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药对作为中药配伍的最小单位,是中药与方剂之间的桥梁,其配伍理论体现了中药配伍的基本特征和方剂组成的核心内涵。同时,作为临床治疗疾病、证候和症状的关键药物组合,药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治疗疾病的特色优势。梳理并总结出“气味相求”是药对配伍的理论发端,增效减毒是药对配伍的核心目的,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辨治思想是药对配伍的主要依据,针对性和灵活性是药对配伍临床应用的关键要点,以期为药对的临床使用和现代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药对,也称对药,是中医临床两味药物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药对配伍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辨治理论为主要依据,针对疾病、证候或症状而选择性应用与之性味、功用相匹配的两味中药,通过配伍以达到增强药效、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的目的。药对作为中药配伍的最小单位,是中药与方剂之间的桥梁,体现了最基本的配伍理论和方剂的核心内涵;作为临床治疗疾病、证候和症状的关键药物组合,又体现了中医辨治的针对性与灵活性,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诊治疾病的特色优势[1]。药对发展虽经历了由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但目前针对药对的理论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论述药对组成及配伍理论的内容仍较为分散[2];且多停留在形式上的举例,并未对其内在规律、联系等深入研究[3],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药对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就药对配伍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和阐发,以期为今后更好地使用药对提供理论指导。
1、“气味相求”是药对配伍的理论发端
“同气相求”一词始见于《周易·乾·文言》,反映了自然界某些同类事物间的联系和作用规律。同,是“有一同”之意,指事物间在某一点上的同质性;相求,有“相召”“相感”“相需”之意,指在作用功效上相似亲和,在发展过程中协调一致,在事物关系上互补相助。综上,“同气相求”理论认为,万事万物只要在某一点上存在相同之处,则存在着亲和召感、互补顺应、协调有益的联系和作用[4,5]。《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言:“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所谓异者,即存在异质性的两类事物,甚至为同一矛盾体系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老子》言:“反者道之动”,意在揭示表面上相对立的事物,其本质上还存在相互冲和、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促成的关系,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因此,“异气相求”是指通过对事物间不同或对立属性及特征分析,以寻求和利用事物间异质性所形成的相互排斥、相互佐制、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和作用[6]。因此,在临床药对配伍中,对于性味功效相同或相似的中药,它们之间往往能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对于性味功效不同的中药,由于它们某一功效能共同适合于某一病证需要,也能求同存异,互补为助[7];而对于性味功效相反的中药,一方面可通过配伍来拮抗、抑制药物的偏性和毒性,另一方面可利用性质对立的药物综合协作的特点,配伍以达“相反相成”之效[8]。
2、“增效减毒”是药对配伍的核心目的
《神农本草经》中首次将两药配伍后产生的不同效应归纳为“七情”,明确提出“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也”的药对配伍宜忌。其中相须、相使皆为“增效”而设,体现了药对配伍“主辅之分”的特点;相畏、相杀的作用则是“减毒”,是同一配伍目的两种不同提法;而相反、相恶一般被视为配伍的禁忌。《侣山堂类辩》中言:“相反者,彼此相忌能各立其功”,故临床亦有借助相反、相恶配伍来激发药性,用于治疗疑难杂症[9]。
由此可见,“七情和合”理论与药对配伍关系密切,其揭示了“增效减毒”是药对配伍的核心目的。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阐释和演绎,例如《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10]3中认为“二药相合,有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之意义”;秦伯未先生在《谦斋医学讲稿》[11]中提到“通过适当配伍,能加强药物的效能,扩大治疗的范围”,再次丰富了药对配伍的内涵,形成了“同一核心配伍目的下,配伍思想多元化”的药对配伍理论发展特点。
2.1协同互用、双向调节、引药入经、变生新用,皆属“增效”
协同互用一方面是以中药同类相从,积累药力;另一方面是针对疾病的不同病理环节或借助中药治法间的内在联系,使不同中药间相互为用,综合药效。双向调节是借助两药在性味、功用上相反的特点,双向干预以动态求衡,进而调节脏腑功能盛衰和阴阳气血平衡[12]。清代尤怡《医学读书记》云:“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引药入经是借助引经药的选择和引导作用,帮助药对整体药力直达病所。此外,不同性味的药物配伍后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药物原有功效,得到一种新的、满足于临床需要的特殊整体作用[13],即变生新用,有效地扩大了药对的治疗范围。总之,上述诸多配伍思想均是为了增强中药药效、提高治疗疗效来达到“增效”的目的。
