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研究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现状和相关原因

  2020-06-23    40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了解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抑郁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7-8月在南京市某医院对参加抗病毒治疗的HIV阳性MSM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 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8.6%(134/3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社会支持(OR=0.955,95%CI:0.914~0.998)和高自尊(OR=0.788,95%CI:0.731~0.849)的HIV阳性MSM发生抑郁的可能性较小。确诊时间<12月(OR=1.943,95%CI:1.080~3.493)和高感知歧视者(OR=1.049,95%CI:1.021~1.078)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结论 HIV阳性MSM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新发感染者。需要制定心理干预、咨询、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以减少歧视,提高社会支持水平,缓解他们的负性情绪,从而改善其生存质量。

  • 关键词:
  • HIV
  • 传染病流行病学
  • 抑郁症状
  • 男男性行为者
  • 社会心理因素
  • 艾滋病
  • 加入收藏

人们通常将艾滋病和不道德行为联系在一起,因而社会上广泛存在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HIV阳性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需要承受来自性取向和艾滋病的双重歧视和压力,极易产生各种负面心理表现,导致更高程度的抑郁[1]。抑郁的发生通常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2]。抑郁症状如果得不到积极干预,会降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3],增加危险性行为的发生[4],严重者可能采取自杀行动[5]。一项meta分析显示,我国HIV阳性MSM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4.1%[6],形式非常严峻,而社会支持、自尊、心理韧性可以缓解不良环境或疾病带来的消极影响,降低个体患抑郁的风险[7-9]。因此研究HIV阳性MSM抑郁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有助于HIV感染者的控制和管理。

目前国内研究多探讨HIV阳性MSM抑郁症状与单个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忽略了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且现有研究结论尚不一致[10]。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多个社会心理因素对HIV阳性MSM抑郁症状的影响,从而更全面的了解抑郁症状的社会和心理影响因素,为改善该人群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6年7-8月,对前往江苏省南京市某医院门诊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的男性;(2)经免疫印迹试验确认HIV阳性;(3)在南京市居住≥3个月;(4)自我报告有男男性行为史,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变量(年龄、婚姻状况、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就业状况等),疾病状况(确诊感染时间、参加抗病毒治疗时间),社会心理状况(抑郁、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歧视、心理韧性)。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47份。

1.3调查工具

(1)抑郁症状评定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1],该量表共20个条目,根据最近一周实际情况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抑郁水平越高。按照总分划分为无抑郁症状(<16分)和有抑郁症状(≥16分)。本次调查抑郁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918。(2)采用Bunn等[12]编制的AIDS感知歧视量表(The HIV Stigma Scale-Revision)和Wolfe等[13]编制的预期歧视量表来测量感知歧视,包括担心公开、负面自我印象、关注公众态度和预期歧视4个维度。采用4点计分(1分=非常反对,4分=非常同意),分值越高,表明感知歧视越重。本次调查感知歧视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925。(3)社会支持测量采用肖水源[14]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 SSRS),共包含10个条目,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本次调查社会支持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794。(4)心理韧性测量采用Block等[15]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Ego-Resilience scale, ER89),共有14个条目,采用4点计分(1分=根本不适用,4分=非常适用)。得分越高,代表心理韧性越高,遇到压力事件时也更容易恢复。本次调查心理韧性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852。(5)自尊测量采用Rosenberg等[16]编制的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SES),由10个条目组成,采取4点计分法(1分=很不符合,4分=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本次调查自尊量表Cronbach’ α 系数为0.91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一般情况

347名HIV阳性MSM平均年龄(33.9±10.6)岁;城市户口224人(64.6%);45.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218人未婚,占63.0%;个人月收入以5 000元以下为主,占61.3%;家庭收入中等水平占比较高,为68.5%;绝大多数在业,占84.7%;确诊时间>12个月的有249人,占71.8%,治疗时间>12个月的有201人,占57.9%。调查对象CES-D抑郁量表实际得分范围为0~54,平均得分14.2±11.8,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8.6%(134/347)。结果见表1。

2.2 HIV阳性MSM抑郁症状的单因素分析

抑郁症状在不同就业状况、个人收入、家庭收入、确诊时间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业的调查对象抑郁症状发生率较低,个人月收入、家庭收入越高,抑郁症状发生率越低,确诊时间>12月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较低,结果见表1。

