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精度的地磁测量需要实时测量地磁场数据,是地磁匹配定位中的关键技术,导航载体上钢铁构件组成的干扰磁场是地磁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为匹配定位算法提供依据,论文基于地磁测量误差补偿模型的分析,针对载体上多种钢铁构件组成的干扰磁场,提出了采用十二常系数补偿算法消除测量误差。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误差补偿效果,进而提出了解决措施,地磁测量精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地磁场是地球内部存在的天然磁性现象,在近地空间内,任一位置均存在着地磁场,且大小和方向不同,为地磁匹配定位提供了天然的坐标系,已成为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的热点[1-2]。地磁匹配定位系统主要由地磁测量模块、匹配运算模块和位置输出模块3部分构成。在地磁测量模块中,由安装在航行载体上的地磁传感器实时测量地磁场数据,经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测量得到一系列地磁特征值序列,对测量的原始数据进行误差补偿处理后,构成实时数据序列图,输送至计算机匹配运算模块;在匹配运算模块中,将实时测量的地磁数据序列与预先存贮在计算机内的区域地磁数据库进行查询匹配,确定载体的具体位置;位置输出模块将载体位置输出给人机界面。
地磁匹配定位既可以单独组成导航定位系统,也可以与惯性导航、重力导航等构成组合导航系统,弥补单一导航定位技术的不足及误差,具有自主性强、误差不随时间积累、全天候工作的特点。地磁匹配定位技术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匹配算法方面[3],关于高精度地磁测量的研究,还缺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地磁测量属于弱磁测量,由于导航载体均由钢铁构件组成,其本身磁场对安装在载体上的地磁传感器造成的误差较大,必须进行误差补偿处理。本文在分析地磁测量误差补偿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载体上多种钢铁构件组成的干扰磁场,提出了采用十二常系数补偿算法消除测量误差,并利用实验数据,对误差补偿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解决措施,有效提高了地磁测量精度。
1、误差补偿算法
地磁测量误差补偿技术主要包括地磁场方位参数的误差补偿和地磁场三分量及总场的误差补偿。地磁场方位参数主要用于航向导航。磁方位确定实际上就是以地磁场为坐标系,确定载体运动方向,即测量载体运动方向与磁北间的夹角。由于载体磁场的影响,磁场传感器所测的磁方位与真实磁方位存在一定的误差,即罗差。罗差修正问题也就是消除载体磁场对地磁测量影响的问题。为了消除载体对地磁测量精度的影响,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适当安装传感器使传感器远离载体[4],如测量船测量地磁时,传感器采用拖曳方式,传感器与船体间的距离不小于船长的3倍,该方法虽然能有效地防止船磁效应对地磁测量的影响,但由于海浪的作用往往使被拖曳的磁传感器漂浮不定,难以确定传感器的位置。二是进行误差校正,在测量前后需要进行误差校正试验,最后根据校正试验的结果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罗差修正方法主要有两种,测力法和测自差法[5]。测自差法就是通过实验得出罗差与磁方位的函数关系,在实际修正中,根据磁方位计算罗差。这种方法不需要对地磁测量数据进行校正,直接采用磁方位校正罗差。测力法首先对磁场传感器测量的地磁分量进行校正,再利用校正后的地磁分量计算磁方位。地磁匹配定位技术是需要确定导航载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因此,上述误差修正技术不适合地磁匹配定位。地磁场三分量及总场用于导航定位。地磁场参数值可以为地磁匹配定位算法提供位置参照坐标系,实现导航定位的目的。安装在导航载体上的磁传感器,测量值除了地磁场之外,还包含了导航载体感应磁场和固有磁场对地磁测量的误差干扰。如图1所示,地磁测量三分量为:Fmx=Fx+Fix+Fcx;Fmy=Fy+Fiy+Fcy;Fmz=Fz+Fiz+Fcz。FmxFmvFmz式中:Fmx,Fmy,Fmz为载体坐标系内传感器实际测量的磁场三分量;Fx,Fv,Fz为真实地磁场在载体坐标系三轴上的投影分量;Fcx,Fcy,Fcz为载体坐标系内载体固有磁场在传感器位置点的磁场三分量,是3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值。图1地磁测量示意图
假设将导航载体产生的干扰磁场等效为一个磁偶极矩M,根据文献[6],磁矩M在传感器所在位置产生的感应磁场三分量为:
基于式(1)~式(3)结论,以及文献[7]中的磁场叠加原理可得:
式(4)可简化为:
系数矩阵中的9个常系数k11,k12,k13,k21,k22,k23,k31,k32,k33在短时间内不会随着载体的姿态和位置而发生变化。式(5)中有3个独立方程,每个方程有4个常系数,相当于4元方程,因此,至少使载体处于4种方位姿态,并测量各姿态下地磁场三分量,加上载体所在位置地磁背景场和实时角度后,即可解得12补偿系数。
2、实验
