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建立玄麦甘桔制剂中山麦冬的掺伪检测方法,考察样品中麦冬的投料状况。方法 应用超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采用Ultimate LP-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8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3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 山麦冬(湖北麦冬)的特征成分山麦冬皂苷的线性范围为0.0247~6.185μg·mL-1(r=0.9985),加样回收率为92.50%,RSD为1.88%。同时,以掺伪山麦冬(湖北麦冬)10%作为依据,拟定了检出限度,结果237批次样品中有25批检出山麦冬皂苷B,均为含糖型颗粒剂,检出率为10.5%。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玄麦甘桔制剂中山麦冬掺伪的检测方法。
玄麦甘桔制剂主要包括颗粒剂、胶囊剂和含片3种剂型。中国共有生产企业65家,批准文号65个。处方由玄参、麦冬、甘草和桔梗4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等症的治疗[1,2,3,4]。现行质量标准为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检验项目主要涉及玄参、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和以哈巴俄苷、甘草酸为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目前市场上麦冬的易混品主要为山麦冬[5,6],二者的质量标准均收载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功能与主治相同,均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其中,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a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山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ur.var.prolifera Y.T.Ma或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Decne.)Baily的干燥块根。麦冬块根中提取的水溶性麦冬多糖的药理活性强、降血糖效果佳,且对肿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抗心肌缺血和抗氧化方面也有较好疗效[5]。麦冬与山麦冬在性状上不易区分,通常需要辅助显微、薄层色谱进行鉴别,且市场上麦冬的价格较高,可能存在山麦冬替代麦冬投料生产的情况。经查阅相关文献,麦冬、山麦冬的主要成分均为甾体皂苷类,麦冬主要含麦冬皂苷A、麦冬皂苷D、甲基麦冬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黄烷酮B等,湖北麦冬主要含山麦冬皂苷B,短葶山麦冬主要含短葶山麦冬皂苷C[7,8]。两者的化学物质基础存在差异,若以山麦冬作麦冬使用可能会给制剂有效性、安全性带来不确定的风险。现以山麦冬皂苷B作为掺杂湖北麦冬投料的研究指标,短葶山麦冬皂苷C作为掺杂短葶山麦冬投料的指标,建立了玄麦甘桔制剂中山麦冬皂苷B和短葶山麦冬皂苷C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对收集的麦冬、山麦冬药材的专属性进行研究,为玄麦甘桔制剂的整体质量控制和科学监管提供实验依据。
1、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药
Dionex UltiMate 300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TSQ Endura三重四极杆质谱系统(美国Thermo);1290InfinityⅡ-6470液相质谱联用仪(美国Agilent)。山麦冬皂苷B、短葶山麦冬皂苷C、麦冬对照药材、山麦冬(湖北麦冬)对照药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分别为:111907-201804、111908-201102、121013-201711、121136-201803);202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玄麦甘桔制剂品种抽验工作抽验样品237批次(包含颗粒剂、胶囊剂和片剂,涉及32家生产企业,32个批准文号,其中,颗粒剂229批次,胶囊和含片各4批次;山麦冬药材和麦冬药材共13批,其中,湖北麦冬10批次、麦冬3批次);乙腈、甲酸为质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1.2 方法与结果
1.2.1 色谱条件
采用Ultimate LP-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8 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45%乙腈,1.5~8 min、45%~95%乙腈),柱温30 ℃,流速0.2 mL·min-1,进样量3 μL。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喷雾电压3100 V,鞘气为20 Arb, 辅助气为10 Arb, 离子传输管温度350 ℃,蒸发温度300 ℃,扫描模式MRM。山麦冬皂苷B的检测离子对为m/z 723.3→269.1和723.3→251.1,碰撞能量分别为24、27 V;短葶山麦冬皂苷C的检测离子对为m/z 893.4→481.1和723.3→463.1,碰撞能量分别为55、53 V。取对照品溶液,进样3 μL,按上述色谱方法测定,色谱峰的信噪比均应大于10:1。
