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皮肤肿瘤列表
皮肤鳞状细胞癌可能在外伤瘢痕上产生,且有局部复发风险,缩小手术创面并提高治愈率是临床工作的难点。本文针对2例临近关节部位外伤疤痕基础上继发的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例,采用慢Mohs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术后创面,降低局部组织张力,避免影响相关关节运动功能,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长期疗效仍在观察随访中。
254
0
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又称表皮样癌,是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是非黑素瘤皮肤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研究表明,我国非黑素性皮肤肿瘤中,CSCC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BCC),但高天文等[5]对1905例CSCC的回顾性研究发现,CSCC发病率为29.4%,高于基底细胞癌28%,且以每年2.6%的增幅上升。
643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容易早期转移,病死率较高。2012年全球恶性黑色素瘤的新发病例232000例,死亡55000例,占癌症死亡病例的0.7%。在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逐年增长,且城市地区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农村地区。近年来,随着多种免疫疗法在临床试验中获得成功,使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总体存活率显著改善。
285
利用空间频域成像技术搭建的成像系统检测多种皮肤病组织的光学参数和生理参数信息,并对比分析讨论不同类型的皮肤病与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病变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在光学参数、生理参数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将为临床医生对皮肤病诊治提供一种新颖、可靠、科学的评估方法。
188
基底细胞癌为老年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好发于面部,其他部位也可累及,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激光、冷冻、放疗、化疗等,近年来手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ALA-PDT)方式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仍存在肿瘤复发的可能。现就2011年7月~2018年11月本科32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行手术联合联合光动力治疗疗效报告如下。
347
基底细胞癌(以下简称基癌)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体表恶性肿瘤,手术扩大切除是该病治疗首选。而好发于鼻侧壁的基癌由于皮下组织较少,张力大,常规直接切除缝合不能满足治疗需求。笔者利用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或叶状旋转皮瓣修复术后创面缺损患者,并随访6个月~5年,未复发,疗效满意。
226
基底细胞癌(BCC)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85%的基底细胞癌位于头面部和颈部,最好发部位为面颊和鼻部,主要临床症状为皮损处侵蚀性溃疡、斑块、结节等。常用治疗方式包括免疫治疗、化放疗及手术切除等,但目前早发现、早手术仍是BCC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本研究以60例BCC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究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对BCC患者细胞免疫、复发情况等的影响。
377
近年来随肿瘤研究不断深入,曾被认为是无功能转录噪音的LncRNA[10],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被揭示[11]。其中LncRNADANCR,在发育过程中发挥着抑制上皮细胞分化的作用,被证实在多种癌症中扮演着促癌角色。本研究以DANCR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在黑素瘤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
203
面部皮肤良、恶性肿瘤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小不等的缺损,需一期修复。局部皮瓣血供丰富,与缺损区周围皮肤色泽、质地匹配度高,常用来修复各种面部中小型缺损。V-Y推进皮瓣皮肤组织利用率高,修复效果良好,是面部皮肤缺损修复的较好选择。我科自2015年起使用V-Y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并进行技术改良,拓展其修复适应证。
187
基底细胞癌(BCC)是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几年持续升高[1],但BCC的病因复杂,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呈多样性,易引起误诊和漏诊。我院是内蒙古地区最大三甲医院,接诊患者以中西部地区为主,本研究对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BCC的33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291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 KA)是一种起源于毛囊漏斗部呈“火山口”样改变且中央可伴有角质栓的皮肤特殊类型肿瘤,可能与日光照射、病毒感染、化学药物或外伤等因素有关。然而,由于KA组织病理学上缺乏特异度,有时易误诊为鳞状细胞癌,结合其临床特点及超声表现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40
99
皮肤肿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类肿瘤疾病,肿瘤多为实性,依据病变性质能分成良性以及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可不断繁殖,甚至发生转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因此,准确鉴别诊断皮肤肿瘤性质对后续开展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当前,临床多采取超声以及病理学检查诊断疾病,其中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但无法避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2]。
44
银屑病(psoriasis, Ps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和斑块,好发于躯干、头皮和四肢,累及皮肤、黏膜、关节、指甲等。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银屑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其合并症(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肿瘤等[1])也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甚至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
36
瘢痕疙瘩属于良性皮肤肿瘤,多发生于烧伤、痤疮、手术切口等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临床表现为高出皮面的肿物或索状物,病情严重时可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目前,西医针对瘢痕疙瘩多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方案,其中以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较为常见,能够阻止瘢痕疙瘩向外伸展,并使其逐渐缩小。
79
影响因子:0.992
影响因子:0.997
影响因子:0.962
影响因子:1.918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510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