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12
38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智能电表作为一种先进的电能表,不仅可以测量消费者的能源消耗,还能为电力公司提供与常规电能表相比更多的附加信息。智能电表拥有读取包括电压、相位角和电压值在内的实时能耗信息,提高数据双向通信的能力等特点,为使用者更加便捷地收集从客户房屋反馈到电网的电力方面的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智能仪表系统比较复杂,具备智能电表,通信基础设施和控制设备等构成元素,可以远程地与本地通信并执行控制命令,因此具备监控并控制客户所在地的所有家用电器和设备的功能。不仅如此,还可以收集有关配电网、家用电器的诊断信息,并与其他电表通信。再这样的背景下,论文对智能电表进行了概述,分析和阐明了智能电表的各种优势,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简单说明,为智能电表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一、智能电表的优点
(一) 智能电表在系统控制和监控中的优势。(1)智能电表运营决策优势。智能电网系统确定了日常工作流程,资产管理和计费系统等方面的需求。智能电表可以增强SCADA系统的运行。由于智能电表系统提供了诸如高效电力系统控制和监控等一系列优势,因此可以及时采取运营决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和损失。(2)智能电表故障分析优势。在微电网中,智能电表可以执行能源成本分配,故障分析,需求控制电能质量分析。(3)智能电表预防性优势。智能电表可以安排预防性维护,并支持检查计量表的操作。此外,智能电表可以检测从中央生成的电源提供的电流中不需要的谐波分量的存在,这有助于识别和纠正问题的根源。
(二) 智能电表的操作优势。(1)客户使用操作的优势。集成到配电网络中的微型发电机必须进行注册,以便它们在智能电表系统的访问和控制下[1]。模式识别技术也可以作为智能计量系统的一部分,以便获得对设备和财务的性能信息的访问。对客户的激励。手动电能表读数是一项繁琐,连续且昂贵的T作。(2)T作人员操作的优势。在传统的计量系统中,仪表读取器必须手动进行读取以生成和发出账单。借助智能电表和适当的通信机制,可以简化整个过程。增加的能源安全和节能促进了智能电表的安装和采用。
(三) 智能电表可用于监控和控制客户电器的优势仪表提供正在运行的家用电器的数据,标识和位置。通常,不平衡负载会导致位于远离子站的配电馈线的电压分布波动。智能电表可以分析和控制低压电网中的这些波动。有关客户端负载和最大负载需求控制的信息有助于电力公司维持电源供应的平坦电压曲线。智能电表控制高峰负荷期间客户的最大负荷需求,如果任何客户超过其限制,电力供应将与该客户断开。目前的电网设计用于大规模发电,集中控制,输电和电力分配。
因此,这些设备和系统对于诸如风力涡轮机和PV板的间歇性发电源的外壳可能不是有效的,而不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此外,目前的电网系统设计用于单向功率流。将其他设备集成到智能仪表系统中可增强智能计量技术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集成到智能仪表系统中,以获得关于潜在故障的地理位置的特定信息。需要电力公司注意的故障的快速识别和纠正以及其他问题会降低整体电力中断。此外,智能电表由于其快速响应和整流功率,将平均停电时间缩短至46分钟。
二、智能电表应用前景
智能电表可以实现用户和电力公司之间的双向交流,将电气设备与智能电表有效地联系起来,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损耗,方便终端管理,节约用电。在未来智能化的大环境下,智能电表的应用前景广阔,加强智能电表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迎合用户和电力公司的需求,实现数据采集、处理等科学化。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传统的电表用于计算客户消耗的能量。为了便于家用电器的操作,监控电网,提高电能质量,改进负载分配,检测非技术损失以及其他隐含的优势,智能电表将在发展中国家引入。由于非技术原因,全球电力公用事业公司每年损失约200亿美元。此外,由于账单违规导致非技术性损失增加,迫使电力公司实施透明和真实的计量系统[2]。然而,智能电网和智能电表系统的部署涉及巨额预算。电力公司很难投资数十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升级,而且这类投资没有直接回报。因此,可以设计具有最低特殊要求的智能电表,以便在经济较弱的国家实施。
三、结语
总之,智能电表自身的优点为电力公司和用户提供了诸多方便,未来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而本文的研究重点阐述了智能电表的优势,依次呼吁广大消费者积极使用智能电表。其次,作为智能电表的生产者,通过自身经验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智能电表的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杨春浅谈智能电表的优点及应用前景[J].科技与企业.2013(24):135-136
[2]王奕翔浅谈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J].科学与财富,2014(8):209-210.
