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确诊患儿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的临床转归,将患儿分为好转组和不良转归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PDW和CK-MB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PDW、CK-MB与患儿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DW和CK-MB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不良转归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高于好转组(P <0.05)。不良转归组血小板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好转组(P <0.05),淋巴细胞比例及血小板计数低于好转组(P <0.05)。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与血小板分布宽度、肌酸激酶同工酶呈正相关(r=0.426和0.260,均P <0.05)。ROC曲线结果表明,血小板分布宽度、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60(95%CI:0.931,0.989),敏感性为95.6%(95%CI:0.938,0.973),特异性为86.6%(95%CI:0.813,0.913),预测效能较好。结论 PDW和CK-MB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预后密切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于预测患儿的不良预后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PDW和CK-MB可以作为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有价值的生化标志物。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到严重的肺炎不等[1]。多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发展为严重肺炎,甚至伴有多器官受损,导致疾病预后差[2]。因此,早期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成为临床上的一大挑战。目前,多项研究致力于寻找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以评估疾病严重度和预后[3-4]。其中,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作为反映机体炎症和心肌损伤的指标,在其他疾病研究中显示其预测价值[5-6]。然而,这2种指标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预测中的应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PDW和CK-MB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通过分析指标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以早期识别高风险患儿,从而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改善患儿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40例患儿,由于随访数据不全脱落13例,最终入组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的临床转归,分为好转组82例和不良转归组45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No:亳医伦审2020第003号),严格遵守相关的伦理指南及患者隐私保护规定。所有数据来源于医院记录的完整医疗信息和确诊数据。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规范和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9年)》[7]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②患儿在接受任何治疗之前已完成PDW和CK-MB水平的检测;③患儿的监护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其数据用于研究。排除标准:①有心脏病、慢性肾病、重度贫血或其他严重慢性疾病;②诊断时有其他细菌性、病毒性肺炎或其他重要感染;③本次就诊前已接受抗生素或其他治疗肺炎的药物治疗;④缺少关键的临床信息或PDW和CK-MB水平检测结果;⑤有血液系统疾病。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
开始时,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54)10 mg/(kg·d),持续3 d。重度病情的儿童实施短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规格:20 mg,国药准字H20070007;规格:40 mg,国药准字H20030727,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1.0~1.5 mg/(kg·d),持续3~5 d。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提供适当的祛痰、退热和平喘治疗。
1.3.2检测方法
在患儿入院前24 h,抽取患儿3 mL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待测。采用SYSMEX XN-2800全自动血液检测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公司)和System Vitros-5600全自动免疫生化分析仪(美国强生公司)测定血常规参数,包括PDW、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清CK-MB及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8]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严重程度,总分12分,评分越高表示感染程度越高。
1.3.3随访
患儿出院后,计划进行3个月随访,结合线上(电话、电子邮件或专用健康管理软件)和线下(门诊回访)方式进行,以提高随访的响应率和质量。每次随访收集患儿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任何复发或并发症的信息,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记录患儿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发热情况以及任何新出现的症状。根据临床需要重复测定PDW和CK-MB水平,以评估其变化趋势。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比较,经χ2/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和CPIS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转归组的发热持续时间长于好转组,CPIS高于好转组。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临床特征比较
2.2两组患儿PDW及其他血常规参数比较
两组PDW、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比例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转归组的PDW、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均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及血小板计数降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PDW及其他血常规参数比较
2.3两组患儿CK-MB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CK-MB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转归组CK-MB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好转组。见表3。
