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介绍王成荣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经验。王老认为,该病的发病病机为冲任虚瘀,治以滋养肝肾、通调冲任,临证使用自拟方“滋活汤”治疗,并重视周期论治。临近排卵期,惯用三川汤通调气血;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惯用益肾固冲汤以益肾固冲;经期以通为主,惯用三川汤活血通经。同时,王老注重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合参,疗效颇佳。
储备功能是指卵巢产生卵子数量和质量的潜能,可间接反映卵巢功能[1]。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指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导致生育能力下降[2]。该病主要表现为40岁以前女性出现月经稀发,经量减少,渐至闭经以及生育能力下降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3]。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环境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变化,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4]。王成荣教授是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六十余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方面有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在中医古籍中并无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月经后期”“月经先期”“月经过少”“不孕”“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有虚有实。虚为肾虚、血虚、虚寒导致女性精亏,冲任二脉亏虚,血海不能如期满盈,从而导致女性月经推迟或月经过少;实为气滞、血寒或瘀血内停,痰瘀阻滞冲任二脉,血海不能如期满盈,从而导致女性月经推迟或月经过少。王老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行坏而无子也”及《景岳全书·妇人规》中“女为阴体,不足于阳,故其衰也,自阳明始”的基础上,提出了妇科临证多从“冲任虚瘀”辨证[5]。王老认为,从“五七”到“七七”虽是女性正常衰老过程的生理病理表现,但并非全身气血的衰少,而仅表现为经断及不能生育,而这种气血衰少只能以局部经脉及冲任二脉的瘀阻来解释。另外,“五七”之年的妇女,大多都有生育或人流等经历,若胞宫、冲任脉络有所伤损,则更加重经脉瘀滞而使气血衰少。“五七”是生殖功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与现代医学一致,即卵巢的卵泡储备功能及卵子质量在35岁后明显下降。王老认为,由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引起的月经失调、不孕,均可辨证为冲任虚瘀。
据文献报道,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能与年龄、遗传、免疫、代谢、放化疗、感染等因素及盆腔手术等有关[6]。王老认为,年龄是影响卵巢储备功能的首要因素,卵巢储备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35岁以上女性的卵巢功能多急剧下降。目前,年龄>35岁已是临床公认的女性生殖衰老预测指标之一。卵巢储备功能可以反映女性生殖及生育方面的功能,功能降低可导致女性不孕不育。当女性在40岁前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后期、月经先期、月经量少、不孕等症状时,应动态监测患者性激素水平。如果多次测定月经周期基础内分泌促卵泡激素(FSH)>10mIU/ml,伴或不伴雌二醇(E2)的异常,均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如有条件,可进一步测定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值,AMH不受月经周期的影响,无论是黄体期或卵泡期,其值均较恒定,并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可帮助明确诊断。
2、治则及经验方
王老认为,“冲任虚瘀”为瘀在前、虚在后,故强调冲任宜通。鉴于中药的药物归经均为十二正经,而无只专入奇经八脉者,并有“病在冲任二脉,责之肝脾肾三经”和“八脉隶于肝肾,冲脉隶于阳明”之说,故其用药仍宜从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入手。王老临证常用自拟滋活汤通调冲任、滋养肝肾。该方由七宝美髯丹变化而来。中医学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为“先天之本”。而肝肾之间关系极为密切,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故有“肝肾同源”之说。滋活汤的药物组成有酒女贞子、盐菟丝子、盐补骨脂、当归、酒川芎、鸡血藤。方中女贞子、菟丝补肝肾益精血;补骨脂补肾助阳,乃本“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之经义;当归、川芎、鸡血藤补血活血。全方共奏滋养肝肾、养血活血之效。王老常嘱患者从月经来潮第3~5天开始口服滋活汤,连续服用12~14d;同时,王老重视按月经周期论治,临近排卵期,惯用三川汤通调气血;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惯用益肾固冲汤以益肾固冲;经期以通为主,惯用三川汤活血通经。