表1 HIV阳性MSM抑郁状况与社会人口学和疾病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调查对象心理韧性量表实际得分为(39.8±7.1)分,自尊量表实际得分为(31.4±5.2)分,社会支持量表实际得分为(33.8±7.1)分,感知歧视量表实际得分为(81.5±13.0)分。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心理韧性、自尊、社会支持得分较低,感知歧视水平较高。结果见表2。

表2 HIV阳性MSM抑郁状况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均数±标准差)

2.3 HIV阳性MSM抑郁症状的多因素分析

以抑郁症状为因变量(是=1,否=0),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自变量依次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1)仅纳入社会人口学变量;模型(2)同时纳入疾病感染情况;模型(3)同时纳入保护性社会心理特征变量(自尊、社会支持、心理韧性);模型(4)同时纳入危险性社会心理特征变量(感知歧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模型4拟合优度最高,为最优模型。在模型4中,确诊时间、社会支持、感知歧视、自尊可能影响抑郁症状,该模型解释45.2%的抑郁症状。结果见表3。

表3 HIV阳性MSM抑郁症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 论


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抑郁是我国HIV阳性MSM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17],而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是保证艾滋病治疗效果的关键[18]。本研究中南京市HIV阳性MSM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8.6%,低于Li等[19](55.8%)和潘蓉等[20](46.5%)的报道。可能和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级组织针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采取的一系列心理干预措施有关。但本研究HIV阳性MSM抑郁症状发生率仍高于以往报道的HIV阴性的MSM[21](32.0%),提示HIV阳性MSM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给予足够重视。

本研究发现,社会心理因素是HIV阳性MSM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自尊与HIV阳性MSM抑郁症状发生负相关,自尊量表得分每升高1分,抑郁症状发生率降低21.2%,这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8]。可能是因为高自尊的个体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较强,而低自尊个体会更关注人际交往的消极信息[22]。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患者不易发生抑郁症状(OR=0.955),良好的社会关系及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关怀,使患者在遇到困难时可求助于身边的人,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缓解抑郁症状的发生[23]。感知歧视是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感知歧视水平每升高1分,抑郁症状发生率增加4.9%。Li等[24]针对北京市HIV阳性MSM的调查也显示感知歧视与抑郁症状正相关。相比于社会公众歧视,感知歧视对个体的影响更直接也更严重[25],HIV阳性MSM面临艾滋病感染和特殊的性取向的双重压力,心理压力大且无处宣泄,长时间消极情绪郁积可导致抑郁的产生。

研究显示,确诊时间<12月的HIV阳性MSM更可能出现抑郁症状(OR=1.943),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3,26]。可能是由于艾滋病确诊在短时间内给患者产生很大的心理冲击,从而导致抑郁[27]。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对艾滋病和抗病毒治疗逐渐有了客观的认识,也逐步接受HIV感染的事实。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因为是横断面调查,对抑郁和其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论证;其次,由于采用非概率抽样,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研究结果外推有一定的局限性;再者,本研究仅在一个医院开展,代表性不足。

综上所述,HIV阳性MSM抑郁症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心理因素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对HIV阳性MSM进行干预时,除了药物治疗,还应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制定心理干预、咨询、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减少歧视,提高社会支持水平,缓解负面情绪,改善其生存质量。尤其是新诊断的感染者,应关注其心理承受力及抗压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娜.新确诊HIV阳性MSM一般自我效能与抑郁、焦虑、羞辱歧视和性行为的关系[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8.

[2]李宵,刘洁.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23):4368-4371.

[6]张倩,贺晋栋,王彤.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抑郁症状检出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8,34(17):2407-2411.

[14]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20]潘蓉,陈坤,郑煌,等.上海市HIV阳性男性同性性行为者的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7,44(4):430-434,452.

[22]左培颖,陈丽华,林丹华.MSM HIV感染者的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问题——自尊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4):627-630.

[23]周凯,杜志成,杜璇,等.广州市184例新治疗的HIV阳性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8):796-800.

[26]孙伟铭,路亮,袁也丰,等.南昌市区男男同性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2):1143-1146.


杨银梅,王威,姚星,李十月,燕虹. 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0,09:1629-1632+1655.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5YJAZH0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19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性科学

期刊名称:中国性科学

期刊人气:280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性学会,中国性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1993

国内刊号:11-4982/R

邮发代号:80-197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