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在骨肿瘤患者诊断当中X射线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经过X射线检验的50例骨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检验和回顾性,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均进行X射线的诊断,并将X射线诊断的准确率和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评价X射线诊断的价值。结果:在本文选择的50例患者中,存在23例患者为良性骨肿瘤,占46.00%;存在27例,患者表现为恶性骨肿瘤,占54.00%。X射线诊断患者为骨肿瘤45例,占90.00%,诊断良性骨肿瘤19例,占82.61%,诊断恶性骨肿瘤26例,占96.30%。结论:在对骨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临床通过对X射线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为骨科肿瘤的诊治工作带来可行的参考价值。
骨肿瘤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骨肿瘤发病一般和遗传、环境存在密切关联,如果对患者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为患者提供及时正确有效的临床诊断,是确保骨肿瘤患者得到治疗并改善治疗关键的依据[1]。因为临床上骨肿瘤数量较多,导致患者发生骨肿瘤的来源也比较复杂,所以影像学表现存在很大差异性,这会对骨肿瘤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现如今,为患者进行X射线诊断,是骨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常用诊断方法,这种方案能够帮助患者显示患者病变组织的特点。本文基于此,也主要分析X射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1月经过X射线检验的50例骨肿瘤患者,对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8~76岁,平均(52.4±12.4)岁。文中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骨肿瘤,患者经过病理检验得到确诊。对研究对象当中,均不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相关脏器损害和功能障碍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资料符合伦理委员会的标准。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选择采用X射线加以检查,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和检查部位,为患者选择合理的体位,检验的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为患者进行正位摄片和侧位摄片,同时将X射线的检验结果和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评价本文患者当中的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所占比,调查X射线检验骨肿瘤和病理诊断的符合性。
2、结果
在本文选择的50例患者中,存在23例患者为良性骨肿瘤,占46.00%;存在27例,患者表现为恶性骨肿瘤,占54.00%。X射线诊断患者为骨肿瘤45例,占90.00%,诊断良性骨肿瘤19例,占82.61%,诊断恶性骨肿瘤26例,占96.30%。
对所有患者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良性骨肿瘤患者的X射线特点主要是大部分患者都存在完整的骨壳,肿瘤的轮廓清晰可见,排除任何骨膜反应状况。少数患者存在骨膜反应,但是患者的鼓膜仍然存在完整状态,有患者存在少量的软组织肿块,边缘较为光滑,并且没有任何的浸润和改变。
对恶性骨肿瘤的X射线特点进行分析,大部分患者的骨皮质均消失,而且存在骨质受损并且存在有清晰度欠佳的表现,患者骨肉瘤等存在少量软组织肿块。少数患者存在局部囊状,表现为膨胀性,边缘存在清晰的状况,但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延长,病程的不断发展,会表现为浸润样的边缘改变。
3、讨论
最近这几年临床肿瘤的发病率在不断的提高,骨肿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这也开始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骨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骨肿瘤的疼痛表现较轻,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进行根治性治疗,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2]。恶性骨肿瘤表现比较严重,患者的病情会迅速的发展,疼痛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严重化而表现加剧,甚至在后期会出现病灶转移的情况。如果患者被确诊为恶性骨肿瘤就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质量产生影响,严重的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3]。针对于此,对于这一类患者在发病初期就要进行准确及时的诊断,以便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总体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最近这些年临床上选择X射线进行各类病症的诊断不断的在临床上加以推广,X射线是对骨肿瘤进行诊断十分常用的诊断方法。应用X射线诊断骨肿瘤主要是将人体的立体结构进行压缩,使之表现为平面图形,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直观的人体结构检查,从而帮助临床医师对于患者骨肿瘤的病变范围和发生部位、病变类型进行确诊。而且通过X射线检验可以对病情进行反应,能够看出周围的关系,这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动物肿瘤的判断。但是因为骨肿瘤的发生和遗传等相关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具体应用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因此X射线的诊断需要和临床进行结合,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对患者病史体征和相关的治疗经过进行了解,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数目等相关的一般资料进行判断。因为骨肿瘤发病比较急骤,并且病灶处存在红肿和热痛感,很多时候会考虑是否存在骨髓炎症病变,经过抗炎和抗结核治疗以后效果明显可确诊为炎症病变。有研究认为很多的骨肿瘤发病存在有年龄的高峰期也存在有特征性病变,如骨肉瘤好发于20岁以下,50岁以上的溶骨破坏以转移瘤,骨髓瘤多见,良性肿瘤的病史较长,肿块突然长大伴有疼痛加剧,肿瘤恶性变有可能,提示仔细观察X射线片有否恶性征象出现。还有一些原发性骨肿瘤属于单发病灶,如果纤维异常增殖,或者患者多发骨软骨瘤、多发内生软骨瘤、转移瘤、骨髓瘤等良、恶性肿瘤常为多发,病灶多发但仅累及骨骼系统,可以排除许多病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转移瘤的诊断。