2.2制约偏性、消除毒性,即所谓“减毒”
中药之“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泛指药物的偏性,狭义上特指药物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性质[14]。中药偏性是对中药特征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对于不同的病证或体质,表现为利害相依的双重性特点[15]。故药对配伍“减毒”是利用某些中药间拮抗制约或相畏相杀的关系,来减轻或消除治疗过程中可能的毒副作用,甚则发挥去性存用之效。
3、“中药药性”与“中医辨治”是药对配伍的主要依据
3.1基于“中药药性”的药对配伍形式
中药药性反映了药物的自身属性,提示了药物的主治功能。《韩氏医通》有言:“药有成性,以材相制,味相洽而后达”,故中药的药性特点是指导临床药对配伍的重要依据之一。
3.1.1四气配伍药对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4种药性,临床中常将相同药性配伍以协同增效,如附子-干姜,二者均为辛热之品,且附子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共用则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此外还可将寒热药物共用,治疗寒热错杂之证,如麻黄-石膏,麻黄性热,外解在表之风寒,石膏性寒,内清肺经之郁热,适用于表寒肺热之证。
3.1.2五味配伍药对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从药性五味的角度阐述了药物的配伍运用。张仲景据此创制了辛苦、辛甘、酸甘等配伍方法[16],是药对配伍后“变生新用”的经典范例。其中辛苦药对,辛可宣通,苦可清降,两味配伍可发挥辛开苦降、调畅气机、调和肝脾和调理脾胃的作用,以半夏-黄连为代表。辛甘药对,辛味药物能温通阳气,甘味药物能益气补虚,合用共奏化生阳气之效,如桂枝-甘草。酸甘药对,酸味药滋阴敛阳,甘味药补虚缓急、滋润增液,合而用之可化生阴液、滋润脏腑、收敛浮阳、以缓急迫,如芍药-甘草。此外,五味相同的中药也可配伍成对发挥相互依赖的作用,如咸寒软坚药对,以海藻-昆布为代表,二者性寒味苦咸,共用有软坚消结、清热消痰之功。
3.1.3归经配伍药对
归经反映了中药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病变的选择性作用,临床可选同归一经的中药相伍,但更常基于脏腑间关系分别选取归属两经的中药相伍。如麦冬-天冬,麦冬主入肺经,以养肺阴,天冬兼入肾经,以润肾燥,二者合用有金水相生之妙。生地黄-木通,生地黄甘苦寒,清心凉血养阴,木通苦寒,通利小肠膀胱,泄热利水,心与小肠相表里,生地黄得木通之助而导热下行。
3.1.4升降配伍药对
升降沉浮代表了中药作用的趋向性特点。《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升降相因是机体功能正常的关键。临床可将作用方向趋同的中药配伍治疗气机逆乱之证,如旋复花-赭石治疗气逆,柴胡-升麻治疗气陷。除此之外,临床还常以升降互伍药对来调畅周身气机。五脏之中,肺气宣肃以降为主,肝司疏泄以升为主,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故升降配伍药对具体可分为宣降肺气、升肝降肺、升清降浊等药对。如麻黄-苦杏仁,麻黄宣肺平喘,苦杏仁降气止咳,宣降相因,调顺肺气。川芎-石膏,川芎引肝气上行,石膏清肺热降气,肝升肺降,人身之气顺畅[17]。荷叶-蚕沙,荷叶升发脾之清阳,蚕沙降泄胃之湿浊,升清降浊,健运中焦。
3.1.5毒性配伍药对
所谓毒性,是指药物的偏胜之性,及其损害机体甚至致死的作用属性[18]。安全性是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故药对常以解除毒性为目的,利用中药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配伍,如生姜-半夏,是以生姜来解半夏之毒,化弊为利,合用以治疗胃寒呕吐之证。此外,针对一些特殊病证,还可考虑使用以毒攻毒配伍,如全蝎-蜈蚣,合用具有解毒散结、熄风止痉之效,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19]。
此外,除基于传统中药药性理论外,还有依据中药质地、生长属性、生物特性等认识配伍药对,如以大黄-火麻仁为代表的刚柔配伍药对[20],以半夏-麦冬为代表的润燥配伍药对[20],以当归-白芍为代表的动静配伍药对[20],以金银花-忍冬藤为代表的同株配伍药对[21],以半夏-夏枯草为代表的应时配伍药对[22]。
3.2基于“中医辨治”的药对配伍形式
药对是因临床疾病治疗而产生,施今墨先生强调“必须明辨证候,详慎组方,灵活用药。不知医理,即难辨证,辨证不明,无从立法,遂致堆砌药味,杂乱无章”[10]1。因此,药对配伍不可脱离中医辨治理论的指导。
3.2.1治法协同药对
治法协同可将两味治法功效相近的中药配伍成对,同类相从,以更好地突出某一治法作用。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配伍后增强清热解毒之力,用于治疗丹毒、疮痈等疾病;女贞子-墨旱莲,配伍后增强补益肝肾之效。又可采用“一药一法,两法合用”的方式组成药对,从病证出发,综合不同治法以协同为用。如黄柏-知母,黄柏清热燥湿,知母滋阴降火,合用治疗肾阴虚火旺之证。
3.2.2治法互制药对
治法互制绝非治法间自相矛盾,而是利用治法间相互制约的作用,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一方面,临证中广泛存在寒热并见、表里同病、虚实夹杂等复杂疾病状态,是故以治法互制药对来发挥温清并用、解表通里、攻补兼施等功效。以人参-大黄为例,人参大补元气,大黄攻下通便,两药配伍,扶正补虚而助祛邪外出,适用于老年性便秘等虚中夹实之证。另一方面,治法互制药对还是中医“中和”思想重要体现。中医用药既要以偏纠偏,也要纠之有度,以和为贵[23]。如治疗肝火犯胃证常用的吴茱萸-黄连,黄连苦寒可泻心火降肝火,搭配辛热之吴茱萸降逆止呕,且制约黄连之寒[24],正如《丹溪心法》所言:“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凉药,必兼温散”。
