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新时期的教学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在高中教学的压力下,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作为语文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是高考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写作能力的基础。其中,小说阅读是阅读中最为突出和重要的一环。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思想,对于同一篇小说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观点和思考。因此,通过小说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本文将重点分析新时期小说阅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当下面临的问题,并对小说阅读教学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小说是生活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将小说作为高中语文阅读的载体,是当下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阅读小说时,高中生不但要了解人物、知道故事,还要明确小说中使用的表现手法,了解小说的背景以及小说想要表达的主旨,如此才能全面提高小说鉴赏能力。
1、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意义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小说都是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著作,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所处时代社会的真实写照,能够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1丰富阅历
小说的真正意义在于其与生活紧密结合[1]。小说能体现所处时代的社会状态,展现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阅读小说可丰富学生的阅历和经验。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荣国府的三间兽头大门、门两边蹲着的两个大石狮子、华冠丽服的侍役,无不显现了当时贵族之家的显赫和威严。在拜访贾母时,小说写道:“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期间仆役、婆子、丫鬟轮番更换。”这些描写都能让高中生感受到荣国府强大的背景和实力,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阅历。此外,学生还能够从《林黛玉进贾府》中了解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阶级制度,深切感受到当时贵族的生活环境和百姓的生存状态。由此可见,小说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生命状态、体会不同的人生、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氛围。
1.2激发创作能力
小说中经常出现各种伏笔以及引人遐想的结局[2]。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引导学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根据前后情节来进行再创作,或补充,或修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文笔的进步,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如《祝福》中,对于鲁四老爷的描写并不多,学生只能通过一些侧面描写和环境刻画分析鲁四老爷的性格和形象。文中除了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还有两次语言描写,即在祥林嫂被婆婆抓走和卫老婆子道歉时所说的“可恶,然而”。根据上下文可知,作者描写鲁四老爷书房中的摆设和对联是为了展现他有文化的假象,而两个“然而”表现了鲁四老爷心思缜密,是一个懂得自我包装的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两个“然而”进行思考和补充,充分理解背后的意蕴。教师的有效引导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提高其思考和创造的主动性。
1.3提高综合素养
高中生能从小说中获得启发,领会许多人生感悟,这对其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在《祝福》一课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是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作者通过简单的眼神和脸色描写,表现了祥林嫂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从“顺着眼”到“眼角带些泪痕”再到“直着眼”,脸色由“青黄”到“红”再到“黄中带黑”。这些细节描写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祥林嫂的精神不断受到摧残和打击,写出了当时社会普通百姓生活的不易,展现了一个麻木、黑暗的时代。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够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技巧,还能够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形势,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阅读小说能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不断思考、仔细分析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2、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教学面临的问题
2.1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江苏省高考改革新政的出台,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及时做出调整。但目前仍有许多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少数教师认为小说阅读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等同于古诗文,多数教师认为不需要过分关注高中语文中的现代文阅读,相对轻视小说在教学中的比例及意义。其实小说和古诗文一样,都是传达人类真挚感情、表现生活的文化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古诗文为主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正确认识小说阅读在社会、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
2.2教学准备
教师对小说阅读普遍不重视,对于小说阅读教学的准备也不充分[4]。调查显示,只有26%的教师在授课前能够完整地阅读和理解小说。教师无法全面理解整篇小说的背景、环境,只是通过简单的讲义和资料对学生进行授课。这样的教学无法满足目前高中学生对小说阅读的需求。此外,教师对小说阅读教学的准备不充分,致使其无法按照自身的理解,针对教材中的节选部分设计教学内容和目标,只能根据教学参考书和考试内容确定小说阅读教学的目标。而根据新课标,小说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中生欣赏语言的水平和情操,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考试不是小说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教师需要正确理解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目的,认真全面地进行备课,以提高学生整体语言素质为根本目标,而不是单纯地提高成绩。
2.3教学模式
据了解,在小说阅读教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仍以传统的灌输法为主要教学模式,少数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少部分教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小说,更多教师认为没有时间让学生精读。小说和诗词歌赋一样,字里行间凝聚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必须精读细读,才能够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这也是培养高中生小说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没有精读细读的情况下,学生无法理解小说的语言、描写方式、深层意义等。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精读细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
