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传统的饮水机往往无法做到在漏水时第一时间给出漏水提醒,导致了水资源和用电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为核心控制的红外感应饮水机漏水检测装置,该设计由STM32主控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漏水检测模块、OLED显示模块、蜂鸣器模块与GA6-B短信模块构成,实现了对饮水机漏水的检测,以及当出现漏水时能及时给予用户提醒,从而避免了因饮水机漏水维修不及时或者未被他人发现而造成水资源和用电的浪费。在经过反复的实验与测试后,该装置能很好地实现上述功能,检测相对稳定。
近年来,智能家居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舒适,但也存在例如饮水机水龙头漏水的问题,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安全事故。因此,已有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漏水检测方法,例如刘艳妮所研究的智能漏水检测系统以漏水时水声信号来判断管道漏水[1],浙江天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黄峰等人所研究的一种漏水检测保护功能的饮水机以引水框与检测框相结合来判断是否漏水[2],但这些都并未涉及及时的漏水信息提示。而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红外感应饮水机漏水检测装置,通过高精度的人体红外感应检测技术来检测是否有人使用饮水机,在无人使用时,通过漏水检测模块检测到漏水后,会给用户手机发送饮水机漏水的短信提示,从而能够迅速、准确地检测到饮水机水龙头的漏水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及时发现并预防漏水问题的有效工具。
1、系统硬件设计
1.1系统的组成结构 饮水机漏水检测装置由STM32主控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漏水检测模块、OLED显示模块、信息发送模块以及蜂鸣器模块,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的核心[3-4],用于处理来自各模块所输送的信息;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检测饮水机前是否有人在用水[5];漏水检测模块用于当无人用水时检测到水龙头出水,则将其判断为饮水机漏水;OLED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饮水机当前的状态,包括有人、无人及无人时饮水机漏水三种情况;蜂鸣器模块在检测到饮水机水龙头漏水时,会通过发出蜂鸣声响来提示饮水机出现漏水问题;之后GA6-B短信模块会将饮水机漏水的情况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至用户手机端来提示用户,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图1系统的结构框图
1.2 STM32F103C8T6主控模块
STM32F103C8T6是一款32位的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模块,拥有强大的性能与丰富的功能,运行频率可高达72MHz,具有64KB的Flash存储器和20KB的静态ARM,同时支持SPI、I2C及USART等多种串行通信接口,支持多个ADC通道和GPIO引脚,支持直接内存访问,从而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处理。该模块工作时可以使用2.0~3.6V直流电压(实验时可通过连接电脑USB或者充电宝即可),带有两个外部晶振电路来提供较为稳定的始终信号给微控制器模块或其他电子设备,同时带有一个按键复位电路及一个电源电路(AMS1117-3.3V芯片)[6-10]。
1.3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常用的人体红外检测模块包含有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10-11]、E18-D80NK模块及红外对管避障传感器模块(TCRT5000)等,表1是三者的功能参数对比。从表1中可知,由于是用于饮水机水龙头的漏水检测,所以感应距离应该尽量短一些才不会出现只是有人经过便感应到人,从而将其判定为有人的情况,因此选用工作距离在2~30cm的红外对管避障传感器模块作为人体红外检测模块。该传感器的探测距离可以通过电位器调节,顺时针调电位器检测距离增加,逆时针调电位器检测距离减少,且对环境光线适应能力强,具有干扰小、便于装配、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避障、避障小车和智能家电等众多场合。 红外对管避障传感器模块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传感技术。模块由一个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在模块工作时,发射器发射出红外光束,当光束被障碍物遮挡时,部分或全部的红外光会被遮挡,无法到达接收器,此时接收器会检测到光信号的变化,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根据输出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是否由障碍物(即人体)存在。
