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脑梗塞方面优秀学术论文精选

  2021-04-07    3745  上传者:管理员

  • 标签:
  • 医学论文选题
  • 学术论文选题
  • 脑梗塞论文

脑梗塞方面优秀学术论文精选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复杂,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重者不仅肢体瘫痪,甚至可以出现急性昏迷、死亡。一般脑梗塞预后较脑出血好,但病情严重的脑梗塞预后不佳。以下为脑梗塞方面优秀论文精选,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7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过程和护理要点。结果:经过5d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脑系专科病情平稳,临床未见活动性出血迹象,转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出血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应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及处理,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溶栓过程中及溶栓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篇二:对比不同时机康复训练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不同时机康复训练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晚期康复训练,使用简式Fu-gI-Meyer运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内皮型NO合成酶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肢FMA(26.84±7.8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47±6.28)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肢FMA(21.69±6.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42±5.8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66.58±10.41)µ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11.85)µmol/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NOS水平(63.96±10.01)U/ml明显高于对照组(59.84±11.14)U/m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cy指标(15.17±2.14)µ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9.24±2.32)µ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MESSS(14.72±4.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7.82±5.87)分;观察组治疗后BI(69.23±11.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4.38±10.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情况,改善患者NO、eNOS、Hcy指标水平,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篇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死亡率和致残率,临床表现为晕厥、偏瘫、意识障碍、言语和精神障碍,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较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更好改善脑梗塞患者预后,本文选择80例脑梗塞患者,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篇四:急性脑梗死应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5例,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疗效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方面效果理想,可推广应用。


篇五:长春西汀联合拜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应用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拜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内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78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常规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于常规组基础上采用长春西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ESR、CRP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周研究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2周研究组患者ESR、CRP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长春西汀联合拜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可改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降低患者ESR和CRP水平,提高患者神经功能。

学术期刊在线咨询

分享:

相关新闻

推荐期刊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