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微电机虽然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零部件,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有非常大的作用。定转子的制作是制作微电机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基于此。论文着重探究了微电机定转子制作工艺,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
1、引言
微电机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相对输出力矩大、质量轻等,从而被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汽车、音像设备、运动机械以及国防装备等多个领域,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有效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发展。而定转子作为微电机的主要零部件,其质量与精度会直接影响微电机自身的质量与性能。所以,应不断地提高定转子的制作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对微电子中的定转子制作工艺进行分析与讨论,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微电机定转子的精度与质量。
2、微电机定转子的制作工艺要求与制作方法
2.1 微电机定转子制作的相关工艺的要求
定转子是微电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零部件,其制作质量与精度会直接影响微电机的工作性能和配置质量,所以,对定转子的制作要求较高。进行定转子制作时,必须遵循3点工艺要求:首先,必须保证定转子的内部直径、外部形状、槽底以及槽的形状等构造的尺寸符合要求;其次,在制作定转子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内部与外部结构的圆,已呵以和槽底部结构的圆心重合[1];最后,定转子应确保遍布其周围的毛刺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且保证其能够具备平整、无任何波浪的形状。
2.2 微电机定转子的制作方法
常用的微电机定转子的制作方法包括:
1)先冲槽后完成落料的制作方法。这种制作方法的主要优点就在于生产效率比较高,同时,能够完成转子和定子的制作,并且冲片的制作质量也比较理想,可以充分满足定子与转子需要进行同轴度运行的相关操作要求。但是,该制作方法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硅钢片作为原材料,因此,会影响材料的使用效果,与此同时,制作精准度不高,容易出现误差累积等情况,最终导致制作后的槽孔无法统一[2]。
2)先落料后冲槽的制作方法。相比较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硅钢片相关材料的使用效率与效果,实现单机的自动化运行,从而降低了生产周期。但是该方法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在制作过程中,在对定子槽进行统一复冲时,容易导致内圆中的定位盘遭受到摩擦与损害,使操控发生不对等、不整齐等情况。
3)先在落料时冲定子槽,之后再冲转子槽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主要分成2个工序:先采用整体制作工序来制作定子,主要包括外圆制作、内圆制作、记号槽的制作、定子槽的制作以及鸠尾槽的制作;在完成定子的制作后,再采用整体制作的方法制作转子,主要指的是轴孔的制作、转子槽的制作、轴孔键槽的制作以及平衡槽的制作。该方法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最终的制作效果,提升成品操型的统—性和整齐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误差率,提高制作的准确度。
3、微电机定转子制作的相关工艺
进行微电机制作时,定子的制作难度更大。进行定子线圈制作时,定子圈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并且涉及很多工序,包括硅微机械加工工艺、双面光刻工艺、uGA工艺以及双面显影工艺等,只有确保上述各项工艺的高质量完成,才能使衬底和定子线圈之间的链接更加精密,进而满足微电机的设计,保证线圈的导电性能符合要求。
3.1 转子的制作工艺
对于传统转子的制作方法,其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切割的方法将比较大的磁块进行切割,而后再将切割后得到的较小的磁体进行处理,使其更好地安装到指定位置,从而完成转子的制作。但是随着微电机的逐渐发展,其体积越来越小,而传统的制作方法却很难完成对磁体的有效充磁,并且在实际安装与定位时要保持不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体化多极磁体的方法引入制作过程中,利用多级脉冲磁化的方法完成对整个磁体的充磁,使后续工艺更加简便化,同时,永磁体也都是在同一标准电压下进行充磁的,进一步提高了转子制作的质量与制作效率[3]。
3.2 定子的制作工艺
传统定子线圈的制作工艺是先加工好完整的定子铁芯,再对完整的定子铁芯进行绕线。该方法无法对铜所产生的腐蚀情况以及腐蚀的速度进行控制,会导致制作的定子线圈存在严重的腐蚀问题,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线圈的深度比造成限制,严重影响定子线圈的精准度和质量,所以,在定子线圈的制作过程中,应将硅作为基础片,而后通过深刻工艺制作正反两面的线孔。
1)准备1片厚度为380岬的硅片,并采用双面氧化的方法对硅片进行处理,确保在硅片的表面能够形成约1µm的二氧化硅绝缘层,在完成这一步骤后,进行前烘、甩胶、显影、光刻等工艺处理,最后,完成线孔串口的制作。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除了窗口位置会使用二氧化硅绝缘层,其他部分采用光刻胶进行覆盖,从而形成有效的保护。
2)选择使用氢氟酸溶液,在硅片窗口部位所具有的为氧化硅绝缘层开展复试,而后采用光刻胶去除的方法处理硅片,将其放入ICP离子刻蚀机中,开展干法刻蚀。在这之后,采用清洗烘干的处理方法,对硅片中的过线孔穿孔口进行处理,同时,要对硅片的双面完成铜溅射处理,最后制作种子层。
3)完成溅射、制作种子层等工艺后,应对硅片进行双面光刻、甩胶以及双面显影等相关工艺处理,而后完成硅片窗口电138机线圈的制作,在完成上述所有处理工艺后,应对硅片完成电铸处理从,而完成定子线圈的初步处理与制作。
4)对硅片进行去胶处理时,应使用丙酮,将其放在具有FeCl3,的溶液中,将硅片中残余的铜完全清除,进而有效提高定子线圈的制作质量。
5)制作过程中,为了避免硅片因为其他因素而发生污染,最终使定子线圈的质量受到影响,需要对硅片进行彻底、全面的清洗,从而有效避免其他有机物、金属颗粒等物质的影响,最终确保整个制作过程的顺利,提高定转子制作的质量。
4、微电机的未来发展趋势
4.1 发展节能、高效型微电机
微电机未来主要是朝着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电机的总用电量约占全国的60%。所以,重点发展节能、高效型微电机成为主要发展内容。因此,必须深入研究新型材料与新型结构,同时,从电机驱动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改变电机的驱动系统结构以及电机控制的系统结构,并且采用更加先进的控制算法。
4.2 减速器与微电机的一体化设计
一般的微电机属于高速电机,其具体应用往往需要与一套减速机构进行同时使用,并且也只有在减速后才能使用。但是减速机构的使用与电机的转接会直接增加系统的体积,从而降低了其可靠性、控制的精准度与工作效率,有时还会收到安装空间带来的影响,需要减小体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针对减速器与微电机的一体化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是对行星齿轮减速器与微电机进行一体化的设计、滚珠丝杠减速器与微电机的—体化设备等。
5、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确保微电机得到更好的应用,必须提高定转子的制作质量与精准度,同时,按照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使定转子能够满足微电机应用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微电机制作工艺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姚思佳.质量控制在微电机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集成电路应用,2018,35(6):84—86.
