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微课平台基础上的汉语言文学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2020-08-31    17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出现了变化。为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满足新的教学需要,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微课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代化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论述微课平台教学在现代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并从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现状出发,分析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助力作用,对微课平台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 关键词:
  • 信息技术
  • 微课
  • 教学模式
  • 汉语言文学
  • 现代化
  • 加入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逐渐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技术方面。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不仅仅会受到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干涉。微课作为一种灵活型的便捷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一些困难。本文主要对微课在现代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一、微课平台教学的教学改革趋势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现代化进程所孕育的产物,借用网络技术,极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进入传统课堂教学,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网络授课模式,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师与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学习与生活上的沟通,有效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现在社会上常用的网络授课模式主要有慕课和微课两种形式。慕课与微课相比,对教学资料的储备程度要求更高,需要频繁的师生交流,而且对课堂实践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大部分学校更愿意选择使用微课平台来完成在线网络教学工作。除此之外,微课还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各种课堂教学之中。因此,从各方面来说,微课平台更加能够适应网络授课的教学要求。


二、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助力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最常见的一种学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建立语言文学基本理论体系,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各个行业对汉语言文学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人才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学方面要及时做好社会需求的跟进工作,为了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助力。

第一,微课平台能够有效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联结。微课是新媒体时代下的教学手段,主要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实现碎片化的直接教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对学生的文学素养要求极高,但是知识点又非常庞大,知识点的学习与积累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难点之一。微课能够充分利用其碎片化、便捷式的教学特点,将庞大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点进行积累与压缩,帮助那些受到时空限制的学习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微课还能够有效连接互联网,帮助学生扩大文学阅读范围,扩宽学习视野,满足现代社会中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要求。

第二,微课平台能够有效具象化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抽象概念。汉语言文学是文学类科目,许多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的详细理解。许多文学作品之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情绪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进行阅读、体会。从这个角度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这也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微课作为一种碎片化的便捷式教学手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信息的传递,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就极大地节约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让教师能够在更大限度地扩展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概念。此外,微课还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式的概念进行具象流程的显示,让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看到相关概念间的联系,才能够视觉感官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基于微课平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建构


网络信息时代,教育理念逐渐发生了变化,“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新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传承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在大数据时代,文学知识已经遍布各种媒介,随时随地唾手可得。人们有了更多的方式来获得信息,信息杂冗的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应该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文学知识的传授与教学工作,传承优秀精神文化。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的教学手段,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助力,同时也对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教学理念的重构

在新时代网络语言环境影响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要转变传统专业教学理念,建构“互联网+教育”的现代理念和思维方式,加强教育信息化政策学习和网络教育的培训。新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需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思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创新。相比较老师,微课教学平台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视频教学形式,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教学积累还是感官刺激都是针对学生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代教学明确指出,现代教学不仅仅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积累以及思想价值观念的塑造等等。

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教学理念的重构。要求学校以及教师们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媒体教学设备的重要作用。要求学校要肯定并重视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建设工作,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设备。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很多教师都认为网络上的一些语言文字是有问题的,尤其是一些流行性的语言,汉语言文学是为了更好地规范语言学习,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相悖。但实际上,教师更应该关注网络语言的精华与糟粕,要学会引导学生的学习,要引导学生从中进行相关规范的学习,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优化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也是微课平台教学追求的关键。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创新学习的首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适当的教学创新,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方式的优化有助于聚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能够在无意识之间形成一种相对轻松的教学环境,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压力,微课教学的氛围更为活跃,学生更愿意接受这种碎片式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学内容的优化创新方面也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教学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课平台可以利用其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教学内容的连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随机找到并展示一些解释性的图片、文字、视频,这在一定程度上聚集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集中于学习之中;最后,教师也可以善于利用微课的网络技术,在课堂开始之间对相关知识进行分组,根据小组安排下发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和网络技术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这样就大大节省了课堂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们还能够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在微课平台上进行相关知识的交流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分享,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个过程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还让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方便教师对其进行更加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教学管理机制的健全

教学管理机制的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学支持与服务机构的完善。另一个是教师专业技能的完善与提高。首先,教学支持与服务机构的完善。微课平台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面与面授课模式,它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教学手段,这个过程中涉及相关技术的支撑与服务。要求学校要完善教学支持与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微课教学资源,综合运用网络直播课堂、慕课、蓝墨云等现代教学平台和软件来丰富教学支持服务,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提升教学效果。其次,教师专业技能完善与提高方向。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也对教师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从专业素养方面来说,教师们要提高对网络语言的理解与掌控能力,能够对网络信息时代的各种意识理念进行判断,并引导学生进行分辨与学习;另外,教师也应该跟随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集中培训网络课件准备以及资料上传工作,还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比赛来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对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学习观念产生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助力作用,并论述了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影响。微课作为网络时代的教学手段,微课平台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形成了随时随地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但是微课平台的应用也给教学管理以及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以及学校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有效调节技术与教学之间的矛盾,最大程度地发挥微课平台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静.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8,12(12):10-11.

[2]陈剑飞.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子,2019(9):64.

[3]周仁成,张芬.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文学类教学改革探析———基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反思[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116-119.

[4]李英顺.基于网络环境分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7):129-130.

[5]侯普恩.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探究[J].戏剧之家,2020(1):139-140.

[6]韩冰.微课在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应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2):79-81.

[7]赵小敏,姜燕,何琳.以“微课”促“创新”———大专层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新思路[J].语文课内外,2018(25):361.


周雪.基于微课平台的汉语言文学新型教学模式建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3):162-163+168.

基金: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提高学生网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项目编号:ZRKL0234HA-RSC25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语言教学与研究

期刊名称:语言教学与研究

期刊人气:225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文学

国际刊号:0257-9448

国内刊号:11-1472/H

邮发代号:2-458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