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A"建筑有限公司为例,列举建筑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希望通过不断调整、改善内部管理机制,进而使财务管理的水平得到整体性的提升,从目前的A企业分析入手,对财务风险进行阐述;接着深入分析该公司诱发财务风险的因素,从四大方面展开分析,即投资风险、收益分配、筹资风险以及资金回收方面;并列举出对公司有益的措施与方法,分别从三个方面出发,即对内部的管理控制、该如何进行转型、在评价风险时应遵循怎么样的原则等。本文基于"A"建筑有限公司,深入、系统地分析财务风险案例,并从中得出一定的成果。
一、概念相关理论概述
1.相关概念界定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对于其概念界定可从广义角度和狭义角度两方面进行分析。从狭义角度来看,财务风险便是举债投资风险,其所指的是企业由于举债,而对企业财务成果造成不确定性。为满足投资需求,举债投资方最常见的手段便是扩大企业规模,以此为收益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但这会出现一个问题,导致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增重。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投资收益率也好,借款利息率也罢,均存在不确定性,或多或少会导致投资收益率与借款利息率无法达到一个平衡点。若是企业可采取有效的决策,并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便可实现所指定的经营目标。可是就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来看,市场行情分秒变幻,各企业竞争愈发激烈,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往往稍有疏忽,比如对市场环境分析不透彻,或者财务人员所提供的数据报表不够精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这会导致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有效运用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出现筹资风险的产生。此风险基于负债规模的不同,所承受的风险程度大小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负债规模越大,则说明其所承担的风险程度更大。关于负债资金,我国对其还款方式、期限以及金额有着严格的规定,若企业负债超过一定的阈值,使得企业经营不善,无法及时甚至是无力偿还所背负的到期债务,则会使得企业陷入破产困境。由此可见,狭义角度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负债经营的企业,若是不存在负债,那么企业经营中,其全部资本基本上是由经营者或投资者投入,则不会存在财务风险。
从广义角度来看,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开展各项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类因素导致财务系统运行出现差错,与其预期指定的目标有所偏离,从而对企业经济造成损失的可能。本文所研究的财务活动结果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收益,二为企业的偿债及盈利能力。通常情况下,财务风险所指的是企业财务成果减少,从而使得其财务状况出现问题。虽然每个企业都想要提高自身财务成果,对财务状况进行优化,可是很难避免财务风险。企业财务人员应对构成财务风险的各环节有着全面的认知,并可进行精准的识别,以及可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对其加以防范和控制,尽可能避免财务成果出现损失和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的现象产生。
2.相关理论基础
(1)客观性
形成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及必然性,是决定财务风险客观性的主要因素。基于广义角度下的财务风险的概念界定,可见财务风险产生的本质是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其他无法预测和无法控制的因素所造成。例如,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与其竞争的企业制定的商业性战略、以及政治经济背景等,这些均存在不确定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其需遵循较为复杂的活动规律,并需对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有一定认知,且还在其他方面有着局限性,这些均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客观依据。企业无法忽视、无法回避,也无法消除,只能利用现代化科学手段进行避免。
(2)不确定性
在企业资金运作的全过程中,财务风险主要体现于其所参与的各类财务关系上,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其所涉及的环节较为复杂,每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对企业制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不管是在什么规模的企业中均有存在,可是这些影响因素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以及所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均具备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这种不确定性是由财务风险在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具备的复杂性和随机性所决定,财务人员无法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和完整的掌控。例如,企业在筹集资金或者是投资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事先没有预料的情况发生,而这些情况通常是与企业实际收益及预期目标相背离的,若是企业出现应收账款尚未收回的现象,则会出现坏账损失的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原本的收益减少。
(3)可控性
根据上述可知,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和不确定性,然后,通过相关学者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发生财务风险并非完全由意外所导致,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此,企业可以进行市场调研,结合自身企业财务的实际情况,对现阶段市场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对现代化信息科技的合理运用,可实现一定程度上对财务风险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等进行预测,甚至可以对其所可能产生的各类结果出现的概率做出主观评价,由此,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发生几率,并减少企业可能会亏损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筹资风险分析
如果公司选择借入资金的方式,就会失去一定的灵活性,因为要怎么还款,还款的时间,以及需要支付的利息,这些都有一定的规定,就算借入了资金,却毫无效益可言,公司不仅要承担一部分收入损失,也不利于企业的社会形象。而且,曾经发生过挪用公司资金的情况,都是以对外投资、没有按照约定展开的担保、借款等途径出现的。2013年末尾的时候,公司的资金被占用了47万元,以往来款的途径,该公司在借入资金模块上,具有一定的风险,而且程度较深。
2.偿债能力分析