1.2.2 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12.37 mg山麦冬皂苷B对照品,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即得123.7 μg·mL-1山麦冬皂苷B对照品贮备液,再经逐级稀释,制成0.1237 μg·mL-1山麦冬皂苷B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10.62 mg短葶山麦冬皂苷C对照品,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即得106.2 μg·mL-1短葶山麦冬皂苷C对照品贮备液,再经过逐级稀释,得到0.1062 μg·mL-1短葶山麦冬皂苷C对照品溶液。取玄麦甘桔颗粒适量,研细,取约5.0 g, 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500 W、40 kHz)30 min, 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按处方量及工艺制备玄麦甘桔颗粒作为标准样品;用湖北麦冬替代麦冬制备玄麦甘桔颗粒,作为阳性对照样品;制备缺麦冬的玄麦甘桔颗粒,作为阴性对照样品。取上述标准、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样品,同法制备标准、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样品溶液。取麦冬、湖北麦冬对照药材适量,粉碎,过二号筛,取1.0 g, 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即得麦冬、山麦冬对照药材溶液。
1.2.3 专属性的试验
取“1.2.2”项下制备的标准样品、阳性对照样品、阴性对照样品、山麦冬皂苷B对照品、麦冬对照药材、山麦冬对照药材等溶液同时进样,按“1.2.1”项色谱条件测定,记录色谱图。由图1可知:缺麦冬阴性对照样品、标准样品和麦冬对照药材在与山麦冬皂苷B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未出现色谱峰;湖北麦冬对照药材和湖北麦冬阳性对照样品均出现与山麦冬皂苷B对照品相应的色谱峰。表明玄麦甘桔制剂中的各药味对山麦冬皂苷B的测定无干扰,专属性较好。
图1 山麦冬皂苷B对照品(A)、阴性对照样品(B)、标准样品(C)、麦冬对照药材(D)、湖北麦冬对照药材(E)、阳性对照样品(F)溶液的提取离子流色谱图
1.2.4 线性关系与检测限的考察
精密量取山麦冬皂苷B对照品贮备液适量,用甲醇逐级稀释,制得6.185、2.474、0.6185、0.1237、0.0495、0.0247 μg·mL-1的系列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系列对照品溶液各3 μL,按“1.2.1”项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以m/z 723.3→269.1离子峰的峰面积为纵坐标、山麦冬皂苷B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山麦冬皂苷B的回归方程为:Y=1.8173×105X-1.4134(r=0.9985),0.0247~6.185 μg·mL-1山麦冬皂苷B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按3%、5%、10%、50%、100%的比例将湖北麦冬掺入麦冬药材后,再制备玄麦甘桔颗粒制剂,得到系列掺伪比例的阳性样品。取上述系列掺伪比例阳性样品,按“1.2.2”项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山麦冬皂苷B的特征离子峰m/z 723.3→269.1作为检测离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峰面积随湖北麦冬掺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2545×103X-1.1184×103(r=0.9987)。以m/z 723.3→269.1作为检测离子进行检测,取线性最低点(24.7 ng·mL-1)进行适量稀释,按信噪比(S/N)约为20进行折算,得到山麦冬皂苷B的仪器检测限为0.064 pg, 方法的检出限为0.11 ng·mg-1。
1.2.5 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玄麦甘桔颗粒供试品溶液(批号:20220303,山麦冬的含量为2.87 μg·mg-1),再按“1.2.1”项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记录m/z 723.3→269.1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计算得峰面积的RSD=2.25%,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取玄麦甘桔颗粒内容物适量(批号:20220303),研细,取约5.0 g, 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记录m/z 723.3→269.1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计算样品中山麦冬皂苷B的含量。样品中山麦冬皂苷B的平均含量为2.87 μg·mg-1,RSD=1.35%,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分别于室温下放置0、2、6、12、18、24 h后进样测定,记录m/z 723.3→269.1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计算得峰面积的RSD=1.6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1.2.6 加样回收率的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玄麦甘桔颗粒2.5 g(批号:20220303),平行操作6份,置已精密加入2.474 μg·mL-1山麦冬皂苷B对照品溶液3 mL并蒸干后的具塞锥形瓶中,按“1.2.2”项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按“1.2.1”项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以m/z 723.3→269.1的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计算加样回收率。山麦冬皂苷B的平均回收率为92.48%,RSD=1.88%,表明方法的回收率较好(表1)。
