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中药瘢痕膏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效果

  2020-12-09    41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瘢痕膏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瘢痕膏联合中药熏蒸。比较两组V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V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中药瘢痕膏联合中药熏蒸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医方案,患者预后情况更为理想。

  • 关键词:
  • 中药学
  • 中药熏蒸
  • 临床医学
  • 烧伤后瘢痕增生
  • 瘢痕膏
  • 加入收藏

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烧伤主要特征在于病情复杂、症状严重以及并发症多等,而瘢痕增生作为烧伤后非常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往往会使患者病情全面加剧,导致烧伤位置恢复速度明显减缓,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现阶段,临床对于烧伤后瘢痕增生的形成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单纯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持续深入,中医方案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认可,中医方案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2]。基于此,本院从2018年开始采用中药瘢痕膏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症状,患者预后情况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6~57岁,平均(41.8±8.6)岁。观察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5~58岁,平均(42.1±8.4)岁。纳入标准:完全符合烧伤后瘢痕增生诊断标准;瘢痕增生面积在5%~20%之间;患者烧伤3个月内,瘢痕并没有平坦化、软化情况;患者完全知情,且签署对应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患处位置发生感染、破溃以及增生性挛缩等现象;存在代谢、凝血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存在交流障碍、意识障碍或者影响临床评估的病症。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案,选择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按照1:1的比例配置混悬液,针对患处位置皮肤实施消毒后,在瘢痕内部进行封闭注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具体剂量,最高剂量为120mg,每个月治疗1次,持续治疗3个月。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中药瘢痕膏联合中药熏蒸。在患者第一次西药注射完成后,选择中药瘢痕膏进行涂抹,中药瘢痕膏成分主要为冰片、蜂蜜、黑醋、丹参、金头蜈蚣、五倍子等,涂抹厚度2~3mm,选择纱布固定2~3d,进行1次换药,共计换药15次。中药熏蒸选择本院自拟方剂:白芷、忍冬藤、地榆各10g,紫草、当归各20g,白芨、连翘、银华、荆芥、生地黄15g。注入500mL水浸泡0.5h,煎煮至200mL。在使用过程中针对药物进行加热处理,将其倒入容器中,患者位于盛药器上面,四周空隙需进行严密包裹,保障蒸汽能直达患处位置。对于熏蒸温度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描述选择适宜的温度。每天熏蒸1次,持续7d,持续7d后休息2d再次熏蒸,持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临床观察指标主要包含温哥华瘢痕量表(VSS)[3]与治疗总有效率。温哥华瘢痕量表,主要涉及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瘢痕情况越严重。治疗总有效率参考文献[4]中有关评价指标,痊愈: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降低幅度>70%,皮肤功能、感觉以及弹性完全正常,瘢痕位置不存在凸出、充血现象;显效: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降低幅度在30%~70%之间,皮肤功能、感觉以及弹性有所改善,而局部瘢痕位置还存在凸出、充血现象;无效:患者未能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VSS评分比较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各项V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两组VSS评分比较

2.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对于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而言,由于瘢痕的主要特征为硬度高、增厚,且在增生过程中会产生向心挛缩的一种拉力,使患者产生紧绷感,关节位置会引发关节挛缩现象,使肢体功能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5]。与此同时,瘢痕增生进程中患者均会发生程度各异的瘢痕瘙痒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阶段临床对于瘢痕形成机制研究尚不完善,使西医缺乏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的特效药。大部分学者认为,烧伤后瘢痕增生主要与成纤维细胞增殖所导致的细胞外基质大量堆积存在密切关联[6]。细胞外基质产生与降解所保持的动态平衡,其是保障人体皮肤进行正常代谢的基础,烧伤后瘢痕增生中呈现为细胞能够过度合成各种整合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纤维粘连蛋白以及胶原纤维等,而上述物质的存在,会导致细胞外基质机构产生变化,导致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最终使得瘢痕位置生物力学性质产生变化[7]。皮质类固醇激素作为临床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的常用药物,其中盐酸曲安奈德是一线药物,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抑制纤维细胞DNA含量,同时有效降低胶原基因转录活性,最终有效减少其表达,然而由于临床用药需要选择皮内注射,患者会承受较为严重的疼痛感,通常会选择利多卡因进行镇痛处理。