对比2013年与2015年,可以看出流动比率的数值都是超过1的。这其中表明,拥有越高的流动比率,而且数值已经明显不在公认的标准范围内,尽管也说明该公司的在短时间内的偿债能力还是比较高的,但同时也说明该公司的资金使用并不合理、闲置多等情况。同样还是将2013到2015年的时间段作为例子,流动比的比率数值是逐年下降的。以速动比率的角度看,流动比率在这三年间的数值因为要超过1许多,但是又一年比一年减少,侧面说明企业具有较优良的流动性,具有较强的现时偿债能力,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确保债权人的权益。相反,如果拥有较高的指标,企业所存有的货币性资产比例较大,不利于公司的盈利。基本上,行业内都推崇的科学速动比率为1:1。如下图3-1。
图3-1短期偿还能力分析
我们深入分析资产负债率中的指标,不难发现,近三年内,该公司拥有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基本上都没有超过50%的水平,从这里可以看出,公司长时间内的偿债能力并不弱,也能确保债权人的基本利益,企业在出借资金这方面具有足够的底气;相反,如果拥有不高的资产负债率,则说明财务杠杆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公司运作债权人资本的效率低。所以,企业要想提升盈利空间,就必须进行全面分析,成本、收益、风险要面面俱到,不断对债务结构进行调整与完善。如下图3-2
图3-2长期偿还能力分析
从产权比率指标方面可以得知,近三年中,公司拥有着比较低的产权比,结合之前关于负债率的分析,同样说明公司在长时间内的偿债能力是足够的,也都能确保债务人的基本利益;然而,也有不足之处,即资本结构有待优化,需要提高公司对债权人资本的运用效率。
从负债比率方面看,近三年中,都不超过20%的水平,表明公司基本没有举债,具有比较轻的筹资风险,然而也表明,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很少运用到债权人的资本。在应交税费方面,从2013年到2015年期间,逐渐提高,且不再是负值,说明公司在不断壮大发展规模,提升盈利空间,利润水平也得到提高。
3.筹资活动分析
通过对筹资活动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在2015年的时候,公司筹资活动中现金净流出的金额就已经达到了38696300元,相比2014年而言,金额数量有大幅度的减少,减少的比例可以达到69.11%。在这个变化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对一些普通股利结算的减少,从而使相关的利息的支付等各方面资金的支出减少了8561.21万元,这个减少的比例程度是相当大的。从叶玫等一些人在合同方面出现的一些纰漏以及对A公司的欠款存在的偿还性的分析,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对这个公司准备了一部分备用资金,这个数额达到了21794.25万元。对这个公司在将来盈利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根据相关的法律法则,对这个公司相关的信誉贬值,后备了15674.94万元的准备金。通过上述情况的分析和研究,经过相应的变化后,对相关资金的净流量带来了很多的变化。
4.投资风险分析
一个公司投资的风险有很多的因素,而在本公司中,决策者对内部投资的决策,主要是为日常的经营带来一定的便利,从而促使公司的各方面工作能有序合理地展开,从而达到公司盈利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固定的因素,像市场行情的变化、内部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会使公司在利润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有可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风险。一个公司的盈利变化幅度越强烈,那么这个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系数就会越大,相反,风险系数就越小。由于市场行情的多变性,加上竞争的激烈性,很多的决策者在投资的时候,并没有十全的把握会获得盈利,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还有很多的投资项目不仅没有盈利,还出现了严重的亏损,这些会使公司对相关资金的偿还能力出现不固定性。在实际的生产中,如果公司相关的投资,如果到期不能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公司的盈利就不能得到保证。即使能正常投入并正常的运行,也不能保证相关的盈利,甚至根据市场因素的多变性,还极有可能出现亏本现象,从而导致各个公司信誉的下降,偿还债务能力的降低。目前看来,公司即使没有到亏损的程度,但盈利方面不是很理想。在2015年的时候,公司的资金流出数额就达到了7.69亿元,和2014年相比,明显提高了8995.80万元的资金额,增幅的比例比较高。在本年度之中,无形资产等资金的流出量提高了6.97亿元,占整个流出资金额的最大比例数。分析它的情况得知,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公司对相关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
三、“A”建筑有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
1.合理评估风险,切勿急功近利
2013年,A公司曾计划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整体的效益要逐步提高,并且年增长幅度要在20%以上,可是在2015年中,这个公司虽然在盈利,但增长的幅度却达不到预期的比例值,公司这一年的盈利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盈利值。
在2018年这一年12月17日的时候,B公司在签订合同方面存在一定的欺诈行为,并没有把它签订的协议《现金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告诉给该公司,为了公司的效益,很快对B公司提起了起诉,从法律的角度来维护公司的利益损失。通过这件事情,B公司的信誉大大降低,它的价值也遭到了巨大的贬低。
随着实际情况的进一步发展,B公司的一系列问题逐步得到了暴露。2015年的时候,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使公司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公司相关的案件还正在审理中,但是这些事件的爆发,使公司蒙受了沉重的损失,当然,这些损失发生的背后和公司的决策者有脱不了的关系,投资者的盲目性、价值评估的重大失误都是导致本公司蒙受损失的重要因素。
2.迫于转型压力下的内控管理缺位
在市场投资的过程中,人们一般把这个过程划分为三块来看待,一是投资之前,二是投资之中,三是投资之后。从目前出现的一些列问题可以看出,A公司在投资之前存在着严重的失误,它对B公司现状分析不彻底,在公司的管理上也存在这巨大的漏洞,对行业存在的潜在风险估计不足,这些都是导致公司失利的重要原因。
根据有关的新闻报道,A公司曾专门派人对B公司的资金进行一定的回收,但效果都不甚理想,最后迫于无奈,才走上了法庭的道路。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在进行相关的投资之前,一定要慎重,对投资项目的潜在价值评估一定要做到位,另外,在进行投资的一系列决策中,一定要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合理地进行管理,不要给以后的管理埋下祸端。A建筑有限公司就是在这众多的方面存在极大的漏洞,再加上在收购过程中的过于急速和草率,这才导致了投资风险系数的大增。
3.交易双方需要互相磨合
在进行合并以后,合作的两家企业要在各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例如业务的开展,职工管理,文化等方面,因为这些方面会很大影响甚至决定能不能完成合并的计划;与此同时在合并之后,双方也要在共同合作的项目方面尊重对方的想法,利用一些方法增强在经营风险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源源不断地分享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合作的两家企业还要在保证经营业绩、预防风险等方面制定一些措施或者制度,能够保证在业务完成合作项目之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分享所获得利润,而且还能够看出是否有合作的诚心和合作信心。以A与B进行合并为例,前者利用财务的方法对B公司的管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曾在2015年出现过B公司拖延账款的情况,与其合作企业不得已通过法律的方式才得以解决,而在不到一年内就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处境,这就说明了在合并之前的交流和商讨没有做好。
