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目的 观察α-硫辛酸(LA)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炎症因子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LA防治A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LA组各10只。使用免疫反应损伤和高脂饲养的方法构建AS兔模型,建模成功后,LA组予以50 mg/kg LA腹腔注射,连续干预14 d,对照组与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检测各组血清血脂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弓组织形态改变,并使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胸主动脉SIRT1、NF-κB蛋白表达。结果 相比对照组,模型组、LA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L-6、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对比,LA组血清TC、TG、LDL-C、IL-6、TNF-α、IL-1β均显著下降(P<0.05)。HE染色结果显示,LA组主动脉弓组织结构较模型组清晰,平滑肌细胞较模型组整齐,存在轻度脂质沉着,可见少许泡沫细胞。相比对照组,模型组、LA组胸主动脉SIRT1表达显著下降,NF-κB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对比,LA组胸主动脉SIRT1表达显著上升,NF-κB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LA对AS兔有治疗作用,能够改善血脂,减轻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血管病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1]。近年来,尽管AS的病理生理机制取得较大突破,但其防控仍不乐观,AS性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要威胁[2]。A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脂质积聚、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多个方面,其中炎症反应被认为是AS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贯穿AS病变的整个过程[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在调节炎症、影响细胞自噬等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并对延缓AS进程有积极作用[4]。SIRT1能够抑制核因子(NF)-κB激活引起的炎症反应,增强AS斑块的稳定性[5]。由此推测,SIRT1/NF-κB通路可能为AS治疗的潜在靶点。
α-硫辛酸(LA)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炎等药理作用,其能够清除机体活性氧(ROS),下调NF-κB蛋白表达,降低机体炎症水平[6]。既往研究发现,LA通过抗氧化、上调自噬水平等机制改善微血管病变[7],临床上,其对糖尿病合并AS患者血脂有明显调节作用[8],但其对AS的作用机制研究尚缺乏。基于此,本课题构建AS兔模型,观察LA对AS的干预效果,并探讨SIRT1/NF-κB通路介导LA防治AS的机制,为LA治疗AS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SPF级雄性家兔30只,体质量1 500~2 000 g,购于北京维通利化实验动物中心,在实验前,家兔适应性饲养1 w,室温(22±2)℃,湿度为50%~70%,12 h昼夜交替,自由饮食饮水。本研究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试剂和仪器
高脂饲料(15%蛋黄粉+1%胆固醇+5%猪油+79%标准兔饲料),牛血清蛋白(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卵清白蛋白(美国Sigma公司),总胆固醇(TC)检测试剂盒、三酰甘油(TG)检测试剂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戊巴比妥钠(北京化学试剂公司),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试剂盒(自云南淘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IRT1一抗、NF-κB一抗(西安迪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检测试剂盒、IL-1β(武汉云克隆);电泳仪(美国Bio-Rad),切片机(德国Leica),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离心机(德国Eppendorf)。
1.3建模及分组
采用数字表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LA组各10只。对照组予以标准饲料饲养,其余两组参照文献[9]方法构建AS兔模型,使用高脂饲料饲养,经耳缘予以牛血清白蛋白注射(剂量为25 mg/kg),每3 d进行1次,连续3次,并予以卵清白蛋白注射(剂量为2.5 mg/kg),每2 d进行1次,连续2次,饲养8 w后,造模两组均随机抽取2只兔来验证造模,采血进行血脂检测,观察主动脉弓部组织病理改变,若血脂增高,主动脉内膜增厚,泡沫细胞大量聚集,平滑肌细胞增多且排列紊乱,说明AS兔模型构建成功。建模成功后1 d, LA组予以LA腹腔注射,剂量为50 mg/kg,每天1次,连续干预14 d。对照组、模型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
1.4血脂水平检测
干预结束后次日,经耳缘静脉采血4 ml,离心(转速3 000 r/min,半径8.5 cm)处理10 min,分离得到血清,置于-20℃下保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TC、TG、LDL-C水平进行测定。
1.5血清炎症因子检测
同1.4中方法采集兔静脉血,分离血清,对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进行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测定。
1.6 HE染色观察兔主动脉弓组织形态改变
取血后,使用3%戊巴比妥钠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剖开腹腔,将主动脉根部分离,游离至髂动脉分叉处血管,生理盐水冲洗后,将主动脉弓部组织取出,纵向剪开摊平,生理盐水清洗后,予以石蜡包埋,经切片后,实施HE染色,显微镜下对主动脉弓部组织病理形态进行观察。
1.7 Western印迹法检测兔胸主动脉组织SIRT1、NF-κB蛋白表达
