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偏头痛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将本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内收治的135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69例),西医组(66例),西医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中医组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两组患者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67/69),高于西医组的81.82%(54/66),P<0.05;中医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5%(3/69),低于对照组的15.15%(10/66),P<0.05;中医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4.2%(65/69),高于对照组的78.78%(52/66),P<0.05。结论:对于偏头痛患者而言,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虽然短时间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神经系统反应等。采取中医内科治疗则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治疗效果佳,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小,安全性高,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因此临床上可以将中医内科治疗作为治疗偏头痛的首选方式。
偏头痛这一疾病的最大特点是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呕吐,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内分泌因素和精神因素有关,随着病情的不断发作,患者会出现失眠、头痛频率增加、记忆力减退等,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这一疾病目前临床上无完全治愈的方法,主要的方式为药物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中医内科治疗应用于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要以本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内收治的135例偏头痛患者为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69例),西医组(66例),两组患者均经中西医确诊为偏头痛,符合西医对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排除了严重血液疾病、严重脏器疾病、精神障碍等,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对研究表示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可进行对比(P>0.05)。
表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1.2方法
西医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患者需服用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2粒/d,连续用药三个月。
中医组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中药方剂:酸枣仁30g、黄蔑30g、丹参30g、菊花15g、地龙15g、当归15g、熟地15g、川芍15g、防风12g、白术10g、天麻10g、合欢皮10g、甘草6g、远志6g[1]。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适当的增减药物,对于前额痛患者加入葛根10g、白芷10g;对于偏左、偏右疼痛的患者加入黄苓12g、柴胡12g;对于后枕部疼痛的患者加入蔓荆子10g、羌活10g等[2]。将药材用温水煎服,1剂/d,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服用10d后再次进行复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对药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持续用药三个月。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1)治疗效果。(1)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症状消失,通过CT检查结果可得知患者的颅内供血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2)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症状有所缓解,CT检查结果可得知患者的颅内供血情况无明显改善;(3)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症状无缓解,CT检查结果可得知患者的颅内供血情况无改善。(2)治疗满意度:在患者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采取自制量表引导患者填写治疗满意度,其中包括环境设施、医疗过程、治疗效果、治疗方案、服务态度等内容,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平均年龄、平均病程采取t检验,性别、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
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中医组患者的药物过敏、神经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3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中医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4。
表4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近些年来,偏头痛这一神经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大多与生活作息、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大等有关,通常发作的时间为4~72消失内,发作的同时还伴有恶心、畏光等临床症状,大部分的患者在发作的过程中如果及时的在安静的缓解下休息,临床症状则有所缓解,如果持续处于嘈杂的环境,患者无法休息的状况下病情会进一步加重。
现阶段,对于偏头痛这一疾病临床上没有完全治愈的药物和方法,只能够通过西医或者中医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或者延长疾病的发作周期。但是长时间的服用西药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药物过敏等,而且长时间的服用药物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反而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本研究中西医组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为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这一种药物能够改善脑部微循环和神经元代谢,抑制患者脑血管痉挛,但是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困倦乏力、抑郁症状等,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中药内科治疗偏头痛能够改善患者的头痛、呕吐等临床症状,而且中药无明显的副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还能够调节患者的肝、肾、脾等脏器,调节患者的免疫力[3]。酸枣仁能够安神养心,改善患者的睡眠;黄蔑能够补气固表;丹参能够通经止痛、清心除烦;菊花能够疏散肺经风热、清热解毒、平肝养目;地龙能够通经络,调节患者的免疫力,还能够改善患者大脑皮层的损伤,稳定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当归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力,补气和血、止痛;熟地能够滋阴补血、补五脏,加强细胞的运作能力;川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的功效,止头痛;防风能够镇痛、镇静、抗菌、抗病毒、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白术健脾益气、止痛除热、抗菌;天麻能够通经络、止痛,是治疗头痛的首选药物,药性平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镇痛的作用;合欢皮能够治疗心神不安、失眠、忧郁,有养心、安神定志的作用;蔓荆子能够治疗头痛、头晕;甘草能够清热解毒、抗炎、抗过敏;白芷能够活血、止痛、镇静;远志可以安神益智、镇静、保护神经元,改善记忆能力,治疗健忘、失眠、头痛。将这些药物结合在一起能够起到调节免疫力、保护神经元、镇痛、镇静,改善脑部微循环、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4]。
本研究中,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选择不同的药物,并且在患者复查时酌情增减,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对于偏头痛患者可采取中医内科治疗的方式,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小,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桂芬.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8):123-124.
