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7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把70例患者分为常规西医组和炙甘草汤组平均35例。在常规西医组中仅口服盐酸胺碘酮片;在炙甘草汤组在常规西医组中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比较心律失常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转复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结果:炙甘草汤组对比常规西医组心律失常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更高,P<0.05;炙甘草汤组对比常规西医组转复率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左室射血分数相似,P>0.05;干预后炙甘草汤组对比常规西医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心律失常症状和心电图症状,促进转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心律失常多指窦性心律失常、心室自主心律、房室交界性心率、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常见有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等,患者因病久气血不足而引发心悸不宁[1-2],本研究对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50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7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进行分组,70例患者分为常规西医组和炙甘草汤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出现不同程度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35例炙甘草汤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51-83岁,平均(65.24±6.13)岁。基础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冠心病15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其中,窦性心动过缓有16例,窦房、房室传导阻滞有10例,窦性停搏有9例。35例常规西医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1-81岁,平均(65.63±6.79)岁。基础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13例,冠心病15例,肺源性心脏病7例。其中,窦性心动过缓有17例,窦房、房室传导阻滞有10例,窦性停搏有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心律失常类型等基线资料如上,P>0.05,组间对比有可行性。
1.2 方法
常规西医组仅口服盐酸胺碘酮片,第一周每次200mg,每天3次;第二周每次200mg,每天2次;第三周每次200mg,每天1次,维持治疗3个月。炙甘草汤组在常规西医组基础上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炙甘草60g;生地黄50g;麦冬15g;人参、桂枝、阿胶、生姜、火麻仁分别10g;大枣10枚。气滞血瘀加丹参和川芎15g;气虚加黄芪40g;失眠心悸加龙骨20g、酸枣仁15g;头晕加菊花和川芎10g;咯痰咳嗽加橘红和陈皮10g;夜尿增多加泽泻10g;多汗加五味子10g。每天1剂,分两次温服,治疗3个月[3]。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研究评估:(1)心律失常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2)转复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症状疗效:显效:胸闷、心悸和头痛等症状消失,脉结代消失;有效:胸闷、心悸和头痛等症状好转,脉结代偶发;无效:胸闷、心悸和头痛等症状无明显改善,脉结代无改善[4]。心电图疗效:显效:心电图期前收缩消失,房颤转为窦性心律;有效:心电图期前收缩减少至1-2次/min,房颤发作频率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5]。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以SPSS21.0软件统计心律失常患者相关数据;心律失常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转复率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左室射血分数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组间和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相比较。炙甘草汤组对比常规西医组心律失常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更高,P<0.05,如表1和表2。
表1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疗效相比较[例数(%)];表2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相比较[例数(%)]
2.2 干预前和干预后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左室射血分数相比较。干预前两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左室射血分数相似,P>0.05;干预后炙甘草汤组对比常规西医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更显著,P<0.05。如表3。注:与干预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常规西医组干预后相比较,*表示P<0.05
表3干预前和干预后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左室射血分数相比较(`x±s)
2.3 两组患者转复率相比较炙甘草汤组对比常规西医组转复率更高,其中,常规西医组转复率为54.29%,炙甘草汤组为91.43%,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病因复杂,其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中常见,而电解质紊乱、药物和精神因素等均可引发心律失常[6-7]。从中医上看,心律失常为“心悸”范畴,跟湿热毒邪外勤、情志内伤、心气阴血耗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相关。炙甘草汤也为复脉汤,为治疗心悸特效方,有益气温阳、滋阴养血、止悸复脉的作用[8-10]。方中桂枝可温通经脉、平冲降逆,于甘草配伍,可提高疗效;火麻仁、大枣、生地黄、阿胶和麦冬可益营充脉;麻仁和大枣可入脾生地黄可入心肾;麦冬入心肺;阿胶入肝,合用可补五脏[11-12]。人参可补气,则五脏之气得充。另大枣配炙甘草可健脾益营;生地黄配伍桂枝可化肾气助卫气;生姜和大枣相辅,可调和营卫。煎以清酒,可温通血脉,补虚扶弱,促进血脉复通,心神得养。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炙甘草汤加减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和窦房传导功能,促进心肌收缩,对心律进行调节,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13-15]。
本研究中,常规西医组仅口服盐酸胺碘酮片;炙甘草汤组在常规西医组基础上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炙甘草汤组对比常规西医组心律失常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更高,转复率更高,干预后炙甘草汤组对比常规西医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更显著,说明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心律失常症状和心电图症状,促进转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兰勤.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48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4(10):211-211.
[2]谢胜明.胺碘酮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7):1256-1257.
