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出现了变化。为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满足新的教学需要,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微课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代化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论述微课平台教学在现代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并从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现状出发,分析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助力作用,对微课平台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逐渐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技术方面。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不仅仅会受到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干涉。微课作为一种灵活型的便捷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一些困难。本文主要对微课在现代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一、微课平台教学的教学改革趋势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现代化进程所孕育的产物,借用网络技术,极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进入传统课堂教学,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网络授课模式,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师与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学习与生活上的沟通,有效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现在社会上常用的网络授课模式主要有慕课和微课两种形式。慕课与微课相比,对教学资料的储备程度要求更高,需要频繁的师生交流,而且对课堂实践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大部分学校更愿意选择使用微课平台来完成在线网络教学工作。除此之外,微课还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各种课堂教学之中。因此,从各方面来说,微课平台更加能够适应网络授课的教学要求。
二、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助力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最常见的一种学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建立语言文学基本理论体系,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各个行业对汉语言文学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人才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学方面要及时做好社会需求的跟进工作,为了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助力。
第一,微课平台能够有效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联结。微课是新媒体时代下的教学手段,主要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实现碎片化的直接教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对学生的文学素养要求极高,但是知识点又非常庞大,知识点的学习与积累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难点之一。微课能够充分利用其碎片化、便捷式的教学特点,将庞大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点进行积累与压缩,帮助那些受到时空限制的学习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微课还能够有效连接互联网,帮助学生扩大文学阅读范围,扩宽学习视野,满足现代社会中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要求。
第二,微课平台能够有效具象化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抽象概念。汉语言文学是文学类科目,许多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的详细理解。许多文学作品之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情绪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进行阅读、体会。从这个角度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这也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微课作为一种碎片化的便捷式教学手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信息的传递,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就极大地节约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让教师能够在更大限度地扩展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概念。此外,微课还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式的概念进行具象流程的显示,让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看到相关概念间的联系,才能够视觉感官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基于微课平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建构
网络信息时代,教育理念逐渐发生了变化,“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新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传承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在大数据时代,文学知识已经遍布各种媒介,随时随地唾手可得。人们有了更多的方式来获得信息,信息杂冗的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应该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文学知识的传授与教学工作,传承优秀精神文化。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的教学手段,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助力,同时也对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教学理念的重构
在新时代网络语言环境影响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要转变传统专业教学理念,建构“互联网+教育”的现代理念和思维方式,加强教育信息化政策学习和网络教育的培训。新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需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思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创新。相比较老师,微课教学平台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视频教学形式,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教学积累还是感官刺激都是针对学生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代教学明确指出,现代教学不仅仅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积累以及思想价值观念的塑造等等。
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教学理念的重构。要求学校以及教师们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媒体教学设备的重要作用。要求学校要肯定并重视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建设工作,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设备。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很多教师都认为网络上的一些语言文字是有问题的,尤其是一些流行性的语言,汉语言文学是为了更好地规范语言学习,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相悖。但实际上,教师更应该关注网络语言的精华与糟粕,要学会引导学生的学习,要引导学生从中进行相关规范的学习,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优化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也是微课平台教学追求的关键。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创新学习的首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适当的教学创新,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方式的优化有助于聚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能够在无意识之间形成一种相对轻松的教学环境,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压力,微课教学的氛围更为活跃,学生更愿意接受这种碎片式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学内容的优化创新方面也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教学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课平台可以利用其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教学内容的连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随机找到并展示一些解释性的图片、文字、视频,这在一定程度上聚集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集中于学习之中;最后,教师也可以善于利用微课的网络技术,在课堂开始之间对相关知识进行分组,根据小组安排下发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和网络技术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这样就大大节省了课堂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们还能够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在微课平台上进行相关知识的交流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分享,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个过程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还让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方便教师对其进行更加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教学管理机制的健全
教学管理机制的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学支持与服务机构的完善。另一个是教师专业技能的完善与提高。首先,教学支持与服务机构的完善。微课平台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面与面授课模式,它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教学手段,这个过程中涉及相关技术的支撑与服务。要求学校要完善教学支持与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微课教学资源,综合运用网络直播课堂、慕课、蓝墨云等现代教学平台和软件来丰富教学支持服务,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提升教学效果。其次,教师专业技能完善与提高方向。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也对教师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从专业素养方面来说,教师们要提高对网络语言的理解与掌控能力,能够对网络信息时代的各种意识理念进行判断,并引导学生进行分辨与学习;另外,教师也应该跟随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集中培训网络课件准备以及资料上传工作,还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比赛来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对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学习观念产生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助力作用,并论述了微课平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影响。微课作为网络时代的教学手段,微课平台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形成了随时随地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但是微课平台的应用也给教学管理以及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以及学校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有效调节技术与教学之间的矛盾,最大程度地发挥微课平台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静.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8,12(12):10-11.
