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现在我国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消费结构,对质量的提升及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成为发展趋势,若要保障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最重要的是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就必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因此解决畜禽产品兽药残留问题是其核心所在。文章通过在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现状做的多角度分析,给出对应措施,以期为宁夏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工作的推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兽药残留是“兽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的简称,是指食品动物在使用兽药后蓄积或储存在细胞、组织或器官内,或进入泌乳动物的乳汁或产蛋家禽的蛋中的药物原形及其代谢物[1]。兽药残留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诸多危害,比如:引发毒性反应、诱导产生耐药菌株、引发过敏反应、引起“三致”作用及引起激素样作用,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污染。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业部每年组织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的监控体系已初步建立,监控体系所覆盖的动物品种、药物种类、地区和取样数量逐年增长,检测合格率呈逐年增长趋势[2]。而近年来宁夏亦紧随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畜牧业整体运行良好,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供应充足,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逐步完善,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亦稳步提升,但仍存在兽药残留监控体系不健全、兽药使用不规范及监管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如何成为控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支持性和基础性体系,成为摆在兽医部门和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眼前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宁夏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精准把控宁夏地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点,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工作提供参考。
1、宁夏畜禽产品兽药残留基本现状
1.1 兽药残留监测情况
自200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各级农业部门以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违禁药物添加和非法添加物控制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兽药违规使用、非法添加和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宁夏自此开始对下辖5市22县开展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测。截至目前,共监测畜禽产品12416批,8种动物组织,10大类药物(包括:磺胺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氟苯尼考、11种β-受体激动剂、阿维菌素、金刚烷胺、头孢噻呋、尼卡巴嗪、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过分析2003—2018年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宁夏畜禽产品兽药残留合格率逐年上升,年平均合格率达到97.9%,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
1.2 兽药使用情况
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的主要来源是养殖环节,养殖环节畜禽常用药物以及休药期执行不到位是引起兽药残留的主要因素。通过宁夏兽药信息化监管平台实时数据反馈以及深入市(县)进行实地情况调查发现:宁夏地区畜禽养殖种类主要集中在牛、羊、猪、鸡四大种类,畜禽常见疾病主要包括:乳房炎、肢蹄病、产后疾病、营养代谢病、幼龄动物腹泻、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及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养殖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双黄连、板蓝根、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四环素、强力霉素、土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头孢喹肟及磺胺嘧啶等药物,掌控畜禽常用药物是精准识别兽药残留风险点的关键。同时,《兽药管理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及动物产品休药期承诺书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在宁夏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养殖生产环节相关人员遵守休药期规定的主体责任意识。
1.3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应用情况
