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连花清瘟制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1-12-18    159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连花清瘟制剂由13味中药组成,功效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等,主要含有环烯醚萜、木脂素、黄酮、蒽醌、苯乙醇苷等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对连花清瘟制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开发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 关键词:
  • 中医理论
  • 临床应用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连花清瘟制剂
  • 加入收藏

连花清瘟制剂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经验研制的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由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连翘、石膏、板蓝根、甘草、绵马贯众、炙麻黄、炒苦杏仁、薄荷脑、金银花提取加工而成,功能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证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1],目前相关临床剂型有片剂、胶囊、颗粒,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足口病等[2,3,4,5]。近年来,国内学者陆续开展了连花清瘟制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后,其抗病毒作用更是受到广泛关注,但至今鲜有全面综述报道[6,7]。因此,本文对连花清瘟制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开发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1、化学成分


1.1 环烯醚萜

连花清瘟制剂中环烯醚萜的结构主要分为环烯醚萜苷、裂环环烯醚萜[8,9,10,11],包括五福花苷酸(adoxosidicacid,1)、马钱酸(loganicacid,2)、马钱苷(loganin,3)、开联番木鳖苷二甲基乙缩醛(secologaindimethylacetal,4)、连花萜苷A(lianhuairidoidA,5)、莫诺苷(morroniside,6)、当药苷(sweroside,7)、断氧化马钱子苷(secoxyloganin,8)、vogeloside(9)、epi-vogeloside(10)等,见图1。

1.2 木脂素

从连花清瘟制剂中鉴定出8个木脂素[9,10,11,12],结构包括双环氧木脂素、双四氢呋喃,其中前者主要包括连翘苷(phillyrin,11),后者主要包括为松脂醇(pinoresinol,12)、松脂素单甲醚(pinoresinolmonomethylether,13)、(+)-松脂素[(+)-pinoresinol,14]、表松脂醇(epi-pinoresinol,15)、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epipinoresinol-4′-O-β-D-glucoside,16)、鹅掌楸苷(liriodendrin,17)、罗汉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matairesinol-4′-O-β-D-glucoside,18)等,见图2。

1.3 黄酮

黄酮连花清瘟制剂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8,10,11],主要包括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19)、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20)、山柰酚(kaempferol,21)、槲皮苷(quercitrin,22)、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23)、柚皮素(naringenin,24)、芹糖甘草苷(liquiritinapioside,25)[6]、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26)[8],见图3。

1.4 蒽醌

连花清瘟制剂中含有多种蒽醌[9,10,11,13],分别为大黄酸(rhein,27)、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28)[8]、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29)、大黄素甲醚(physcion,30)、大黄素(emodin,31)、大黄酚(chrysophanol,32)、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33)、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34)、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chrysophanol-1-O-β-D-glucopyranoside,35)、芦荟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aloeemodin-8-O-β-D-glucoside,36)、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physcion-8-O-β-D-glucopyranoside,37)等,见图4。

1.5 苯乙醇苷

苯乙醇苷是连花清瘟制剂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12],主要包括calceolariosideC(38)、lianqiaoxinosideC(39)、1ugrandoside(40)、连翘酯苷A(forsythosideA,41)、连翘酯苷I(forsythosideI,42)、连翘酯苷H(forsythosideH,43)、连翘酯苷E(forsythosideE,44)、ferruginosideB(45)、isolugrandoside(46)、ferruginosideA(47)、cornoside(48),见图5。

1.6 氰苷

目前,从连花清瘟制剂中鉴定出3种氰苷[12],分别为D-苦杏仁苷(D-amygdaloside,49)、L-苦杏仁苷(L-amygdaloside,50)、sambunigrin(51),见图6。

1.7 酚酸

目前,从连花清瘟制剂中只鉴定出4种酚酸[10,12],分别为没食子酸(gallicacid,52)、苯甲酸(benzoicacid,53)、3,4-二羟基苯甲醛(3,4-dihydroxybenzaldehyde,54),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E)-ethyl3-(4-hydroxyphenyl)acrylate,55],见图7。

1.8 生物碱

目前,从连花清瘟制剂中只鉴定出2种生物碱[11],分别为cepharanoneB(56)、胡椒内酰胺A(piperolactamA,57),见图8。

1.9 其他成分

此外,还在连花清瘟制剂中鉴定出咖啡酸乙酯(caffeicacidethylester,58)[8]、4-hydroxy-4-methylenecarbomethoxy-cyclohexa-2,5-dienone(59)[12]、β-谷甾醇(β-sitosterol,60)[10]等,见图9。


2、药理作用


2.1 抗病毒

连花清瘟胶囊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SARS-CoV病毒都有一定抑制作用,连花清瘟颗粒对体外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也呈现出抑制活性,并被《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诊疗方案(2015年版)》纳为治疗药物[14]。

