝关节:按摩松解患侧肌肉;仰卧或坐位下,不负重膝关节主动屈伸;做直抬腿练习,10s/次,至肌肉有酸胀感。
1.3.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1)主治医师与患者进行沟通,积极查找分析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原因,指导患者阅读疾病知识相关的宣传资料和科普读物,评估患者机体耐受力及接受水平,帮助患者找到最为适合的自我锻炼、自我保健的方案。(2)可根据情志相胜法中怒胜思,以喜胜忧,以悲胜怒,以思胜恐原理,指导患者移情易性,保持良好的心态,抵御不良情绪。(3)引导患者在医患微信以及QQ交流群内进行经验分享,达到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效果,减少不良情绪发生。(5)注重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协调好与家属、朋友、队友、教练的关系,寻求外在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两组均干预3个月,结束时评估干预效果。
1.4评价指标
关节功能:于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结束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患者肢体(FMA)[4]运动功能,共50项,100分。评分越高,上肢运动能力越好。心理状态: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估抑郁程度,正常<53分,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3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5]评估焦虑程度,正常<50分;轻度50~60分,中度61~70分,重度>70分。分值越小,焦虑、抑郁程度越低。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FMA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
3、讨论
运动损伤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身体损伤,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长时间错误的训练方法、运动的场地环境、锻炼的负荷强度、个人的技术水平以及运动着装不合理、热身不充分等[6]。
运动损伤中关节损伤较为多发,其中主要的损伤关节有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关节损伤会造成四周肌肉收缩活动被阻碍,引发韧带、关节及肌肉功能障碍,导致本体感觉机能低下,继而带来一定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7,8]。而运动锻炼能有效提升肌肉神经灵敏度,刺激本体感觉恢复,达到增强活动范围及运动控制能力的作用,进而稳定并强化关节运动功能效果。另外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于早期通过活动锻炼及肌肉松解锻炼能够有效增强关节活动能力,消除关节腔内积血,缓解关节肿胀程度;僵硬的关节在运动锻炼中被活化,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的发生率被降低,还可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肌肉萎缩起到早期的预防效果;且在一系列的锻炼进程中,患者的体能效果及自身免疫力被大大增强,同时也增强了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运动损伤患者因为关节受损,会在一段时间内活动功能受限,且伴随着一定的疼痛、肿胀,会带来不良的消极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低,表明运动损伤患者应用强化功能锻炼结合心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利于恢复关节运动功能,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因为针对有不良情绪的患者采取社会支持、情志相胜法,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始终维持一个积极乐观且健康可持续的身心状态去实施康复锻炼,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升其锻炼依从性,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利于增强锻炼效果[9,10]。
综上所述,强化功能锻炼结合心理干预可恢复运动损伤患者关节运动功能,改善不良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宋建忠.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2):218-219.
[2]薛诗乐.康复体能训练对运动员膝关节损伤防治的实验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1-45.
[3]林冰冰.心理护理对运动造成膝关节损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评价[J].黑龙江中医药,2017,46(6):44-46.
[4]赵卫卫,邵晨兰,付鹏,等.早期减重步行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及骨隧道改变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9):3643-3647,3652.
[5]徐冬梅,陈文月,潘丽.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7(16):2215-2218.
[6]杨帆.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9):118-119.
[7]王波,罗建成,王平,等.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内翻及屈曲挛缩畸形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6):589-591.
[8]许舜,李晶晶,朱赫,等.运动损伤程度对损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C].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2018.
[9]褚昕宇,王泽军,肖焕禹.基于锻炼习惯心理学的锻炼习惯干预措施设计[C].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2018.
[10]EUNSHINAE,徐才祺,蒋佳,等.心理因素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9,40(6):343-347.
曾婧,吴香,陈丽华.运动损伤患者应用强化功能锻炼结合心理干预措施对其康复效果的有效性[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9):956-957.
分享:
踝关节扭伤是体育活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其中约40%的患者会反复扭伤,发展成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表现出双侧踝周肌力下降,本体感异常,反复“打软腿”等系列症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但目前暂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功能缺陷依旧存在。
2025-04-12慢 性 踝 关 节 不 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是指踝关节扭伤超过1年后,仍然存在踝关节扭伤复发倾向,踝关节频繁发生或感知到失控的状态,伴有持续疼痛、肿胀、力弱、活动受限和自述功能减退等症状,多节内翻扭伤所致的外侧CAI,其是踝关节扭伤常见后遗症,约46%的患者可能发生 CAI。
2025-04-12近年来,随着人们运动损伤的增多,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急性踝关节扭伤后通常需要休息1~2周或更长时间才能恢复,甚至需要数月或更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因此,急性踝关节扭伤后必须在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2025-04-09体育运动分为三种: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其中大众体育的参与人口占比最高,区别于有体育教师指导的学校体育和有教练指导的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的指导者水平良莠不齐,甚至可能并无指导者,这为大众参与体育活动时运动损伤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2025-03-05本体感觉的信号传递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肌肉调控过程,位于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等运动器官中的机械感受器,将肢体的位置觉、力量觉和运动觉信号上传至丘脑外侧核后投射到大脑皮质,再通过神经反馈,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对躯体运动状态和位置的感觉,最后由大脑运动皮层输出运动控制信息调节躯体运动[1]。
2025-02-26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为木兰科植物,原产于中国东北部、日本、韩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因其果实具有甜、苦、辣、咸、酸五种味道,故名五味子(Jia et al., 2023)。五味子在传统中医学中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被列为《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中药,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Yang et al., 2022)。
2025-01-21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通常会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治疗已成为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主要方法。然而,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在患者功能恢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护理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但在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仍有不足。
2024-12-26前交叉韧带断裂是运动损伤中常见的疾病,重建手术是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标准治疗方法,能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保护半月板及软骨。由于腘绳肌腱的来源方便,性价比高,术后疗效确切,因此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是目前的主流术式。虽然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非常成熟,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失效率及再断裂情况,研究表明与移植物的直径存在相关性。
2024-12-16高能量髌骨骨折通常是粉碎性的,伴有伸肌支持韧带撕裂,伴或不伴周围软组织撕裂伤。伸膝装置的重建和髌骨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是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主要目标[1]。2018年5月~2022年12月,我科采用交叉克氏针侧方张力带技术治疗21例髌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2024-12-07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导致胫骨近端相对于股骨远端的前移、旋转和松弛。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重建膝关节稳定性,防止进一步损伤关节软骨和半月板,并最大限度地发挥ACL在日常生活和运动活动中的功能。传统的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是目前ACL损伤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仍有10%~20%患者存在膝关节旋转不稳定或功能失效。
2024-12-06人气:11759
人气:11614
人气:10373
人气:9314
人气:805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4019
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6710
国内刊号:11-1298/R
邮发代号:82-771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923
影响因子:1.022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793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