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加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林省前卫医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48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观察,分析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情况,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可有效改善患者进食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通过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措施,利用加速康复理念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主要包括微创、术前宣教、麻醉、疼痛管理、保温疗法、液体控制、早期活动、预防血栓、早期营养恢复等措施[1]。当前,中医外治相关研究及应用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及护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且行腹部手术时,术中止血不佳、肠浆膜暴露时间过长或手术感染等情况,均可能使肠管与周围组织发生异常黏附,形成肠粘连,严重者可发展为肠梗阻[3]。因此,术后患者常常面临胃肠功能的紊乱,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气和排便异常,这种情况常与许多因素相关,如麻醉药物的抑制,术后伤口疼痛或长时间卧床等,不仅影响患者营养恢复及精神状态,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不适,加快肠道功能恢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利用电场效应促进药物渗入皮肤,有效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适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恢复[4-5]。中医特色疗法以其简便、廉价、快捷的特点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中药定向透药疗法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观察其加速康复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吉林省前卫医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48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男18例,女6例;年龄45~82岁,平均(67.58±9.83)岁;对照组男17例,女7例;年龄40~80岁,平均(68.29±9.8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纳入标准: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年龄18~90岁;性别不限,无认知功能障碍;获得本人和家属同意。排除标准:具有中医定向透药疗不耐受者;皮肤有过敏史;合并精神失常,无法配合者。剔除标准:术后短期内需进行二次手术;腹腔镜无法完成而中转开腹手术患者;试验者依从性差;试验者要求退出此研究。
1.3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并为患者进行预康复指导,常规进行术中监护吸氧,术后给予抗炎治疗,肠内或肠外营养对症治疗,嘱患者半坐卧位实施体位引流及加速康复理念,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翻身、扣背,能下床者协助站立10min;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可吹气球3次/d,10min/次;酌情嘱患者咀嚼口香糖,3次/d;指导患者踝泵运动,20组/次,3次/d;桥氏运动,15个/次,3次/d;利用加速康复理念指导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术后运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1次/d,30min/次,连做3d。加速患者肠蠕动的恢复。中医学者认为针刺配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胃肠道疾病。然而,部分患者对针刺不适或晕针反应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针对这一现状,中医药学者进一步提出了“靶向透皮”的新思路。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设计采用了国际先进的中频编码技术,可将药物实现离子导入、同时结合中频仿生按摩、热疗、磁疗等通过中频电流对患者周围神经的粗纤维进行刺激,并通过闸门控制,防止传导疼痛感染的细小纤维,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中药定向透药综合了胃肠起搏功能和穴位贴敷的外治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采用低频调制中频电疗法技术,应用频率为2kHz的交流电(包括正弦波、脉冲波和调制波等)进行治疗、康复的方法。调制中频电流的目的是利用载波为中频电将其穿透力强的特点将调制波送入人体,以实现药物离子导入以及深度治疗的作用。可以起到镇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反应消散、加速肠蠕动、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兴奋神经肌肉组织的作用。
1.4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
2、结果
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比较: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3、讨论
中医定向疗法是应用频率为1kHz~100kHz的交流电(包括正弦波、脉冲波和调制波等)进行治疗、康复的方法,同时搭配理疗电极片使用,具有消炎止痛、分解粘连等效果,广泛用于普外科、康复科、疼痛科等。行腹腔镜结直肠术后易发生肠粘连、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手术破坏了胃肠组织结构、损伤胃肠道黏膜,导致机体出现应激反应[6]。术中受麻醉的方式、手术切口、二氧化碳大量的摄入等因素影响,患者胃肠功能容易受到损害[7-8]。症状可表现为胃肠胀气、疼痛、嗳气、呕吐等,从中医角度讲均是脾胃不和表现,损伤经络,元气亏虚,气血不足,从而肠络瘀滞,津液亏损,胃肠不通,大便燥结,痞症由生;调理原则是调和脾胃、和中理气、养益健脾,从而促进肠道恢复。如果患者长时间肠蠕动未恢复,会极大增加肠梗阻、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极为不利[9]。本研究除应用加速康复外,联合应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其最大特点在于经皮靶位精准给药,而且药物浓度稳定、持久,无须进入血液循环,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极大降低了药物毒副作用[10-11]。且其低频振动拍打模式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加快患者排气,有利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从治疗后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围术期的护理干预不仅缓解患者焦虑情绪,还大大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术前及术中护理可有效减少心理、创伤、麻醉等手术应激,术后利用加速康复理念为患者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如疼痛护理、体位指导、腹部按摩、肺康复锻炼、下肢功能锻炼、早期离床活动等,有效的护理能够加速患者胃肠蠕动,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呼吸系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降低发生术后静脉血栓的风险,加速患者康复直至出院[12]。
综上,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易于上手,属无创操作,患者可接受度高,其震动拍打模式加速敷贴药物的吸收,直接到达大肠,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发挥药物与穴位双重治疗作用[13-14]。术后胃肠功能情况是患者恢复关键,是外科领域研究热点,肠道炎性反应与肠道动力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呈正比[15]。中医定向透药可减轻肠道炎性反应,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比未施行患者恢复快,可使患者首次耐受固体食物时间均较早,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2]林玉清,艾斌,黄莲铭.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研究现状与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23:25(2):163-168.