2.1.1 流感病毒

研究表明,连花清瘟在体外能抑制流感病毒的增殖及病毒诱导的NF-κB活化,下调病毒诱导的IL-6、IL-8、TNF-α、IP-10、MCP-1表达,临床上可用于对抗常规季节性流感病毒[15]。文献[16]报道,连花清瘟的抗流感病毒作用与其活性成分抑制流感病毒的蛋白酶有关。

2.1.2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丁月文等[17]建立BALB/c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模型,观察小鼠肺内病毒滴度、肺内炎症因子mRNA表达、肺组织病理变化,发现连花清瘟颗粒可有效抑制小鼠肺内RSV感染,改善小鼠病毒性肺炎,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肺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mRNA表达有关。

2.1.3 SARS-CoV病毒

朱舜亚等[18]通过体外病毒株培养实验研究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对SARS-CoV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Li等[19]发现,连花清瘟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引起病毒颗粒形体改变,抑制宿主细胞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发挥抗SARS-CoV-2病毒的作用。陈爽等[20]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连花清瘟制剂中的连翘和金银花是治疗COVID-19的关键药物,可通过调节关键靶点、调控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凋亡、介导免疫反应等过程抑制病毒复制,引起病毒颗粒形体改变及抑制宿主细胞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发挥抗SARS-CoV-2病毒的作用,最终减轻肺损伤来缓解COVID-19。Chen等[21]采用ACE2生物色谱法,对连花清瘟中具有潜在ACE2靶向能力的成分进行药效学评估,发现方中大黄酸、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I、新绿原酸及其异构体对ACE2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并可通过影响ACE2与S蛋白之间的结合来对SARS-CoV-2起到抑制作用,从而缓解COVID-19症状。

马颖等[22]报道,连花清瘟胶囊可影响ACE2表达来阻断SARS-CoV-2入侵,并通过抑制炎症、减轻肺损伤来治疗COVID-19。Zhang等[23]采用网络药理学对连花清瘟制剂中活性成分、宿主靶标、SARS-CoV-2靶标进行研究,发现方中槲皮素、汉黄芩素、山奈酚等黄酮与SARS-CoV-23-CLpro结合后可抑制SARS-CoV-2,进而缓解COVID-19症状。王旭杰等[24]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方法对连花清瘟胶囊中各成分及其入血物质所对应靶点进行研究,发现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山奈酚、芦丁等可能通过调节IL-6、IL1-0、TNF、CCL2、MAPK14等来改善COVID-19患者的相关免疫学指标。研究表明,连花清瘟制剂能减少SARS-CoV-2宿主细胞胞膜和胞浆中病毒含量及宿主细胞炎症因子的过度激活,从而发挥抗SARS-CoV病毒的作用[25]。Liu等[26]通过Meta分析发现,连花清瘟制剂能通过抑制SARS-CoV-2病毒繁殖和调节免疫功能来减轻COVID-19症状。

2.2 抗炎作用

崔雯雯等[27,28]采用脂多糖(LPS)诱发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可减轻肺超微结构损伤,发挥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该制剂增加肺内连接蛋白表达、抑制炎症细胞聚集、降低多种炎症因子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许宁等[29]采用细颗粒物(PM2.5)致大鼠肺部炎性损伤模型,发现连花清瘟制剂可通过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TNF-α、IL-6、IL-1、TNF-α水平来发挥保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夏敬文等[30]利用香烟熏吸法建立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模型,发现连花清瘟胶囊能通过显著降低血清、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8、TNF-α水平来发挥抗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唐思文等[31]报道,连花清瘟胶囊能改善汽车尾气造成的肺组织病理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里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肺部炎性因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有关。陈之力等[32]将自体血凝块反复注入主肺动脉建立急性肺栓塞(APE)家兔模型,发现连花清瘟胶囊能通过显著降低肌钙蛋白(cTnI)、NT-N端前脑钠肽(NT-proBNP)、TNF-α、IL-6、IL-1β水平来减少机体炎症水平。

2.3 抗菌作用

雷洪涛等[33,34]采用微量稀释法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史利克等[35]报道,连花清瘟制剂能降低美罗培南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提高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破坏鲍氏不动杆菌细胞膜后,美罗培南再进入其细胞内发挥作用。王艺竹等[36]研究表明,连花清瘟胶囊水提物不但可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物膜形成,破坏成熟膜,还能显著减少生物膜中活菌和死菌数量。

2.4 抗肿瘤作用

文翔昊等[37]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3、临床应用


3.1 肺部疾病

3.1.1 COVID-19

余平等[38]报道,连花清瘟颗粒联合阿比多尔能下调COVID-19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表达,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临床转重症率,提高疗效。Liu等[39]发现,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比多尔可以更有效地改善COVID-19患者症状,加速SARS-CoV-2清除。姚开涛等[40]通过回顾性研究表明,连花清瘟颗粒能明显改善COVID-19患者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症状。柳丽丽等[41]研究连花清瘟胶囊治疗COVID-19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过程中,发现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比多尔治疗COVID-19时患者耐受性良好,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时间。Hu等[42]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可显著改善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此外,多项临床疗效、网络药理学与系统评价研究也表明,连花清瘟治疗COVID-19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3,44,45,46]。

