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层医院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疗效分析

  2024-12-25    36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的疗效。方法:选择宁德市寿宁县医院2022年11月—2024年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研究,根据预防性干预措施不同分组,分别为卡贝缩宫素组(对照组,n=40)、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组(研究组,n=40),比较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24h研究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研究组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第一次月经恢复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更高(P<0.05)。结论:相比卡贝缩宫素预防性用于基层医院剖宫产产后出血中,予以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可更好地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改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同时还可以缩短术后第一次月经恢复时间,有助于术后子宫更好地复旧,有应用价值。

  • 关键词:
  • 产后出血
  • 剖宫产
  •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 月经恢复时间
  • 血红蛋白
  • 加入收藏

种分娩方式主要用于高危妊娠、高龄产妇、难产等情况,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改变,高危孕妇增加,剖宫产率随之增加,相应的术中出血或术后出血发生率也有所升高,而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甚至是导致产妇死亡最为主要的一个诱因,为此需引起重视[1]。有关研究中发现,相比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更高,为此作为产科医生首要目标在于降低剖宫产率,其次是掌握有效的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2]。针对剖宫产患者,采取及时、正确的方式处理各类因素所致的术中与术后出血、快速止血、减少出血、保留产妇子宫显得非常重要。既往临床多应用药物预防性干预,比如缩宫素,但其作用有限,而且药物副作用可能影响术后恢复,甚至不利于卵巢功能的恢复[3]。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较多,特别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取得了较好效果。这种手术方式止血操作简单方便,止血快速,而且能保留子宫,受到医患认可。2014年《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4]中提出“子宫血管结扎术适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尤其是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或胎盘因素所致出血,经缩宫素、按摩子宫无效,或子宫切口撕裂而局部止血困难者”。在基层医院因为血源十分缺乏,为此积极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十分关键,为了进一步探讨基层医院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的疗效,本次选取宁德市寿宁县医院2022年11月—2024年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宁德市寿宁县医院2022年11月—2024年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根据预防性干预措施不同分组,分别为卡贝缩宫素组(对照组,n=40)、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组(研究组,n=40)。本次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有术中出血、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比如宫缩乏力、巨大儿、产程长、疤痕子宫、羊水过多、多胎多产、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年龄19~42岁;孕周35~41周;自愿配合研究调查。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重症肝炎、血小板减少症、重度子痫前期、羊水栓塞、休克晚期及中途退出研究等。对照组年龄均 值(31.35±5.00)岁;孕 周 均 值(39.00±0.93)周;体重49~92kg,均值(70.42±9.66)kg。研究组年龄均值(30.95±4.78)岁;孕周均值(38.90±1.19)周;体重48~88kg,均值(69.94±9.23)kg。对比基线资料,两组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予以卡贝缩宫素注射液(规格为1mL∶100μg,国药准字为H20093500,厂家为辉凌制药(中国)有限公司)预防产后出血,予以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蛛网膜下-硬膜外复合麻醉,取出胎儿后单剂量静脉注射100μg卡贝缩宫素,缓慢地在1min内一次性给予。

1.2.2研究组

予以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预防产后出血,手术操作方法如下:将子宫托出盆腔,往右侧牵拉,从子宫切口水平下2cm左右,触及左侧子宫动脉上行支,以可吸收线从子宫动脉上行支内侧距离子宫侧缘2cm左右,于前进针后穿过子宫肌层后方出针,于左侧子宫圆韧带内侧穿过阔韧带无血管区域后出针,打结结扎子宫左侧动脉上行支,同法结扎右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宫腔出血进行观察。术后,以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层,褥式包埋浅肌层,予以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检查无出血后选择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探查双附件情况,并清点腹腔器械、纱布等,无误后关腹部。

1.3观察指标

(1)两组时间指标比较,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月经恢复时间。(2)两组出血量比较,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3)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包括术前与术后24h。(4)两组术后子宫复旧情况比较,采取超声常规检查,于术后4~6周检查,包括子宫复旧良好、子宫复旧不良。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用SPSS23.0分析,包括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x±s表示),检验方法分别为x2、t(符合正态分布)检验。P<0.05提示有差异。


2、结果


2.1时间指标比较

表1时间指标比较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后第一次月经恢复时间更短(P<0.05)。

2.2出血量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研究组均更低(P<0.05),见表2。

表2出血量比较

2.3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术前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无差异(P>0.05),术后24h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3。

表3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

2.4两组术后子宫复旧情况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更高(x2=3.914,P=0.048<0.05),见表4。

表4两组术后子宫复旧情况比较


3、讨论


产后出血作为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影响因素较多,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不良事件,增加医患纠纷。结合既往临床实践看出,相比自然分娩而言,剖宫产患者更易发生产后出血,而我国近几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为此需加强产后出血的防范与治疗[5]。不过,不同的预防或治疗方式用于剖宫产中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而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手术等方式为主,本次主要针对基层医院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价值进行探讨。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无差异(P>0.05),术后24h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研究组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第一次月经恢复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更高(P<0.05)。卡贝缩宫素属于合成类长效缩宫素九肽类似物,有激动剂性质,和天然产生的缩宫素有着相似的药理特性、安全性,可与子宫平滑肌的缩宫素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子宫节律性收缩,提高频率及子宫张力,从而预防产后出血[6]。子宫动脉属于子宫主要的供血动脉,同时其对阴道、卵巢等器官也提供一定的血液供应,为此实施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后,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结合既往文献与实践,认为这种手术止血的原理在于,有效减少子宫血流量,促进子宫肌壁暂时止血,同时子宫肌层快速缺血,使其血流速度减缓,从而刺激子宫发生收缩,将血窦关闭;同时,经建立侧支循环,控制局部动脉压,加速局部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凝固,从而实现不错的止血效果,而且在凝血功能改变前,可有效止血,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产后生活质量提升[7]。此外,这种手术无需提拉子宫颈组织,能避免发生宫颈撕裂伤,而且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后,侧支循环建立能保障子宫血供正常,待缝线脱落,可快速恢复子宫供血。本研究针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提前进行预防干预,实施预防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处理,主要是基于基层医院的血源并不充足,需尽量减少产后出血发生,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操作简单,无需额外的耗材,从而在基层医院也能广泛应用。在本次研究中也证实这种预防性手术用于剖宫产中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术后月经恢复与卵巢功能恢复,而且还可降低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的风险。可见在基层医院针对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实施预防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可取得不错的疗效。对于综合抢救能力及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而言,若能熟练开展及掌握这种手术,不仅能快速止血,减少产后出血量,而且还能保留子宫、减少输血率、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纠纷,有不错的社会效益。综上,相比卡贝缩宫素预防性用于基层医院剖宫产产后出血中,予以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可更好地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改善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同时还可以缩短术后第一次月经恢复时间,有利于术后患者子宫更好地复旧,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妮,周凌云,王毅.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07):1464-1467.

[2]王世分.剖宫产术中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和子宫捆绑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40(06):26-27.

[3]夏小燕,李燕旗,陈晓玲.子宫B-lynch缝合术与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09):2102-2106.

[4]刘兴会,张力,张静.《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2009)及《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年版)》解读[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04):433-447.


基金资助:宁德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编号:2022J64);


文章来源:张珺,徐惠娟,李清花,等.基层医院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的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4,37(06):1278-128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黑龙江医学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期刊人气:328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5775

国内刊号:23-1326/R

邮发代号:14-297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