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语文作为小学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能够及时培养学生对情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但是现在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对情感教育的力度并不够,始终将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未能及时培养学生的情感,并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最近几年,我国在教育方面做了很大改变,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提供了有效实施,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为题进行探究,希望能为教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发展面临着更多挑战,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重视对学生情感认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存在一定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采取有效策略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效果。
1、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大部分语文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且作者所采用的抒情方式也较多,其中包括了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各种方式,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素材。只有保证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学习中,才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课文中发现美并感受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实现学生情感的升华。
1.2 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我国传统文化较为丰富,其中蕴含着古人的处世智慧及人生哲理,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及作用。而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通过精选课文能够将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传播出去,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为作者的信念和情怀而感慨。比如对《枫桥夜泊》、《静夜思》等优秀的古诗词进行品读,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1]。
1.3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和单一,难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掌握了课文知识,参加了相关的考试,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情感教育能够改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情感情绪作为入手点,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得以拉近,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2.1 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善,能够为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进而获得学生的信任,使情感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到保障。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对情感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提高情感教学的效率及质量[2]。例如组织学生将个人经历分享出来,以此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同时,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鼓励,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2 通过教学内容把握好情感表达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较为简单,小学生很容易就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但是课文类型的选择范围较广,其中有描写家庭的,有描写人物及关系的,还有歌颂祖国的,每一行字都能够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对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内容进行挖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讲述,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并将其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进行《怀念母亲》这一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该课文内容将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爱意表达了出来,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促使学生将自身对母亲和祖国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情感教育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感恩之情。
2.3 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
我国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比较生动形象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文特点及优势,对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体会到作者如何以文字来表达自身的情感[3]。同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例如在进行《少年闰土》这一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课文中主人公闰土的形象是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在语言描写上比较生动,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分段朗读,通过每一段的描述对文中角色进行深入了解,之后对人物特点进行总结概括,更好地去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情感。
2.4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进行情感教育
虽然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都是简单易懂的,但是教师依旧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古诗词背后的含义。例如在进行《静夜思》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轻松的理解其中想要表达的意识,但是无法充分体会诗人的真实情感,难以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4]。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让学生带着感情对古诗词进行朗读,并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仔细讲解,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写作手法,通过写作背景来感受诗人的思想之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诗词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够促进学生情感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情感世界丰富、积极乐观的人,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实现对学生情感认知及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师生关系的改善,通过教学内容把握好情感表达,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进行情感教育,从多方面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为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构建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岳建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28):55.
[2]赵淑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探究[J].名师在线,2019(22):66-67.
[3]辛学伟.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观察,2019,8(18):97-138.
[4]郭金金.探析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51-152.
刘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探讨[J].语文课内外,2019,(35):261.
分享: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材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多数教师完全以教材为教学中心,虽能使学生有效汲取数学知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而依托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数学教学,可有效冲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拓宽课堂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的教育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024-11-1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政策)。
2023-06-29近年来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更加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定位。不少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就当前而言,仍有部分学校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理念守旧、推进乏力、开展随意、保障薄弱”等现象。
2023-06-29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时代下的重要产物,深刻影响着教育内部的变革与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重要成长阶段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其角色的变化和发展关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及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教育信息化为背景,主要探讨在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深度融合的当下,小学班主任如何理解在此背景下新角色的核心内涵
2023-06-29《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种实践性决定了科学课程的开放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与其他学科的高度融合性、课外资源的巧妙运用、系统利用多元的评价方式等方面。
2023-06-29材料成形自动控制基础是东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工学的基础上,结合材料成形过程对于自动控制的需求,系统讲授自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典型环节时域和频域响应特性,利用判据判定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结构和参数对系统控制性能指标的影响和实现系统校正的方法。
2023-06-29小学语文班主任承担着语文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任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2022-05-20新课改对小学科学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将体验式教学引入科学教学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主要探究体验式教学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022-05-18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大,学校一般在教育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智力的发育,对于劳动教育等其他教育缺少重视。对于学生来说,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是人类生活和进步的基础,长久以来,很多教育家都对于劳动教育提出了相关的见解,并且对于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很多指导和建议。
2022-05-16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的核心目标就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小学美术学科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等特征,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对观察、理解、审美、鉴赏、实践、创新等能力均有所提升,遵循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2022-05-14人气:4772
人气:4303
人气:4100
人气:3316
人气:324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小学语文教学
期刊人气:1063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6720
国内刊号:14-1016/G4
邮发代号:22-440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