辅助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可有助于对骨肿瘤的诊断,比如检验发现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出现升高,这就是患者出现骨活性增加的直接表现,一般多见于骨肉瘤或提示患者存在成骨性病变。如果患者存在酸性磷酸酶升高,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情况当两种不同的组织来源的骨肿瘤表现出X射线征象时,参考化验检查对甄别这种病症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除此以外,临床医生要熟悉一些骨肿瘤的好发部位,这与它们的组织来源及其他一些因素有一定关系,发生于好发部位的肿瘤,虽X射线征象不够典型亦可作为诊断中的参考。
综上所述,对骨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临床通过对X射线的应用可以表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为骨科肿瘤的诊治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郑承文.X线和CT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4):67-68.
[2]冯昆仑.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疗装备,2017,30(2):146.
[3]李健.X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5):944-945.
王俊杰.X射线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9):70-71.
分享:
在我国,从职业病病种分布看,发病最多的是职业性尘肺病[2]。根据我国2013年颁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尘肺病主要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及其他间质性尘肺共13种。
2025-03-20隐匿性骨折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骨折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剧,隐匿性骨折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该类骨折的发生位置具有隐匿性,且患者通常无典型骨折症状及相关体征表现,需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影响其健康及生活质量[1]。
2025-02-26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在乳腺癌检测、肺结节分类、肺炎疾病分类等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AlexNet是多标签图像分类的开篇之作,可以更好地捕捉图像中的特征,从而更精确地对图像进行分类,但AlexNet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增强技术,导致参数量急剧增加[3]。
2025-01-06临床上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增加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2-3]。近年来[4-5],该病作为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诊断的情况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其病情的发展程度做出正确的诊断是临床学者一直以来所重视的问题。
2024-12-13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现阶段临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类型[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给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强化临床早期对肺癌的准确诊断,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早期针对性治疗方案。
2024-11-27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1]。在众多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中,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digital mammography with molybdenum target,DM)因其高分辨率和精准性,已成为乳腺癌筛查和诊断的首选方法[2]。
2024-11-26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contrast-enhanced mammography, CEM)是乳腺X线摄影结合对比剂的新型成像技术,其诊断能力高于常规乳腺X线摄影,与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E-MRI)相当[5]。既往关于超声、CT、磁共振影像特征与SLN转移相关已取得初步证实[6-9],但关于CEM预测SLN转移的相关研究较少。
2024-10-23癌症是世界范围内的关键健康问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1 930万例,死亡1 000万例,年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因此,发展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事情。放射治疗是利用电离辐射(例如X射线,γ射线)照射肿瘤,从而杀死或减少癌症细胞。
2024-09-04胸部X线检查是一种广泛应用在临床中的胸部疾病筛查和诊断手段。对X线图像的精确解读需要放射科医生的专业判断。然而,由于放射科医生长时间阅读X线图像,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增加误诊和漏诊的风险。此外,医疗资源不均衡分布可能导致一些地区缺乏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而影响胸部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2024-08-19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DIP)是乳腺常见病变,是良性乳头状病变的一种。在肿瘤性疾病中,DIP是乳头溢液发生的关键原因,通常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乳头溢液,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和痛感[1]。目前,临床对于DIP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晰,认为疾病的发生与生殖激素刺激造成的乳腺导管扩张及导管上皮细胞增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
2024-08-01人气:16526
人气:15872
人气:15448
人气:14530
人气:1388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肿瘤影像学
期刊人气:1798
主管单位:复旦大学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617X
国内刊号:31-2087/R
邮发代号:4-653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173
影响因子:2.4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