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介绍目前常用合理用药评价指标及研究进展。方法:整理近年公开发表的期刊、书籍、硕士论文等,从合理用药单项评价指标、合理用药综合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及优劣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合理用药单项评价指标评价合理用药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满足临床及政府决策的需求,需对合理用药进行综合评价。结论:系统、全面、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不合理用药是极为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率为52.9%,注射剂处方率高达64.3%[1]。合理用药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必要条件[2]。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采用客观评价方法准确地监测评估用药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3]。在此介绍了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及研究进展,旨在指导临床用药。现报道如下。
1、单项评价指标
1.1医疗机构用药调查指南
WHO联合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3]于1993年制订了医疗机构用药调查指南,以促进合理用药,包括核心指标及补充指标。其中,核心指标涉及3个方面:1)处方指标,包括平均处方药品数、抗菌药物处方率、注射剂处方率、基本药物比例、通用名使用率;2)患者照护关键要素,包括平均咨询时间、平均配药时间、实际配药比例、药品标识完整率、患者了解药物剂量的比例;3)机构可及性因素,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处方集获得性、关键药物获得率。该指标体系已广泛用于30多个国家[4],具有稳定性、可行性、信息量大的特点。指标值经过标化,可用于发现机构目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可在机构[1,5]、地区甚至国家间[6,7]比较,同样可用于评价干预措施有效性[8,9],也可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11]和其他医疗机构[12]。该指标体系同时制订了相应的指标标准[13]。
1.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2010年3月3日,《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8号)指出,处方点评是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规范临床用药的重要保证,是提高临床药物疗效的重要手段。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详细描述了点评方法及评价指标。评价指标遴选于WHO合理用药评价指标,包括平均处方药品数、抗菌药物处方率、注射剂处方率、基本药物比例、通用名使用率、平均处方费用。此外,增加了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小组对处方合理性的判别,包括合理处方与不合理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15条)、用药不适宜处方(9条)及超常处方(4条)。该规范广泛应用于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用于发现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汇总分析,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实施定期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通过处方点评,我国在合理用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14,15]。但处方点评需要大量人员、时间,且对点评小组人员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各机构人员专业水平不一,抽查处方的方式不尽相同,机构间处方合理性、可比性欠佳。
1.3其他
其他合理用药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美国的Beers标准、爱尔兰的STOPP/START[16]标准,目前均已更新至2015年版,还有ACOVE标准、药物合理指数(现也可用于所有住院及门诊患者的处方评价)及荷兰的处方优化方法等[17]。用于评估是否有潜在的不适当处方和潜在处方遗漏,我国有研究同时结合Beers标准及STOPP/START标准对合理用药进行评估[18,19]。以上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老年人用药的评估,优化了患者的临床决策,但涵盖人群不全,较局限,不能用于医疗机构全面的合理用药的评价,仅适用于单纯老年合理用药的评价。
2、合理用药综合评价指标
2.1综合指数法(简单叠加型)[20]
2011年,DONG等[21]结合数学模型与合理用药调查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提出的合理用药处方指数(IRDP)。纳入研究的评价指标有5个,包括平均处方药品数、抗菌药物处方率、注射剂处方率、基本药物比例、通用名使用率,然后通过计算多药指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数、安全注射用药指数、通用名称指数、基本药物指数之和得出,各指标的最优水平均为1,接近1的值表示使用更合理。合理用药处方指数已广泛运用于非洲多个国家、伊朗、中国等的合理用药研究项目[20,22,23,24]。
多药指数=小于5种药的处方数/总处方数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数=30%/抗菌药物处方率
安全注射指数=10%/注射剂处方率
IRDP=多药指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数+安全注射指数+通用名称指数+基本药物指数
其中,通用名称指数为通用名使用率,基本药物指数为基本药物比例。
运用IRDP综合指标对机构进行排名或聚类分析,比较机构间合理用药程度,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在合理用药综合评价指标中运用最广泛,但尚未成为权威性评价标准。
2.2密切值法[25]
合理用药密切值法的评价过程,包括选取评价指标并计算、评价指标值标准化、确定评价指标的“最优点”“最劣点”,计算各评价对象的密切程度[26]。密切值法是解决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的有效方法,计算灵活简便,结果直观明了,可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和有理论依据的排序结果。
1)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计算:选取指标基于WHO合理用药评价指标,可选择抗菌药物处方率、激素处方率、注射剂处方率等指标分别计算。
2)根据公式计算原始指标标准化值。
其中,Xij为原始指标值,rij为标准化值;评价指标为高优指标时,rij取正值;评价指标为低优指标时,rij取负值。
最优点及最劣点数据集,其中,Bj为各评价指标的最优点数据集,Wj为各评价指标最劣点数据集。
4)计算各机构的密切值。
2.3权重法
权重法的评价过程包括确定评价指标、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综合评价的评分指数(GI)[27,28]。GI越高,表明机构整体合理用药情况越好。通过权重法可明确选取指标在评估合理用药中影响效力,将多个评价指标转化为能反映评价对象总体特征的信息,使评估结果更科学、客观。
2.4秩和比法
秩和比法评价过程包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秩和比[20,28]。如选用处方书写清晰率(R1)、处方填写完整程度(R2)、平均处方药品数(R3)、注射剂处方率(R4)、抗菌药物处方率(R5)、平均处方费用(R6)等,并计算各自权重。最后计算综合评价的评分指数RSRi=∑WjRi/nk(其中,Wj为各指标权重系数,k为指标个数,n为样本量)。秩和比法是复合信息的载体,容量大,可塑性强,操作简便,应用价值高。
3、结语
不合理用药包括用药过多,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非细菌感染,当口服药物更适合时使用注射剂,与临床指南相违背的药物和患者自我用药等[4]。用药监测和评价是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目前,多数研究主要运用合理用药单项评价指标,较少使用综合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指标较成熟,应用广泛,也为改善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存在一定缺陷,其忽略了各指标对合理用药的影响程度及全面性、综合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合理用药综合评价方法得到应用,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偏少,合理用药处方指数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家,但未进一步证实其科学性。合理用药的密切值法、权重法、秩和比法在我国应用较多,但缺乏国外的相关研究,其推广性有待进一步明确。应加强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29],推动形成综合评价结果产出的关联应用机制,重点从基本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开展综合评价,可结合用药依从性、可行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应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积极推进合理用药综合评价研究方法,构建系统、全面、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综合评价体系,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1]米源,朱星月,田燕,等.20家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及处方行为研究[J].中国药事,2017,31(7):795-801.