2.4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学生除了要阅读教材收录的小说,还要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但调查显示,只有32%的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对教材中节选的小说进行全文阅读,26%的教师对课外阅读没有任何要求。阅读是目前高中生语文学习的短板,只有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在课后也进行大量阅读,才能提高小说阅读的质量,进而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设计相应的考查或评价制度,鼓励并督促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教师要不定期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的经典小说,但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能做到经常为学生推荐小说,这就导致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无法联系,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进行了阅读,小说阅读的质和量无法得到有力提升。
2.5学生积极性
教学中,部分小说情节寡淡,语言散文化,内容也相对隐晦,导致学生在阅读时无法很好地理解其内容。此外,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对于研读环节并不是十分重视,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点,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只能被动接受,逐渐对小说阅读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小说阅读的讲解和引导,着重分析和讲解小说难点,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其思考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在小说阅读的快乐之中。
3、结语
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师在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教师要不断努力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身,为学生做出榜样,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艳娟.问题情境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14):109.
[2]谢惠芬.高中语文阅读探究教学的问题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8):54.
[3]敖远荣.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情境教学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7:43.
[4]蒋红.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升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10).
罗卫芳.对新时期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6):130-131.
分享:
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手段,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数字化技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突破了传统实验辅导的困境。数字化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精度和效率,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24-07-22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中小学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作为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需要中小学将其转化为学校课程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文化育人元素有机渗透到所有课程之中,真正实现国家要求的“3+2+N”的全科覆盖模式。
2023-12-12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阶段,不仅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使命,更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责任。在这一背景下,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和管理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德育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2023-11-04新一轮课改推广以来,高考试题的命制,强调设置崭新的情境考查学科思维与学科素养。因此,各地的历史试卷均呈现出“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鲜明取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学科思维与历史学科素养的背后隐含着浓厚的逻辑思维。因此,在高考题中,个别非选择题提出“逻辑清晰”的作答要求之外,选择题部分也设置了存在逻辑错误的干扰项。
2023-09-14法律意识需要经过培养、教育而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尊、自立、自强,不断增强鉴别善恶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呈现综合性、信息化的特点,但是受教学资源建设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不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023-08-08青少年是偏差行为的高发群体。偏差行为不仅对个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给家庭和学校带来困扰。以往对该问题的探讨大多局限于心理学、教育学等传统学科领域,很少有体育学研究者涉足其中。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经验研究显示,体育运动不仅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有积极影响,也有利于培养个人的自尊和团队精神,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是减少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有效路径。
2023-08-07为提升初中美术教育的质量,文章简要分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必要性,并结合“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以及教学实践经验,提出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美、在交流中欣赏美、在探究中表现美、在生活中创造美等途径来推进美育工作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实现初中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2023-07-27贯通中学和大学的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作为中学地理的深化与拓展,地球概论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地理师范生学习后续相关课程的基础,在构建完整的地理学科体系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为促进不同教育阶段间地理教学系统的良性发展,加强高师与中学地理的教学衔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3-07-13“合作学习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1]在以往教学的传统理念、传统模式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讲授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教师和学生是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缺乏探究。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较为枯燥、死板,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难以被激发。
2023-06-30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对乡村教师质量发展进行了强有力的宏观规划,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举措。经过近5年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重庆市乡村教师质量发展的现状到底如何,是否还存在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准确揭示重庆市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景象透视,并就存在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建议,以期推动重庆市乡村教师队伍在更高质量、更高标准上的良好发展。
2023-06-29人气:3680
人气:3450
人气:2867
人气:2406
人气:222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与研究
期刊人气:2587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0498
国内刊号:42-1016/G4
邮发代号:38-330
创刊时间:197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