剖取出兔胸主动脉组织,并将组织置于EP管中,-80℃下冻存。取胸主动脉组织约0.3 g,经放射免疫沉淀(RIPA)缓冲液溶解,提取蛋白。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然后转膜封闭。分别加入SIRT1抗体、NF-κB抗体、β-actin抗体(1∶1 000),4℃过夜,然后将膜与过氧化氢酶耦联的二抗室温下孵育2 h,检测IL-10、β-EP蛋白含量。
1.8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
2、结 果
2.1各组血脂水平比较
各组血脂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LA组血清TC、TG、LDL-C均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对比,LA组血清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5)。见表1。
2.2各组家兔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各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LA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对比,LA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见表1。
表1各组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胸主动脉SIRT1、NF-κB蛋白表达比较
2.3各组胸主动脉SIRT1、NF-κ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各组SIRT1、NF-κB蛋白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LA组胸主动脉SIRT1表达显著下降,NF-κB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对比,LA组胸主动脉SIRT1显著上升,NF-κB表达显著下降(P<0.05)。见表1、图1。
2.4各组主动脉弓组织病理形态比较
对照组主动脉弓部未见明显病变,组织结构正常、界限清楚,无脂质沉着;模型组主动脉弓组织界面模糊,平滑细胞增多,脂质浸润明显,并可见泡沫细胞聚集;LA组主动脉弓组织结构相比模型组较清晰,平滑肌细胞较模型组整齐,存在轻度脂质沉着,可见少许泡沫细胞。见图2。
图1各组胸主动脉SIRT1、NF-κB蛋白表达
图2各组主动脉弓组织病理形态(HE染色,×200)
3、讨 论
AS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是老年人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重要诱因,故研究AS的病理机制,探寻有效的防治手段意义重大。LA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有着强效抗氧化能力,在临床上多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10]。研究发现,LA对动脉血管内皮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防治AS斑块[11]。研究提示,LA能够改善AS病理改变,延缓AS的进程[12]。本研究证明,LA对AS有防治作用。脂质代谢异常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脂质代谢紊乱可使得血管壁脂质堆积,诱导斑块形成,与AS发生密切关联[13]。血脂水平尤其是LDL-C水平越高,患者AS程度越严重[14]。本研究表明,LA能够改善AS兔血脂水平。先前研究表明,LA能够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15],这与本研究类似。
炎症反应在AS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炎症因子表达增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诱导血栓和斑块形成,参与AS发病[16]。IL-6、IL-1β是常见的促炎因子,能够促进炎症细胞聚集,其诱导的炎症反应贯穿于AS病变全过程[17]。TNF-α是反映机体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表达增高会加剧炎症反应,促使不稳定斑块破裂,被认为是AS治疗的重要靶点[18]。以上分析提示,抑制炎症反应在AS治疗中尤为关键。本研究提示,LA能够减轻AS兔炎症反应,进而达到防治AS的作用。SIRT1/NF-κB信号通路是介导AS形成过程的重要信号通路,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19]。其中NF-κB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能够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与AS形成密切关联[20]。NF-κB蛋白活化后,进入细胞核,可启动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转录。SIRT1作为一种去乙酰化酶,可通过介导NF-κB的去乙酰化,产生抗氧化、抗炎等作用[21]。下调SIRT1表达可增强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而上调SIRT1表达能够引起NF-κB的抑制,阻断促炎因子的释放,缓解炎症反应,从而改善AS病理状态[22,23]。研究表明,LA能够抑制NF-κB的激活,减轻大鼠炎症反应[24]。本研究提示,LA能够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推测这可能是其减轻炎症及防治AS的重要机制。
综上,LA能够纠正AS兔脂质代谢异常,减轻炎症,改善AS病理状况,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蛋白表达、抑制NF-κB信号激活有关。本研究为LA用于AS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但LA能否通过介导其他信号通路来治疗AS,仍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2向祥龙,王琦琦,李俊琦,等.2009-2019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趋势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1;22(11):811-8.
4李贞贞,唐海涛,王怡,等.miR-29c通过调控SIRT1表达介导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0;55(2):172-6.
5郑新德.SIRT1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增强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D].汕头:汕头大学,2015.
