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船舶修理环境比较复杂,作业也比较艰苦。与此同时,无论是船舶在工厂进行修理,还是在锚地或者航行过程中进行抢修,船舶修理现场呈现出多方位、立体交叉式的状态。船舶修理与普通的机械维修相比,经常需要面临临水或高空作业,需要接触各种易燃易爆和有毒害气体,因此是一项安全风险比较高的行业。为了确保船舶修理作业的安全性,就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工作,将船舶修理过程当中的危险系数降至最低。基于此,本文对船舶修理作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船舶修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
船舶修理工作涉及到了电气、吊重、受限空间等众多的高危作业,且它的工作内容繁多、工作种类比较复杂,在船舶修理的过程中还经常需要交叉作业,因此船舶修理作业充满了风险。而要想消除船舶修理作业当中的风险是十分困难的。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船舶修理作业之前做好对风险的评估,并做好严格的事前筛查、事中把控以及事后总结,从全方位降低船舶修理作业的风险,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1、船舶修理作业的基本概述
1.1 船舶修理作业的特点
从整体上来说,船舶修理是一个技术和劳动力都比较密集的行业。它的特点是修理时间比较短、技术要求比较高、作业流动性比较大、作业环境艰苦且劳动强度比较大。在船舶修理的过程当中,大多数的作业都是需要人们手工来完成的,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因此,船舶修理属于危险行业之一。随着我国航运业的不断发展,船舶的吨位变得越来越大,这导致船舶修理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船舶修理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确保船舶修理任务的完成,同时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修理作业的过程当中实现人与设备、物料以及周边环境之间的和谐,实现对船舶修理的整体安全控制。
1.2 船舶修理作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我国对船舶修理作业的安全生产法当中,明确指出船东在船舶修理过程当中需要履行相应的安全监管责任,很多企业也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在实践当中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在短时间内船东对船舶修理的监管力度仍然不高,这导致了船舶修理作业当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仍然比较高。除了客观的因素之外,很多主管因素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部分造船企业在传播生产的过程中仍然以手工生产作业为主,没有应用各种高新技术。尤其是船舶的放样、焊接以及组装等工作都是直接承包给外来施工队的,这些施工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升,这给船舶企业带来了安全隐患,导致船舶修理频繁。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企业法人对生产效益比较重视,但是对生产安全并不重视,他们会将大多数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去,只有小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安全生产当中。这导致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安全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以及应急救援等只是流于形式,当真正发生了安全问题的时候员工无法做到有效处理。
2、船舶修理作业常见的安全风险
2.1 火灾和爆炸风险
船舶修理作业环境当中经常有很多电气和线路,这些电气设备和线路如果出现了老化、短路、超负荷用电等问题的话,就很容易出现电火花,从而引发火灾。还有的船舶没有做到合理用电,他们没有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甚至会私拉乱接电路、超负荷用电,这导致线路过载,电气设备发热,这也是容易引起电火花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在船舶修理作业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电焊、气割等明火作业工具,如果操作不合理的话就很容易引起燃烧。尤其是在危险舱室比如燃油舱、油漆间等地进行修理作业,很容易导致油类挥发,从而引发爆炸事故。最后,在船舱的部分封闭区域进行船舶修理的时候,如果遇到明火比如修理工人吸烟或者使用电焊气割进行作业的时候,也容易引发爆炸的危险。
2.2 高空坠落
在船舶修理作业的过程中,高空坠落也是经常发生的安全事故类型。在修理作业的过程中,有很多上高处作业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自身素质比较低、出现了动作上的失误或者保险设备出现了故障,都可能会导致人员的高空坠落。在跳板作业的过程中,如果跳板双方的动作协调性不够的话,就容易导致跳板侧翻使得人员坠落。在高空修理作业当中经常使用的脚手架、梯子以及跳板等工具如果出现了坍塌的话,也可能会造成人员的高空坠落。除此之外,作业人员自身没有做好安全防控工作,比如未系安全带也可能会导致坠落事故的发生。
2.3 触电伤害
船舶修理作业人员接触或者靠近带电物体的时候,对人体造成的电机或者电弧灼伤就是触电伤害。通常来说,触电伤害容易发生在电气设备在使用、维修以及停送电的过程中,在进行电工和电焊操作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引发触电。根据经验来说,造成触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是现场的带电设备或者带电体裸露,没有安装相应的过载或者漏电保护装置;第二是修理人员与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够、操作不合理;第三是操作人员使用了不合格的电动工具或者出现了不合理的操作。
3、船舶修理作业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3.1 建立船厂互动管理机制
船舶修理作业涉及到了修理厂和船舶这两个主体,只有二者都承担好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才能降低安全风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船舶与修理厂可以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书,并制定好船舶修理过程当中二者的安全管理责任,明确自身的管理义务,这样可以共同保证船舶修理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与此同时,二者还需要加强联系,建立起沟通协调机制。双方可以安排特定的协调人员,由人们通过交流和现场观察来对双方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反馈。在修理之前,双方需要对修理开工的项目、修理过程当中的安全要求进行交流与沟通,避免在修理过程当中各个小组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在修理完成之后,双方也需要共同对修理作业的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3.2 制定应急预案
在船舶修理的过程当中,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比较大,为了使修理作业人员能够在发生安全问题的第一时间做出有效的反应,制定应急预案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将损失的程度降至最低,减小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具体来说,应急预案在制定的过程中,船厂双方需要根据船舶修理的特殊性,结合不同传播的特点和船舶修理作业的危险程度来制定相应的预案。在制定完成之后,需要将其张贴或者悬挂在显眼的位置,引起船舶修理人员的警惕和注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要对船舶修理作业人员进行应变演练,使工作人员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了解各种经济情况的处理机能,并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实践性进行验证。与此同时,通过应急演练,作业人员也能够更好地树立起信心,了解在真正船舶修理作业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旦发生了安全风险,作业人员也能够从容处理。
3.3 做好对人员的培训
