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据2018年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显示,喉癌每年发病率约为1.7/10万,死亡率约为0.9/10万。对于局部晚期喉癌,既往有研究主张全喉切除术后辅助放疗,但存在术后发音、吞咽功能丧失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自1991年国外尝试应用诱导化疗后放疗替代TL,近年来放化疗(CRT)和同步放化疗(CCRT)在头颈部鳞癌中的应用发展较快。
178
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升高,其与患者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存在密切关系。研究报道,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可通过结合血管抑制蛋白1的启动子而阻滞该蛋白表达,并进一步促使VEGF表达水平升高,从而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肿瘤远处转移的发生。
118
鼻咽癌(NPC)是原发于鼻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恶性程度高,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局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由于鼻咽部特殊的解剖位置,该区域肿瘤的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同时,NPC的主要病理类型为低分化鳞癌,对放疗敏感性高,因此放射治疗成为NPC首选的治疗方法。
128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属于耳鼻喉科常见鼻腔上皮源良性肿瘤,局部侵袭性较强,易出血、恶变及复发,其发病率占鼻肿瘤的0.4%~4.7%。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应用于NIP能彻底切除病变黏膜、肿瘤,精准度高,损伤小,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恢复。本研究选取82例NIP患者,旨在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治疗效果。
186
鼻咽癌(NPC)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且其发生、发展与EB病毒(EBV)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山市地处西江流域是广东省NPC高发区之一,也是研究NPC的现场之一。自Murdaca等初次在黑色素瘤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至今,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均发现HLA-G异常表达。
166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及侧壁部位的恶性肿瘤,患者常表现为鼻塞、耳闷堵感及头痛等症状,可对视觉及听觉造成不良影响,重症者可损伤脑部神经,甚至发生病灶转移引起死亡,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风险。临床首选治疗方式为放射治疗,但放疗过程中体位摆放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探讨了个体化头颈肩体位固定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335
鼻咽癌是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高,对人群健康带来的危害较大。鼻咽解剖位置较深,放疗后容易出现组织水肿、坏死从而影响内镜下观察。放化疗后复发的鼻咽癌诊断依赖于内镜下鼻咽部组织活检,如何提高内镜活检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窄带成像内镜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特异性新生血管。本研究探讨窄带成像内镜在复发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68
鼻咽癌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对射线的敏感性,放射治疗尤其是调强放疗(IMRT),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法,近年来靶向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预后方面,TNM分期系统是预测鼻咽癌预后的金标准,但是,这个系统无法反映出肿瘤个体之间的生物异质性。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对判断和改善鼻咽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现有TNM分期系统一个重要的补充。
222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声门上区局部淋巴组织丰富,故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有较高的隐匿性转移率,发生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下降,但是针对cN0声门上型喉癌的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风险该采取何种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其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区域,以及与肿瘤T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从而指导cN0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颈部处理。
279
随着精准外科学的发展,许多新的手段被尝试用于术中病变范围的辅助判定,其中窄带光成像(NBI)技术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NBI设备价格昂贵,手术中应用操作复杂,当前难以广泛推广。碘染色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食管等部位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确定病变边界,近年来也逐步应用到喉癌的早期诊断中。
314
目前手术是治疗下咽癌的主要方式。喉镜、CT、MRI等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评估肿瘤大小及边缘,进而制定科学的手术方案,但这些方法尚不能指导肿瘤组织的彻底切除。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对患者的治愈至关重要,阴性手术切缘是保证肿瘤彻底切除的主要指标,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独立的、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对降低肿瘤局部复发和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具有决定性意义。
144
下咽癌是发生在咽喉的恶性肿瘤,下咽上至会厌软骨上缘,下至环状软骨下缘,临床根据上述生理解剖位置,将下咽癌主要分为梨状窝癌、环后癌、喉咽喉壁癌三大类。下咽癌的发病率并不高,占头颈部所有恶性肿瘤的3%~5%,好发于50~60岁男性患者。关于下咽癌发病机制至今尚无确切报道,可能与患者不良生活嗜好,如吸烟、酗酒等、营养不良、病毒感染及其他因素有关。
190
鼻咽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上皮间质转化(EMT)是癌症发生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中的重要成员,LncRNAMALAT1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本研究探讨LncRNAMALAT1通过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3(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鼻咽癌EMT的机制。
311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是常见的上皮源性良性肿瘤,以单侧发病多见,具有侵袭性、易出血、易复发、易癌变等特点,临床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T2~T3的NIP患者而言,目前多采用鼻内镜下中下鼻窦道开窗治疗,由于上颌窦特殊的解剖特点和肿瘤性质,当肿瘤累及上颌窦前壁、前内下时,因鼻内镜无法观察视觉死角而造成肿瘤残留是导致术后病情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264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发病率比较高,容易复发并且会出现恶变性,主要发生在老年男性人群中,临床症状为血性涕和鼻塞,或者头痛及耳鸣等。目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以及复发因素尚无定论。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抑制组织的恶化。
209
影响因子:3.299
影响因子:0.802
影响因子:0.764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