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中药汤剂灌肠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

  2020-11-19    18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探究中药汤剂灌肠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选取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8例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估其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显示:中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SF-36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灌肠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中药汤剂灌肠
  • 临床治疗优势
  • 安全性
  • 生活质量
  • 加入收藏

中医疗法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中药汤剂灌肠源自《伤寒论》[1]。中医认为,大肠属六腑之一,与肺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主传导、化物。肺为五脏六腑之主,可连接百脉,经络连接肺与大肠。中药汤剂灌肠可经直肠、结肠等部位,由肺部宣发、肃降,至机体各脏腑,起到药物治疗作用[2]。研究中药汤剂灌肠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8例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9例。常规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15~74岁,平均年龄(35.89±3.41)岁。疾病类型:肠炎10例,溃疡性结肠炎6例,肠梗阻9例,肠易激综合征3例,其他1例。中药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7.06±3.45)岁。疾病类型:肠炎7例,溃疡性结肠炎7例,肠梗阻5例,肠易激综合征4例,其他2例。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精神障碍或言语、认知功能异常者,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其他系统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影响治疗者。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解痉、强心、抗感染、消炎、吸氧、止咳、平喘、补液、止泻、抗病毒、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中药组给予中药汤剂灌肠治疗。中药方剂选择麻杏石甘汤、活血化瘀方、参苓白术散等,熬制300mL,冷却至30℃~44℃后灌肠。40~50mL/次,2次/d。

1.3评价指标

比较中药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胃肠道不适、嗜睡、眩晕等)。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4个等级。治愈为临床症状消失;显著进步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进步为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为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使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健康、社交关系、精神健康、总体健康6个维度共20条目,每个条目使用5级评分法,总分0~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中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治疗效果对比

2.2治疗前后的SF-36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上升;中药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的SF-36评分对比

2.3用药安全性对比

中药组治疗后有1例出现胃肠道不适,占3.4%,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常规组治疗后有3例出现胃肠道不适,占10.3%,2例出现嗜睡,占6.9%,2例出现眩晕,占6.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2,P<0.05)。


3、讨论


常规西药片剂治疗各类疾病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西药用药后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中药汤剂灌肠不仅可使药效发挥至最大,还可将药物直接送至病灶,可减少常规西药引发的不良反应,符合中医治疗原则。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直肠中含有丰富的血管束,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用药后药物可经肛管静脉、肠内静脉及肠中静脉吸收,进入机体,减少胃肠对药物的影响,有效避免血药浓度过高,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同时,药物经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生物利用度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报道指出,中药汤剂灌肠在恶性肠梗阻、癌性发热、放射性肠炎、术后胃瘫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便秘等各类疾病中均有良好的疗效[3]。

研究结果显示,给予中药汤剂灌肠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SF-36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中药汤剂灌肠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用药安全性方面,中药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提示中药汤剂灌肠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机体耐受度高。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中药汤剂灌肠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肠黏膜面积大,中药进入后,可直接经直肠吸收,充分发挥中药药效,提升药物利用率。中药灌肠还可提升局部药物浓度,与口服药相比,具有抗炎、镇痛、止血、杀灭肿瘤细胞等作用。(2)中药灌肠可达到理气通腑作用,结合不同病症随证加减,达到标本兼治、补益全身的作用[4]。(3)中药汤剂灌肠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耐受度差、胃肠功能弱、肝肾功能损坏或存在相关并发症的患者,用药后药效作用发挥快[5]。(4)中药汤剂灌肠操作简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临床优势突出。但灌肠管、保留时间、体位、插入深度、灌肠液温度等因素均可影响灌肠效果[6]。

中药汤剂灌肠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具有对机体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经济方便等优点,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中瑞.中药汤剂联合中药灌肠综合疗法治疗前列腺增生伴炎症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6):200-201.

[2]李明珠,金圣博,王雪冰.清热燥湿健脾涩肠中药汤剂口服及灌肠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18,26(03):297-300.

[3]陈炳成,梁劲军.补脾清肠方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2019,41(06):580-584.

[4]陈开平,马丽.中药汤剂内服及外用灌肠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7,35(03):74-76.

[5]陈春艳.中药汤剂鼻饲联合高位灌肠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08):1391-1392.

[6]王省博,卢子杰,苏昀,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3-5.


彭树攀,邱甜甜.中药汤剂灌肠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J].黑龙江科学,2020(22):36-3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人气:261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5302

国内刊号:11-2272/R

邮发代号:2-45

创刊时间:195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