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2010—2020年青海省男性经性途径感染HIV者的流行特征,为艾滋病综合防治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2010—2020年青海省通过性行为感染HIV的男性HIV/AIDS病例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0—2020年青海省男性经性途径感染HIV者共2 704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经不同性途径感染的HIV/AIDS病例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6.391,P=0.011)。HIV/AIDS病例主要以医疗机构就诊发现,占49.63%;职业以农牧民为主,占29.33%;婚姻状况以离婚或丧偶为主,占44.75%,其次为未婚,占34.91%。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占52.00%,主要为异性性行为传播,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主要为同性性行为传播。经不同性途径感染HIV的HIV/AIDS病例,在现住址、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籍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9.452、64.438、174.626、149.642、102.016、4.887,均P<0.05)。结论 2010—2020年青海省男性经性途径感染HIV者中,同性性行为传播的HIV/AIDS病例以高学历、未婚青年为主,有一定的主动检测意愿,异性性行为传播的病例以低文化程度、离婚或丧偶、农牧民为主,青海省下一步艾滋病防控策略中需进行分类施策。
艾滋病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各年龄人群均易感[1],是全球关切的公共卫生问题[2-3]。目前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2018年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比例为71.50%[4]。随着艾滋病毒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及其他有效干预措施的发展,HIV/AIDS的流行模式及疾病负担状况迅速发生变化,由致命性疾病转变为慢性传染性疾病[5]。2020年中国HIV/AIDS报告发病62 167例[6],性传播病例中男性占绝大部分[7]。研究显示,2016—2020年青海省报告的HIV/AIDS病例中,男性占81.60%,通过性途径感染的占97.16%[8]。本研究通过分析2010—2020年青海省男性经性途径感染的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基本信息系统。
1.2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的历史卡片中筛选现住址编码为青海省、审核状态为已终审、性别为男性、感染途径为性传播的卡片,描述性分析经性途径感染的男性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特征、性传播途径构成和检测发现情况等。本研究经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号:2024003。
1.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用χ2检验,趋势变化采用趋势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
2、结 果
2.1基本情况
2010—2020年青海省性行为感染HIV的男性HIV/AIDS病例2 704例,占总病例数的81.84%(2 704/3 304),占男性总病例数的98.19%(2 707/2 757);发病例数逐年上升,发病率由2010年的1.85/10万上升至2020年的10.71/10万,不同年份HIV/AIDS病例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391.297,P<0.001),年均增长率为1.20%。见图1。
图1 2010—2020年青海省男性经性途径感染HIV病例的年份分布
2.2人口学特征
2 704例经性途径感染的男性HIV/AIDS病例,同性性行为传播的占52.59%(1 422/2 704)。年龄分布最小为15岁,最大为84岁,平均年龄为(37.79±12.14)岁,25~<30岁发病例数最多,占17.31%(468/2 704)。HIV/AIDS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宁市,占64.61%(1 747/2 704)。职业分布以农牧民为主,占29.33%(793/2 704);干部职员占10.61%(287/2 704);学生占1.92%(52/2 704)。婚姻状况主要为离婚或丧偶,占44.75%(1 210/2 704);其次为未婚,占34.91%(944/2 704)。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52.00%(1 406/2 704),以初中学历为主。HIV感染病例较多,占61.46%(1 662/2 704)。户籍在本省的病例占92.42%(2 499/2 704)。同性性行为与异性性行为感染HIV的HIV/AIDS病例,在现住址、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籍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9.452、64.438、174.626、149.642、102.016、4.887,均P<0.05)。见表1、表2。
2.3不同感染途径病例分布情况
