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合并肺结核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回顾性研究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接诊的81例DM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20年1~12月接诊的8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NLR、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根据肺结核的分型与分期对两组进行分组,比较两组不同分期组、不同分型组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NLR与IL-10、IL-6、TNF-α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Ⅰ、Ⅱ、Ⅲ、Ⅳ型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进展期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期、稳定期(P<0.05)。观察组Ⅰ、Ⅱ、Ⅲ、Ⅳ型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Ⅳ型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Ⅲ型(P<0.05)。NLR与IL-10、IL-6、TNF-α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DM合并肺结核患者NLR与炎症指标IL-10、IL-6、TNF-α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动态监测NLR,评估机体炎症反应。
糖尿病(DM)、肺结核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DM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与健康人群相比,发生肺结核的风险更高[1]。DM合并肺结核具有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现已成为我国较为严重的一项公共卫生问题[2]。临床有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参与了DM发生、发展过程,持续性炎症反应也是诱发肺结核的危险因素之一[3]。目前,临床评价DM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的指标有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但TNF-α及IL-6多用于研究,难以在临床中普及。近年来,临床发现可将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作为炎症指标,评估机体炎症反应[4]。但目前关于NLR与其他血清炎症指标的关系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DM合并肺结核患者NLR与血清IL-10、IL-6、TNF-α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便利抽样法回顾性研究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接诊的81例DM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接诊的8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5例,女36例;年龄40~69岁,平均(54.62±3.05)岁;DM病程5~16年,平均(10.52±2.14)年;肺结核病程2~8年,平均(5.16±1.47)年;肺结核分期:28例进展期、30例好转期、23例稳定期;肺结核分型:13例Ⅰ型、30例Ⅱ型、28例Ⅲ型、10例Ⅳ型;体质量指数(BMI)20~27 kg/m2,平均(23.11±1.04)kg/m2。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43~67岁,平均(54.58±3.12)岁;肺结核病程3~8年,平均(5.19±1.42)年;肺结核分期:26例进展期、31例好转期、23例稳定期;肺结核分型:15例Ⅰ型、28例Ⅱ型、25例Ⅲ型、12例Ⅳ型;BMI 21~27 kg/m2,平均(23.19±1.01)kg/m2。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批。诊断标准:观察组均满足《糖尿病合并肺炎诊治路径中国专家共识》[5]中对DM合并肺结核诊断标准。对照组均满足《肺结核影像学及分级诊断专家共识》[6]中对肺结核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不限男、女;②神志清楚,可配合医生完成本研究;③肾肝功能无异常;④均为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肺部手术史者;②同期参与其他研究者;③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④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者;⑤合并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⑥存在凝血机制障碍者;⑦合并恶性肿瘤者;⑧合并慢阻肺等肺部疾病者;⑨长期使用成瘾、激素类药物者;⑩合并家族遗传性疾病者。
1.2方法
告知所有受检者,检查前3 d不可进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禁止饮酒,戒烟。检测方法:抽取所有受检者5 ml空腹静脉血,置于肝素抗凝管中,3 2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8 cm,将上层清液分离后置于-72℃环境,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型号:WD-5000;生产企业:吉林省维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NLR,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0、IL-6、TNF-α,试剂盒均由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一切操作谨遵实验室、试剂相关标准,所有血液样品应在采集后的2 h内完成检测。NLR参考区间:(1.1~3.2)×109/L,IL-10正常参考范围:5~250 ng/L,IL-6正常参考范围:56.37~150.33 pg/ml, TNF-α正常参考范围:0.74~1.54 ng/ml。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t检验、F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结 果
2.1两组不同分期患者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比较
观察组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进展期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期、稳定期(P<0.05),见表1。
表1两组不同分期患者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比较
