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评判性思维培养的开放性考试在医学教育中应用范围综述

  2024-03-21    3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以Arksey和O’Malley的范围综述方法学为框架,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ERIC、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开放性考试对评判性思维培养的相关研究,并手工检索相关参考文献,对开放性考试在评判性思维培养中的应用进行范围综述,归纳和总结开放性测试在评判性思维培养中的应用现状,为今后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提供参考。实践表明,开放性考试对医学生评判性思维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但在适用的范畴、学科以及题目的设计、评价的规范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 关键词:
  • 医学教学
  • 医学生
  • 开放性考试
  • 教育现代化
  • 评判性思维
  • 加入收藏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逐渐进入高校课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医学专业知识体系复杂及操作实践性强的现状,许多高等院校选择线上教学,加速了教学形式的重构[1,2]。考核评价作为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传统闭卷考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受到了线上教学的极大挑战,许多大学将评价模式调整为开放性考试[3,4]。开放性考试允许学生在答题时参考课本、笔记等资料。有研究表明,相对于闭卷考试,开放性考试既保证了考核的公平性,同时在查阅搜集考试相关资料的过程中还能提高学生探索与创新、分析、评估及综合能力,促进评判性思维发展[5,6,7]。本研究以Arksey等[8]的范围综述方法学为框架,对现阶段国内外发表的关于开放性考试对医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评判性思维培养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旨在对该领域的研究概况、方法及效果进行范围综述,为探索有效多维的医学教学评价改革提供建设和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确定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开放性考试在医学生及相关专业大学生评判性思维培养中的相关问题。具体审查问题包括:(1)开放性考试对评判性思维培养的应用概况及效果;(2)师生对开放性考试的接受度。

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为医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2)研究内容涉及开放性测试,并以促进评判性思维培养为目的。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及不能获取全文的文献;(2)文献类型为研究计划书、编辑来信、书评及新闻报道;(3)非中英文文献。

1.3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ERIC、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医学生开放性考试对评判性思维培养的相关研究,并手工检索相关参考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5日。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为students、medical、medical Students、healthcare students、student doctors、nurs students、dental students、open-book exam、open book test、OBE、take-home test、open web exam、open note exam、thinking、critical thinking、critical reflection、thinking skills、thinking skill等,中文检索词为医学生、护生、口腔科学生、心理学、药学、开放性测试、在线考试、评判性思维、批判性反应等。英文数据库以Pub Med为例,检索式为

1.4文献筛选

使用End Note X9软件去除重复文献后,由2名经过系统循证培训的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研究者对可能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一步查阅全文,遇到分歧时,通过与第3名研究者讨论进行确定。

1.5数据提取与分析

根据研究问题,研究者将纳入文章的关键信息录入Excel并进行整理,包括作者、发表年份、国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样本量、考核方式、题型。


2、结果


2.1文献筛选结果

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共获得文献7 052篇,去除重复文献后剩余4 785篇,阅读题目和摘要后排除4 408篇,剩余377阅读全文,排除368篇研究对象不符、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剩余文献9篇,其他途径获得3篇,最终纳入文献12篇,见图1。

图1文献筛选流程  

2.2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n=12)  

2.3基于评判性思维培养的开放性考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开放性考试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开始试行,目前主要应用于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心理学以及医学临床5个专业,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及药理学等课程,教育层次集中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2项研究[14,17]实施线上授课后采用在线开放性考试来评估医学生的学习成果,其余研究均为面对面授课后的开放性测试。考试形式主要有在线无监考的开放考试、面对面开放性测试及团队协同测试等,其中有10项研究[9,10,12,13,14,15,16,17,18,20]采用线上开放性考核方式,医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络平台考试系统回答问题,考试环境轻松;2项研究[11,19]采取线下考核,无须监考,医学生需在教室内完成考试。此外,考试题型也趋于多样化,常见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病例分析等,多选题作为培养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首选题型已被广泛应用,多数研究以多选题+简答题或多选题+案例分析为主,要求医学生在混有干扰选项的问题中认真辨析选出正确答案,其中2项研究[10,11]按照布鲁姆分类法对考试题型进行了深入分析,该分类系统将认知能力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种类型[21]。大多数开放性测试题目属于“分析”“综合”和“评价”3个高阶领域,重在提高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其他学者将开放性测试与闭卷考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医学生更偏爱开放性测试。开放性测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评估方法,其可行性得到了证实。

2.4开放性考试对评判性思维培养的实施效果

医学教育中应用开放性测试考核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医学生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成绩,同时也可以提高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4项[11,14,15,16]研究采用客观评估方法来衡量开放性测试对医学生评判性思维培养的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医学生信息掌握能力、自我效能感、对信息的深度处理能力以及医学生感知能力。2项研究[11,15]结果表明参与开放性测试的医学生在信息掌握能力评估量表、学习过程问卷(R-SPQ-2F)中得分高于闭卷考试的医学生,并应用不断更新的信息回答问题。但也有研究显示,医学生在开放性测试后深度信息处理问卷[22](DIP)得分与闭卷考试的医学生没有差异,医学生并没有在开放性测试中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入学习[23]。此外,Rehman[9]研究结果与预期相反,医学生在开放性考试中表现一般,测试分数低于闭卷考试分数。总体来说,医学生在开放性测试中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对开放性测试的评价更好。