在实验室内,用无磁三轴转台模拟导航载体姿态,采用多种尺寸规格的铁块模拟导航载体磁干扰源,铁块尺寸分别为100×50×30mm,200×50×20mm,500×300×1mm,500×400×1mm,500×500×1mm,中心点距离磁力仪的尺寸分别为150mm,162mm,175mm,321mm,416mm,磁力仪为FVM400三轴磁通门磁力仪,分辨率为1nT,如图2所示。首先,调整无磁转台三轴方位归0,记录下转台不安装铁块时10种不同姿态的地磁场三分量作为地磁背景场。然后,在转台工作面的不同位置安装上钢铁构件作为地磁测量干扰源,调整三轴转台处于上述10种对应的姿态,分别记录下载体在各姿态下磁力仪的三轴分量,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角度单位为度,磁场三分量单位为nT。表1误差补偿参数数据将实验数据代入式(5)求得12个补偿系数,然后使转台处于表2所示的10种姿态下,按上述实验步骤分别测量安装铁块和未安装铁块时各种姿态下的磁场三分量,并计算10种姿态补偿后的磁场三分量,最后统计10种姿态下磁场总场的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10种姿态补偿后的总场与实际总场的误差均方差为88nT。实验证明,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补偿效果。
3、误差补偿精度对比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导航载体强、弱干扰磁场对地磁测量误差补偿精度的影响。按照上述实验方法,减少工作台上钢铁构件的数量,只保留铁块100×50×30mm,中心点距离磁力仪的尺寸为150mm,重新求解12个补偿参数,并对表3中5种姿态下的干扰数据进行误差补偿处理,地磁测量误差补偿前后数据如表3所示。表2磁场测量误差分析;表3小干扰源误差补偿数据通过对比表2和表3中校正后的误差可以看出,当导航载体的干扰磁场增大时,校正后误差有所增加,但按误差补偿率来统计:
表2中误差补偿率的均方差为1.5%,表3中误差补偿率的均方差为2.1%,因此,增大磁干扰时,误差补偿率要优于较小磁干扰时的误差补偿率。如果按地磁测量误差补偿精度来统计:
表2中的误差补偿精度均方差为0.19%,表3中的误差补偿精度均方差为0.01%,两者补偿精度都比较高,较小磁干扰时的误差补偿精度要优于较大磁干扰时的补偿精度。因此,在导航载体上安装磁传感器时,应尽量远离磁性较强的钢铁构件
4、结语
12常系数法地磁测量误差补偿算法对于导航载体强、弱磁场的干扰均有较高的补偿精度。载体干扰磁场较强时,要优于载体磁场较弱时的地磁测量误差补偿率,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尽量安装在距离钢铁构件较远的位置。
参考文献:
[1]SONG Z G, ZHANG J S, ZHU W Q, et al. The vector matching method in geomagnetic aiding navigation[J]. Sensors, 2016, 16(7): 1120.
[2]NYATEGA C O, LI S X. Study on geomagnetic-matching technology based on ICP algorith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 Research, 2015, 4(4): 3258-3261.
[3]肖晶,段修生,齐晓慧.一种基于概率数据关联的地磁匹配ICCP算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8, 26(2): 202-208. XIAO Jing, DUAN Xiu-sheng, QI Xiao-hui. Iterated closest contour point algorithm for geomagnetic matchingbased on probability data association[J]. Journal of Chinese Inertial Technology, 2018, 26(2): 202-208.
[4]宗发保,邓瑞辉,任来平.一种阵列式海洋磁力测量系统[J].海洋测绘, 2015, 35(1): 45-47. ZONG Fa-bao, DENG Rui-hui, REN Lai-ping. A marine magnetometer array system[J]. 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 2015, 35(1): 45-47.
[5]马海瑞,龙飞,王亦平.磁罗经自差校正准确性评估软件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 26(2): 276-279. MA Hai-rui, LONG Fei, WANG Yi-ping. Design of accuracy estimation software for magnetic compass deviation adjustments[J]. Computer Measurement & Control, 2018, 26(2): 276-279.
[6]任来平,张启国,马刚.水下铁磁体的海面磁场计算模型研究[J].海洋测绘, 2004, 24(6): 16-19. REN Lai-ping, ZHANG Qi-guo, MA Gang. Research for calculating magnetic model of underwater ferromagnet field on sea surface[J]. 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 2004, 24(6): 16-19.