兽药残留检测是目前进行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测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是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力保障。国内外主要通过应用“快速筛查方法”和“确证检测方法”分别进行初筛检测和确证检测,初筛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易、高流通量、运行成本低、结果获取速度快。确证方法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准确定性、精准定量[3]。目前宁夏地区主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快速筛查,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开展确证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可同时进行大批量样品检测,已被广泛用于兽药残留初筛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能高、方法使用稳定、精确度高的特点,是目前检测应用的常规确证分析方法。同时,目前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较高效液相色谱法拥有更高的分离度、分析速度和灵敏度,周春凤等[4]对其在兽药分析中的应用作了研究分析。
2、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生产方面
2.1.1 兽药使用方法不规范、不科学
养殖经营企业常以获得畜禽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防控畜禽疫病的发生以减少经济损失是其关注重点。由于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一些养殖户在使用兽药之时会优先考虑价廉劣质的兽药,甚至会出现抗生素的滥用现象;一些养殖户为了提升畜群出栏率,减少群体病死率,会大范围地投入一些驱虫药和抗菌药来规避风险。另外,近年来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出现了在饲料中添加中药散剂以达到保健效果的饲喂方式,但根据张周年[5]的研究报告可以看出,中药存在配伍、作用机理不明确,产生毒副作用等问题,中药添加的安全性风险评估体系目前还不成熟,其安全性也未可知。
2.1.2 不遵守休药期规定
休药期承诺书管理办法在宁夏地区的推广应用使得养殖户、屠宰企业以及农贸市场经营者对休药期的意识逐渐加强,但目前仍存在养殖户对《兽药管理条例》、休药期规定(农业部公告第278号)等行业相关规定认知度低,不能清晰认识到不遵守休药期而造成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危害的情况。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忽略药物休药期,为谋求经济利益使畜禽提前出栏,甚至将治疗期畜禽产品不按规定处置而流入市场。
2.2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方面
2.2.1 检测参数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研发技术快速发展,新型兽药、饲料添加剂大量应用于养殖业,使得监管部门在兽药残留的检测工作上面临诸多考验。宁夏根据养殖环节用药情况开展10大类药物的监测,通过多次扩项,检测参数不断增加,但检测部门确定并获得检测参数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与现下养殖行业用药更新换代的频率保持一致,检测工作在实时服务于产业生产方面受到限制。
2.2.2 检测标准无法满足高通量式检测
动物养殖过程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种类繁多,兽药产品更新换代快,畜禽产品种类多基质复杂且多药残留。目前我国建立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519项,但多数检测标准只针对一种和一类药物进行检测,对多种类药物应用一种方法的检测方法较少,导致在兽药残留检测工作中开展多种类药物高通量式检测难度大,检测工作面临速度慢、周期长、工作量大等限制,难以保证检打联动工作的时效性。
2.2.3 样品随机性不足
近年来宁夏规模化养殖场数量不断增加,但小规模、散养模式依然存在。这种模式使得抽样人员的随机抽样难度加大,加之市、县监管部门官方兽医人员在保证抽样工作的随机性、科学性上受到各种实际问题限制,在散养户分布散、养殖管理层次不齐等情况下,样品的双随机无法得到保证,样品随机性存在不足。
2.3 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建设方面
2.3.1 考核机制不健全
休药期管理承诺书在宁夏地区的推广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户、畜禽产品经营者对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的主体意识,但目前对养殖企业的考核机制及惩戒制度还不完善。畜禽产品出现兽药残留检出情况,目前的考核机制只将责任落实到市、县监管部门,未落实对养殖户的主体责任,这就影响到市、县监管部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监管考核机制无法做到从源头到市场的链条式监管考核。
2.3.2 追溯体系存在短板
对畜禽产品开展随机抽样检测有力地保证了科学合理的监测工作,但目前对阳性样品的溯源追踪却存在短板。畜禽产品样品溯源追踪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在出现兽药超标样品时,只能溯源至流通环节、屠宰场,无法具体到养殖户,难以实现兽药残留风险预警的目的。
2.3.3 兽药残留检测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宁夏兽药残留监控检测体系建立不断完善,市、县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多数市、县农产品检测中心重种植业轻畜牧业,检测工作以农药残留为主,仅有少数检测中心在开展兽药残留检测工作,检测参数单一,检测覆盖面不能满足当地实际情况,检打联动时效性差,不能及时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依据。此外,市、县农产品检测中心兽药残留检测仪器配备不全,检测人员少、素质低,开展兽药残留检测有一定困难,区、市、县三级兽药残留检测体系建立缓慢。
3、意见建议
3.1 加强兽药日常监管,严把兽药使用关
兽药残留发生的主要原因便是使用环节产生的残留,如何从源头上遏制残留的发生成为重点。用药源头的把控关键在于养殖户的科学合理用药,推广并加大执业兽医队伍,提升整个养殖行业专业技术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从基础上解决不规范不科学使用兽药的问题。可以通过实行养殖场必须配备专业兽医制度,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及《休药期承诺书管理办法》等制度,科学指导合理用药,建立用药登记制度,严格执行用药休药期的规定,严禁使用违禁药品和相关替代品,才能一定程度上实现养殖户的科学、合理使用兽药;同时,上级监管部门需要积极调动基础监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切实掌握养殖企业用药情况,加强日常监管,落实休药期管理制度,以严管严查杜绝药物滥用情况的发生。