2.2两组不同分型患者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比较
观察组Ⅰ、Ⅱ、Ⅲ、Ⅳ型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Ⅳ型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Ⅲ型(P<0.05),见表2。
2.3两组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比较
观察组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两组不同分型患者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比较
表3两组NLR、血清IL-10、IL-6、TNF-α水平比较
3、讨 论
DM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DM患者发生肺结核的风险要比正常人群高出3~4倍[7]。近年来,受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DM发病率显著增高,与此同时肺结核患病人群也明显增多[8]。DM患者由于本身存在免疫功能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会减退,无法及时将机体中的结核菌清除,从而导致肺结核患病风险增高[9,10]。另外,DM患者肝脏转化维生素A的能力较差,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分裂能力减弱,延缓了淋巴细胞的分解速度,抑制了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同时受到糖脂代谢紊乱等因素的影响,极易滋生致病菌[11,12]。炎症反应是导致DM、肺结核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3]。由此可知,有效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是预防DM合并肺结核病情进展的关键。由于IL-6、TNF-α等炎症因子多被应用于科研,临床中普及难度较大。因此,寻求一种检测方便、简单的实验室指标,反映机体炎症状态,成为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
IL-10、IL-6、TNF-α是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导机体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10通过单核巨噬细胞、Th1类细胞活性,起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一旦大量IL-10释放到血清中,会导致肺结核患者机体结核分枝杆菌出现免疫逃逸,从而促进肺结核疾病进展[14]。IL-6属于致炎因子,通过损伤免疫反应、调节机体感染等发挥着重要作用[15]。TNF-α参与了T细胞的活化作用,在受到创伤或产生炎症反应时,血清TNF-α浓度均会增高,随着炎症反应加重,血清TNF-α水平会逐渐增高[16]。临床发现,NLR可作为一项潜在的炎症指标,应用到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炎症状态评估中[17]。目前,临床也将NLR应用到DM、肺结核患者病情诊断中。本研究表明,合并肺结核的DM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比,NLR及各项炎症因子含量均较高。肺结核患者由于结核病灶中聚集了大量的淋巴细胞,导致巨噬细胞活性增强,释放大量的白细胞介素等炎症介质,这些物质会刺激机体释放更多TNF-α,直接导致NLR增高。DM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下,受血液流变学、脂代谢异常等因素的影响,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因此,合并DM的肺结核患者,机体炎症反应要比单纯肺结核患者的更为严重。杨小华等[18]研究显示,TB+DM组血清IL-10[(1.331±0.0241)μg/L]显著高于DM组[(0.835±0.301)μg/L,P<0.05],接近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合并DM合并肺结核患者机体血清IL-10水平更高。
本研究提示,不论是单纯肺结核还是DM合并肺结核患者,疾病在进展期时,机体炎症反应均较重,NLR水平较高,随着疾病从进展期过渡到好转期、稳定期,NLR及各项炎症指标水平均会降低。抗结核、降糖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均有助于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影响细菌DNA的合成,促进受损免疫功能恢复,促进炎症介质吸收,从而起到减轻、控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李小月等[19]研究显示,DM合并肺结核患者经对症治疗,血清IL-6从(48.76±6.90)ng/L降低至(23.85±5.15)ng/L,差异显著(P<0.05),证实了DM合并肺结核从进展期过渡到好转期或稳定期,血清IL-6水平会降低。
本研究进一步说明,NLR在单纯肺结核或DM合并肺结核患者病情评估中,均可作为一项炎症指标来应用。NLR可通过血常规检查获得,在临床检测中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可以用其先对DM合并肺结核患者炎症状态做评估,再根据患者病情诊治需要,检测其他操作过程更为复杂、价格更为昂贵的指标。本研究存在几点不足,如样本病例数较小、未设置健康对照组,影响了结果的一般性、代表性,故仍旧需要临床扩大样本病例数,增设健康对照组,为评估DM合并肺结核NLR与IL-10、IL-6、TNF-α的关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另外,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只能说明NLR与各项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并不能解释NLR与各项炎症指标的因果关系。
综上,DM合并肺结核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比单纯肺结核患者更为严重,NLR与IL-10等炎症指标存在正相关性,但NLR检测价格低廉,操作方便,临床可考虑将其作为首选指标,评估DM合并肺结核患者机体炎症反应,而后根据病情诊治需求,决定是否检查其他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的炎症指标。
参考文献:
[2]梁建琴,白雪娟,王金河,等.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20;42(10):1075-9.
[3]韩冰,胡柳杨,姚亚超,等.合并糖尿病的结核病患者接受吡嗪酰胺治疗后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情况观察[J].山东医药,2020;60(3):60-2.
[4]张明威,洪骏,戴雯,等.脑脊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1;36(3):7-9,26.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糖尿病合并肺炎诊治路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8):639-47.