2.5开放性考试在师生中的接受度

开放性测试是医学生偏爱的一种评估方式。研究表明[14,18]在实施开放性测试后医学生自我报告说开放性考试并不比闭卷考试容易,在考试中虽可以查阅书籍及来源于网络渠道的各种信息,但题目答案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需要他们对所查阅的信息深入分析、辨析真伪。Davies等[10,11,15,16,18]5项调查结果显示,与传统的闭卷考试相比,医学生更倾向于开放性考试,通过准备和完成考试的过程,发现开放性考试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医学生表示开放性考试的题目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也不限于固定的模式,给予医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使考试变成发展智能、探求知识、综合信息的过程。其他研究表示,开放性考试能够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深度学习习惯,医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表现更加自信。在纳入的12篇文献中,有3篇[14,16,18]提及了教师对开放性考试的感受,开放性测试无须教师监考,节省了教师日常工作时间,减轻了工作量,但也有教师表示在开放性考试构建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缺少科学指导方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设置考卷,教师被要求以更高的认知水平提出问题,从而刺激医学生使用更深层次的学习策略,并进一步在考试准备过程中采取更具建设性的方法整合信息,而不仅仅是督促医学生单纯地记住知识。


3、讨论


开放性测试在评判性思维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开放性测试适用所有层次的医学生和所有的课程,也不意味着单一使用开放性测试的效果就是课程评价的最优方法。医学教育者在认识到开放性测试优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局限性,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

3.1开放性测试能促进高阶思维的培养,但应进一步加强题目设计研究

相关研究显示,医学开放性测试题型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病例分析题目较少,命题组未经过专业培训导致缺少开放性试题命题经验,以致测试题目深度不足,无法涵盖课程所有内容。而试题作为开放性测试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开放性测试的有效性。试题的设计既要符合医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又要满足对医学生高阶思维的考察和培养。开放性考试不同于普通的闭卷测试,其重在考核医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归纳、整合并快速将摄取的知识点运用的能力。评判性思维侧重于培养个人的思维技能、思想态度和科学精神,不存在学科边界,所有涉及智力或想象的论题都可从评判性思维的角度进行考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通常是由情景问题产生的。开放性考试题目的设置要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不仅要把握课程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求教育者创设高认知水平问题情境,提出合理的问题,要求医学生在大量的信息里找出最佳的能够解决问题的信息,促使医学生质疑与反思,评判性地分析、评估、综合这些信息,并创造性地使用,从而进一步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今后应进一步探讨开卷试题的设计,加强命题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开放性测试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势。

3.2开放性测试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方式,但需与多种评价形式结合

目前,医学教育的考核方式以单一的闭卷考试或开放性测试为主,未见开卷与闭卷有效结合的测试,这种测试方式单一考查了医学生的记忆力或理解、分析、应用知识的能力,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且测试后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建议今后医学教育将开放性测试、闭卷测试以及“一页开卷”考试等多种测试方式有效结合,健全完善评价体系,形成一套客观的评价标准。以多样化考核方式激励医学生主动复习、系统总结,将医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对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和应用上,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归纳、总结、运用知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3.3线上教学推动了开放性测试的发展,但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开放性测试中的使用需进一步规范

现代信息化技术下的在线教学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在线开放性测试的应用及优化,为医学考核评估提供了平台支持。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互联网+职业教育”概念,为职业教育课堂改革开辟了一条新路径[24]。慕课、微课以及远程教学、在线测试模式的出现,全面发挥了线上线下的优势,提高了医学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将在线开放性考试模式充分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生在考试中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学习资源检索的技能掌握,充分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然而,人工智能技术是把“双刃剑”,将其应用于医学在线开放性考试中,提高了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确保了考核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但网络来源的信息并非都准确,需要用审慎的态度去评价。

3.4开放性测试在医学生中的接受度高,但应加强答题技巧指导

从医学生自我报告中看出,虽然大部分医学生偏爱开放性测试,但缺乏答题技巧指导。医学生普遍认为在开放性测试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检索信息,以至于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考试。另外,在线开放性测试存在网络卡顿、完成答卷后系统无法提交等现象,医学生不能得到满意的成绩。开放性测试可用于未来医学教育的评估,应加强对医学生答题技巧的培训,使医学生熟悉开放性测试模式,指导医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考试时间,准确理解和判断题目要点,合理利用课程及网络资源,用审慎的态度去评价网络信息,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开放性测试对评判性思维培养的作用。


4、结语


在医学教育评估中试行开放性考试,对于倡导素质教育、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增强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考试方法。但目前开放性测试在医学生评判性思维培养的应用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并存在分歧,仍需进一步探讨开放性测试在评判性思维培养中的效果。从文献分布来看,未纳入中文文献,说明我国开放性测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和相关研究较缺乏,建议教育者在今后的教学评价、考核模式及适用范围方面做进一步研究,加强教师命题技巧的培训,合理设置考卷,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教育有效结合,以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文章来源:王香,李伟,黄海超.基于评判性思维培养的开放性考试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范围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06):157-16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卫生职业教育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期刊人气:278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甘肃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甘肃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1246

国内刊号:62-1167/R

邮发代号:54-85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