[2]陈小方,朱美格,赵艳梅.中医治疗偏头痛概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2):1365-1368.
[3]杨贺一.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浅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209-210.
[4]朱亚辉.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方法及相关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7):171-171.
王军虎.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和疗效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32-33.
分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饮食结构变化较大,使得功能性便秘发病率有所升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1]。功能性便秘虽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却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使得家庭和社会承受沉重的负担[2]。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产生机制研究尚不明确,治疗上主要使用润肠通便的药物,但长期的应用,容易形成依赖,甚至加重便秘的程度[3-4]。
2025-04-2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升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发现,我国高血压发生率为29.60%。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功能或结构出现异常,进一步出现射血功能障碍或心室充盈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HFpEF)是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早期阶段。
2025-04-14新冠后综合征是指在最初的新冠病毒感染3个月后继续存在或新出现的症状,包括疲倦乏力、疼痛、心悸气短、睡眠障碍等,可涉及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并且这些症状持续至少2个月,故又称之为长新冠综合征[1-2]。近年来,有关长新冠综合征的防治及其机制探讨的研究较多[3-7]。
2025-03-19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出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伴喘息。由于长期反复发作,导致肺组织受损,最终可导致患者肺功能减退乃至丧失,晚期阶段又易合并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2]。
2025-03-06该病病因复杂,临床多认为与胃酸分泌过多或胃肠动力减弱有关,故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及促进胃肠动力为主,但同时也存在病情易反复、预后较差等问题。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gerd可能与血清炎症因子及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密切相关[2]。中医疗法作为一种特色治疗手段,能降低gerd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胃肠疾病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3]。
2025-03-04随着肺癌早期筛查的逐步推广以及低剂量螺旋CT的深入应用,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增加。部分肺结节可长时间呈现惰性进展,具有发展为侵袭性肺癌的潜在风险[2]。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肺结节的治疗策略主要为临床观察和手术,尚缺乏确切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
2025-02-19研究表明,食管 源性胸痛的发病率约为69.6%[3],GERD引起的胸痛 患病率为30%~60%[4]。该病之胸痛,临床表现类似 于缺血性心脏病[5],在临床上难与心源性胸痛及其 他原因导致的非心源性胸痛[6]相鉴别,极易误诊[7], 耽误病情,故临床诊疗存在困难[8]。
2025-02-05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感染后可能从无症状感染到严重的非典型性肺炎、致命脑膜炎等[2]。典型表现以寒战、高热、头痛、肌痛、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浸润性病变为主要特征[3]。部分患者或有痰中带血、脉温分离、胸腔积液等特点。
2025-01-28在中国,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痛风患者比例逐年升高,监测数据表明,2018—2019年中国成人HUA患病率为14.0%[3]。该病治疗多以控制饮食、急性期消炎镇痛、缓解期服用减少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为主,不仅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且其药物普遍具有不良作用。
2025-01-25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性便秘属“消渴”“便秘”范畴,耳廓与五脏六腑、九窍、经络等密切相关,《灵枢·口问》曰“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是脉气输注所在,故刺激耳廓特定部位可通过神经系统作用于相应躯体,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3]。
2025-01-13人气:15583
人气:14855
人气:13049
人气:12963
人气:1113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期刊人气:4417
主管单位: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7369
国内刊号:61-1105/R
邮发代号:52-24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