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国内对于SCI的质疑评判也是层出不穷,甚至将SCI称为Stupid Chinese Idea。虽然不认可对SCI的锅底追捧,但是这一说法也未免让人觉得有些矫枉过正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那么SCI对于中国科研发展的积极意义有哪些呢?一、首先SCI打开了中国学术体系对接国际学术界的通道。自80年代
2020-02-271033
写好一篇SCI的文章必须具备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即思路的创新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但困扰广大学者的一点是研究者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某领域的创新点以及怎么让实验数据更可靠所以如何寻找好的创意,显得很棘手。如果是初投者,首先可以重复一些经典实验以获得经验,也不要为单纯地追求数
2020-03-04686
在日趋全球化的今天,SCI论文是进行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其发表量和被引用率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标准,也是晋升、考核、招聘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想发表SCI论文。尽管在很多中文期刊上,一些非常优秀的论文,文章质量甚至远远高于国际上的英文论文,但是这
2020-04-171405
国内比较注重论文数量,一些学习生读博士的时候就能发表不少论文。但是如果别人不引用,论文数越多平均他引次数反而更小,所以也少有人片面追求数量。这里讲述一下写出高水平论文的一些建议,相信对正苦于如何发表SCI论文的博士们是有借鉴价值的。1.学习方向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或者有
2020-05-26584
辛辛苦苦做科研写文章,但是写完文章就结束了吗?不不不!写完文章之后就要为出版发表选择合适的期刊。 选择一本能够最好展示您的研究成果并将其传达给目标受众的期刊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1、首先,了解所选SCI期刊的办刊宗旨和范围,包括期刊的读者对象、侧重点和研究兴趣。只有自己的论文主题跟所选期刊的办刊宗旨和范围相符,才有被接受刊发的可能,否则,即使你的论文创新点再好,论文写的再完美,结果也只能是拒稿。另外,如果你的论文信息交叉了几个学科的研究领域,则可以有多种选择。查看投稿论文是否在期刊的收稿范围
2020-09-26703
科学出版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一篇论文从初稿到最终发表需要经过多次编写、修改和编辑。作者们负责收集来自作者、同事和审稿人的意见。最理想的状态是,这款精心打造的作品可以迅速与公众分享。然而,事实上调查表明,有21%的论文在没有送审的情况下便被拒绝。大约40%的论文在同行评审后被拒绝。论文被拒是不可避免的,即便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说也同样如此。所以说,我们没法避免被拒稿,但是可以积极的思考该如何面对被拒稿。如果是送审前被拒,那么请尽快寻求新的合适的期刊重新投稿。如果是送审后被拒,那么请认真对待同行评审意见。它
2020-09-26638
大家都知道,SCI的录用率不到30%,这意味着大多数文章投稿后都会遭遇被拒稿的命运,所以,在投稿前,需要先了解SCI为什么会拒稿,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去避免这些问题。一、论述逻辑不清被拒在第一次提出概念时,为了使文字表述更加清楚,可以加括号给出详细解释,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能全面否定,这是对他人工作最起码的尊重。二、英文表达不好被拒SCI的读者不是特定的,这就要求论文文字的表达要求必须准确、严谨,如果英文表达不好,还没有提交审稿就会被编辑毙掉,所以在翻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用“冷改法”,论文翻译完成后
2020-09-26359
在发表sci论文时,需要关注sci期刊是哪个分期的,影响因子是多少。因而很多作者比较想知道sci分区和影响因子有没有关系,哪怕单位要求发表sci论文没有分区或者影响因子上的要求,内心也要了解这两者对自己发表论文的影响。那么,sci分区和影响因子有关系吗?一、sci论文如何分区sci论文分区,与sci期刊分区有关,一篇论文,选定几区的sci期刊,发表的就是几区的SCI论文。sci期刊分区包括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两个分区标准是有差异的,这样会导致同一本sci期刊,可能处于不同的分区。在你发表sci论文有确
2020-09-261121
Sci论文修改是sci论文发表流程中几乎必经的一步,小编几乎没听说过没有修改就直接被接收的文章,那么,收到修改意见之后我们该如何回信呢?1、首先,诚恳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提交文章修改后要附上一个cover letter。虽然cover letter的内容也都是客套话,但是编辑跟审稿人看着也会舒心不少。特别是审稿人,需要认真地无偿地审阅文章,难能可贵的是还需要找出不足的地方。即便有时因为研究方向不是很一致,他们有的问题有点业余,又或者提意见时比较不客气,回复审稿意见的时候也一定要尊重他们。2、有的审稿人与文
2020-09-26918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2020-09-263328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
2020-09-26704
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SCI论文呢?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选题;其次,要有一些“好”的试验结果;然后,要掌握文章写作规范,平时要养成阅读论文的习惯,并从中获得了良好的词汇积累;最后,要对投稿的同行评议系统有一定了解。
2020-09-27249
SCI综述,了解过或接触过的人,都体验过其中的不容易。若前沿文献阅读数量没有一定的积累,在引用这些前沿文献时,没有要表达的看法和预测,就不要想着能成功发SCI综述。那么,SCI综述写作过程的基本注意事项?
2020-09-27455
摘要,摘自文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搜索引擎收录和搜索中常常会体现的一个部分的内容。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SCI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那么,想要写好一篇SCI的摘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020-09-27177
发表一篇SCI,可以说是好多初入科研的萌新的终极梦想。但是,俗话说的好,罗马不是一天修成的,SCI的完成也远远不止是最后写一篇英文文章那么简单。那么,如何才能从日常操作中,一点一滴完成写作之前的资本积累呢?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技巧。
2020-09-27213
影响因子:1.350
影响因子:1.203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394
影响因子:1.535
影响因子:2.64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