3、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合参
王老主张在明确西医诊断前提下,结合中医辨证,选择性用药。临床中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考虑患者利益与愿望,首先采用单一治疗方案,如有明确指征,则选用单一西药或手术治疗。只有在单用一种治疗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如疗效不好或存在复发倾向情况下,才适当联合应用中西医药。就诊患者如检查卵巢储备功能尚可,存在月经量少或稀发,可予中药滋活汤口服治疗,并检查月经周期第20天内膜厚度,如内膜<0.8cm,且既往有人工流产或清宫手术史,需经净后3~5d行宫腔镜检查,排除宫腔粘连情况。如术中存在宫腔粘连,或子宫内膜菲薄,术后予戊酸雌二醇片口服,2~3mg/次,1次/d,促进内膜生长。考虑到费用问题,王老很少使用芬吗通(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如检查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同时存在月经失调等情况,王老推崇使用滋活汤口服治疗,疗效不佳时可同时予克龄蒙口服调经。如检查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月经周期、经量尚可,王老重视指导患者生活调摄,及时释放压力,配合口服中药滋活汤治疗,疗效不佳时口服克龄蒙治疗。如检查发现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或卵巢早衰,同时存在反复闭经,中药效果不佳者,王老建议单用克龄蒙或戊酸雌二醇+黄体酮等人工周期治疗;如患者同时伴有潮热、汗出等围绝经期症状,王老常用当归六黄汤滋阴清热。如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同时存在不孕问题,王老除中药或西药调整卵巢功能外,临床重视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明确输卵管是否通畅,检查生殖抗体明确是否存在免疫性不孕,检查配偶的精液排除因男性因素所致的不育;对于年龄>35岁者,王老会同时建议患者咨询辅助生殖,必要时先去取卵冻胚,以备久而未孕所需。
4、典型病案
熊某,女,29岁,2018年7月24日初诊。主诉:未避孕未孕3年,拟行辅助生殖,外院诊断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要求中药调理。2017年1月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移植1次,生化妊娠;2018年7月9日取卵1枚,未配成。月经初潮13岁,经期3d,周期25d,量少,色暗红,无痛经。末次月经7月20日。适龄结婚,G0P0。平素白带量中,色淡黄,无异味,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略弦。辅助检查:AMH0.18,染色体正常;生殖抗体(-)。西医诊断:不孕症,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诊断:不孕(冲任虚瘀)。予中药滋活汤口服以滋阴养血,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方药组成:酒女贞子20g,盐菟丝子20g,盐补骨脂20g,当归15g,酒川芎15g,鸡血藤30g,桃仁10g,醋香附15g。12剂,1剂/d,水煎,200ml/次,3次/d;定坤丹口服,3.5g/次,2次/d,连服12d。8月14日二诊:服上诊中药无特殊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略弦。末次月经7月20日。目前处于月经前期,以通为主,予中药三川汤行气活血。具体方药如下:醋香附15g,麸炒枳壳15g,当归15g,酒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川牛膝30g。6剂,服法同前。8月21日三诊:服上诊中药无特殊不适,末次月经8月16日,量中,4d干净。目前患者月经干净,处于卵泡期,舌暗红、苔薄白,脉弦。辨证:冲任虚瘀。予中药滋活汤口服滋阴养血。方药组成:酒女贞子20g,盐菟丝子20g,盐补骨脂20g,当归15g,酒川芎15g,鸡血藤30g,桃仁10g,醋香附15g。12剂,服法同前。定坤丹口服,3.5g/次,2次/d,连服12d。按照月经周期,予以上中药序贯调理2个月后,9月28日复查AMH0.21。9月20日四诊:末次月经9月10日。今月经干净3d,无房事,因患者有自然怀孕的需求,今日安排输卵管造影检查,输卵管通畅,造影剂团状弥散。继续按照月经周期,予以上中药序贯调理1个月余,末次月经10月10日。11月1日自测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查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24.100mIU/ml,E2180.10pg/ml,孕酮17.61ng/ml。之后动态监测激素水平,11月11日检查阴道超声:宫内腔见2.4cm×0.9cm孕囊回声,见胎心胚芽,提示宫内早孕。我院保胎观察无异常后产科建卡,定期产检,4月9日电话随访,目前孕25+6周,产科检查胎儿发育正常。
参考文献:
[1]袁翀英.影响卵巢早衰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相关因素[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8):209,214.