3.2 加强培训指导,落实兽药抗菌药减量化行动
通过下乡调研、例行监督检查、专题培训等活动方式,开展宁夏兽药抗菌药减量化行动,普及宣传科学合理用药、休药期规定、违禁药物目录等相关知识,提升养殖企业、兽药经营企业对畜产品兽药残留危害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督促养殖户科学合理用药,发挥兽药监管部门指导职责,重点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助力宁夏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3.3 不断提高检测技术,实现高通量式检测
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提高快速检测技术,建立简单、快速、准确、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检测方法对开展时效性的检测工作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对新方法的不断开发建立,能够为提高检测技术提供参考。例如: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开展并建立非定向化合物和未知化合物的快速筛查检测方法,Hermo等[6]应用LC-TOF-MS分析检测了猪肝中多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情况,该方法表明LC-TOF-MS适合于食品样品中的多残留分析,其具有扫描速度快和质量范围宽的优点,具有一次全扫描即可同时筛查几百种甚至上千种未知物质的功能;孙兴权等[7]提出高分辨率质谱技术(HRMS)与QuEChERS法、柱切换在线净化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势必会在畜禽产品兽药安全检测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拥有检测样品基质范围广、分析物种类多、检测速度快、检测效果好、节省试剂和时间等多种优点。对未知物的快速筛查技术及高通量式检测技术的不断应用,能够帮助实现兽药残留检测工作的时效性,提高监管部门把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水平。
3.4 提升抽样工作的科学性与代表性
科学合理的监测计划,是实现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的保证。如何加强抽检样品的实际代表性,真实反映畜禽实际生产情况刻不容缓。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养殖企业、散养户的抽样技术与职业素养的培训与监督,能够有效确保科学合理的抽样计划落到实处;建立样品溯源追踪系统,确保所抽检的每一份样品都能够反追踪到生产环节,才能切实达到监测指导实际生产的目的。兽药残留监测工作的主要手段是兽药残留检测,而科学有代表性的样品更是残留检测工作的重中之重。
3.5 夯实基层农产品检测中心检验基础,加强队伍建设
检验设备和检验条件是检验的基础,如果不能及时更新检测条件,质检机构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加大对基层检测中心兽药残留检验设备和检验条件的投入,改善硬件条件,夯实基层畜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基础至关重要。同时,人员素质的提升亦不可或缺,提升基层人员兽药残留快速筛查技术能力水平,能够有效实现生产源头的快速监管,缩短监管距离,提高监管体系整体水平,实现区、市、县三级检测体系的建立。
3.6 健全考核机制,落实养殖户主体责任
兽医主管部门、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市场监督部门需要完善、细化、延伸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考核机制,在加强落实市、县监管职责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入落实养殖源头环节的主体责任的;同时,通过对发现问题的监管部门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来引导市、县监管部门对出现兽药残留问题的正确认识,进一步促进抽样工作的科学性。兽药残留最关键的环节即养殖环节,加入对养殖环节主体责任的考核与惩戒机制是健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考核机制的关键点,以更进一步完善“从养殖到餐桌”全链条全过程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机制。
3.7 利用“互联网+”模式,实现全产业链可追溯
对于目前畜禽产品追溯难、监测工作无法实现产业风险预警的问题,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进“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是实现畜禽产品全程可追溯的必经之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技术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上的应用日渐成熟,对于畜牧产品生产加工链条长的特征,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从动物出生到屠宰整个环节的监控,将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料兽药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记录与分析,通过网络连接进行各环节间数据的传输,使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所携带的识别码进行信息查询,从而实现食品溯源的目的[8]。因此,宁夏地区加快建立畜禽产品信息化监管平台与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平台工作已迫在眉睫,要通过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基层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搭建,实现追本溯源,提升农产品安全监管效能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研东,霍惠玲,李肖莉,等.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现状及思考[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4):4-5.