2 704例HIV/AIDS病例,同性性行为感染途径的为1 422例,占52.59%;异性性行为感染途径的为1 282例,占47.41%;2010—2020年同性性行为感染HIV的比例分别为40.68%(24/59)、42.06%(45/107)、56.71%(93/164)、50.00%(86/172)、56.28%(121/215)、64.61%(199/308)、52.87%(166/314)、52.84%(186/352)、49.43%(173/350)、46.44%(176/379)和45.40%(153/337);异性性行为感染HIV的比例分别为49.15%(29/59)、53.27%(57/107)、42.07%(69/164)、47.67%(82/172)、41.86%(90/215)、34.74%(107/308)、45.54%(143/314)、44.03%(155/352)、48.57%(170/350)、52.51%(199/379)和53.71%(181/337)。经不同性途径感染的HIV/AIDS病例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6.391,P=0.011)。西宁市HIV/AIDS病例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占59.93%(1 047/1 747),其他各市州以异性性行为传播为主;15~<35岁年龄组病例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占59.19%(702/1 186),55岁以上年龄组病例主要为异性性行为传播,占60.68%(142/234);职业中除农牧民以异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外(64.94%,515/793),其他各职业人群主要为同性性行为传播,占59.86%(1 144/1 911);婚姻状况为离婚或丧偶、未婚的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分别占51.82%(627/1 210)和65.25%(616/944),已婚有配偶的以异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占67.45%(371/550);初中及以下学历HIV/AIDS病例主要通过异性性行为传播的,占55.55%(781/1 406),高中及以上学历HIV/AIDS病例主要为同性性行为传播,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占63.11%(491/778),见表1、表2。
2.4检测发现情况
HIV/AIDS病例主要在医疗机构就诊时发现的占49.63%,其中异性性行为传播的占58.12%;其次为自愿咨询检测中发现,占30.66%,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占65.98%。HIV/AIDS确证病例有性病史的占12.50%,同性性行为与异性性行为途径感染HIV的HIV/AIDS病例,在样本来源、性病史占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290、28.403,P<0.05)。见表2。
表1 2010—2020年青海省经性途径感染HIV的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特征
表2不同性途径感染HIV的男性HIV/AIDS病例特征比较
3、讨 论
本研究显示,2010—2020年青海省男性HIV/AIDS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宁市,且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可能由于西宁市经济发达、人口流动量大、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比较密集,MSM人群聚集度高,导致男男性行为的比例较高有关[9]。人口流动被证明是促进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流动人口已被确定为HIV传播的风险人群[10-11]。对青海省2015—2018年哨点监测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显示,HIV抗体阳性率为0.12%[12]。随着HIV筛查力度的加大和“发现即治”策略的继续实施,HIV/AIDS人群规模将扩大,其寿命将延长,HIV/AIDS人群的疾病负担将进一步增加[13]。西宁市艾滋病疫情防控任务重、防治形式复杂,需继续挖掘、培育、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壮大志愿者队伍、开展HIV/AIDS人群的同伴教育,进一步加强对MSM重点人群的检测干预,同时提高自愿咨询检查点的服务能力和扩大检测范围,以重点人群为核心向一般人群辐射,以最大限度发现HIV感染者。
同性性行为传播的HIV/AIDS病例,以高学历、未婚青年为主,有一定的主动检测意愿,与温州市[14]研究一致,提示对HIV的同性性行为传播进行干预是目前艾滋病综合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青年正处于性活跃期,活动场所多样化,除传统的酒吧、浴池外,还活跃于互联网交友软件[15]等。一项访谈研究显示,MSM人群构成复杂,如有人存在“恋老情结”,年龄小的MSM会与年龄大者发生同性性行为[16],给艾滋病的行为干预带来新的挑战。应首先使广大青年积极接受性健康教育,丰富其生活,提高其自制力;其次继续落实酒店等场所的安全套摆放,在高等院校和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地设置安全套发放和HIV自助检测材料售卖设施等,并通过提高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的服务能力,设置快检点,促进相关人群的主动检测行为;再次,应积极推行暴露前、暴露后药物预防[17]措施,以降低发生高危行为后HIV的感染风险。
异性性传播HIV/AIDS病例以低文化程度、离婚或丧偶、农牧民为主。有研究显示[18],农村男性病例90%以上通过非婚异性性行为感染HIV,后通过家庭内传播造成女性配偶感染,说明当代人的性观念已发生转变,已婚群体存在不当性行为且防范HIV的意识薄弱,存在侥幸想法,给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9]。农村老年男性,受文化水平限制,与暗娼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20.14%。因此,在针对农牧区、低文化程度人群急性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时,需以艾滋病防治“六大工程”为指导,结合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家庭、进医院、进企业、进校园“五进”活动,还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各地还应根据农牧区习俗文化、利用文化礼堂开展警示性案例教育,改进及加强此类人群的性教育和艾滋病宣传教育,形成有周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宣传模式,灵活利用新媒体及“互联网+”的迅速和便捷特点,提高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降低高危行为者感染HIV的风险。
利益冲突无
参考文献:
[1]王俊杰,田春华,黄玉玲,等.四川省五地市45岁及以上男性人群HIV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2,12(6):437-443.
[2]张先庚,周海燕,彭思涵,等.成都市老年人艾滋病态度及相关因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1,37(3):351-354.
[3]王沙,黄琴,江璐.四川省社区老年人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21,37(10):1360-1362,1368.