2.4 CPIS与PDW、CK-MB的相关性
CPIS与PDW、CK-MB均呈正相关(r=0.426和0.260,P=0.000和0.003)。
表3两组CK-MB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2.5 PDW、CK-MB及联合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DW最佳截断值为14.35时,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95%CI:0.907,0.979),敏感性为93.3%(95%CI:0.904,0.957),特异性为85.4%(95%CI:0.829,0.884),约登指数为0.787;CK-MB的最佳截断值为16.95时,曲线下面积为0.726(95%CI:0.639,0.813),敏感性为88.9%(95%CI:0.815,0.929),特异性为47.6%(95%CI:0.427,0.494),约登指数为0.365;PDW、CK-MB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960(95%CI:0.931,0.989),敏感性为95.6%(95%CI:0.938,0.973),特异性为86.6%(95%CI:0.813,0.913),约登指数为0.822,预测效能显著提高。见表4和图1。
表4 PDW、CK-MB及联合检测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效能分析
图1 PDW、CK-MB及联合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预测的ROC曲线
3、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能影响儿童的长期肺功能,增加患哮喘及其他慢性肺病的风险[9-11]。对已有症状的儿童,及时诊断和恰当治疗非常关键,以降低病情的恶化和预防长期健康问题的发生[12]。这有助于医生制订合适的治疗计划,从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目前,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日益增多。PDW和CK-MB作为2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肺炎支原体肺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引起研究者的关注。PDW是反映血小板大小不均一性的指标,可作为机体炎症反应的一个间接标志[13-14]。而CK-MB作为一种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在某些系统性炎症疾病中也会升高[15]。因此,联合检测PDW和CK-MB水平可能为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预后提供新的视角。
本研究结果表明,PDW和CK-MB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具有预测疾病不良预后的重要价值。这表明临床可应用这2种标志物来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情和治疗反应。马卉等[16]提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和心肌酶水平的增高与病情严重度及不良临床转归有关,表明这些生化指标可作为评估病情程度和预测临床转归的有效因子。彭慧刚[17]提出早期检测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能有效鉴别小儿肺炎类型,特别是在支原体肺炎中,心肌酶同工酶的显著升高可以用于预测和评估肺炎对心肌的损害程度。杨雪等[18]发现血小板参数,特别是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的变化,对早期诊断和监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PDW是血小板体积的变异性指标,反映了血小板的异质性。在炎症和感染状态下,血小板的生产和消耗过程可能受到影响,导致PDW增高[19-20]。本研究中,不良转归组的PDW水平显著高于好转组,这可能反映了炎症状态的加剧和身体对感染的反应性增强。CK-MB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高水平可能与心肺系统的并发症有关[21]。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影响心脏功能,从而导致CK-MB水平升高[22]。此外,CK-MB水平升高也可能提示有更广泛的细胞损伤和代谢紊乱。本研究发现,PDW和CK-MB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表明PDW和CK-MB的水平与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PIS是一个综合评估肺部感染严重度的工具,包括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23]。PDW和CK-MB作为反映炎症和组织损伤的生化指标,其与CPIS的正相关性进一步验证其在评估疾病严重度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还发现,当PDW和CK-MB联合检测时,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联合检测通过整合2种标志物提供的不同信息,可能对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过程,尤其是判断疾病预后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随着治疗的进行,复查PDW和CK-MB水平,显示其呈现稳定下降趋势,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量相对较小和仅为单中心研究,这可能影响结果的广泛适用性。未来的研究应考虑扩大样本量并在多个中心进行,以增强结果的代表性和统计效力。此外,研究中未能详细探讨PDW和CK-MB水平变化的具体生理机制,了解这些生物标志物如何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理过程相互作用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或将这些标志物与其他潜在生化指标结合使用,可能会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PDW和CK-MB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后有预测价值。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测定可作为常规临床检查的一部分,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特别在预测不良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5]安志斌,陈飞,安雯.血细胞参数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8(11):1551-1554.
[6]胡清,王玉蓉,沈虹,等.小儿肺咳颗粒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0(1):70-74.
[7]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儿童用药专业组.中国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规范和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9年)[J].中华儿科杂志, 2020, 58(5):366-373.
[8]陈悦,刘小煜.血清PCT、NLR、PLR及CPIS评分对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及短期预后的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3, 33(13):1935-1939.
[10]薛婧如,孙素真.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17):2125-2131.
[12]桂晶晶,金阿全,万瑜,等.血栓弹力图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21):2624-2628.
[13]刘燕玲,阚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 2023, 63(16):80-84.