[2]33杨萍,刘阳,徐丹先,等.2016年云南省部分地区鸡蛋中兽药及禁用药物残留监测结果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10):3854-3857.
[3]周春凤,郭时金,梅建国,等.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兽药分析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3,40(4):162-166.
[4] 张周年.中草药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添加应用[J].中兽医学杂志,2017(2):82-83.
[5] 孙兴权,董振霖,李一尘,等.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高通量快速分析检测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8):280-292.
[6] 高英,李静.物联网在畜禽养殖业上的应用[J].中国猪业,2018(10):47-49.
李永琴,刘宁,陈娟,等.宁夏地区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现状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9,60(2):27-29,41.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评估与监控技术应用研究”(2018BBF02002).
分享:
育种是人们对野生生物或现有的动物品种进行改造后所创造的自然界中前所未有的新品种,其实质本身是受人为干预的物种进化的过程[1]。家畜育种是一门丰富与家畜进化有关的各个过程的科学,涉及家畜品种、选育原理、育种方法等内容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家畜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2]。
2024-08-22所谓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指生产方要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避免引起消费者发生中毒或产生其他疾病,防止给消费者带来任何有关身体健康和生命危害的问题[1]。现如今,我国人均口粮消费量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减少,但畜产品消费量在食品消费总量中的比例却不断增加。
2024-06-13畜产品供给是大食物观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需求导向”出发满足人民群众对畜产品供给在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更高要求,需要在大食物观下拓宽供给目标,构建大食物观下畜产品供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形势下践行大食物观,衡量我国畜产稳定安全供给能力,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3-11-24通辽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处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即科尔沁草原中部地区,适宜于农牧林业发展,位于世界肉牛的黄金养殖带上[1,2]。通辽市积极落实国家促进畜牧业产品高质量部署,尤其是肉牛产业,通过推广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积极改良肉牛养殖品种、改善肉牛产品质量,优化肉牛产业结构,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成绩[3]。
2023-11-15近年来,在“延链、提质、增效”工作思路引领下,滨州市厚植肉牛产业基础,强势推动肉牛屠宰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当前,针对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滨州市及时调整、优化发展方向和重点,力求推动肉牛屠宰产业发展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
2023-11-14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对于鸡蛋及其相关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为蛋鸡养殖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如何提高蛋鸡的生产效率成为各养殖场最为关心的问题。而产蛋率和蛋重是影响蛋鸡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备受广大养殖户的重视。在饲养管理条件和日龄相同的情况下,在保证一定产蛋率的同时,如果能够提高蛋重,那么养殖场就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
2023-11-1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蛋鸡生产国,也是最大的鸡蛋消费国。鸡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的蛋白质来源,深受世界消费者的喜爱。由于信仰、生活习惯等因素,有些民族不吃猪肉、牛肉等,但是全世界的消费者对鸡蛋并没有忌讳。鸡蛋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大约占鸡蛋总质量的12.8%,脂类占鸡蛋总质量的11.8%。
2023-11-13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更加重视,食品安全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探讨的话题。因此,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动物屠宰也就成为政府及老百姓格外关注的话题。在实际动物屠宰现场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以动物屠宰为切入点探讨屠宰检疫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2021-09-18自2015年屠宰监管工作职责移交到农业部门后,泾源县的屠宰监管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现从实际出发,阐述目前泾源县屠宰行业的发展现状,认真分析了当前屠宰行业存在的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监管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作机制、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2021-08-25目前常用于发酵酒糟的益生菌菌种主要有以下几类。(1)酵母菌:酵母菌富含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和多种酶类,气味醇香,适口性好,能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消化能力[7]。文章介绍了益生菌发酵酒糟的菌种类型、生产技术、发酵效果及其在猪、反刍动物、家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酒糟饲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1-08-19人气:2789
人气:2554
人气:1179
人气:829
人气:69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人气:354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258-7033
国内刊号:11-2083/S
邮发代号:82-147
创刊时间:195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518
影响因子:0.270
影响因子:0.95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