3.2.3整体调治药对
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阳平衡,脏腑及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在功能上互相协调、彼此为用,因此治疗上应整体调治。以气血为例,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在生理和病理上息息相关,遂易成气血同病。因此临床常将气分药与血分药搭配使用,如黄芪-当归,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以资生血之源、行血之帅;当归养血和营,活血调血,二者合用,阳生阴长,气行则血行,血足则气旺,用于治疗气虚血弱之中风、眩晕等。
3.2.4辨证论治药对
辨证论治是通过对疾病当前阶段病理特征进行总结和思辨,来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的过程,即所谓“有是证,用是药”。如对于湿热并重证,以茵陈清热利湿,配伍苍术健脾燥湿,二药合用,可用于清除三焦之湿热[25]。对于痰瘀互结证,以丹参活血化瘀,以泽泻利水祛痰,两药配伍,治以活血化痰,痰瘀同治[26]。此外,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不同的辨证体系也更为丰富了药对的配伍形式,如治疗伤寒表实证的麻黄-桂枝,治疗温病气分证的石膏-知母等。
3.2.5辨病论治药对
中医认为“病”是一个完整动态的过程。辨病论治的目的是寻求疾病的根本矛盾,把握疾病发展的趋势,明确临床诊疗的方向。因此辨病论治药对对疾病本身的针对性较强。如朱良春先生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系湿浊瘀阻、停着经隧所致,故以土茯苓-萆薢搜剔湿热蕴毒,专以治疗痛风[27]。现代药理学发展为中医辨病论治提供了更多参考,故近现代医家中善用药对者在临证经验基础上,参考中药药理学作用机制,创制了不少对西医疾病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的药对。例如,施今墨先生以苍术-玄参,用于糖尿病之高血糖[28];本文作者之一的张伯礼教授以香加皮-葶苈子,治疗心衰喘促之证[29]。
3.2.6对症治疗药对
对症治疗是以缓解或消除症状为主要目标的治疗方法,合了中医“急则治其标”思想,是中医辨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临床常以牛蒡子-射干作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药对,地肤子-白鲜皮作为缓解皮肤瘙痒的药对,大黄-枳壳作为治疗腹胀便秘的药对,半夏-黄连作为治疗胃脘痞满的药对,川芎-白芷作为改善头痛的药对等。
4、针对性和灵活性是药对临床应用的关键要点
《医学源流论》谓:“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一方面,药对无单味药药性之单一,通过合理配伍增效减毒,提高了对病、证、症的针对性,具有量小力宏的特点。所以一个疗效可靠的复方常包含多个药对,药对的使用使得复方的配伍更加合理,功效更为明确[30,31]。另一方面,药对无复方配伍之复杂,其配伍形式多样,且剂量随证可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更好地满足于临床各种需求,故而一些药对本身就是临床常用的成方,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在临床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药对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其运用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在成方的基础上增加药对,以针对重点兼证(症)。如桂枝汤加厚朴-苦杏仁用以治疗太阳中风证伴喘逆。2)以药对为骨架,根据其配伍思想进一步拓展为药队或小方。以气血同调的丹参-郁金为例,在此基础上另加降香、五灵脂、延胡索构成了治疗胸痹心痛的常用药队,其中降香气味辛香而以行气见长,延胡索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五灵脂能散血和血而止痛[25],诸药合用是对原药对的增强和完善。3)根据疾病证候特点和患者主要症状,将不同药对以君臣佐使的方式组方配伍。例如本文作者之一的张伯礼教授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时,君药以茵陈-苍术清热燥湿化痰,以丹参-郁金调和气血;臣药以降香-五灵脂-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以蚕沙-泽泻分消痰瘀所生之浊,以半夏-黄连条畅中焦气化之枢;佐药以夜交藤-柏子仁养心安神。
5、小结
“药对”之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徐之才所著的《药对》一书,而其使用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书中记载了乌贼骨-藘茹(茜草)治疗血枯、半夏-秫米治疗不寐等药对的运用实例[32]。此后,药对得到了历代医家重视。药对虽组成形式简单,但绝非两味药的随意组合,其有着明确的配伍原则与依据,体现了中药配伍灵活性与针对性的特点。因此,掌握药对配伍理论,对于准确引导中药发挥预期药效,提高临床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医家重视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唐于平,束晓云,李伟霞,等.药对研究(I)∶药对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185-4190.