[7]杨云涛,石志勇,关贞珍.一种基于磁偶极子磁场分布理论的 磁场干扰补偿方法[J].兵工学报, 2008, 29(12): 1485-1491. YANG Yun-tao, SHI Zhi-yong, GUAN Zhen-zhen. A magnetic disturbance 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magnetic dipole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ng theory[J]. Acta Armamentarii, 2008, 29(12): 1485-1491.
杨云涛.导航定位中地磁测量误差补偿技术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9,41(6):125-128.
分享:
土壤磁学是将现代岩石磁学理论、技术方法应用到土壤学而产生的分支学科,通过研究土壤中磁性矿物的类型、含量及颗粒磁畴状态等特征,探索其在环境系统中的溶解、迁移和转化机制,利用物质在磁性特征上的联系及其反映的环境内涵,进而研究不同时空尺度的环境问题、环境过程和作用机制.随着中国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的磁学研究日趋成熟,南方土壤的磁性研究逐渐受到学者重视.
2020-09-05由于电离层层析反演存在着不适定问题,因此许多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方法来解决。文献[1,2]针对GPS电离层层析反演中的不适定问题,先后提出了多种层析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反演结果。虽然算法的优化改进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适定的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该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增加数据源的思路来解决该问题。
2020-07-09在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系统中,随着太阳风和行星际磁场的变化,近地空间的电流系统也会发生改变.在高纬地区,电离层电流的快速变化会引起地球表面的磁场发生扰动.地磁扰动是由于日地系统中太阳风能量、动量和物质输运至地球并与近地空间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地磁活动现象,地磁扰动主要包括磁暴、地磁亚暴和地磁脉动等变化磁场表征现象。
2020-07-09通过实际干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核自适应滤波算法作为一种非线性滤波方法,能通过实时调节滤波参数从而抑制干扰,为一种完全自适应的无需人工干预的滤波算法。相比于其他算法,该算法对于地磁数据的处理更具有适用性。本文首次将核自适应滤波算法应用于地磁干扰抑制研究,以期为地磁干扰抑制提供新方法。
2020-07-09在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中,各系统的观测值都需进行电离层高阶项改正。本文通过计算2014年与2017年不同纬度的3个MGEX测站中GPS、GLONASS、Galileo以及Beidou(BD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观测值的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分析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结果的影响。
2020-07-08中国幅员辽阔,北方多地地磁台站位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冬季温度低,可能达不到地磁等观测仪器正常工作所需环境温度,影响观测数据质量,台站人员应实时监测并及时处理观测数据异常现象,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明确地磁台站记录数据干扰类型和表现形态,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预处理,确保地磁观测仪器正常工作。
2020-07-06干扰使得观测数据精度降低,对观测资料造成很多大的影响,故在日常观测中对各种干扰的识别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的观测数据,分别统计观测环境因素、观测系统影响及人为干扰等各类干扰情况,分析各类干扰对地磁观测数据的影响特征,总结得出都兰地震台地磁FHD观测数据的干扰因素及干扰特征,并提出各类干扰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数据的观测质量。
2020-07-06固原4.6级地震是1998年7月29日海原4.9级地震后西海固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也是海原4.9级地震以来西海固地区发生的唯一4级以上地震。本文主要对固原4.6级地震发生前的异常和预测指标应用等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宁夏地区中等有感及破坏性地震的预测和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提供借鉴。
2020-07-06通过相关方法将地磁数据中的地磁异常提取出来,再对提取出的异常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目前,地震预测以观测事实归纳总结为主,辅以物理模式演绎法,将一些地磁场影响因素通过数学物理建模进行定量的扣除。本文中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确定温度对温泉地磁场子夜均值影响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剔除温度对地磁场数据分析中的影响。
2020-07-06在勘探过程中,钻探所得岩心是研究储层裂缝最基础也是最佳的工具,其最能直观反映储层的裂缝形态[8]。如果获得了定向煤心,便可通过CT扫描等方法来对煤样内部空间裂缝进行观测和定量描述,借此来确定煤层裂缝的空间展布,从而进一步服务于煤层气田开发。本文结合了油气勘探中岩心定向方法,提出了将古地磁岩心定向技术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新思路。
2020-07-06人气:1770
人气:1672
人气:1583
人气:1304
人气:92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
期刊人气:3632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0001-5733
国内刊号:11-2074/P
邮发代号:2-571
创刊时间:194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435
影响因子:1.417
影响因子:0.700
影响因子:0.925
影响因子:1.76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