[3]C. Okan Sakar,Olcay Kursun,Huseyin Seker et al.Combining multiple views: Case studies on protein and arrhythmia features[J].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Real-Time Automation,2014,13(28):174-180.
[4]郭耀东.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32(3):32-32.
[5]李申海.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17(11):216-216.
[6]Ismail,H.,Lewin,R.J..The role of a new arrhythmia specialist nurse in providing support to patients and caregivers[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journal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Cardiovascular Nurs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2013,12(2):177-183.
[7]陈晓琳.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158-159.
[8]李柏林.炙甘草汤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24(20):88-89.
[9]Roshan Joy Martis,U. Rajendra Acharya,Choo Min Lim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ECG beats from cardiac arrhythmia using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in PCA framework[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3,45(Jun.):76-82.
[10]王艳霞.炙甘草汤辅助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现代养生B,2015,15(5):244-244.
[11]赵洁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39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2(3):63-64.
[12]Rune Fensli,Torstein Gundersen,Tormod Snaprud et al.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wireless ECG sensor system for arrhythmia diagnostic purposes.[J].Medical engineering and physics,2013,35(6):697-703.
[13]周晓萍.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72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5,16(1):34-35.
[14]刘金凤,陈靖,童建霞等.刘如秀教授治疗心房颤动的经验总结[C].//首届两岸四地中医药循证高峰论坛论文集.2015:189-193.
[15]李梦雅,闫奎坡,孙彦琴等.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C].//第九届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论文集.2015:178-182.
洪昊翔.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04):80-82.
分享:
目前,DN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来延缓病情的发展,但效果甚微[2]。研究表明,肾小管细胞自噬减少是诱发DN的病理因素之一,调控自噬在维持肾脏稳态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由此推测,调控细胞自噬水平,使其趋于正常、稳定,可能是治疗DN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5-04-18随着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增多,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全球患病率约为25%〔2〕。现阶段,NAFLD防治主要利用药物进行降糖、减脂,但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3,4〕。因此,亟需发现新的治疗机制以指导新型药物的开发。
2025-04-10有研究[4]表明,Morin生物/药理特性广泛,且细胞毒性低,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卵清蛋白诱导的气道炎症。Nrf2作为调控抗氧化应激的一种关键转录因子,在诱导机体的抗氧化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5]。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主要催化血红素分解代谢成胆绿素、Fe2+和CO,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6]。
2025-04-03研究证实[4],多种病因导致PAH发生时,肺血管平滑肌Notch3信号表达增强,并且发现其与平均肺动脉压呈正相关[5],提示Notch3信号可能在PVR中起重要作用。Notch3激活后,Notch3胞内结构域(notchintracellulardomain,NICD3)释放到细胞质中,随后进入细胞核,激活下游靶基因转录[6]。
2025-04-03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Maxim.)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m,鳞茎扁圆,叶轮生或对生,花被钟状呈紫色,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草甸或河谷[1]。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其性味苦、甘、微寒,功能主治肺热咳嗽、阴虚劳咳、干咳少痰、咳痰带血等[2]。
2025-04-02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排泄困难、排便频率低、大便硬干和胃肠道排空时间长[1]。据统计,在我国7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患病率高达10.9%,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此外,老年性便秘可引起肠梗阻、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并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3]。
2025-03-28宫颈癌属于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女性健康[1-2]。化疗是目前宫颈癌患者术后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而顺铂是化疗的常用药物,但易产生耐药性,导致疗效达不到预期,是化疗失败、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3-4]。因此,逆转肿瘤耐药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成为宫颈癌药物治疗的研究重点之一。
2025-03-27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α(p38αMAPK)是一个经典的抗炎靶点[1-4],同时发现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神经元损伤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5-13]。芫花素是一种在植物界广泛存在的小分子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促成骨细胞分化、降糖、抗炎、抗痴呆等多种生物学活性[14-18],其抗炎的分子作用机制并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2025-03-20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计到2030年,DM患者总数将增加到6.43亿,而至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7.83亿[1]。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cardiomyopathy,DCM)作为糖尿病的一种重要并发症,其概念最早于1974年由Riff等[2]提出。当前,针对DCM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存在靶点不明确、疗效不显著及有副作用等局限性问题[3]。
2025-03-18祛风活络胶囊(浙药制字Z20100146)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丽水市中医院的院内制剂,由三七、全蝎、蜈蚣组成,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顽固性头部抽掣疼痛、风湿痹痛。在丽水市中医院院已有近30年的临床应用,疗效明确,安全稳定。
2025-03-07人气:22433
人气:11589
人气:10353
人气:10258
人气:941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期刊人气:146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4848
国内刊号:51-1492/R
邮发代号:62-126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1.107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