表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功能参数对比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名称 工作电压/V静态电流/μA工作距离/cm感应角度HC-SR501 5 <50 300~700 <120°E18-D80NK 3.3~5 <20 3~80 <80° 红外对管避障传感器模块3.3~5 <20 2~30≈35°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检测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人体红外感应检测电路图
1.4漏水检测模块
凹槽型漏水检测模块主要基于红外线感应技术或压力感应技术实现。通过内置的感应器监测凹槽型结构内部的湿度或水压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该模块广泛应用于各种凹槽型管道、储水池等场所,实现快速有效检测和预警。其检测引脚连接如图3所示。
图3漏水检测模块
阈值判定公式:检测模块通过测量的距离数据来判定是否存在物体。判定公式如下:A=d<h其中A表示存在物体,d表示距离,h表示阈值,即当距离<阈值时,则存在物体。
1.5 OLED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接上电源后会先显示无人的字样,在红外感应模块感应到人时会显示有人的字样,在检测到漏水时会显示漏水的字样。其中OLED的GND接地,VCC接5V或3.3V电源(可用充电宝或电脑USB端口作为电源),SCL接PA6,SDL接PA7。
1.6 GA6-B短信模块
GA6-B短信模块是一种低功耗、高效率、高性能的无线通信模块,具有高度集成化、高速率传输、低功耗、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优势。GA6-B通信模块通过与GPRS网络进行通信,实现了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传输。
1.7蜂鸣器模块
蜂鸣器模块是一种能够发出声音的电子元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压电效应或磁性效应,以磁性蜂鸣器为例,其内部包含一个电磁线圈和一个振片。在工作时,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产生一个磁场,由于磁场的作用,振片会产生振动。振动通过蜂鸣器的外壳传播,并产生声音,从而实现报警的功能。
2、系统软件设计
在搭建好系统硬件设计后,进行软件流程的编写,本文采用Keil进行系统的程序编译和调试。首先对各模块初始化,然后进行人体红外感应检测,根据是否检测到人来显示不同的屏幕字样。在检测到有人时,凹槽型漏水检测模块不工作并且判定为有人在接水;在检测到无人时,凹槽型漏水检测模块工作,当其检测到水龙头漏水后,会接着进行OLED显示无人、蜂鸣器蜂鸣及传输漏水信息给用户的操作。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系统软件流程图
3、系统测试与调整
3.1系统各个模块的测试与调整
系统各个模块的测试与调整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人体红外感应模块距离人体的距离、输出信号灯是否亮起、OLED的显示、蜂鸣器蜂鸣以及GA6-B短信模块是否接收到信息来测试。当距离大于15cm时,判定为没有检测到人体,此时饮水机出水则视为饮水机漏水,当距离小于等于15cm时,判定为检测到人,此时饮水机出水则视为有人在接水。
表2系统各个模块的测试与调整结果
距人体的距离/cm输出信号灯是否亮起(亮/不亮) OLED显示(有人/无人)蜂鸣器蜂鸣(响/不响) GA6-B短信模块是否接收到信息20不亮 无人 响 是18不亮 无人 响 是16不亮 无人 响 是15亮 有人 不响 否14亮 有人 不响 否12亮 有人 不响 否10亮 有人 不响 否0~10亮 有人 不响 否
3.2系统总体测试结果
经过系统测试,在强光条件下红外对管避障传感器模块(TCRT5000)易受影响会导致灵敏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红外感应人体的距离,因此实验时要避免在强光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在非强光条件下,在红外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后,输出信号灯、OLED显示、蜂鸣器蜂鸣及GA6-B短信模块发送的功能均可以实现。
结语 本装置设计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主控模块,通过人体红外感应模块与漏水检测模块来采集在无人时漏水的信息发送至主控模块,并通过OLED显示、蜂鸣器及GA6-B短信模块来告知饮水机出现漏水问题,实现了对饮水机的智能监控及出现问题时的及时反馈。通过引入该装置,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庭、学校和办公的环境,节约水资源并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符合国家提出的绿色节能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刘艳妮.智能漏水检测系统设计[J].南方农机,2021,52(18):194-196.
[2]浙江天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种具有漏水检测保护功能的饮水机:CN202320059419.9[P].2023-06-09.
[3]薛迪杰.基于ESP8266的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J].电子制作,2021(11):34-37.
[4]吕杨,安厚儒,李蓓茹,等.基于STM32F103C8T6的智能车载安全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22,41(09):95-98.
[5]陈俊妍,刘秒秒.基于STM32的智能台灯系统设计[J].中国新通信,2022,24(15):22-24,141.