[14]邢凯慧,李文琳,张娅琴,等. PLT、PDW、PCT水平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0, 35(4):702-705.
[15]郭斐,闵婕,张冲林,等.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预测中的价值[J].国际免疫学杂志,2023, 46(3):271-276.
[16]马卉,任明芬.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肌酶的表达水平及意义[J].广东医学, 2020, 41(23):2390-2393.
[17]彭慧刚. 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含量检测对小儿肺炎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21):3615-3617.
[18]杨雪,林荣军,金蓉,等.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8, 6(1):37-40.
[19]赵娜,郑华月,乔瑞君.重症MPP患儿D-D、CRP、PAF及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12(8):1099-1102.
[20]赵凤华,李燕妮.降钙素原、D-二聚体及血小板参数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 2019, 30(11):1365-1368.
[21]陆烨,方凤,袁洁,等.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与心肌酶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3):580-582.
[22]盛莉.白细胞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J].安徽医学, 2014(4):506-507.
基金资助: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No:202104g01020017);
文章来源:徐艳丽,付杰.血小板分布宽度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4,34(21):22-27.
分享:
2021年[1]我国儿童MP感染率为18.60%,至2023年[2],儿童MP感染率上升至24.67%。提示儿童MP感染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王娜等[3]研究指出,儿童MP感染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且以春秋季感染率最高。同时,Koenen MH等[4]认为年龄为MP感染的影响因素,即以学龄前儿童感染率最高。
2024-11-20临床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近年百日咳发病率在逐渐下降,其中婴儿发病率最高,且年龄较小的患儿容易合并肺炎,严重时还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挫败感是指个体在受到挫折和面对困难时出现的失落、失望、无助等感受[3]。
2024-11-20在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的肺炎发病率为每年0.29次,相当于每年有1.518亿个儿童肺炎病例,另有400万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中难治型儿童重症肺炎(RSP)因多合并肺水肿、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更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杀手。文献显示,每1 000名新生儿中60~100人的死亡是由于RSP造成的,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21%。
2024-11-18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到严重的肺炎不等。多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发展为严重肺炎,甚至伴有多器官受损,导致疾病预后差。因此,早期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成为临床上的一大挑战。
2024-11-11喘息性支气管肺炎(ABP)为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以憋喘为主要症状,双肺可闻及固定细小哮鸣音的疾病。该病好发于5岁以内小儿,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病情迁延或加重。近年来ABP发病率明显升高,对其诊治方案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入布地奈德治疗可增强抗炎效果,进而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
2024-11-08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学龄期儿童由于身体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差,为MPP的高发群体,该病存在一定传染性,在学龄期儿童中发病后可快速、大量传播[1]。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等为MPP的临床主要特征,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致患儿肺部炎症呈现持续进展状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
2024-11-07目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实验室检查[2]。既往影像学检查主要依靠胸部X线平片判断肺部是否伴发病毒性肺炎,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胸部CT的广泛应用,动态观察甲流H1N1病毒性肺炎治疗后转归已成为临床进行疗效评估重要指征之一[3]。
2024-10-28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性反应疾病,患者肺部病理改变表现为间质性肺炎,伴支气管肺炎[1]。该病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气喘及乏力等,儿童由于抵抗力较弱,免疫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建立,已成为支原体肺炎的高发人群,对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状态危害较大[2-3]。
2024-10-11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最常见的原因,也是<5岁儿童死亡的首位病因[1]。导致CAP的病原种类繁多,细菌是常见病原体之一,而革兰阴性菌又在细菌性病原中占优势地位[2]。
2024-10-11肺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起病急、变化快、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不及时或干预措施不当,极易进展成重症而危及生命。雾化吸入治疗作为儿童肺炎的重要给药途径,其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呼吸进入气道直接作用于肺部,从而达到消除炎症、稀释痰液和解除痉挛的目的。
2024-10-03人气:17917
人气:14762
人气:14618
人气:13172
人气:1302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1466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43-1225/R
国内刊号:1005-8982
邮发代号:42-143
创刊时间:199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