马树良.智能电表的优点及应用前景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9,(8):109.
分享:
10k V配电室的日常运行压力相对较大,所以对于稳定与安全的环境更为依赖。一般情况下,相关人员为了更好地对环境进行控制及调整,会结合智能化监测装置,搭配智能监测平台进行实时数据及指令的处理。如传统数字孪生电力运行监测方法会通过三维建模,建立仿真性环境。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上传设备监测数据。
2025-01-07随着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物联网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物联网框架下,电网的运行数据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细化,这为线损预测提供更为精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然而,传统的线损预测方法往往基于单向的、固定的时间尺度进行分析,难以充分捕捉电网运行数据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2024-12-07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具有馈线自动化与电网综合分析功能的特殊互联系统,主要运用GIS、计算机等技术,能实现实时监控,自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配电自动化系统二次设备指对发电机、变压器等一次设备进行保护、监测的重要设备,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2024-12-07配电网供电管理是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的核心工作。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往往因为计算复杂度高、精度不足等问题,在处理大规模、非线性强、数据缺失和不确定性高的配电网系统时显得力不从心。BP神经网络的应用虽然在诸多领域显示出强大的数据拟合和特征学习能力,但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中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
2024-12-0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追求也越来越高,为改善室内的干燥环境,不少家庭都会使用加湿器。然而,人们在享受舒适的湿度同时,却容易忽视加湿器带来的微生物危害,染上“加湿器肺病”。与“空调病”类似,都是不科学使用造成的。
2024-10-19平行流换热器是基于微通道技术开发的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器,与传统的铜管铝翅片换热器相比,它采用全铝结构,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崔四齐等人对不同流程平行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在特定操作条件下,不同换热流程对换热效率的影响显著。
2024-10-17近年来,智能家居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舒适,但也存在例如饮水机水龙头漏水的问题,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安全事故。因此,已有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漏水检测方法,例如刘艳妮所研究的智能漏水检测系统以漏水时水声信号来判断管道漏水。
2024-08-28在轨道列车电气控制系统中,常遇到需应用温度继电器控制温度的场合。传统的温控继电器多采用按键方式修改预设温度,该操作方式较为繁琐。为提高温控继电器使用的便捷性,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温控继电器。该温控继电器由温度变送器、2.8寸触摸屏和集成电路主板组成,可快速配置温控继电器动作温度值。
2024-08-07散热器是空冷机组冷却的重要装置,翅片是其常见的表现形式,尤以管式翅片的形式性能更佳,其有利于增加散热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率,达到设备冷却的目的。为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需要保证散热器表面清洁。因此,开发智慧清洗系统是散热器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推动空冷机组的转型与发展。
2024-08-05在建筑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占很大比重,因而建立准确率高的空调负荷预测模型是优化空调节能运行的基础和关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者将线性回归、指数平滑法、灰色模型、神经网络等统计方法应用于空调负荷预测中.周璇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空调预测方法,并利用实际用能系数对空调负荷进行了数据预处理。
2024-07-0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电子政务
期刊人气:2593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法
国际刊号:1672-7223
国内刊号:11-5181/TP
邮发代号:82-564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333
影响因子:1.168
影响因子:0.723
影响因子:1.337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