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分析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儿童厌食的疗效

  2020-01-03    37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儿童厌食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04月我院的106例儿童厌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比组(53例),其中53例对比组患者给予肠胃康颗粒治疗,5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穴位按摩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厌食症状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患儿的治疗结果中总有效率达到了94.33%,对比组患儿的治疗结果中总有效率仅达到75.47%,两组治疗数据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对儿童厌食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厌食的症状,使患者胃肠道功能更好的恢复。

  • 关键词:
  • 中医
  • 儿童厌食
  • 治疗效果
  • 穴位按摩
  • 加入收藏

小儿厌食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喂养不当,致使脾胃发生失常,患者除了食欲逐渐减退,进食量减少外,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泻、便秘等多种症状,不仅对患儿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还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1]。以往临床医师在面对这种症状的时候,主要是选择使用西药对患儿进行治疗,但是药物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且厌食症在短期内很难完全恢复,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痊愈。如果长期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将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本文从中医的角度研究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方法,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04月我院的106例儿童厌食症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10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比组(53例),研究组男性占了28例,女性占了25例,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为(3.8±1.4)岁,病程1-6个月,平均(3.2±1.2)个月;对比组男性占了29例,女性占了24例,年龄为3-5.5岁,平均年龄为(3.2±1.3)岁,病程1-9个月,平均(3.7±1.4)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厌食症中医诊断标准,经检查发现有明显的厌食症状;由上可知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53例对比组患儿主要是采用小儿肠胃康颗粒(江西品信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03108)进行治疗,口服5g/次,3次/d,一个疗程的时间为7天,患儿需要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53例研究组患儿主要是采用穴位按摩方法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在对双侧足三里进行按摩的同时,还需要对其阴陵泉进行按摩。按摩的时候如患儿的年龄较小,应指导家长抱着,如患儿的年龄较大,可指导患儿坐着,固定姿势后,医生使用双手拇指以及食指分别放在两个穴位上,力道渐渐加重,用力尽量保持和缓,每次按摩时间为10~15分钟,直到患儿按摩部位的皮肤发红,每天按摩1次,一个疗程时间为10天,患儿需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主要对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食欲好转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治疗后患儿的厌食症状恢复,食欲明显增加,进食量变大,体重正常,则为显效;治疗后患儿的厌食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恢复,食欲有所增加,进食量也有所变大,体重偏低则为有效;治疗后患儿的厌食症状没有恢复,食欲、进食量都没有任何的变化,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是显效和有效的总和[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一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结果以(±s)表示,同时采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表示,如果统计结果P值小于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厌食症状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研究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比对比组好,研究组治疗数据中的显效以及有效效率都高于对比组(P<0.05),由此可知中医穴位按摩可取得更好的的治疗效果,详见表1。注:与对比组相比,*p小于0.05。

表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对比[n(%)]


3、讨论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机体需要足够的营养,但是厌食症使患儿的食欲减退,在机体不能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影响,将会严重影响机体的正常发育。采用西医对厌食症患儿进行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环节厌食症状,但西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用药时将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厌食症被归入“纳呆”范畴,认为主要的病因是喂养不当,致使脾胃功能紊乱而引起,发病患儿随着病情的发展食欲逐渐减退,经过一段时间后体重将出现明显下降[3]。中医认为在对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着重调理脾胃,当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后,患儿就会产生食欲。

为了能够有效调理脾胃,可以对患儿进行穴位按摩,穴位按摩对于患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小儿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治疗过程中如果产生痛苦,他们根本就不愿意配合治疗,而进行穴位按摩的时候患儿不会产生痛苦,并且操作也比较方便,患儿愿意接受这样的治疗方法[4];其次,小儿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与成年人的体质不同,他们的身体非常娇嫩,即使受到轻微的外界刺激,都会有所反应,而穴位按摩不同于西药治疗,没有任何的毒妇作用,在治疗的过程中患儿的身体不会发生过敏等不良症状,不会对机体造成任何的损害;最后,小儿厌食症并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而是长期发展的一个过程中,想要短期内恢复的难度非常大,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治疗才能慢慢恢复,必要时在穴位按摩的情况下,可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5]。在本次研究中两组厌食症患儿通过采用不同的西医和中医穴位按摩方法进行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结果中显效例数为32例(60.37%),有效例数为18例(33.96%),无效例数为3例(5.67%),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4.33%,对比组的治疗结果中显效例数为24例(45.28%),有效例数为16例(30.18%),无效例数为13例(24.52%),治疗的总有效率仅达到75.47%,两组治疗数据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在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中,对其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疾病症状,使患儿产生食欲,进一步增加进食量,最终痊愈,具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凌昱,祁建勤,吴建敏,宋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35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02(04):80-82.

[2]李彦飞.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3(58):201-203.

[3]王鹏飞,王小荣,张弢,刘光炜,蔺湘宁.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6,06(03):263-264.

[4]李燕妮,张承军.针刺四缝穴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厌食症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J].2014,06(20):97-99.

[5]王远华.按摩配合穴位贴药治疗小儿厌食[J].按摩与导引.2013,06(25):190-192.


谈瑄.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儿童厌食的对比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4):225+23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临床儿科杂志

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期刊人气:299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3606

国内刊号:31-1377/R

邮发代号:4-426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