[2]尚尔鑫,李文林,叶亮,等.药对研究(Ⅱ)︰药对的数据挖掘[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191-4195.
[3]顾武军.顾武军讲药对[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前言.
[4]张俊龙.《易》“同气相求"与中医理论[J].中医药研究,1997(6):3-5.
[5]陈晓楠."同气相求"理论内涵及其临床应用探讨[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6]张芹芹.论"同气相求"与"异气相求"是中医最基本的规律[J].新疆中医药,2006,24(4):5-7.
[7]高汉森."药对"与药性的调动[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5(4):184-188.
[8] 张西俭.方剂相反相成配伍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沿革[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4):240-242.
基金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学部委员学术传承与传播专项(CI2022E025XB);
文章来源:昝树杰,王凯,李霖等.药对配伍理论疏义[J].中医杂志,2023,64(17):1729-1733.
分享: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及工作压力的增大,泄泻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2]。该病缠绵难愈、易于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且长期的医疗保健支出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3]。
2024-11-22在回肠的佩耶氏斑中内存在1种称为微褶皱细胞的特殊运输细胞[4],具有独特的结构,如口袋形状和薄细胞质层,使其能够有效地执行内吞和胞吐作用,从而运输生物大分子[5]。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细菌和病毒可以通过微褶皱细胞的内吞作用转移到体内,表明微褶皱细胞转运可能是生物大分子药物口服吸收的主要机制[6-9]。
2024-11-22急性乳腺炎常伴有乳汁排泄不畅、局部结块、红肿热痛等症状。过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切开引流创面大、愈合慢、影响乳房外形,易增加患者心理负担。木犀草素(luteolin, LUT)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1],研究[2-4]发现木犀草素能够抑制小鼠乳腺炎,但它的生物利用度低[5]。
2024-11-18骨髓是机体主要的造血器官,几乎所有血细胞都在骨髓内形成。感染、免疫、药物、化疗、放疗等因素可对骨髓造血干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临床上,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多种血液系统疾病[1]。
2024-11-18芸香科植物常山胡柚Citrus aurantium‘Changshan-huyou’(常山柚橙Citrus Changshanhuyou Y.B.Chang),主产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其干燥未成熟果实衢枳壳作为地方习用中药收载于《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并入选新“浙八味”和“衢六味”道地中药材目录[1,2]。
2024-11-18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又称夏枯、铁线夏枯、夕句、乃东、九重楼,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南、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夏枯草生长周期较长,自3月开始,持续至10、11月,每年可进行2~3次采收。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经、胆经,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
2024-11-15槐花是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或花蕾,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1]。槐花主清热凉血,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2]。现代研究表明,槐花含有黄酮、多糖、皂苷等成分,其中芦丁、槲皮素、山柰酚等黄酮类成分为主要药效成分[3],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等作用[4―6]。
2024-11-15随着广谱抗菌药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出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等多药耐药菌株,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挑战[1]。MRSA在全球广泛流行,已成为菌血症、心内膜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以及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2]。
2024-11-15胃癌是一种分子和表型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总发病率居全球第五,为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尽管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的进步显著提高了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预后不良和治疗选择有限,晚期胃癌患者的前景仍然令人失望。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方法。中医药以其多靶点、副作用少而著称,在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2024-11-12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和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心血管病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心肌缺血[1]。临床上常用药物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方式缓解心肌的缺血症状。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问题。
2024-11-11人气:5492
人气:5296
人气:5183
人气:3013
人气:283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人气:2642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890
国内刊号:11-5442/R
邮发代号:82-302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550
影响因子:1.700
影响因子:0.961
影响因子:0.410
影响因子:1.4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