[14]唐志立,唐捷,王丽,等.处方点评在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1):1531-1534.
[15]吴雅君.处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6):105-107.
[17]傅孟元,王壮飞,马元元,等.国际合理用药评价指标研究概述[J].中国药事,2018,32(4):124-131.
[18]周海峰,沈杰,纪芳,等.Beers标准联合STOPP%2FSTART准则评价我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J].中国药房,2016,27(23):3212-3214.
[19]李晨,陈孟莉.Beers标准和STOPP/START标准对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评价[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40(3):201-206.
[20]朱星月,田燕,周乃彤,等.四川省各级医疗机构的门诊用药指标实证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18,36(1):40-45.
[25]吴培培,张永明,汪胜,等.基于密切值法和RSR法的乡镇卫生院合理用药综合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2):261-263.
[26]任晓华,黄东红,夏大,等.益阳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行为的综合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1(2):182-190.
[27]董丽芳,高俊宏,颜虹.中国西部40县村医合理用药处方指标的综合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5):704-705.
[28]管晖,尹文强,陈钟鸣,等.基本药物制度下山东省某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2):2648-2651.
[29]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的通知[EB/OL].(2019-01-10)[2019-12-24].
张亚琳,廖晓阳,陈正勇.合理用药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20,29(16):9-11.
分享:
椎间盘退变(IDD)可引起腰痛、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IDD的病因复杂,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等与IDD密切相关,但引起IDD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目前,临床治疗IDD的方法主要有手术、物理治疗、镇痛药和抗炎药等。
2024-11-25糖尿病(DM)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我国为目前全球范围内DM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T2DM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糖尿病,常见于肥胖者,发病可随年龄增长或运动减少而增加。T2DM患者需终身面临治疗,若血糖长时间控制不佳可增加肾脏、心脑血管等多种并发症。
2024-11-18戈沙妥珠单抗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以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human 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 2,Trop-2)为靶点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该药由靶向Trop-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裂解的连接子、伊立替康的活性代谢产物SN-38组成,通过靶向结合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Trop-2,将SN-38运送至靶细胞中发挥细胞毒性作用,进而杀死肿瘤细胞。
2024-10-31眩晕为中老年人多发症状,其主要病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 vertigo, VBI),会引起恶心呕吐、听力下降等症状,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会导致不可逆性脑出血,引发脑卒中。临床常以扩血管剂、Ca2+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己酮可可碱为黄嘌呤衍生物,可增加周围血管损伤的氧输送量,提高血流,降低血压。’
2024-10-25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目前关于大黄抗炎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成分的研究,如大黄素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大黄酚通过抑制引起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及白介素分泌表现出抗炎活性,不能全面反映大黄抗炎活性的物质基础。
2024-10-17反式脂肪酸 (trans fatty acid, TFA) 指结构中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TFA被大量应用于人造奶油、油炸食物及其他包装食品,具有耐高温、增加酥脆感及延长食品保存期等特性。TFA对人体产生的不利作用已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研究显示TFA可影响人的认知功能,反式化学结构与顺式结构极其相似,大脑不能完全区分。
2024-09-09当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药品集采”)已逐渐常态化,以“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为总体思路,“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保证使用、确保质量、保障供应、保障回款”为基本原则[1],形成了国家采购、省级采购、省际联盟采购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024-08-05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以肺小血管异常重塑,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为特征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属于第一类肺动脉高压,因其血管重塑的典型性、病理机制的复杂性等特征,一直是药物研发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本文重点关注这一类型PH。
2024-08-01自我国实施医保药品谈判制度以来,医保谈判工作在丰富医保目录药品数量与种类、大幅降低创新药价格、缓解人民群众用药负担、提高创新药可及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药品价格在降低的同时,仍有部分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以下简称“国谈药”)尚未入院使用,国谈药落地难、进院难问题使谈判效果大打折扣。
2024-07-31马昔腾坦是新一代双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ERA),可通过拮抗内皮素受体A(endothelin receptor A,ETA)和ETB来减弱血管收缩,从而使肺平滑肌舒张、肺动脉压力下降。马昔腾坦于2013年10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
2024-07-16人气:6415
人气:5099
人气:4314
人气:4057
人气:361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期刊人气:3950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单位: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4931
国内刊号:50-1054/R
邮发代号:78-130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影响因子:1.0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