[6]宋林,黄麒萱.基于STM32F103C8T6的燃气泄漏检测装置设计[J].无线互联科技,2022,19(17):79-81.
[7]周朝霞.基于STM32F103C8T6的蓝牙智能垃圾桶设计[J].无线互联科技,2022,19(12):65-67.
[8]聂茹.基于STM32F103C8T6的植保无人机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0,39(8):20-24.
[9]吴晓红,石丽梅,黄振兴.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信息科技,2021,5(1):171-174.
[10]王海宁,王新龙,徐若洋.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智能声控灯系统设计[J].电子世界,2019(05):152-154.
[11]袁必康,王旭,张晨旭,等.基于3D打印的智能垃圾回收装置的设计[J].现代信息科技,2020,4(03):178-179+182.
基金资助: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YKJCX 2022115);
文章来源:杨鹏,徐代升,徐耀武,等.基于STM32的红外感应饮水机漏水检测装置[J].科技风,2024,(24):7-9.
分享:
10k V配电室的日常运行压力相对较大,所以对于稳定与安全的环境更为依赖。一般情况下,相关人员为了更好地对环境进行控制及调整,会结合智能化监测装置,搭配智能监测平台进行实时数据及指令的处理。如传统数字孪生电力运行监测方法会通过三维建模,建立仿真性环境。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上传设备监测数据。
2025-01-07随着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物联网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物联网框架下,电网的运行数据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细化,这为线损预测提供更为精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然而,传统的线损预测方法往往基于单向的、固定的时间尺度进行分析,难以充分捕捉电网运行数据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2024-12-07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具有馈线自动化与电网综合分析功能的特殊互联系统,主要运用GIS、计算机等技术,能实现实时监控,自动进行故障定位处理。配电自动化系统二次设备指对发电机、变压器等一次设备进行保护、监测的重要设备,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2024-12-07配电网供电管理是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的核心工作。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往往因为计算复杂度高、精度不足等问题,在处理大规模、非线性强、数据缺失和不确定性高的配电网系统时显得力不从心。BP神经网络的应用虽然在诸多领域显示出强大的数据拟合和特征学习能力,但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中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
2024-12-0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追求也越来越高,为改善室内的干燥环境,不少家庭都会使用加湿器。然而,人们在享受舒适的湿度同时,却容易忽视加湿器带来的微生物危害,染上“加湿器肺病”。与“空调病”类似,都是不科学使用造成的。
2024-10-19平行流换热器是基于微通道技术开发的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器,与传统的铜管铝翅片换热器相比,它采用全铝结构,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崔四齐等人对不同流程平行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在特定操作条件下,不同换热流程对换热效率的影响显著。
2024-10-17近年来,智能家居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舒适,但也存在例如饮水机水龙头漏水的问题,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安全事故。因此,已有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漏水检测方法,例如刘艳妮所研究的智能漏水检测系统以漏水时水声信号来判断管道漏水。
2024-08-28在轨道列车电气控制系统中,常遇到需应用温度继电器控制温度的场合。传统的温控继电器多采用按键方式修改预设温度,该操作方式较为繁琐。为提高温控继电器使用的便捷性,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温控继电器。该温控继电器由温度变送器、2.8寸触摸屏和集成电路主板组成,可快速配置温控继电器动作温度值。
2024-08-07散热器是空冷机组冷却的重要装置,翅片是其常见的表现形式,尤以管式翅片的形式性能更佳,其有利于增加散热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率,达到设备冷却的目的。为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需要保证散热器表面清洁。因此,开发智慧清洗系统是散热器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推动空冷机组的转型与发展。
2024-08-05在建筑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占很大比重,因而建立准确率高的空调负荷预测模型是优化空调节能运行的基础和关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者将线性回归、指数平滑法、灰色模型、神经网络等统计方法应用于空调负荷预测中.周璇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空调预测方法,并利用实际用能系数对空调负荷进行了数据预处理。
2024-07-09人气:5700
人气:5240
人气:4067
人气:3546
人气:348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科技风
期刊人气:2552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671-7341
国内刊号:13-1322/N
邮发代号:4-6
创刊时间:1988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467
影响因子:0.594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