[2]李慧芳,陈文俊,谈勇.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不足脾肾两虚证25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7):601-604.
[3]韩玉芬,程淑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预测及治疗[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36(2):117.
[4]王连洁.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赵红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经验总结[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5]严春玲,王辉皪,陈淑涛.王成荣妇科疾病“冲任虚瘀”理论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5):1-2.
[6]庞丽娥,吴丽敏.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发病机制及补肾活血法治疗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4):77-80.
李天真,曹亚芳,李苹,张树琼.王成荣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9):26-28.
基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青年中医药科研专项项目(2018QN044).
分享:
产妇分娩时使用麻醉药物会使静脉壁平滑肌松弛,分娩后需长时间卧床休养,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遭遇阻碍,血液易在静脉内淤积,进而凝结成块,形成血栓,造成下肢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产妇产后身体恢复进程[1]。中医理论认为,皮肤肌腠与五脏六腑借由经络相连、表里相应,可通过体表给药的方式达到治疗效果[2]。
2025-03-13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非细菌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发生率为4.0%~5.0%[1],常见于30~50岁女性,病理特征为乳腺导管扩张、管周纤维化和多量炎性细胞浸润,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乳头凹陷、皮肤红肿等,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增加乳房变形的概率,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2]。
2025-03-04西医学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纤维瘤等疾病[1]归属于中医学“乳癖”“乳栗”“乳核”等范畴,其与女子天癸盛衰、情志因素和生活因素相关,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肝肾亏损和冲任失调等,可采用药物及针刺治疗[2]。乳癖好发于20~50岁的中青年妇女,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可痊愈且预后良好,少部分患者可发展成为乳岩,预后较差。
2025-02-20本病发生在妊娠期[2],主要表现为腰骶部及臀部酸困、胀痛、麻木,有过电感,刺痛,或伴有下肢的酸痛、麻木无力,髋、膝、踝关节功能障碍,并于久坐、久行、久站后加重等,休息后可部分缓解。研究表明,骶髂关节生产损伤导致的疼痛约占整个后背部疼痛的50%[3]。
2025-02-13恶心、呕吐是较为常见的早期妊娠反应,一般在怀孕 6 周开始,12 周逐渐消失,对孕妇的工作、生活影响较小,但部分孕妇在妊娠期会出现剧吐反应,以频繁的恶心、呕吐、进食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妊娠剧吐属于一类排除性诊断,临证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病史,首先对可能引起呕吐的其他病症(如胃肠道感染、胆囊炎等)进行排除。
2025-02-11杭州何氏妇科遵从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在补肾益气的基础上,选用养血、活血药治疗胎漏、胎动不安[1]。何嘉琳教授认为肾为妊娠之本,肾气亏虚则无以滋养胚胎精血,但瘀阻胞宫、经脉运行不畅,则胞胎滋养乏源易致堕胎、小产或胎萎不长等[2];对妊娠期胎漏、胎动不安提出肾虚血瘀证型,治疗以补肾培本为主,理气化瘀为辅[3]。
2025-02-10痛经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是指女性在行经前或经间期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常伴有腰部酸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至冷汗淋漓、手足发冷等不适症状[1-2]。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其中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月经周期性疼痛为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
2025-02-05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女性产后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康复治疗,是二胎时代关注的焦点和重点。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情况,若干预措施不当或不及时,半年后仍有30%以上的人群得不到完全恢复[2],直接影响个人健康和生活。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皆络带脉,同起而异行,称为“一源三歧”[3]。
2025-01-16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发生在孕12周以前的流产,近年来,先兆流产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其中30%的先兆流产患者因误诊误治而发展为完全流产,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多次先兆流产而不孕。国内有研究统计,自然流产的平均发病率从1975—1986年的3.6%上升到1988—1997年的4.2%,占全部妊娠的10%~15%,其中80%以上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
2025-01-11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多发性疾病,是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在月经期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多呈痉挛性,伴有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甚至剧痛晕厥,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年轻女性十分常见的疾病,占痛经90%以上[1,2]。
2025-01-03人气:18467
人气:15459
人气:14545
人气:13012
人气:1288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
期刊人气:3079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1519
国内刊号:12-1349/R
邮发代号:6-83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