[4]吴婧,吴国辉,张维,等.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感染方式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6):919-923.
[6]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202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1,11(2):111.
[7]陈方方,马凯芳,张晓婷,等.2015—2019年我国新报告50岁及以上异性传播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性别比分析[J].疾病监测,2022,37(5):618-622.
[8]李润花,马绍辉,李积平,等.青海省2016—2020年艾滋病疫情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2):4197-4200,4244.
[9]李润花,赵长成,董世存,等.2016—2020年西宁市HIV/AIDS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2,38(4):443-448.
[10]周信娟,刘帅凤,丁冬妮,等.互联网+防艾警示性宣传教育模式下微信公众号关注人群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0,26(2):195-197.
[12]董世存,王卫军,祁林,等.青海省2015—2018年哨点监测吸毒人群高危行为及HIV梅毒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0,26(5):522-525.
[13]李志波,袁欣鑫,熊欢,等.1990—2019年中国HIV/AIDS发病和死亡趋势及其年龄-时期-队列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3,50(8):1345-1349,1377.
基金资助:青海省“昆仑英才·高原名医”项目(青人才字[2022]1号);
文章来源:马海军,董世存,李积平,等.2010—2020年青海省男性经性途径感染HIV者的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4,40(11):1098-1102+1107.
分享: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030年全球消除艾滋病”目标,重点是维持HIV感染者95%以上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抗病毒治疗队列中感染者的脱失(停药、失访)影响队列的稳定性,降低治疗覆盖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使HIV感染者体内病毒得到有效控制,但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是造成HIV感染者ART脱失的主要原因。
2024-10-02HIV的Pr EP是指具有高危行为但还未感染HIV的人群,在暴露前通过提前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预防HIV感染的一种生物医学预防方法。Pr EP在HIV高风险人群中使用,已被多项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证明可有效遏制HIV的传播。在我国,MSM因规模庞大、性伴较多以及性行为无保护等特点,是感染HIV的高风险人群,同时也是Pr EP推广的潜在重点人群。
2024-09-26艾滋病是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各年龄人群均易感,是全球关切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2018年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比例为71.50%。随着艾滋病毒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及其他有效干预措施的发展。
2024-09-05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提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现有105.3万报告存活的HIV感染者,累计报告死亡人数35.1万人,自2010年起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免费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种类有限,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给AIDS患者带来困扰,导致药物漏服、停药,甚至失访。
2024-09-05在兼具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特质下,HIV感染者/AIDS患者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HIV感染相关自我歧视及社会大众对该疾病的偏见使得该群体往往选择隐瞒或回避[3],极大地冲击了该群体的疾病适应过程,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受到影响[4]。
2024-08-27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HIV传播及改善HIV/AIDS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病毒载量检测在血液筛查、病程评估和抗病毒治疗效果监测,尤其是HIV感染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渝西四区2016年10月至2023年9月1 241例未服药患者HIV-1病毒载量基线结果进行分析,论证降低诊断阈值对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诊断率的影响。
2024-07-22艾滋病在青少年中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主要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全球青少年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021年,全球感染HIV的青少年已达330万人,新发HIV感染40万人,占新发艾滋病总人数的30%,青少年艾滋病相关死亡为4.4万人。我国15~24岁的青少年HIV感染者每年新增3 000例。
2024-07-22我国MSM的HIV感染率为5.7%~8.0%;新诊断的HIV感染者中经同性性传播感染的比例从2010年的10.8%上升至2022年的25.6%[3,4]。MSM已成为当前艾滋病的重点防治人群。HIV检测是知晓自身HIV感染状态的唯一方式,但高危人群由于保密性、耻辱感等原因而不愿前往医疗机构和社区寻求HIV检测服务。
2024-07-22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截止2020年底,全球现存HIV/AIDS患者有3 770万,其中有2 750万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
2024-07-1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袭人体后可对CD4+T细胞等免疫细胞造成严重损伤而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骤降,机会感染风险增加,肺部感染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类型。尽管在引入强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RT)治疗后相关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急剧下降,但HIV/AIDS合并肺部感染会发生协同效应,易导致疾病扩散和迁延不愈。
2024-06-20人气:17846
人气:14546
人气:10405
人气:9831
人气:97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医学动物防制
期刊人气:1873
主管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北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北省委员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6245
国内刊号:13-1068/R
邮发代号:18-335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390
影响因子:2.408
影响因子:2.012
影响因子:0.254
影响因子:1.3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