[6]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放射学专业委员会.肺结核影像学及分级诊断专家共识[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8;3(2):118-27.
[8]牛俊梅,李振魁,张边防,等.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和转归比较[J].热带医学杂志,2020;20(2):245-8.
[9]温耐萍,曹思哲.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依帕司他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246-8.
[10]王栋,张磊,刘凡平,等.养阴祛瘀汤联合胸腺素α1治疗肺结核并糖尿病疗效及对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6):668-73.
[11]姚慧娟,姚昆,林厚雄,等.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及免疫应答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24):2637-40.
[12]涂欢,邢蒙.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和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22;39(4):608-10.
[13]陈静,肖筱,吴哲渊,等.上海市徐汇区和长宁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22;44(2):181-6.
[15]梁津,刘轾彬,梁成员,等.初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IL-6,IL-17,IL-37及TIM-3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1;36(6):179-82.
[16]刘永桃,海杰,贺成彦.手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空洞性肺结核的疗效及对IL-8、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22):2431-4.
[17]谭守勇,袁园,邝浩斌,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相关性[J].中国防痨杂志,2021;43(6):602-5.
[18]杨小华,吴震,王煦,等.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2):184-7.
[19]李小月,张艳丽,曹光,等.黄芪联合抗结核药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细胞免疫炎性反应、凝血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9):945-9.
基金资助: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202212314);
文章来源:曾江,刘辉,彭海英.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与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08):1831-1834.
分享:
纤维支气管镜是临床辅助诊疗肺部疾病的有效工具。尽管支气管镜在肺结核诊疗中有确切效果,但镜体需要通过声门置入,由于插镜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会引起机体保护性反射,继而导致咽痛、窒息濒死感、剧烈呛咳等重度不适,明显降低患者的诊疗依从性,延误疾病的早期诊治。
2025-04-19肺结核是目前传染率较高的病症,该病的病因就是患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因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规律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呈现出了一种持续升高的态势,糖尿病患者因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减弱,感染肺结核的概率会直接飙升,肺结核和糖尿病两病合并使得临床医治的难度大大升高[1]。
2025-04-07痰液肺结核是一种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感染肺部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属于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3年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在结核病高负担的30个国家中位列第3,反映出我国在结核病防控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提升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检测阳性率。
2025-04-05根据临床经验可知,肺结核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肺部渗出、干酪样坏死,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相关的症状。此类患者的一线化疗方案为2HREZ/4HR,具体内容为强化期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干预2个月,巩固期则通过异烟肼和利福平干预4个月[2]。
2025-03-25肺结核是慢性传染病的一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具有治疗费用高、病程长、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大的特点,为全球重大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大部分结核病患者得到了治疗,遏制了疾病的传播,但是由于药物的使用,特别是使用不规范等,导致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
2025-03-12肺结核是常见的感染性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咳痰、咯血等,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新增肺结核病例约800万/年,该病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肺结核患者因持续消耗、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易进展至重症,多存在空洞、肺纤维化,易并发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
2025-03-03肺结核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且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低热、消瘦,大多数患者伴有咯血症状,而且咯血作为肺结核疾病的普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1-2]。如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患者很可能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大咯血,甚至可能引发死亡。
2025-02-18活动性肺结核(APTB)是全球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巨噬细胞是宿主对抗结核病的主要防御机制参与者[1]。在感染者无法控制初始肺部感染或免疫系统减弱的情况下,结核分枝杆菌可能导致肺结核或肺外结核[2]。但只有10%的感染者表现出APTB,这表明宿主免疫防御和遗传因素在防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3]。
2025-02-17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一次或反复多次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肺部及全身多脏器病变,患者患病后常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盗汗等症状,如未积极治疗,随病程延长可引起永久性肺损伤,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3]。药物是结核病治疗的基础,但不同药物疗效不同。
2025-01-26PERMA心理干预模式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心理干预模式,其主要是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培养患者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积极的进行治疗的一种干预模式,常被用于治疗积极性较差患者的心理干预中。本文主要探讨PERMA心理干预模式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5-01-18人气:11604
人气:10737
人气:10000
人气:9900
人气:969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期刊人气:5970
主管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学学会,吉林省卫生厅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5-9202
国内刊号:22-1241/R
邮发代号:12-74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