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我国的水文勘测行业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新背景下取得了较大进步,将信息技术科学地应用到水文勘测工作中,充分提升了水文勘测行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所勘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了更好地保证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实践和应用,我们还应对信息技术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针对具体的勘测区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综合应用信息化技术,从而保证水文勘测领域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章便从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和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三方面详细讨论了如何做好水文勘测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工作。
1、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已经成为了我国水文勘测行业中的重要技术支持,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升水文勘测工作中所测得数据的真实性、稳定性和准确性,而在水文勘测领域中,信息技术也具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与传统的水文勘测技术相比,信息技术能够更加精准地得到需要监测的具体位置的相关信息,保证水文勘测数据的实际质量。针对河道堵塞等传统技术无法有效解决的各类问题,信息技术能够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当然,现阶段也有个别问题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也还无法有效解决的。针对水文勘测工作中目前所常见的各类问题和不足,我们应将GPS、GIS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勘测技术紧密结合,在传统的技术和现代的监测设备中应用好信息技术,同时进一步借助互联网平台和计算机辅助设备等先进工具,实现数据可实时传输的功能,精准勘测各类地质条件,同时保证数据利用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另外,在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预判估算功能提供科学性的决策依据。
2、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2.1遥感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一类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电磁波探测技术,遥感技术能够与高精度的感应仪器有效结合,借助于电磁波的反射结果来得到相关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来获取具体信息。目前,我国很多的领域都能看到遥感技术的应用,并且其应用的实际效果也非常优异,与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相比,遥感技术优势明显,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遥感技术能够连续的长时间进行监测活动,对勘测到的大量的数据能够及时进行分析、整理、传输和存储。水文勘测工作中借助于遥感技术能够大大提升了图像的真实程度,保证了数据和图像的应用价值,大大提升了相关人员对于水文信息的利用效率,即使是处在恶劣的条件和环境下,应用这一技术也能够精确地完成勘测工作,收集到有价值的数据;其次,借助于遥感技术还能够实现跨区域的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发生了变化的监测数据,一些人类根本不可能涉及到的领域,应用遥感技术也能够进行探测工作,大大保证探测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最后,遥感技术还能与卫生数据紧密的结合,数据能够实时被抓取到,数据也不会发生多次转移的问题了,其准确性得到了最大限度保证。
在监测局部区域的水文信息时,将遥感技术与雷达等现代设备有效的结合起来,能够大大提高所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举例来说,将遥感技术和雷达设备结合后,可有效监测降雨量的大小并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将卫星技术与航空飞机相结合,通过云层能够测得相关的信息数据,计算机分析并处理数据后实时的传送给相关单位。遥感技术能够迅速的分析和整理地表分层后的相关数据,建立数据蒸腾模型,并将地表的蒸发量准确计算出来。
2.2GPRS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应用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传输数据信息时是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的,其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并没有得到充分保证,同时应用过程中也易出现一些漏洞。而如果能够在水文勘测工作中应用好GPRS技术,那么就能够更好地提升水文勘测工作的高效性,传统技术工作过程中暴露的各类缺陷也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水文勘测中应用GPRS技术充分保证了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多样性,数据能够真正的实现实时传输,数据几乎不会发生延迟的情况,保证了信息的传送质量。具体来说,GPRS技术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首先,应用GPRS技术能够让用户之间联系更紧密,用户与网络之间的联系性也得到了提升,需要传输数据时,系统能够在无线通道上正常运作,而如果不需要传输数据,系统则会处于休眠的状态,不但节省了数据空间,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整体质量;其次,海量的数据在GPRS技术的支持下也能够实现双向传输,只需要在无线的状态下连接上移动互联设备,水文勘测的相关数据就能够及时传送,保证了数据的利用率;最后,应用GPRS技术不断传递数据的效率更低,其传输的成本也是更低的。
水文勘测工作中应用GPRS技术应以特定的传感器为基础,全面采集各个数据采集点的数据信息,并将其实时传送出去。建立相关的数据系统模型来有效分析河道的降雨量信息和水位数据。目前,常见的有三类核心水位传感器,即光电式、浮子式和超声波式的水位传感器,其中浮子式水位传感器的应用范围最广泛,其测量的精准性也更好,性价比较高。
2.3ANN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一类新型的信息技术,ANN技术目前在我国的水文勘测事业中应用也较为广泛了,从本质上来看,ANN技术就是一种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应用这一技术后,其工作中实际效率不但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也能够实现更加准确的预测和预知功能。该技术能够准确地模拟出人脑结构,对所测得数据信息进行快速、高效的处理,大大提升了水文信息数据利用和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ANN技术可以同时应用在水文勘测行业中的洪水预知领域和水流量预知领域,相关单位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水文勘测的数据和信息。ANN技术相比于其他信息技术具有更快的信息处理能力,并且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够,在使用的过程能够进一步的进行优化和升级。
3、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
3.1因地制宜,大力创新
在我国水文勘测行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将信息技术与区域的勘测技术紧密结合到一起,所建立的信息勘测数据库应与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遵循因地制宜、大力创新的原则,保证水文勘测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同时也要体现出不同水文信息的差异性,面对所出现的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应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其妥善解决。确定与区域型发展相匹配的信息技术,建立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面对各类复杂的技术问题时应进行水文试验,对于现有的技术敢于创新,保证水文技术的利用效率,做好水文勘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从而实现我国水文勘测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3.2完善管理实践机制,做好信息技术建设工作
在水文勘测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应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大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保证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建立更加健全的勘测技术的发展机制,保证资金利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完善的管理实践机制,综合分析水文勘测的区域性特点,保证新技术的利用效果。应不断完善并优化现有的信息技术,保证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文特点相适应,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应用方案,保证水文勘测数据的准确性。
3.3大力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有效的软件系统
为更好地带动我国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应重点发展好信息化技术,建设信息化的水文勘测基站,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从而统计并应用好相应的数据信息。做好水文勘测的数据库建设工作,整理好各类水文数据信息,发现数据问题时应立即进行修正,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建立更为完善的自动测报系统,保证水文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选择的水文勘测的仪器和设备应与区域发展的情况相匹配,不断的总结过往经验,推进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等的应用,保证水文勘测工作的实际质量。
4、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和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在水文勘测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大大提升了我国水文勘测工作的实际效率,同时也为我国的社会化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每一名从事水文勘测工作的人员都应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现有的信息技术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提高水文勘测水平,从而实现我国水文勘测事业的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林.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应用刍议[J].中国标准化,2018(22):242-243.
