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综述新时期文化自信的背景及内涵

  2021-05-21    263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多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中国身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历史进程中,如何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刻反省和反思,需要重新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如何实现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复兴梦想,弘扬民族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精神必须积极深入中华民族长期的精神世界,并充分继承和发扬积极和良好的思维和文化,以培养和实践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先进社会文化建设,也是执政党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题中之意。

  • 关键词:
  • 文化事业
  • 文化自信
  • 新时期
  • 核心价值体系
  • 软实力
  • 加入收藏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其强大的发展活力催生了利益主体与价值追求的多元化。我们深刻铭记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带来的革命记忆;延续着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党史情怀;传承着大庆精神到航天精神的建设意志;沐浴着今天北京奥运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光辉。这些丰富的精神财富凝结了国家不同时代的价值观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奋斗传统。同时,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再次生成、再次凝结、再次打造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建设基础。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文化养分的滋养下,不断树立起了文化自信,打造出理论自信,坚定了制度自信,完成了从传统到现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二、文化自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对于软实力的定义,约瑟夫•奈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定义,“一是从行为角度定义,指通过自身所拥有的吸引力而不是通过强迫和收买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二是从资源的角度定义,指所拥有可以影响结果的能力和资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科学判断,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设国家软实力统一到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中,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

特有的优秀中华传统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一个优势资源。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变化没有中断而绵延至今,证明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说明中华文化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发挥其时代的价值。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和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是拓展国际文化版图、塑造国家形象和号召力的重要手段。


三、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意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源动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从历史生成的逻辑来看,文化承载着民族发展的血脉,具有民族性、历史性与传承性的特征。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包含着特殊的中华文明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十分独特的精神认同感,并且为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因此我们说,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速度推进器,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源头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助推力,是坚持中国道路的压舱石。我们应该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特色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提升全民族的创造活力和动能,促进整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源源不断地丰盈人们的精神家园,充实人们的精神力量,并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整体竞争力,助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强国的目标早日实现。


四、文化自信内涵


关于文化自信的含义,国内各界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刘云山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廖小琴认为,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的满足心态、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度,是文化主体自我认同的标志,也是文化主体从文化角度拓展自我的心理诉求[3]。“中国方案”必须包含文化色彩和文化符号。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繁荣,不仅取决于它的经济实力,还取决于它的文化符号和力量。文化自信,其实是中国软实力的最好诠释。文化作为一种基因、血脉和传统,内化于心灵,外化于行为。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对国家的发民方向,治国理论和实践,影响更加广泛和深远。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历史记忆,这是全体人类的宝贵财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和现实情况下引经据典,展现出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同时向世人说明,中华文化并非静止的固守的,而是灵活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被注入中国文化有机体,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国文化呈现出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特点。

(二) 革命文化

回顾过去的战争岁月,全国人民以无畏牺牲的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辉煌的历史功勋,我们要继续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向前迈进,红河红山代代相传。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孩子做起,既强调知识的灌输,又强调情感的培养,使红色基因渗透到青少年的血液和心灵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今天,我们要结合新时代的时代背景,坚定不移地追求复兴理想、追求实现中国梦,开辟发展新道路、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依靠群众路线以赢得胜利,让井冈山精神重新焕发出属于新时代的生命力。在党的目标的指导下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进一步促进军队的政治建设,通过改革,加强军队依法建设,坚持井冈山和其他革命传统精神,教育和引导官兵坚决听党的话、遵守党的纪律并坚决听从党的指挥。积极支持老解放区脱贫攻坚,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强军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植根于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又依据当前国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准确契合了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现实要求,指引着历史前进的方向,特别在改革开放深入实践中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特性、国际特性、包容特性、延展特性的有机统一,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切实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该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激发全民族的创造与创新活力,保障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以实现新时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五、结语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来源于红色革命基因和共产党人烽火岁月里的革命斗争精神,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70多年的持续探索、近代历史180多年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每一种文明都承载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它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它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文化自信,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重大理论,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文化精髓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有了更加明确、更加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艾文礼.深入把握和坚持文化自信[J].红旗文稿,2015,52(5):13-14+1.

[2]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47(16):4-8.

[3]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J].齐鲁学刊,2012,72(2):79-82.


文章出处:汲立立.浅析新时期文化自信背景及内涵[J].文化产业,2021(14):76-7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文化软实力研究

期刊名称:文化软实力研究

期刊人气:82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文化

国际刊号:2096-1987

国内刊号:42-1878/G0

创刊时间:201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