6玛依努·玉苏甫,衣巴地古丽·库吐鲁克,哈尼克孜·阿不都艾尼.α-硫辛酸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1;41(1):72-6.
7邱轩,季虹,陈雅洁,等.α-硫辛酸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29(12):916-22.
8何桂香,马云辉,刘海燕,等.葛根素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0):82-5.
9朱惠斌,刘吉勇,陈懿,等.一种兔动脉粥样硬化实验模型的建立[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3):272.
10邱轩,陈雅洁,田思宇,等.α硫辛酸升高血清硫化氢水平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10):728-32.
12周景芬,李秀娟.α-硫辛酸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D14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的影响[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17;14(3):147-51.
14甘钰正,顾俊,殷兆芳,等.餐后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2;31(1):6-11.
15孙红爽,乜春城,李鹏霖,等.α-硫辛酸对高热量饲料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6):3526-9.
17宗毓麟,孙月蒙,孙燕,等.当归芍药散及其拆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及炎症介质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23;18(9):1230-5.
18涂宛晴,梁秋儿,谢鹏程,等.基于TNF-α/IKKβ/NF-κB信号通路研究消积丸治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J].中草药,2022;53(16):5074-84.
19伍先明,张宁,樊思梨,等.温和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2;47(7):598-604.
22李贞贞,唐海涛,王怡,等.miR-29c通过调控SIRT1表达介导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0;55(2):172-6.
23刘雷,傅玉才,刘琳琪,等.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肝X受体/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中的作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1):94-118.
24檀红玲,张军立,梁丹.不同剂量硫辛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内NF-κB表达的影响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5):457-61.
基金资助:南通市科学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MS12021071);
文章来源:金立之,潘海燕.α-硫辛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炎症因子和SIRT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21):5331-5334.
分享:
下 肢 动 脉 硬 化 闭 塞 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指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相应区域供血不足的一类常见慢性进行性疾病。ASO 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每年新发确诊病 人 高 达 800 万 人。血 管 腔 内 治 疗 因 其 创 伤 小、安全性高、手术恢复快而成为 ASO 的一线治疗手段。
2025-02-08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已成为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是致死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尤其是严重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首选策略[1]。
2025-01-20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诱发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关系更加紧密,在斑块破裂或糜烂后可促使急性血栓形成,进而影响脑血管供血,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斑块易损性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转归,故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25-01-13“肝为气化之始”理论源于古圣先贤,是中医象 数思维、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天三生木,在人为 肝,故肝数三;又三生万物,因此肝木被认为是造化 之始、万物之起源。 清末医家张锡纯认为肝作为机 体气化活动的开端,是一种透达上下左右、广泛贯通 全身的能量运动,可促进全身气机流通透达。
2024-12-2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导致我国人群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冠状动脉原位弥漫病变是指冠状动脉内部的动脉壁出现广泛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表现。药物洗脱支架(DES)和药物涂层球囊(DCB)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2024-12-1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1],狭义上指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广义而言是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是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表现部分[2],伴有严重的心血管、下肢功能并发症。该病一般无明显症状,潜伏期长,后期或有间歇性跛行(标志性症状)、静息性疼痛、肢体缺血及溃疡治愈困难、无脉证等表现[3]。
2024-12-10动脉粥样硬化(AS)主要由脂肪浸润及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起,泡沫细胞的形成是AS初始阶段的标志,巨噬细胞是泡沫细胞的主要来源,其上的清道夫受体包括CD36和A1类清道夫受体(SR-A1)介导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摄取,促进胆固醇在巨噬细胞中的沉积,使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促进AS的发生。
2024-11-25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人群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由于中草药经济、安全的特点,中草药治疗是现代医学体系中,对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多种疾病的替代及补充治疗方法。银杏叶提取物(GBE)作为一种植物药,其药用价值一直受到关注。
2024-11-15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血管病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近年来,尽管AS的病理生理机制取得较大突破,但其防控仍不乐观,AS性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要威胁。A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脂质积聚、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多个方面,其中炎症反应被认为是AS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贯穿AS病变的整个过程。
2024-11-12流行病学报道[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有众多危险因素,主要以冠脉狭窄、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为主要病因,该病发病率高,随着病程的进展极易导致猝死症状的发生,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对冠心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无疑至关重要。
2024-10-25人气:6651
人气:5082
人气:5066
人气:5064
人气:421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310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7593
国内刊号:22-1399/R
邮发代号:12-29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