船舶修理作业安全风险有一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也有很多是由人员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因此提高作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也是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措施。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专业理论知识之外,也要注重对员工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在选择培训方式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船舶修理作业的项目和人员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于一些关联性比较强的安全培训内容,可以由船厂的管理人员来进行交叉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作业人员安全心理方面的教育,将安全管理规范和操作标准转化成为作业人员的内在安全信念,使他们在了解船舶修理安全作业重要性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最后,还需要重视对外来员工的培训,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工程外包的情况。
4、结语
综上所述,船舶修理作业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在修理作业的过程当中,对安全风险的防控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需要被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当中来。船舶修理作业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有火灾和爆炸、高空坠路以及触电伤害,为了降低这些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以建立船厂互动管理机制,实现船厂之间的分工明确。同时,还可以对发生频率比较高的安全风险做好应急预案。最后,还需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参考文献:
[1]于上媛,刘晓冰,薛方红.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船舶修理项目优先级评价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14(07):122-128.
[2]欧卓琳,秦发成,夏义江,甄希金.船舶修理中间产品的种类及修理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技术研究[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04):22-24.
[3]刘伟,李天煜,曾红莉,匡文琪.《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与《船舶建造与修理质量标准》(Rec.47)对比分析研究[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19(05):26-31.
付玉良.船舶修理作业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10):55-56.
分享:
《中国海洋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目前,我国尚处于探索和开发海洋的初步阶段,一场以开发海洋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全球兴起,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提升海洋开发面临国际争端的应对能力,确保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稳健航行成为当务之急[1]。
2025-02-07水下导航系统是水下航行器航行的直接保障,能够为水下航行器提供位置、航向、深度、速度和姿态等信息,以保障航行器的安全航行、作战或作业。航行器导航系统技术在军事、民用、宇宙空间等领域应用广阔,是智能学院研究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原理性知识,国内已对其展开教学资源建设[2]。
2025-02-07目前大部分测量单位都没有自有大型船只,多波束作业时,通常是雇用当地交通船、渔船等,或者采用船舷外安装,舷外安装必须装在船上牢固及不活动的部位,安装位置远离发动机等噪音源。安装杆要尽量靠近近水线的地方,而且安装多波束时船上至少需要4名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作业,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大打折扣。
2024-09-29“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作为大四电子信息专业课,是大连海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特色专业课,主要讲述船舶之间通信及自动识别的关键技术,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交通运输业尤其是航运领域的有力后备军。
2024-08-21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量日益攀增,海上风电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然而,海上风电运维技术落后、运维费用高昂等因素成为限制海上风电开发规模的主因之一[1]。因此,开展海上风电运维船路径排程优化及运维船多个运维点的路径规划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2024-08-05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拓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高校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逐步建立创新创业办公室和创新创业学院。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大学教学中已经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
2024-07-18目前路径规划按照对环境信息的掌握程度可分为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3]。全局路径规划就是在给定的空间内根据规划目标和任务要求找到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大量的文献将全局路径规划描述为一个单目标优化问题,规划的目标分别为路径长度、能耗、路径平滑度、安全性等。龙洋等[4]以路径长度为适应性函数,采用混合细菌觅食算法搜索USV的最短路径。LEE等[5]提出一种考虑环境影响和航向角的最优路径规划算法,目标是找到一条能耗最少的路径。
2023-12-292006—2013年的事故统计显示,2.5公里思贤滘河段发生事故占68公里东平水道所比重达69%[1]。2010—2019年全球总共发生了39起173名海员遇难散货船舶致命事故,2021年1—3月,涉及万载重吨以上的散货船事故有53起。传统的船舶管理系统明显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刻不容缓。
2023-10-07利用某海域一处沉船探测与清障探测的多波束扫测数据和海洋磁力探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各探测手段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为了有效评估沉船清障工作的完成情况,高精度海洋磁力探测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段,侧扫声呐探测和多波束扫测都有各自较强的局限性。最后简单介绍了高精度磁力探测的方法,并初步探讨了目前实现高精度磁力探测所需解决的问题及未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2021-12-08本文通过对电机定子结构进行优化,提高电机减振降噪性能。以电机定子的厚度及内槽数量、外槽宽度为设计变量,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求解计算了不同参数的设计变量下电机定子的位移、应力、应变云图,固有频率等,并且进行谐响应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设计参数与分析结果的近似函数方程,根据所得方程求解最优参数。
2021-09-07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船舶工程
期刊人气:4046
主管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1000-6982
国内刊号:31-1281/U
邮发代号:4-251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38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0.15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