3.1.2 社区获得性肺炎

胡小清等[47]报道,连花清瘟胶囊联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时可显著降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TNF-α、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血清标志物水平,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周珍等[48]通过Meta分析发现,连花清瘟胶囊辅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良好,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影像转归时间,不良反应少。

3.1.3 上呼吸道感染伴肺炎

赵明敬等[49]观察连花清瘟胶囊在1000例外感风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现该制剂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王卫红[50]报道,连花清瘟胶囊对上呼吸道感染所致肺炎疗效显著,在改善发热、咳嗽等症状和控制肺部感染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张捷等[51]通过Meta分析也表明,连花清瘟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3.1.4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陈列强等[52]报道,连花清瘟颗粒可快速缓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而且较为安全。吴丽引等[53]通过Meta分析发现,连花清瘟制剂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较用西药有一定的优势。

3.2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陈雷[54]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可改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病情,促进体温恢复。

3.3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张凌云[55]报道,连花清瘟颗粒联合抗病毒西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原全利[56]通过临床观察研究也表明,连花清瘟颗粒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方面疗效确切。

3.4 手足口病

盛雄等[57]通过临床随机分组观察连花清瘟颗粒治疗369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发现该制剂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疗效确切。何炜等[58]通过临床随机分组观察莲花清瘟颗粒治疗EV71手足口病疗效,发现该制剂在体温持续时间、进食改善时间、皮疹结痂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疗效显著。莫庆仪等[59]报道,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后儿童手足口病患儿血清TNF-α、IL-6、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表明该制剂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迅速缓解相关症状体征,疗效确切。


4、不良反应


4.1 胃肠道

施丽霞等[60]报道,连花清瘟制剂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等,与方中连翘、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大黄等寒凉药材有关[61],它们容易损伤脾胃,如果空腹服用则对胃肠道刺激更明显,严重时会引起胃痛、胃寒、食欲不振等,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更容易发生上述不良反应[62]。因此,为了降低胃肠道反应,建议临床使用连花清瘟制剂时最好在餐后服用。

4.2 其他

除了胃肠道不良反应外,还有少量关于连花清瘟胶囊致皮疹和过敏性荨麻疹、瘙痒、神经系统损害等报道[60,61,63],但其过敏原因尚不明确。


5、质量控制


目前,《中国药典》仅以连翘苷为连花清瘟制剂质量控制指标,尚未涉及其他成分的定量测定和限量标准。李洪斌等[64]采用RP-HPLC法测定连花清瘟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发现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许红辉等[65]通过TLC法对连花清瘟制剂中大黄、金银花、薄荷脑、甘草、麻黄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测定连翘苷含量。陈蕾等[66]通过HPLC法测定连花清瘟胶囊中苦杏仁苷含量,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陈静娴等[13]通过分散固相萃取-HPLC法联用技术,建立测定金银花及连花清瘟胶囊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可为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复杂基质中成分的提取、纯化、分析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新思路。苏爱国等[67]通过HPLC法建立连花清瘟胶囊多成分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更可靠的评价依据。


6、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连花清瘟制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虽然目前从中鉴定了60种成分,但仍有许多种类不明确,并且在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联合用药(尤其是药物相互作用)方面有待于进一步考察。此外,还应开展连花清瘟制剂中多种药材和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对建立、完善、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王艳勋,张科源,黄继汉,等.连花清瘟制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8):676-681.

[3]朱建辉.连花清瘟制剂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9,31(11):200-202.

[4]张露花,余芳蓉,桑文涛,等.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研究现状[J].中药与临床,2019,10(1):54-58.

[6]叶祖光,张广平,高云航.连花清瘟方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22):181-185.

[7]刘春援,李晓强,蔡绍乾.连花清瘟胶圉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0,26(6).:84-85;21.

[8]张创峰,沈硕,宋联强,等.连花清瘟胶囊的化学成分研究(Ⅱ)[J].中草药,2018,49(14):3222-3225.

[9]白雪.连花清瘟胶蠹化学成分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2):187.

[10]刘金平,贾伟娜,李东,等.连花清瘟胶囊原料药的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5,27(11):1887-1891.

[11]毕丹,孙云波,宋联强,等.连花清瘟胶囊化学成分研究(I)[J].中草药,2018,49(4):795-800.

[12]沈硕,张创峰,魏峰,等.连花清瘟胶囊的化学成分研究(Ⅲ)[J].中草药,2019,50(4):814-820.

[13]际静娴,张敏敏,崔莉,等.分散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金银花及其成药连花清瘟胶囊中的环烯醚菇苷类成分[J].中草药,2016,47(16).2850-2856.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诊疗方案(2015年版)[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5,5(5):352-354.


文章来源:成蕾,刘洪,王婷婷,吴新玉,邓艳,李炼,徐永寿,叶林虎.连花清瘟制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21,43(12):3409-341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人气:204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5302

国内刊号:11-2272/R

邮发代号:2-45

创刊时间:195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