[3]陈萌,赵雅琳,李社改.解毒化瘀通腑汤预防阑尾术后肠粘连的临床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4):524-527.
[4]王建芳,唐丽春,景颖颖.中医定向药透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1):3096-3099.
[5]孟宪萌,陈维.通腑散经中药透皮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24(2):128-130.
[6]蒲琳,印义琼,文曰.电针对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5):687-689.
[7]张文鹏,张延东,时海峰.术后早期饮水对妇科恶性肿瘤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19(2):194-198.
[8]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妇科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3,33(10):954-968.
[9]王歌,李晓斯,白龙,等.体针联合中药内服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1):48-51.
[10]米智华,董大龙,于大朋,等.经天枢穴超声电导大承气汤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9,40(1):11-15.
[11]廉飞,郭忠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防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粘连、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10):1912-1915.
[13]林小婷,易良杰.中药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癌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3,44(9):53-55.
[14]杨帆,窦艳丽,等.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腹部疾病患者加速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分析中[J].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2(3):61-62
基金资助:吉林省卫生健康科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22LC031];
文章来源:王婷婷,姜明月,邢光远,等.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加速康复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25,46(02):461-463.
分享:
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重要手段,常规李金斯坦术是具有良好组织生物相容性的代网孔补片覆盖疝缺损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学习周期短、费用少等特点,疗效已被证实,但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早期恢复[3]。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凭借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而逐渐被用于腹股沟疝治疗[4]。
2025-04-25不过腹腔镜手术仍然属于一种有创手术,会对患者的心理和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而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腹腔镜手术护理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4]。本研究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025-04-25妇科腹腔镜手术是现代微创外科技术的代表,凭借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麻醉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管理要求提供足够的镇痛与肌松效果。
2025-04-23随着医疗诊疗水平的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对舒适化诊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进行吸痰、拔除气管导管等操作时,通常会出现呛咳、躁动等不适,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1]。拔除气管导管时引起的不良症状,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2025-04-21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是胸科疾病诊疗的主要手术方式[1]。随着医疗器械的创新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开始向着微创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对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需要按照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了避免受到气管插管的影响引起不良反应,临床建议使用非气管插管麻醉。
2025-04-21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作为微创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子宫疾病,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此手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而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的青睐[1]。然而,尽管其优势明显,手术过程中仍需关注麻醉要求、术前准备时身体的暴露、以及术中使用的低温液体和二氧化碳气腹等多种因素。
2025-04-17老年人多合并隐匿性慢性疾病,存在年龄相关性脏器功能减退等情况,手术及麻醉时间的延长会明显增加手术风险,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衰竭。有研究显示,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的死亡率高达21%[2-4]。因而如何缩短腹腔镜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成为外科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2025-04-16胆囊疾病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目前主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是目前临床治疗胆囊疾病首选的治疗手段[1]。尽管LC术后疼痛程度不及开腹手术,但有研究显示,仍有30%~50%的患者面临术后疼痛的困扰[2]。
2025-04-15腹股沟疝为普外科常见疾病类型,其病理特征为腹腔内容物通过腹股沟解剖结构薄弱区域异常移位,形成体表可触及的异常膨出物[1]。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法。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主要为开放手术,往往存在创伤大、术后复发率高及易出现疼痛等情况[2]。
2025-04-15子宫肌瘤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症,通过手术剔除可有效治愈。现阶段,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应用较为普及,在手术创新上具有微创治疗,快速康复的特点。但是采用腹腔镜技术对于患者心理、身体及预后产生一定影响。在患者围术前、中、后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围术期患者自身所产生的应激反应。
2025-04-07人气:18558
人气:15583
人气:13049
人气:12963
人气:1113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人气:6794
主管单位: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云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7-2349
国内刊号:53-1120/R
邮发代号:64-19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