[2]周磊,刘庆想,王邦继,等.直流微电机位置伺服控制器及其FPGA实现[J].微特电机,2018,46(1):45—48.
[3]马正君,余建波.基于EcRs原则的微电机样品生产管理流程精益化研究叨.机械制造,2017,55(2):95—98.
田延凯.微电机定转子制作工艺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137-138.
分享:
多电飞机是未来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多电航空发动机(More Electric Engine,MEE)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飞机的整体性能。多电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主要有:磁悬浮轴承系统、内置式整体起动/发电机、电驱动燃油泵、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中前两者一般都直接安装在高压转子上,对转子运行有直接影响。
2024-12-04在以航空发动机为代表的高速旋转机械中,齿轮是核心传动元件,用于保证不同转速的部件互相匹配并高效传递功率,其可靠性至关重要。一旦齿轮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安全,轻则会使系统振动增大、传动失效,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灾难性事故。某型起动机发生两起减速器输入主动齿轮断齿故障,一起起动机自由涡轮盘甩出,险些酿成大祸。
2024-12-0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以有效保障工程教育的质量。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课程目标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这对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2024-11-11纯电轻卡是一种利用电池作为动力源,通过电机驱动轮胎运行的载重型车辆,具有节能、环保、低噪音等优点。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纯电轻卡在我国市场上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应用。然而,纯电轻卡作为一种重载运输工具,在复杂的道路条件下运行,对驱动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024-10-23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电网峰谷差的逐渐加大,大型火电机组已普遍参与调峰运行。机组在担负调峰任务时,通常需要频繁的启停,热态启动次数较多,转子和汽缸由此受到冷热冲击进而严重影响汽轮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对于汽轮机的热态启动,关键要解决汽轮机主蒸汽温度和汽轮机转子、汽缸温度之间的匹配问题。
2024-10-17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增长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以及电力系统结构逐步改变,电力系统面临巨大挑战。短期负荷预测是电网日常调度的重要依据,其预测精确度的需求也变得更高。目前,负荷预测的方法主要分为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进行负荷预测时,应有效地考虑负荷与过去的负荷值之间复杂的相关性。
2024-10-08风电机组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风电机组的实时风速、功率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可以为风电场经济稳定、合理地实施调控决策奠定基础。然而,风电机组停机、减负荷、通信噪声、装置失效等原因,使风电机组出现了大量的异常运行数据。因此,需要对风电机组异常数据点进行筛选。
2024-09-20在“双碳”的背景下,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得到广泛应用,并通过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力系统。分布式电源具有响应快、安全灵活等优点,但由于缺乏惯性,随着电力电子设备渗透率的提高,必然会降低电力系统的惯性阻尼。此外,由于其输出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威胁。
2024-09-20近几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电动化成为了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尤其以“蔚小理”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将纯电动车技术不断推向高端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发展态势。为了满足用户对纯电动汽车加速性能好、续航里程高、充电速率快、成本低等需求,电驱动技术也朝着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转速等方向发展。
2024-09-20水轮发电机组是水电站实现效益的核心设备,厂房作为保障机组运行的重要建筑,受振动影响可能发生共振,甚至导致局部构件损坏,这直接关系到电站的安全运行。因此,对电站厂房结构进行振动分析十分必要。马震岳等对三峡水电站厂房结构进行了动力分析,发现厂房振动频率较低且密集,机组转频和水轮机尾水管涡带频率接近厂房结构的基频和第二阶频率。
2024-09-19人气:4427
人气:3212
人气:2692
人气:2671
人气:242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期刊人气:810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电力
国际刊号:0258-8013
国内刊号:11-2107/TM
邮发代号:82-327
创刊时间:1964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814
影响因子:1.445
影响因子:0.65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8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