表1 回收率试验的结果(μg, n=6)
1.2.7 耐用性的试验
采用不同品牌的液质联用色谱仪(Thermo Dionex UltiMate 300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90 INfinityⅡ-6470液相质谱联用仪)、不同品牌的色谱柱[Ultimate LP-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8 μm)、CAPCELL C18(100 mm×2.1 mm, 2 μm)]对玄麦甘桔颗粒样品(批号:20220303)分别进行测定,结果一致,均检出山麦冬皂苷B,表明方法的耐用性较好。
1.2.8 限度拟定及结果的判定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中“0212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规定:“药屑及杂质通常不得过3%”。考虑到湖北麦冬与麦冬的性状相近,对湖北麦冬掺入比例10%进行考察。取10批次山麦冬(湖北麦冬),分别以10%的量掺入麦冬,制成10批掺伪湖北麦冬麦10%的麦冬药材。上述掺伪药材再分别与玄参、桔梗、甘草按规定的处方量及方法制成掺伪10%湖北麦冬的模拟样品共10份。按“1.2.2”项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特征离子峰723.3→269.1作为检测离子对。结果10份样品中山麦冬皂苷B的浓度为0.09~0.12 μg·mL-1。因此,暂拟定以0.12 μg·mL-1山麦冬皂苷B对照品溶液(相当于掺伪10%湖北麦冬样品浓度)作为判定检出的限度,若供试品中检出山麦冬皂苷B特征成分且峰面积大于对照,则认为掺杂大于10%,以此制定结果判定原则。
1.2.9 样品的含量测定
样品检出结果见表2,样品筛查的典型色谱图见图2。在237批次样品中,25批次样品检出山麦冬皂苷B,均为含糖型颗粒剂,涉及4家生产企业,其中,四川A厂(10批)、云南B厂(12批)、重庆C厂(2批)和重庆D厂(1批),检出率为10.5%。上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掺伪山麦冬(湖北麦冬)或使用山麦冬(湖北麦冬)替代麦冬投料的情况。按掺伪10%湖北麦冬进行折算,山麦冬皂苷B含量应不得过0.63 μg·mg-1。
表2 玄麦甘桔颗粒中检出山麦冬皂苷B的样品及其含量(μg·g-1)
图2 检出山麦冬皂苷B阳性样品(A)、短亭山麦冬皂苷C对照品(B)和未检出短葶山麦冬皂苷C阴性样品(C)溶液的提取离子流色谱图
2、讨论
采用TLC法对特征成分山麦冬皂苷B进行检查时,存在专属性不强,斑点有干扰等问题,无法准确定量;采用HPLC-ELSD法对山麦冬掺伪进行检查时,仪器灵敏度和专属性均无法满足实验要求。LC-MS/MS法的专属性强、灵敏度高,且样品前处理简单,进样分析时间短,最终采用该法进行实验。曾对不同提取溶剂(甲醇、80%甲醇、50%甲醇、乙醇、80%乙醇、50%乙醇)的提取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甲醇进行提取时,山麦冬皂苷B的含量最高,因此,选择甲醇为提取溶剂。还对提取方式(超声、回流提取)、提取时间(20、30、40 min)、提取体积(10、25、50 mL)分别进行了考察,最终确定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为:加甲醇25 mL超声处理40 min, 过滤。在结果判定方面,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规定“药屑及杂质通常不得过3%”,由于湖北麦冬与麦冬性状相近,暂拟定以湖北麦冬掺入量10%为限度,其特征性成分山麦冬皂苷B的对应浓度为0.12 μg·mL-1。若供试品中检出山麦冬皂苷B特征成分且峰面积大于对照,则认为样品中可能存在掺伪山麦冬(湖北麦冬)投料的情况。237批次样品中共筛查出25批阳性样品,经分析阳性样品中山麦冬(湖北麦冬)掺伪比例约19%~95%,其中,四川A厂部分样品(批号:210501)的掺伪比例达95%。部分批次样品检出山麦冬皂苷B,但低于拟定限度。麦冬与山麦冬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以山麦冬掺伪或替代麦冬投料,导致其物质基础改变,存在潜在用药安全风险。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麦冬与山麦冬在性状上不易区分,药材采购与验收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市场上麦冬价格高于山麦冬,且成方制剂中无质控项,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利益上驱动导致以山麦冬掺伪或替代麦冬投料生产。建议国家药监局对含麦冬药材的成方制剂开展专项抽验,核实是否存在违规投料生产的情况,同时尽快完善质量标准,加快补充检验方法的研究和审批。文中方法可作为判定玄麦甘桔颗粒中是否存在山麦冬(湖北麦冬)掺伪的依据,为药品安全监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毛靖.玄麦甘桔颗粒(胶囊)治疗慢性咽炎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光明中医,2015,30(6):1201-1205.