四、结论与建议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建筑企业要想顺应时代寻找出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控制体系,企业也应该定期对各类财务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并找出企业的风险或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这样企业才可以根据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大限度的避免财务风险,获取更多利益,最终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雨惹.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227.
[2]胡卓桦.浅谈财务风险的分析及解决对策[J].经贸实践2017(23):286.
[3]方娟.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完善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7(12):74-75.
文章来源:李泽.浅谈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02):54-56.
分享:
随着企业进入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企业的业务转型和发展速度显著加快,财务管理也成为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为摆脱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企业开始从财务战略的角度,结合新的商业模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变目前的现状。
2025-01-07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决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决策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财务报表分析不仅能帮助企业了解过去的经营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还能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5-01-04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其财务管理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战略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5-01-04借壳上市是指企业通过并购或资产置换等方式获取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通过在上市公司中增发股票来募集资金,从而实现上市的目的。借壳上市的步骤大体分为:(1)集团公司先剥离出一块优质资产上市;(2)上市公司通过配股来筹集资金;(3)上市公司用这一笔资金反过来购买集团公司的另一块资金。
2025-01-04信息化时代,新技术和人工智能驱动财会行业的变革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传统会计手工做账方式逐渐被替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新技术与财务的融合,财务软件层出不穷,如用友软件、ERP软件系统等,大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科学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RPA技术的财务机器人应运而生,对会计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04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是优化公共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结构、响应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要求、推进教育管理改 革持续深化的必要举措。新形势下,高校亟需加快 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的改革与优化进程,加大财务 预算的执行力度,确保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
2024-12-25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显著增加,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帮助企业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财务风险,以确保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11-09企业要打造健全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确保企业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和规避,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财务内控管理至关重要,企业要融入动态管理的思想,将该项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2024-11-06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燃气行业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地位愈发凸显。面对竞争与挑战,燃气企业亟须构建精准的财务分析与高效的决策支持体系,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这一体系,助力燃气企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11-06企业社会责任(CSR)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备受关注。随着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不断提升,企业不仅需要在经济层面取得成功,还要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本文旨在深入剖析CSR对不同企业性质下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聚焦于负面影响的隐性成本、无形资源的获取、技术创新、员工满意度与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
2024-11-06人气:9040
人气:4234
人气:3991
人气:3642
人气:359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首席财务官
期刊人气:1811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673-3169
国内刊号:11-5374/F
邮发代号:2-666
创刊时间:200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