[2]周迎颖.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文领域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5(16):22-23.
[3]胡辉华.水文勘测在信息技术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低碳世界,2017(19):49-50.
[4]彭俊峰.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文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7):120-122.
[5]焦国梅.水文勘测中的信息技术问题及相关阐述[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5):139-140.
蓝忠华.水文勘测中信息技术的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145-146.
分享:
电磁弹射主要是指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基本特征形成非接触、稳定的动力,从而使得目标物体获得一定的速度。电磁弹射的基本原理在于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简单来讲就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在现实的应用场景中,利用电磁铁或永磁铁行程稳定的磁场,后通过控制电流的有无或者大小实现对拟移动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2024-10-10信号与系统的课程定位决定其同时具有数学类和实践类课程的特点和难点[3],通过引入多种数学描述及其表述入手来建立分析应用体系[4],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数学手段和工程手段解决应用问题。
2024-09-19储能设备具备多样化的能量存储与释放机制,它们能够通过物理、化学或电磁等方式对电能进行转换,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电能释放[1]。这种储能手段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同时在电力物联网中发挥着能量调度以及优化的作用。
2024-08-25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驱动与人工智能在电力储能设备的声纹识别和监测诊断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部分之一,电力储能设备自身的运行状态和性能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工作的安全与稳定。然而传统的设备监测和诊断方法往往存在效率低下、准确性不高等问题。数据驱动技术的兴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
2024-08-23在现代通信网络中,通信电源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通信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保障,确保通信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1]。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电源系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通信电源设备稳定高效的工作是整个通信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必要保障[2]。
2024-08-05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伴随着新经济模式的迅猛发展,在工程教育领域,对教育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的革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随着“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制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工程人才,工程教育的创新改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2024-07-25高速公路监控网络是一种新型观察与测量方法,可以通过路旁数据采集等方式,对道路状况以及设备工作状况实时监测,并借助通信网络,将所得数据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测行驶车辆既可以为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提供保障,也能够大幅提升道路运营效率。其中信道增益条件可以用来描述网络体系的信道属性。
2024-06-20在扩频通信系统中,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QPSK)信号具有误码率低、频谱利用率高等特点[1,2],应用越来越广。为了提高其抗干扰性,I、Q支路分别调制扩频码,如果载波多普勒动态范围大,不完全解扩I、Q支路上的扩频码情况下,锁相的环路无法直接进行载波捕获[3]。一般的扩频系统中都是先进行FFT运算对载波进行初始捕获,再通过锁相环进行跟踪捕获,可见精确的FFT算法是至关重要的[4]。
2024-01-03需要解决的问题。典型远程探测场景下,4 000 km处干扰机与弹头之间的角度间隔仅为0.02°~0.05°,导致常规的单站抗主瓣干扰手段力不从心。例如:利用和差波束的主瓣对消方法可以抑制近主瓣干扰(≥1 5波束宽度)[1,2,3],但对上述场景的目标信干比改善不足5 dB,不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盲源分离方法[4,5,6,7,8]利用混合信号相对于源信号统计特性变化找到信号的分离点,从而实现干扰与目标信号的分离。
2024-01-03显示玻璃破碎机理为玻璃缺陷位置应力集中导致裂纹萌生与扩展,并采用断裂分析技术解析起源位置、裂纹扩展、应力类型、冲击和摩擦方向等,全方位研究了玻璃断裂机理;文献[2]研究表明,显示玻璃强度主要取决于表面及边缘缺陷,并通过表面强度测试[3,4]、边缘强度测试[5,6]和冲击强度测试[7,8]表征玻璃强度;文献[9]基于神经网络算法,通过选取玻璃缺陷图像进行神经网络训练,对常见玻璃缺陷进行精确分类及识别。
2024-01-0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能源研究与信息
期刊人气:543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能源研究会,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电力
国际刊号:1008-8857
国内刊号:1-1410/TK
邮发代号:无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314
影响因子:0.446
影响因子:0.197
影响因子:0.244
影响因子:0.28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