[2]陈剑飞.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子,2019(9):64.
[3]周仁成,张芬.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文学类教学改革探析———基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反思[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116-119.
[4]李英顺.基于网络环境分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7):129-130.
[5]侯普恩.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探究[J].戏剧之家,2020(1):139-140.
[6]韩冰.微课在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应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2):79-81.
[7]赵小敏,姜燕,何琳.以“微课”促“创新”———大专层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新思路[J].语文课内外,2018(25):361.
周雪.基于微课平台的汉语言文学新型教学模式建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3):162-163+168.
基金: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提高学生网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项目编号:ZRKL0234HA-RSC257).
分享:
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这个广阔的世界中,人们可以开展广泛的交流,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的出现受到大众较高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人对网络语言较为追捧。网络语言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要看到它带来的消极影响。
2023-11-13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阅读兴趣。
2023-10-31中医术语是中医理论和文化的凝练,中医术语翻译是中医翻译的核心问题。21世纪以来,中医术语英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成为研究热点。要推动中医的国际交流,中医界普遍认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和规范化必不可少。国内主要中医药翻译标准化词典有近20种,但始终存在标准不一、译名不统一的问题。
2023-07-04方言是一个地域社交的工具,是当地历史文化重要的载体,是组成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必不可少的内容。方言现象,不仅出现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交流中,还常见于在影视剧目、电视节目、音乐、文学作品、地方戏等。随着国家对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普及,方言的现状存在着很多问题,保护方言的工作已然刻不容缓。
2022-01-28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各种语言或者非语言因素共同创设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儿童绘本作为一种语言载体,经过英译汉、汉译英等多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实践过程,基于国际和国内政治文化等宏观环境、我国宏观政策保证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价值,彰显出跨文化语境下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绘本汉译英实践对于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
2021-12-31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创造了许多文化文明。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历了漫长历史岁月的洗礼和沉淀,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完善而成熟的阶段。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催生了网络语言这一新兴事物,而网络语言的出现势必会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1-11-23在媒介革命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制,拓展了传统文学的审美维度。视听以及图像转化为审美,杂语共生为网络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增进创作主体和受众之间的情感,主要是因为网络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审美维度,网络文学所带来的其他衍生文化是非常庞大的,可以使自身处于社会文化产业链的上游。
2021-11-23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汉语言文化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国家软实力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基于此,本文从"一带一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汉语言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探究传播路径,即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为汉语言文化传播提供支持;利用融媒体平台,扩大汉语言文化传播范围;完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促进汉语言文化传播。
2021-11-23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我校地处青藏高原边缘,60%的学生来自偏远的农牧区,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差异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使用汉语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作为职业中专,我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其口头表达能力将成为左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1-11-22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学习因伴随着文化学习而独具一格。在跨文化交际往来中,文化对语言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课堂中的文化与知识已经成为不可分离的教学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外国文化,却忽略了传统文化。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将英语文化融入课堂教育,传统文化的融入较少,学生无法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汉语文化含义。
2021-10-2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语言教学与研究
期刊人气:2254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文学
国际刊号:0257-9448
国内刊号:11-1472/H
邮发代号:2-458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523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20.020
影响因子:0.517
影响因子:1.02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