《太平圣惠方·灭瘢痕诸方》中提出,夫瘢痕者,皆是风热毒气,在于脏腑,充注于肌肉,而生瘢疹,及其疮愈,而毒性尚未全散,其瘢尤黯,或凸凹肉起,宜用消毒灭瘢之药以敷之[8]。根据上述研究能够得出,烧伤者存在瘢痕增生主要是由于火毒之邪耗气伤阴,引发气阴两伤局面,脉络组织、气血运行不畅,创面虽表面愈合,但具体情况不佳。基于此,本研究中药熏蒸基础方剂为白芷、紫草、忍冬藤、白芨等,通过与中药熏蒸物理温热双重作用,具体作用机制在于以下几点:药雾中包含各类药物活性成分、挥发性物质,基于温热的环境中,能够直接穿过肌肤、孔窍、穴位,深入到膝理脏腑,充分发挥止痛、止痒、平瘢、去腐生肌、清热解毒等作用。中药熏蒸的优势如下:含药雾化气所具有的温热功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管、皮肤进行扩张,有效促进患者全身淋巴循环、血液循环,使得新陈代谢更为旺盛,全面提升组织再生能力,有效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针对骨骼肌发挥松弛作用,发挥阵痛除氧的功能,同时中药熏蒸又可以针对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发挥刺激功能,使得神经系统能够产生全新的反射,导致患者原本的病理反射受到破坏,进一步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最终实现成功治愈的目标[9]。

中药瘢痕膏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醋酸曲安奈德产生的不良反应,且能够有效巩固治疗效果,促进瘢痕位置皮肤再生[10]。方剂中五倍子能够发挥收湿敛疮的功效,主要应用于治疗痈肿毒疮;金头蜈蚣能够发挥散结通络、熄风攻毒的功效,治疗疮疡肿毒的效果突出;丹参能够发挥祛瘀消肿、活血镇痛的功效;蜂蜜、黑醋能够针对皮肤发挥软化、滋养的功能。通过上述药物联合用药,能够充分发挥活血化瘀、疏风散毒、祛湿通络的作用,对于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而言,具有软瘢、平瘢、消瘢的作用。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来看,中药瘢痕膏的应用,能够针对瘢痕生物力学性质发挥逆转功能,针对局部流血情况进行调整,有效减少色素沉着现象,能够促进瘢痕增生位置皮肤弹性的顺利恢复,其极有可能与中药瘢痕膏可有效提升盐酸曲安奈德抑制成纤维细胞成熟及合成胶原、细胞外基质并促进其凋亡的功能存在关联。

基于中药瘢痕膏与中药熏蒸的联合用药,能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在全面改善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促进患处皮肤有效生长,最终实现治愈目标。本研究中,观察组各项V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较于西医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中药瘢痕膏与中药熏蒸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预后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爱萍,陈悠琴,李小燕.中药浸浴联合外敷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23):3620-3622.

[2]王永志,张榜,胡艳阁,等.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9,9(8):86-89.

[3]王庆伟.重度烧伤患者中药浸浴后应用中西医联合换药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9,37(6):133-136.

[4]王宇龙.压力疗法对防治深度烧伤增生性疤痕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4):4022-4024.

[5]杜伟力.中药浸浴联合换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8,13(7):1697-1699,1704.

[6]夏宏鹏,李鑫,姜巍.自拟中药汤剂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8,30(4):252-256.

[7]黄敬,邓琪.分区手法按摩联合弹力套、中药喷雾在面部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的干预效果[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8,31(2):87-89,94.

[8]彭冬梅.中药疤痕膏辅助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疤痕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6):689-691.

[9]龙丽芸.PRP治疗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对远期瘢痕的影响性研究[J].当代医学,2020,26(25):62-64.

[10]李厚东,段砚方,唐江南,等.疤痕软膏联合超声离子导入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7,29(2):138-140.


秦宜梅,王道增.中药瘢痕膏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20,26(34):54-5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人气:3016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890

国内刊号:11-5442/R

邮发代号:82-302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