[2]林菁.加味玄麦甘桔膏的制备工艺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3):26,47.
[3]周先富,朱小平,姜帅.加味银蒲玄麦甘桔汤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临床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2,20(8):755-757.
[4]代琪,樊白月,叶俏波,等.玄参“发汗”前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比较[J].中国药物评价,2022,39(1):41-43.
[5]薛亚,朱海青,张立超,等.麦冬与山麦冬的本草考证[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6(3):89-93.
[6]林娟,周霞,陈铁柱,等.川麦冬生态种植模式的现状分析与评价[J].华西药学杂志,2020,35(6):683-688.
[7]刘玉振,许伟.一测多评法测定麦芪降糖丸中的7种成分[J].华西药学杂志,2021,36(4):473-477.
[8]范明明,张嘉裕,张湘龙,等.麦冬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0,37(4):130-134.
文章来源:胡亮,周明,王银红等.基于安全监管的玄麦甘桔制剂中麦冬投料真实性的考察[J].华西药学杂志,2023,38(06):700-704.
分享:
目前,DN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来延缓病情的发展,但效果甚微[2]。研究表明,肾小管细胞自噬减少是诱发DN的病理因素之一,调控自噬在维持肾脏稳态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由此推测,调控细胞自噬水平,使其趋于正常、稳定,可能是治疗DN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5-04-18随着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增多,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全球患病率约为25%〔2〕。现阶段,NAFLD防治主要利用药物进行降糖、减脂,但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3,4〕。因此,亟需发现新的治疗机制以指导新型药物的开发。
2025-04-10有研究[4]表明,Morin生物/药理特性广泛,且细胞毒性低,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卵清蛋白诱导的气道炎症。Nrf2作为调控抗氧化应激的一种关键转录因子,在诱导机体的抗氧化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5]。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主要催化血红素分解代谢成胆绿素、Fe2+和CO,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6]。
2025-04-03研究证实[4],多种病因导致PAH发生时,肺血管平滑肌Notch3信号表达增强,并且发现其与平均肺动脉压呈正相关[5],提示Notch3信号可能在PVR中起重要作用。Notch3激活后,Notch3胞内结构域(notchintracellulardomain,NICD3)释放到细胞质中,随后进入细胞核,激活下游靶基因转录[6]。
2025-04-03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Maxim.)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m,鳞茎扁圆,叶轮生或对生,花被钟状呈紫色,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草甸或河谷[1]。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其性味苦、甘、微寒,功能主治肺热咳嗽、阴虚劳咳、干咳少痰、咳痰带血等[2]。
2025-04-02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排泄困难、排便频率低、大便硬干和胃肠道排空时间长[1]。据统计,在我国7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患病率高达10.9%,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此外,老年性便秘可引起肠梗阻、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并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3]。
2025-03-28宫颈癌属于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女性健康[1-2]。化疗是目前宫颈癌患者术后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而顺铂是化疗的常用药物,但易产生耐药性,导致疗效达不到预期,是化疗失败、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3-4]。因此,逆转肿瘤耐药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成为宫颈癌药物治疗的研究重点之一。
2025-03-27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α(p38αMAPK)是一个经典的抗炎靶点[1-4],同时发现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神经元损伤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5-13]。芫花素是一种在植物界广泛存在的小分子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促成骨细胞分化、降糖、抗炎、抗痴呆等多种生物学活性[14-18],其抗炎的分子作用机制并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2025-03-20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计到2030年,DM患者总数将增加到6.43亿,而至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7.83亿[1]。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cardiomyopathy,DCM)作为糖尿病的一种重要并发症,其概念最早于1974年由Riff等[2]提出。当前,针对DCM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存在靶点不明确、疗效不显著及有副作用等局限性问题[3]。
2025-03-18祛风活络胶囊(浙药制字Z20100146)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丽水市中医院的院内制剂,由三七、全蝎、蜈蚣组成,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顽固性头部抽掣疼痛、风湿痹痛。在丽水市中医院院已有近30年的临床应用,疗效明确,安全稳定。
2025-03-07人气:7956
人气:7595
人气:7304
人气:6345
人气:606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期刊人气:3111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6427
国内刊号:34-1267/R
邮发代号:26-85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550
影响因子:1.700
影响因子:0.961
影响因子:0.410
影响因子:1.4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